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辽宁省丹东市严守入河排污口日前,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2022年入河排污口整治专项工作已全面完成,共排查出24处需整治排污口,实现该区域入河排污口分类监管全覆盖,还丹东市民河清水亮的宜居生态环境。本次专项行动,合作区生态环境分局多措并举开展“排查、监测、溯源、整治”工作。在排查环节,对辖区内入河排污口进行全面调查、命名编码、建立台账,实现有口皆查,应查尽查。在监测与溯源环节,把实地采样送至实验室检测,针对疑似问题点位,通过资料核对、监测数据、卫星遥感等手段全线路排查直至找到问题源头,并查清污水来源和排污单位,明确责任主体。在整治环节,详细掌握涉水排污企业的基本信息、生产废水工艺流程、治污设施措施、污染防治设施运行情况等,开展加密监测与管理,提出有效治理措施,实现精准治污,直至水质完全达标。今年以来,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按照“一口一策”治理原则,登记类排污口15处,已完成建档、编码和登记工作,规范类排污口6处,已完成建档、编码、登记表、立标识牌、监测工作。“排污口管理是一个动态过程,整治完成不代表就一劳永逸。”合作区生态环境分局相关负责人说。为督促排污口整治工作提质固效,合作区生态环境分局还对已完成整治的排污口持续开展巡查抽测,强化治理,加强监督,确保重点河流持续达标,努力打造生态宜居新名片。作者:王卢莎11/23
- 【科普】商场超市如何做好防控措施?11/22
- 【转发】社保卡使用指南来啦!一图看懂小小一张社保卡不仅能看病买药、领取待遇还能持卡乘公交、逛公园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那么社保卡怎么申领?如何启用?可以异地办吗……这份使用指南,快快收好哦!11/22
- 辽宁丹东:全力推进项目落地今年,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全力推进项目落地,强化专班职能作用,从项目谋划到开工建设,跟踪做好对接服务。图为推进中的新农利合东北亚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作者:宋永昆11/22
- 【科普】防疫“口诀”记心中,疫情期间莫放松!11/21
- 辽宁丹东:多措并举 确保社保业务顺利办理连日来,丹东市社保中心积极构建多种服务模式,畅通办理流程,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服务安全、有序开展,实现企业群众业务轻松办、权益不受损。畅通电话咨询渠道。明确固定人员接听企业群众来电,11月8日累计接听电话800余通,做到细致解答,认真记录,有咨询必回复。拓展线上办理方式。疫情期间拓展线上办理方式,推行“辽事通”APP、“丹东政务服务网”等线上平台办理。畅通微信、QQ、短信、电话、视频连线等线上沟通渠道,为因疫情无法来大厅的企业群众办理社保业务,允许企业群众通过电话、电子邮件、QQ或微信等多种形式提供电子材料申报办理。设置专人审核企业养老、工伤保险网上申报业务,提高审核效率,11月8日累计处理企业网上申报业务3000余笔。推行业务自助办理。每天8时30分安排工作人员到24小时自助大厅指导办事群众使用自助机,办事群众可以通过个人自助机完成养老保险缴费证明、待遇证明等查询打印和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业务办理,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自助机完成工伤保险核定及打印核定单。11月8日,24小时自助区累计打印各类证明材料200余份,办理各类业务50余笔。提高了窗口服务效能。人社快办平台、“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一楼咨询服务台提高工作效率,压缩办理时间,减少群众在大厅停留时间。11月8日,一楼三楼大厅累计接待群众1000余人,快办平台受理业务338笔,当日办结业务276笔。主要业务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缴费中断、续保、企业养老工伤增减员、丧葬补助金申领等。作者:李美臻11/21
- 辽宁丹东:“五进”宣传齐推动 筑牢百姓“防火墙”近两年来,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持续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活动,将消防安全知识送到企业身边,送到百姓心坎上。从新闻宣传覆盖、刊播公益广告、做好宣传宣讲、张贴宣传资料等四个方面,压实各级、各部门消防宣传责任,扩大宣传效应。针对丹东区位特点,组织涉外企业员工开展应急疏散逃生演练,编发《中朝双语消防宣传服务100句》,张贴发放“中朝双语”消防宣传资料23000余份。成立消防服务指导专班,深入政府重点项目上门服务,指导开展宣传教育160余次。联合教育部门举行“暖心书籍进校园、消防有爱助成长”大型消防图书捐赠仪式,共捐赠消防图书32000余套。同时,在丹东多家媒体定期播报和刊发消防安全常识,极大地延伸了消防宣传工作的触角。联合公安派出所、街道社区开展“敲门入户”行动,发放10万份《致全市居民的一封信》,打通消防宣传“最后一米”。组织各乡镇长、村“两委”负责人、网格员、消防志愿者采取“集中讲解、分散培训、实地演练”的方式,开展宣传培训活动180余场次;将消防守护深度融入强边固防及疫情防控工作,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开展为期30天的丹东国门消防“强边固防+消防守护”宣传行动,开展“微课堂”“云授课”累计培训47600余人;下发《关于广泛利用消防宣传车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配备的消防宣传车打造“移动式”宣传阵地,多种方式开展“五进”宣传活动,仅国庆节期间,全市8台消防宣传车开展消防宣传服务超112小时,直接和间接服务群众超6.5万人次。组织编写“消防版拍手童谣”,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新颖的娱乐形式,使小朋友们在游戏中就能熟知火灾的危害性和防火常识。创新形式,将防火监督员拉进“小区业主群”,定期“精准推送”家庭防火知识。联合燃气、公安和街道社区开展“燃气安全敲门行动”,推广全民消防学习和消防志愿者“两个平台”,入户率达31%。今年消防宣传月期间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开展“相约云端学消防”六大系列活动,通过云游消防站网络直播、云听消防公益说、走进演播厅、腾讯会议云授课等形式,开展一系列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消防科普实验,收益群众和网友达20余万人次。针对农村消防安全基础差、底子薄等特点,巧借“文化、科技、法律”三下乡活动,全面启动了“百乡千村学消防”工程。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在每天11时和17时播送消防“好声音”,受教育人群50余万人次;组建“满家寨”消防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传播消防知识,取得“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实际效果。同时,通过进夜市、赶大集、逛商场等多种形式开展现场宣传,吸引群众主动下载学习云平台,截至10月1日,全民学习云平台注册人数达150678人。作者:李佳泽11/21
- 辽宁丹东:兜住兜牢民生 提升群众幸福指数近年来,丹东市振兴区区委、区政府兜底线、保稳定、促发展,不断推出惠民生、纾民困、解民忧的务实举措,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我有低保,吃喝够用,贴广告额外赚点钱,顺便运动一下。”11月16日,丹东市振兴区居民张青华在一处广告栏里一边贴卖房广告一边对记者说。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丹东市振兴区专注兜底民生,保障各类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城市低保标准从10年前每人每月41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707元;农村低保标准从每人每年258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5976元,新的生活补助标准均及时落实。273名高龄失能老人均足额发放各类生活补贴、供养金、护理费等。振兴区民政部门紧盯发展急需,2020年对《振兴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2021年,根据省、市出台的关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最新政策和相关文件,结合全区工作实际,对该制度再次进行了修改,进一步从制度上规范全区低保工作。2022年,对《振兴区救助基金管理细则》进行完善,制定了《振兴区社会救助基金实施办法》。此外,贯彻落实新出台的《丹东市临时救助操作规范》,修订了《振兴区临时救助实施细则》,协调区财政指导各镇街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拟定了《振兴区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经区委常委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由区委办、区政府办联合印发,为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方面夯基立柱。为更好服务弱势群体,丹东市振兴区养老服务体系加速建设并日趋完善。开展“益健暖心”养老服务平台建设,将全区47个社区621名的弱势群体纳入“益健暖心”服务范围,并在社区招募志愿服务人员,根据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点,为居家老人特别是困难群体中的老年人提供服务。拨专款用于7个区域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2个社区服务站和11个农村幸福院建设,促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均衡、充分、协调、健康、多元发展。同时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项目建设,所有项目去年全部建成。近年来,丹东市振兴区积极开展和谐社区示范单位创建活动,荣获“辽宁省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示范区”称号,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纤维街道获社区治理创新实验示范街道,福春六社区获社区治理创新实验示范社区。作者:王俊11/21
- 辽宁丹东青山沟村: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和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名单,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青山沟镇青山沟村榜上有名。青山沟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将为宽甸全域旅游品牌建设奠定基础。青山沟村位于宽甸北部,年平均气温在10.5-15.6℃,四季分明,物产丰富。村落大体构成“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的地貌。境内的八面威山山脉、花脖山山脉、双山子摩天岭一起构成了辽宁屋脊,是辽宁省重要的天然屏障。多年来,该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村”、“辽宁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辽宁美丽乡村示范村”、“辽宁省环境优化发展先进村”等称号。此外,青山沟村是一个满族聚居村,满族特色文化浓郁,历史遗存厚重,建筑呈现满族独特的民族风貌,很多居民仍保留着满族先人生活饮食习惯,地域文化特征明显。近年来,青山沟村大力发展满族文化,拥有全国最大规模满族村落“满家寨”,3万平方米中华满族风情园,3500平方米满族剧院,打造了极具地域性和民族性的中华满族第一大戏《八旗山水谣》。近年来,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的发展战略,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为契机,积极推动全域旅游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村庄为网络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涌现出河口村、三道湾村、绿江村等一批旅游特色村。作者:曲丹凤11/21
- 来辽洽恰好.现场|走进丹东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