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宽甸硼海三道湾村 支部带头“干”起来 生态旅游“火”起来
    近几年,宽甸满族自治县硼海镇三道湾村党支部抓住“干”字精神,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致富增收,取得良好成效。2021年,村党支部先后被县、市、省委组织部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三道湾村植被覆盖率高,是个“天然氧吧”,堪称休闲、度假好去处。“要想富,先修路”,村“两委”转变观念,打破依靠耕种、打工提高收入的理念,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村里通过争取上级资金200多万元,修建7.5公里的柏油路,改善了基础设施。三道湾村在发展旅游产业初始阶段曾遇到困难。当时受资金影响,开发难度大,上级大力支持,免费提供10万株枫树苗,村党支部组织党员、村民代表以义务工的方式,在公路两侧栽植枫树苗,让枫叶景观初具规模。为保护好自然资源,营造好具有自身特色的景观,为三道湾村旅游开发做好准备,村“两委”多次召开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反复宣传保护好生态环境、保持好淳朴民风的重要意义,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赴大梨树村、山东寿光等地考察,开阔视野,使党员和村民代表的发展意识得到增强。村民在大家的宣传、带动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产业上来。在党支部引领下,在全体党员共同努力下,在全体村民积极参与下,以大梨树村“干”字精神为榜样,三道湾村全员发动,为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几年来,三道湾村累计争取项目资金2000多万元,完成了15公里村组柏油路、桥涵、蓄水坝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企业投资3000万元兴建人文景观;争取资金15万元将原三道湾小学1300平方米的校舍维修改造为村部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争取资金20万元在三道湾村一组建设15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投入到了枫叶景观路建设中,累计栽植各类枫树20多万株。在镇党委的指导下,村党支部转变开发旅游产业的思路,决定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一个负责旅游产业规划、经营管理工作的村集体企业。经过党员和村民代表会议多次讨论,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确定了企业经营范围和管理方式,成立了“三道湾民俗旅游服务中心”。企业成立后,进一步加大了建设力度,购买了24000株丛生枫树,将15公里枫叶景观路完全补齐,并栽植枫叶景观林3处。现每年国庆假期,服务中心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集体有了收入,农户庭院里的无公害蔬菜瓜果、当地笨鸡等土特产品供不应求,收入也随之增加,家家都尝到了旅游产业带来的甜头,“干”劲更足,越来越支持村里发展旅游业,村里各项工作随之顺利推进。记者景媛媛
    07/28
  • 丹东市供电公司加强廉政建设促进服务 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原来以为给大棚安装动力电挺麻烦,没想到,供电部门很快就安装完毕,整个办电过程非常规范、透明,服务也非常好。”日前,东港市椅圈镇村民李沂航看着自家大棚电力“十足”,竖着大拇指满意地说。作为供电公司基层一线,供电所承担着密切联系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服务“三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责。客户经理、调度员、抄表工……在供电行业,再普通的一线员工,手中也有一定的权力。如何对这些富有“含金量”的“小微权力”进行有效监管?今年以来,丹东市供电公司纪委从“小”处着眼、从“微”处着手,坚持问题导向,坚决贯彻落实“小微权力”运行监督各项要求,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通过深化廉洁风险防控机制,打造廉洁风险管控体系,坚持“查”“纠”“改”“建”并举的纠偏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真正做到让“小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丹东市供电公司充分融合省公司“4+5+N”“小微权力”廉洁风险防控工作体系,规范“小微权力”执行,强化“小微权力”监管,持续深化乡镇供电所廉洁风险防控,实现了天天想廉洁,时时有监督,处处有防控的目标。公司营销部结合“优化营商环境”的开展,对照“营商环境提升年”工作方案,根据5项重点任务、30项细化措施,梳理排查影响办电质量的廉洁风险12条,全面杜绝办电过程中的“吃拿卡要”行为,切实提高供电服务水平。公司还将乡镇供电所“小微权力”治理同“党建+”工程相结合,增加廉政建设和风险防控内容,探索实施“廉政+”工程,提升廉政建设与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的深度融合。同时,结合“全能型”供电所网格化管理方式搭建起廉洁风险管控网格,以专业管理、廉洁监督为主线,内外结合,对供电所的关键岗位进行统一管控,明确廉洁风险,形成全覆盖的廉洁风险防控网,将“小微权力”的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监督之下。王晓坤记者唐莉
    07/27
  • 振兴区多部门联合整治街容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俊7月22日,振兴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执法中心会同纤维街道办事处和交警,对胜利街沿线店外堆占、占道经营、圈占车位等乱象进行了整治。整治期间,共出动30余人,车辆6辆,清理各类堆占8处,整治占道经营13处、圈占车位18处,解决了市民关心的部分热点难点问题。整治行动使胜利街沿线市容市貌得到提升,对做好创城及迎检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07/27
  • 辽F来了!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电力抢修队抵达河南安阳
      “第一批抢修队队员已经于24日早抵达河南安阳市,全力展开抢修工作。”今天,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9台车辆(含4台发电车)、44名人员于7月23日组成一支电力抢修队,在丹东紧急集结完毕奔赴河南,开展应急抢修供电保障工作。  河南多地遭遇历史罕见持续性强降雨,导致郑州、新乡等地区受灾严重。国家电网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第一时间作出支援部署,组织抢修队伍,奔赴河南,全力帮助当地做好抢修保供电工作。7月23日的防汛救灾出征仪式现场,4台应急发电车有序停放,抢险队员整装待发,高喊“义东精神”,大家表示将用实际行动高质量完成抢修任务。  据悉,国网丹东供电公司电力抢修队分别从东港高速收费口和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大楼停车场出发,所属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批抢修队伍中的第三批。他们昼夜兼程,已于24日早到达河南省,陆续赶赴相关救灾地点展开抢修救援。  陈薪成孙新新记者/邢漫
    07/26
  • 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闭幕
    丹东新闻网讯史春庆记者徐宏祥“云”上启幕,“云”端落幕。7月23日19时,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通过快手APP“丹东读书”账号,以网络直播形式举行了闭幕式。众多网友积极参与互动,分享参与读书节的收获。“捧读一本好书,铭记一段历史。”网友“天天悦读”表示,本届全民读书节以“读百年党史促丹东振兴”为主题,线上线下的阅读推广活动都特别丰富。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阅读内容,让他对党的百年辉煌历程有了全新的认知,更激发出了满满的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热情。“我们很欣喜地看到,全民阅读已成为城市生活的一种时代风尚,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勤读书已融入市民的日常,成为广大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丹东市全民读书节组委会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表示,今后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内容供给,创新阅读载体,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全年化、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工程化、项目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取得更大成效。闭幕式上,《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综述》电视宣传片、优秀领读视频《鸭绿江之歌》和《以站立的姿势和祖国在一起》、情景式党课《时代楷模孙景坤》、配乐朗诵《谁是最可爱的人》等先后进行展演。
    07/26
  • 同比增长10.1% 丹东公布上半年经济“成绩
    丹东新闻网讯胡佳音记者王洪满7月23日,从市统计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我市经济稳定恢复,三次产业支撑稳固,投资和消费热度较高,就业基本稳定,主要指标保持较快速度增长。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8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0.1%,增速全省第4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95.9亿元,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223.9亿元,增长10.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实现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7.3%,居全省第3位。蔬菜及食用菌产量14.6万吨,同比增长0.3%;水果产量24.4万吨,同比增长14.7%;水产品产量31.9万吨,增长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2%,高于全省平均2.7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5位。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1.7%;制造业增长17.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6%。从行业看,我市涉及34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实现增长,增长面达79.4%。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同比增长35.9%,向上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1%,向上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6个百分点;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8.1%,向上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0.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2.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4.2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6.4%,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6.4%。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2%,居全省第4位。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35.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从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9.3%;第二产业投资增长44.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3.4%。三次产业投资比重为9.3:25.9:64.8。从重点行业看,工业投资增长44.2%,占全部投资比重25.9%,比去年同期提升4.9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30%,比去年同期提升9.8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6倍。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5%,占全市投资的比重78.9%。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8.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3%,居全省第12位;商品房销售额47.5亿元,增长30.9%,居全省第9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4亿元,同比增长27%,高于全省9.9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省第一位。进出口总额56.6亿元,同比下降3%,居全省第12位,降幅比1—5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额46.4亿元,同比下降5.1%,居全省第13位,降幅比1—5月份扩大1.8个百分点;进口10.2亿元,增长7.9%,居全省第9位,本年连续两月实现增长。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7%,总体保持平稳。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上涨1.1%,衣着类下降3%,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7%,医疗保健类上涨1%,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下降0.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下降17.8%,鲜菜上涨1.2%,粮食上涨2.6%,鲜果上涨5.2%,鸡蛋上涨16.7%。城乡居民持续增收。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764元,同比增长8.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93元,同比增长9.1%。
    07/26
  • 192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开复工
    7月20日上午,记者来到鸭绿江街道水源路小区。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小区的面貌已经焕然一新。坑洼破损的路面被平整的柏油和彩砖路面取代,楼外墙粉刷一新,楼道内破旧的木头窗被换成了美观的塑钢窗。不少居民自带小板凳,在楼下阴凉地儿聊天,孩子们追逐嬉闹的声音不绝于耳。水源路小区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小区年久失修,多处基础设施出现破损老化,4栋楼400多户居民最近几年最盼望的,就是小区能进入老旧小区改造名单,给小区换个样儿。今年4月,施工队伍进入小区,改造自此开始。“以前小区乱停车,出行也不安全,这次施工都规划好了,还解决了顶楼居民最苦恼的房顶漏雨问题,改的都是居民所期盼的。”东泰社区党委书记修俊玲说。眼下,小区整体改造已接近尾声,居民们已组成卫生清扫队,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居民的期盼,正是市委市政府所关注的。2021年,“持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完成66个老旧小区改造”被列入丹东市十大民生实事中。2月25日,改造名单公布,迅速引起众多市民关注。在这份名单里,不仅有2020年计划改造的66个小区,改造建筑面积151.87万平方米,涉及住宅楼424栋,住户23080户,还有2021年计划改造的小区126个,涉及住宅楼1000栋,住户53736户、建筑面积337.3万平方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年初开始,便多次对项目包装、资金筹措、方案调整、改造标准、部门协作、现场施工安全等提出具体明确要求。市住建局和县(市)区有关部门深入各现场检查督办,协调解决改造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保证改造工程顺利进行。各县(市)区对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广泛听取小区居民意见,对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房屋漏雨透寒、设施缺失等突出问题进行认真梳理分类,纳入改造范围,制订改造计划,最终形成总体方案。与往年相同的是,今年在改造前和改造中,依然会征求居民意见,针对居民需求制定改造计划。不同的是,改造中,会吸取以往经验,探索社会集资改造的模式,激活公共空间利用,推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改造;相关部门提前协调水、电、气、热、通讯等相关单位,调整完善各自专项改造规划,同步进行改造,避免出现重复开挖现象;改造后,会在老旧小区中推广建立业主委员会,探索后续管理自治模式,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用制度巩固来之不易的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和水源路小区居民一样,不少居民已经开始享受改造后的小区生活。记者从市住建局小区办了解到,截至目前,2020年计划改造的66个小区,包括振兴区15个、元宝区5个、振安区11个、东港市4个、凤城市12个、宽甸满族自治县19个均已全面复工,元宝区有3个小区基本完成改造,其余小区年底按期完成改造。2021年计划改造的126个小区,包括振兴区38个、元宝区23个、振安区10个、东港市9个、凤城市20个、宽甸满族自治县26个均已在6月底前全部开工。记者戚文
    07/23
  • 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今日线上闭幕
    丹东新闻网讯史春庆记者徐宏祥阅读彰显城市品位,书香展示城市魅力。历时两个多月的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将于7月23日19:00闭幕。届时,快手“丹东读书”账号将全程直播读书节线上闭幕式。丹东发布、网信丹东、丹东宣传等新媒体平台的抖音、微博、微信视频账号也将同步直播。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以“读百年党史促丹东振兴”为主题,以线上活动为主阵地,整合资源,探索读书活动的新方法、新途径,引领阅读新时尚,满足多元化的群众阅读需求,为推动丹东开放型、创新型、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营造了良好文化氛围。线上开幕满足需求4月23日,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在快手@丹东读书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丹东市第十届全民读书节推荐书目”100种,推出了诵读经典诗文、少儿讲党史故事、优秀图书荐读等活动。为满足广大干部群众多元化阅读需求,全市新媒体矩阵和县级融媒体中心纷纷开设“中央党校讲党史”“党史百年天天读”等学习阅读专栏,每日推送党史知识、党史故事等,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利用中国移动咪咕阅读APP,开展“我爱阅读100天”读书打卡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已有9500余名群众参与阅读活动。红色引领满城书声一大批老革命、老英模、老党员的深情讲述,为读书节开辟了“第二课堂”,增强了读书节的厚重感、时代感和亲和感;“红色童心向党阅读浸润童年”“百名好少年讲百年党故事”主题阅读活动,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到广大青少年的心灵深处,厚植爱国爱党情怀;红色经典传诵,演绎着不朽历史的风骨铿锵。读书是一种时尚。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书声和书香交融。“巾帼读党史百年正辉煌”经典诵读、“百人百课庆百年”大家颂、“百年建党情,五老夕阳红”饱含激情、热情澎湃。自编自演、群策群力,广大读者乐享丰盛的文化大餐。赛事直播春风惠民在全民阅读的风气引领下,“学党史、促振兴”主题征文比赛、“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主题演讲朗诵比赛、“书香丹东我来领读”优秀领读人评选、情景互动式党课宣讲比赛、“光明颂”读书征文大赛、“童心向党百年礼赞”少儿故事大赛等,丰富着广大干部群众生活,有力推动了全民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你读书,我买单”“图书漂流”助力全民阅读推广。2100余册科普图书,110块主题展板,1300余册党史、家庭健康等期刊……送书和送科技活动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科学耕种难”等问题,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阅读兴趣,让全民阅读为乡村振兴铸魂。全民读书节作为一项惠及大众的重要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丹东市重要的文化品牌。今后,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内容供给,创新阅读载体,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全年化、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工程化、项目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推动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取得更大成效。“你读书,我买单”“图书漂流”助力全民阅读推广。2100余册科普图书,110块主题展板,1300余册党史、家庭健康等期刊……送书和送科技活动架起了为民服务的连心桥,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买书难、借书难、看书难、科学耕种难”等问题,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阅读兴趣,让全民阅读为乡村振兴铸魂。全民读书节作为一项惠及大众的重要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丹东市重要的文化品牌。今后,我市将进一步优化内容供给,创新阅读载体,持续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全年化、常态化、制度化、体系化、工程化、项目化,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推动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取得更大成效。
    07/23
  • 丹东市政协辽东学院委员活动站获殊荣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宋琳7月20日,政协助力基层治理和服务界别群众研讨会暨首届人民政协“委员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动·“最美基层政协委员”颁奖礼在北京举行。丹东市政协辽东学院委员活动站被评为“优秀委员工作室(站)”。首届人民政协“委员工作室(站)”案例征集活动从5月20日起,向31个省级政协、15个副省级政协陆续发出征集函,累计收到有效报名表近600份。经过初选、复选和网络投票,本次活动共产生委员工作室(站)杰出案例20个,委员工作室(站)优秀案例39个,最佳组织机构5个。辽东学院委员活动站是辽宁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活动站。辽东学院委员活动站建于2018年9月,是市政协设立的首批26个委员活动站之一。作为基层政协“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搭建桥梁”的平台和载体,辽东学院委员活动站先后举办大型调研座谈会4次、政协讲堂理论学习讲座3次,围绕政协年度重点工作开展学习、交流、培训等活动近20次,创建12个版块委员履职信息化平台,并试点运行,提升了广大政协委员的学习效果。此外,活动站还举办“丹东政协讲堂”,为委员学习交流搭建平台,进一步深化委员活动站的功能。
    07/22
  • 锦江山公园新添梅花鹿双胞胎宝宝
    7月19日,锦江山公园的梅花鹿妈妈产下双胞胎鹿宝宝,据公园的工作人员介绍,当日下午两点左右,鹿妈妈就有了分娩的反应,工作人员开始陪在鹿妈妈身边观察。不一会儿,鹿妈妈就开始分娩,先后生出两只梅花鹿。出生后的鹿宝宝,身体经过鹿妈妈的舔舐,先后站了起来,随妈妈走动,要吃妈妈的初乳,十分可爱。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产仔的梅花鹿妈妈今年7岁了,近几年每年都产仔,产下双胞胎还是头一次。他在公园工作有40年了,看到梅花鹿产下双胞胎也是头一次。
    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