
今日丹东
- 用心守国门 用情做服务“答疑到位,服务用心!”3月10日上午,一位市民到丹东海关通关大厅现场咨询出口企业注册备案业务,得到满意答复后这样说道。目前,丹东海关正在开展“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通过对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学习和践行,履行海关社会责任,展现海关青年风采。丹东海关聚焦主责主业,以周到的服务和扎实的安全保障履行为国把关、为民服务职责。当日9点,丹东海关邮检科关员赵震宇、庄妍身穿隔离衣,戴上防护面罩、口罩和医用手套,在丹东市进出境快件中心海关监管现场开始入境邮件查验工作。为保障邮包安全、快速通关,丹东海关严格落实各级疫情防控措施,强化关邮协作,按照分级、分区、分类管控原则,制定了国际入境邮件疫情防控方案,坚持入境国际邮件100%消毒处理、常温静置48小时后方可查验。各窗口单位依据自身工作条件,在业务大厅、查检现场等一线开展了疫情防控知识普及、政策措施宣讲、通关业务咨询、提供便民措施等多种服务。作为国家青年文明号集体的丹东海关铁路旅检科,本月“常驻”铁路丹东站12306服务台和小红帽救助站,开展健康咨询和防疫宣传活动,为旅客普及进出境法律法规,提供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防疫期间,这样的暖心服务让我们感到更踏实、更安全,点赞海关。”当日,走进丹东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也是丹东海关口岸门诊部,记者看到,这里设置了专职服务台,为体检人员提供就检流程导引、疫情防控知识普及、防疫政策措施宣讲等志愿服务。体检人员只需按照工作人员指引,便可快速便捷地完成检查流程。据统计,截至3月9日,保健中心已为194位体检及预防接种人员提供服务。李娜记者曲艺03/11
- 振兴区:多部门联动治乱象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为切实提升全区城市综合环境治理水平,3月9日,振兴区综合执法局等多部门联动,延长工作时间,进行市容市貌监管整治。当日上午,振兴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出动人员15名,车辆3辆,联合交警二大队,对辖区圈占停车位行为进行联合整治,共清理各类违规地锁、停车桩30余个、堆占3车,改善了辖区城市形象和交通状况。当晚,该局又出动60余人、车辆10辆,对辖区主次干路、大型商业网点、人流聚集区的各类市容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共查处各类市容乱象65处,依法先行保存违规经营用具33件。同时,在现场对创建文明城工作展开了宣传,对违规经营商户进行了教育,为今后持续做好创城工作打下基础。03/11
- “五个一”机制推动项目5天落地最近几天,振安区楼房镇镇长蔡克勇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分管负责人询问山庄食品厂新建厂房项目的推进情况。该项目是镇里今年新引进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眼看离开工建设越来越近,蔡克勇心里一直紧绷着弦,不敢有丝毫马虎。“这个项目我们只用了五天时间就落地了,必须把所有工作都做足,让投资人感受到我们对项目的重视。”蔡克勇说。今年1月末,楼房镇政府得知山庄食品厂要搬迁。“这是一家酱料生产企业,市场销售情况不错,眼下要扩大规模,我们觉得这对楼房镇来说是一个机会。”蔡克勇说。得知消息当天,镇里就组织专门的项目接洽小组,主动找到企业负责人了解企业概况,介绍楼房镇发展规划、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定位和环保要求。镇政府的主动和诚恳打动了企业负责人,同意让镇政府第二天到企业去进行全面实地考察。“我们镇要打造‘山水楼房’,所以引进的项目,环保方面一定要过关,和镇里发展定位要吻合。”蔡克勇说。第二天,镇里的考察队伍到企业重点查看企业工艺流程、相关审批许可、安全等级、污染处理等。当天下午,考察队伍结合考察情况,综合各种因素,开始在镇里寻找与项目要求相符的流转土地地块。第三天,镇里约企业负责人查看流转土地地块,确认后,镇里又与涉及土地流转的东城村“两委”班子沟通,做好村民工作。“我们与企业协商过,项目投产后,必须优先录用本村村民进厂工作,这样村民可以赚土地流转和工资两份钱。”蔡克勇告诉记者。第四天,做完村民思想工作的东城村正式确定流转土地地块。第五天,镇里将项目上报区发改局进行项目立项准备工作,同时,征求自然资源、文旅、林业、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部门的意见,获得同意后,确定山庄食品厂新建厂房项目正式落户楼房镇,并要求项目接洽小组继续跟进项目后续推进事宜。“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年初,楼房镇围绕振安区“三区一地”发展思路,以落实市“项目年”、区“项目攻坚年”目标任务为重点,争取在项目攻坚“沙场”上赢得先机、抢得主动,让抓项目、上项目成为最强音。全镇立足实际,用项目说话,以实干立身。2021年,全镇开复工项目、储备项目、推进项目共计20个,包括区级重点开复工项目10个,自定义目标项目10个,其中工业项目12个,纺织服装项目5个,预计投资6.6亿元。为确保项目平稳落地,镇政府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主动对接服务,帮助企业尽快解决项目开工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力争各个环节缩短时间,为项目落地扫清障碍,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重新梳理闲置地块和厂房信息,整理闲置土地厂房信息13条,配以现场图片,通过公众媒介推广宣传,从而整合全镇各类优势资源,强化招商理念。同时,结合镇里实际,认真开展投资项目储备补充完善工作,扩大项目来源,准确把握上级政策导向,不断充实投资储备项目,使抓项目、抓招商、抓发展成为楼房经济社会发展主旋律。记者戚文03/11
- 城区环境卫生全面整治开始丹东新闻网讯记者戚文为提升城市环境卫生质量,夯实创建全国文明城环境卫生基础,结合创建文明城及爱国卫生运动相关文件要求,市环境卫生考评委员会办公室决定,自3月10日起至10月30日,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整治范围包括: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边境经济合作区(新区)及城市入城口道路、铁路沿线、城区公园、广场、景区、农贸市场、停车场、客运码头等区域。各区整治项目为:城市入城口道路、城区主次干道、支路(含地下通道、人行步道、慢车道、交通隔离带)、街巷路、“门前四包”及公厕、果皮箱、垃圾收集设施等;街道管辖和物业管理的居民住宅小区庭院、绿化带(池)、广场、垃圾倒运、垃圾收集设施周边保洁及主次干道垃圾收集桶摆放等。开展居民楼院,特别是“散乱差”居民楼院的环境整治工作,及时解决居民楼院环境卫生差、乱堆乱放现象严重的问题;搞好露天市场(含早市、夜市)及建筑工地周边环境卫生,及时清运市场和工地垃圾,杜绝造脏问题的发生;旧小区改造要设置围挡,规范建筑垃圾的堆放,及时清运,改造完毕后,要实现“工完料净”;确保“城市家具”干净整洁。全面擦拭清洗道路护栏、果皮箱、路灯杆、路名牌、指示牌、宣传栏、配电(通信)箱、公交站亭、雨污水井盖、阅报栏、玻璃幕墙,确保设施表面无尘土无污物。每日对沿街果皮箱等公用设施进行全面清洗擦拭、杀菌消毒。各责任部门整治项目为,城市入城口道路、环卫设施周边清扫保洁及公交始末站点。各类垃圾和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除及消杀处理,并对各类公共设施、环卫设施进行全面消毒清洗,有效消除城区病毒、细菌滋生环境,清理卫生死角,提升城区环境洁净度。城区公园、广场、停车场、客运码头、居民小区、绿地、景点、农贸市场、铁路沿线、内河堤坝、建筑工地及行道树池。对垃圾、烟头、杂草、杂物、卫生死角、乱堆乱放等进行彻底清理整治,定期对各类环卫设施设备进行擦洗,确保无垃圾积存。城区垃圾收集桶、垃圾收集站、果皮箱和公厕等环卫设施。加强公厕日常管护,严格落实公厕全天候保洁制度,安排专人不定时进行卫生保洁、消毒,对损坏的设施及时维修更换,确保公厕便池无堆积、墙面、地面、洗手台无水渍、污渍。市环卫考评办要求各区、各责任部门积极开展自查,对责任区内存在的环境卫生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制定措施、整治标准和整改时限,及时进行整改,力争取得阶段性成果。市环卫考评办通过环境卫生考评专管员,将日检日查发现的日常性环境卫生问题现场认定,落实责任,立行立改。对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市环卫考评办将予以通报批评。03/11
- 东港站前小学获“国字号”荣誉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张瑞日前,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了《2019—2020年度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名单》,东港市站前小学进入名单,荣获“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18年,在成功创建“辽宁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的基础上,东港市站前小学以“节水、节电”为重点工作,提升建筑及设备系统节能能力,广泛使用太阳能热水设施、照明设施、节水型生活器具、节能环保餐饮设施,在保障相关设施设备合理运行前提下,实现智能化调控。学校近12000平方米全部采用电采暖,并用温控器和时控器控制温度和时间,与管网集中供热和燃煤供热等方式相比,节约成本达50%。东港市站前小学还以“小细节、大教育”为切入点,深入开展师生、家长节约意识培养和教育活动,广泛设置节能标识,大力营造节能环保氛围。探索节水环保利用,其中雨水收纳灌溉绿化这一创新做法,得到了国家专家组肯定。近年来,东港市以“创建节约型机关”为主线,全力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截至目前,东港已成功创建“辽宁省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4家、“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1家,创建单位在节能改造、新能源利用、创新性成果等方面得到国家及省相关部门、节能专家的认可。编辑邹润03/10
- 丹东市首次举办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大赛选拔赛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包芙蓉3月9日,第七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丹东市选拔赛“风能利用”命题竞赛,在市科技馆展开激烈角逐。竞赛现场,各参赛队伍现场利用大赛组委会提供的制作材料包,自制装置,使其可利用风能实现侧风负重行驶,每轮比赛限时3分钟,完成赛道行驶任务且装载重量最大者获胜。参赛选手经过三轮激烈比拼,最终排出名次,名列前三的队伍将代表我市出战省级赛。这是我市首次举办该大赛选拔赛。据介绍,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以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为目的,紧密结合科技馆教育理念,以科技馆展品展项为依托,以馆校结合为载体,以全国科技馆行业联合为组织形式,面向全国青年学生开展。我市举办的选拔赛由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党群服务中心联合主办,市科普教育中心承办,经过前期主办单位广泛宣传、参赛学校校内精心选拔推选、承办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赛前培训,最终选拔出24支参赛队伍。本次大赛共设4个命题竞赛。除“风能利用”命题竞赛进行现场选拔外,“未来教育”、“智能控制”和“生物环境”命题竞赛,由各学校参赛队伍按要求登录官网提交作品的方案、设计文件、视频等,省赛组织单位组织专家开展市赛网上初评,按照提交项目数量60%比例选拔入围。编辑邹润03/10
- 手表制作技能突出14人受表彰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姜慕馨3月9日,我市召开首届手表制作大师和手表制作专项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会上,来自辽宁孔雀表业有限公司和丹东新兴表业有限公司的李进、刘万利等6位“手表制作大师”和8位“手表制作专项技术能手”获表彰。据了解,2020年,市总工会、市人社局、市钟表协会联合举办了丹东市“工匠杯”钟表行业职工技能大赛,来自全市各手表企业的181名选手参加了8个项目的竞技比拼。经过激烈角逐,涌现出一批成绩优异的选手。为进一步激发钟表行业广大职工学技术、强本领的热情,营造爱岗敬业、勤学苦练、比学赶超、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在大赛中表现突出的“手表大师”进行表彰。丹东曾经是全国闻名的轻工业城市,制造出“中国第一台轮式拖拉机”“中国第一台精炼机蒸汽喷射泵”“中国第一台真空紫外光电光谱仪”“中国第一台多道粒子计数器”等39个“新中国第一”。多年来,丹东的产业技术工人和技能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丹东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作出了突出贡献。接下来,各相关部门将以此次表彰大会为契机,加强提升劳动者素质和技能工作,健全完善技能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为广大技术工人提供广阔的提升空间、展示舞台和交流平台,引导更多青年热爱钻研技能、追求提高技能,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丹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保障。编辑邹润03/10
- 丹东杜鹃热销!杜鹃花是丹东市市花,是城市秀丽、美好的象征。进入春季,花卉市场交易日趋活跃,丹东杜鹃成为众品类花卉里的佼佼者。丹东杜鹃花,花大色艳,品种繁多,花期长达数月,花朵密密层层,茂盛,叶片常年绿嫩,衬托各色花朵,美不胜收,常用于国事活动。今年出现在市场上的丹东杜鹃品种有100多种,其中畅销品种30多种,部分花卉因其造型独特受到花友们的追捧。在元宝区金山镇,乔梁种植了6000多平方米的杜鹃花。据他介绍,今年丹东的杜鹃花在外地花卉市场格外受欢迎,从春节前期至今,仅从他家卖出的丹东杜鹃就有上万株,其中一部分还运到外地参加花卉展览。03/09
- 《当代工人》聚焦“江城经验”记者日前获悉,《当代工人》2020年12月号开篇以《深耕中小微企业,打造工字IP》为题,刊发了丹东市总工会助力中小微企业的“江城经验”,并配发了东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坚的评论文章《与中小微企业构建良性关系的样本》。评论指出,“丹东市总工会致力于推动中小微企业发展,解决企业生存发展的瓶颈问题,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打造‘江城经验’,成为工会与中小微企业构建良性关系的样本,其付出的努力弥足珍贵,做出的经验值得借鉴。”《深耕中小微企业,打造工字IP》一文,从“江湖救急”、燎原之势、江城模式三个方面,全面记述了丹东市总工会按照市委要求,贯彻落实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赴丹东调研时关于“重视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发展‘专精特优’产品”的重要指示以及辽宁省工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精神,充分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聚焦中小微企业“垫脚石”和“背景墙”的两难境地,多措并举解决企业用工难、职工就业难、技能培训难、创新增效难等问题和瓶颈,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与中小微企业构建良性关系的样本》将丹东市总工会的“江城经验”总结为“三个特点”:一是工会有组织优势。工会的触角延展至班组,在企业深化职工建功立业活动,广泛开展“五比一创”重点工程劳动竞赛和“五小”等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举办“工匠杯”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加强劳模和职工创新工作室建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这些举措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管理和经济活动,成为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推手。二是工会有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工会树立“大抓基层、职工为重、服务到底”的工作理念,把职工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评价工作的根本标准,拿出“咬定青山不放松”“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工作劲头,把工作往深里推、往实里做,一个一个抓、一件一件落,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地送政策、送服务、送温暖,其“职工之家”“娘家人”的IP在企业深入人心。所以,危机当口,关键时候,能有效唤起职工的奉献精神和建设热情。三是工会干部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与广大职工有浑然天成的感情,对工会事业和职工群众有高度负责的姿态。他们善于虚心向职工群众和工作实践学习,能经常深入到工作前沿和职工群众中,去官气、接地气、沾土气、聚人气,做好工作督促指导,真心实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是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干事创业、作风过硬的新型干部队伍。在总结了“三个特点”的基础上,就倡导和推广丹东市总工会助力中小微企业所打造出的“江城经验”,文章提出了“三个方面的思考”:一是工会拓展职能,助推企业发展。丹东市总工会在中小微企业创业早期即进入企业建立基层组织,当企业起步百事艰难之际,向企业困难职工提供资金和物资帮扶,一次次雪中送炭。特别是工会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建立职工或劳模创新工作室,这一工字IP彰显工会在生产力发展中的独特价值。用劳模带动职工的创新智慧,用劳模精神点燃职工的创新激情,即便在疫情期间,很多企业仍凭借创新技术得以突破重围。二是工会参与应急事务,承担社会责任。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社会面临的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当企业转产招工遇到困难之时,工会应时而动,随即在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招工信息,帮助企业迅速补上人力缺口,并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适时出台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帮助企业抗疫的同时,也在以自身的优势履行对抗疫的社会责任。三是工会链接社会资源,成为社会协同主体。工会组织从实际出发,注重顶层设计,突出主责主业,聚焦政治引领、促进劳动就业、职工技能提升、困难职工帮扶、劳动法律法规监督、职工福利保障、基层组织建设等方方面面的工作,配套制定多项具体工作方案,形成“组合拳”,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确实在社会的经济活动中,成为举足轻重的力量。记者曲艺03/09
- 多彩活动庆“三八”在“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我市各界妇女举办各种活动喜迎节日。元宝区妇联联合区司法局、区法院、公安分局、区疾控与妇儿保健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建设法治中国·巾帼在行动”暨“三八”维权月宣传活动,增强广大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海华社区党委邀请专业化妆师为不同行业的女性工作者,根据职业特点设计妆容。一经街边境派出所民警、头道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和社区的保洁员们,分别收到来自锦江幼儿园小朋友亲手制作的“小红花”礼物。当天,振兴区沿江社区开展“送你一朵小红花”活动,感谢在不同岗位辛勤工作的女性工作者。记者吴琼张尧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