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创城】志愿服务,让旅游更文明五一小长假鸭绿江畔迎来旅游高峰人潮涌动江上千般景,最美是文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航标段党支部联合水路客运站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职工近20人开展“文明旅游你我同行”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高游客文明出行意识做好贴心服务保障工作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请您遵守秩序,依次排队登船,不大声喧哗……”在2号码头入口志愿者们身穿红马夹热情引导游客有序上下船旅游每时每刻,文明随时随地“请您文明观光,维护景区环境……”在人流密集处设有志愿服务岗志愿者们热情解答游客关于交通、景点等各种问题宣传文明旅游理念引导游客遵守文明规范、爱护公共设施、安全文明出游共树文明形象,共享文明成果下一步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将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精细化为助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贡献交通力量来源/文明丹东05/06
- 虎山长城景区:旅游体验感拉满!5月1日,虎山景区累计接待8000余人,是去年同期的2倍。5月2日接待1.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五一”假期来临前,虎山景区提前做足准备,以“安全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力求八方游客有一次愉快的旅游体验。“五一”前,对长城沿线、荷花池周边的垃圾进行深层清理,重要点位摆放鲜花3万盆,沿途观赏性绿植进行施肥修剪,营造浓厚节日氛围;新增加两个5G基站,扩大网络覆盖范围;租赁两台小火车,加大营运承载量;增派多名志愿者,确保志愿服务及时到位;在景区公众号上发布游玩介绍视频、假期游览须知等,提升游客旅游体验。林岩记者/刘海东05/05
- 丹东举行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4月28日,“助力青年发展聚力攻坚突破”丹东市庆祝五四青年节主题活动在市劳动宫举行。全市各界青年代表300余人齐聚一堂,展现新时代丹东青年无奋斗不青春的责任和担当,引领带动全市广大青年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在丹东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贡献青春力量。记者:张尧05/05
- 8万人参与爱国卫生月活动为传承弘扬爱国卫生运动优良传统,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4月份,我市围绕环境“大扫除”活动、健康守护行动、主题宣传实践周活动、健康城市健康细胞示范行动、爱国卫生健康促进联合行动等,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在各级党委、政府,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基层广大干部群众和志愿者的积极组织宣传下,本次爱国卫生月期间全市累计出动8万余人、车辆3000余台次,排查环境卫生整治点位630个,回访点位1509个次,整治卫生死角和“十乱”等问题1197个,熏杀窨井156个,投放鼠药4331.7公斤,清理城乡积存垃圾1.5万吨。同时,全市开展主题宣传活动335次,组织志愿者和应急培训194场次,创建各类健康细胞289个;志愿者走进学校鼓励学生从小培养卫生意识,走进社区为居民免费进行健康咨询和义诊;有关单位开展环岛健步走、鸭绿江健步走等活动,鼓励更多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记者:栾柏醇05/05
- 春风行动 稳岗助企为稳定就业,保障企业发展,今年1月至4月,东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集中开展以“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为主题的春风行动。行动期间,共开展7场招聘活动,共有167家企业提供531个岗位,岗位需求人数达3720人次;4场抖音直播带岗活动,共有135家企业提供455个岗位,岗位需求人数达2539人次,在线观看人数达64000人次。印制和发放“东港市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会专刊”60000份,多次深入乡镇,发放招聘信息宣传单,解答相关就业政策。3月23日,在东港市人力资源市场大厅举办东港市“春暖辽沈·惠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攻坚行动(3.0版)启动仪式暨春季大型招聘会。本次招聘会采用1+5模式,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为主会场,各县(市)区为分会场,同步启动。此次东港分会场共有66家企业提供217个岗位,岗位需求人数达1587人次,涉及餐饮服务、服装生产、机械加工、数控车床、销售等多个门类。在招聘会现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面对面交流,企业亮出招聘职位、要求和待遇,求职者选择心仪的岗位、投递简历。据统计,此次招聘会共吸引了300余名求职者进场求职,初步达成用工意向107人。同时,通过“直播东港”抖音号对本次招聘会进行线上直播和报道,主播和线上求职者“云逛”线下招聘会,让无法到达现场的求职者通过直播间与用人单位“云端”互动,解答求职困惑。同时,深入社区,开展信息招聘活动展8场,共展出上百个就业岗位,把“春风行动”送到百姓家门口。记者:李美臻05/05
- 丹东市河口村:桃花盛开迎五一连日来,宽甸满族自治县河口村的万亩桃花迎风绽放,吸引了四面八方游客慕名前来。4月29日上午,元宝区书法家协会组织部分会员在桃花园里泼墨挥毫,为前来赏花的游客献上作品。记者:杨万斌周广庆05/05
- 创城促振兴 创建惠民生——丹东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纪实扎实开展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丹东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图为丹东锦江山。文明是一座城市最亮丽的底色,沁润着一座城市的治理精度,也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丹东市自然风光秀美、人文底蕴深厚,是一座因抗美援朝战争而享誉海内外的“英雄城市”。2021年以来,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丹东市发扬英雄城市光荣传统,扎实开展全面创建、全民创建、全域创建,持续推进开放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凝聚起全力打好打赢新时代东北振兴、辽宁振兴的“辽沈战役”丹东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丹东新篇章的强大力量。用红色擦亮城市品牌春天的绿色日渐挥洒在风景如画的鸭绿江畔,记者走进志愿军公园,两个大幅抗美援朝主题电子宣传栏格外引人关注。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抗美援朝主题电影和纪录片《上甘岭》《热的血》《铭记》,孙景坤等老英雄结合亲身经历,讲述着那段峥嵘岁月。“作为一个丹东人我特别高兴,持续升级改造的志愿军公园,既刷新了城市‘颜值’,提高了生活品质,更涵养了‘英雄城市’的红色文化底蕴。”市民王宏伟感慨地说。多年来,丹东市始终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知难而进、坚韧向前,坚定不移地谋振兴发展、谋民生福祉。进入“十四五”,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丹东坚持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为引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找准找实辽宁打造新时代“六地”着力点,向着夺取三年行动连战连胜的目标奋勇前进。依托独特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积淀,丹东市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文化为民、文化惠民,加快实施“文化名市”战略,努力创建文化厚重的全国文明城市。丹东市拥有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河口断桥等抗美援朝遗址遗迹和纪念设施。利用“红色旅游+”模式,将红色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实施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工程,在文化和旅游部“建党百年百条红色旅游精品推荐线路”基础上,策划推出以“抗美援朝出征地——鸭绿江畔·英雄丹东”为主题的红色体验精品线路,将红色文化资源穿珠成链,充分展示丹东红色旅游独特魅力,擦亮“英雄城市”文化品牌。近年来,丹东市以寻找、讲述、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选树宣传抗美援朝老英雄、全国“时代楷模”、“七一勋章”获得者、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孙景坤等先进典型,在全社会营造致敬抗美援朝英雄、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浓厚氛围。同时,丹东市打造“寻访志愿军老战士致敬最可爱的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启动“重访·丹东红色印记”全媒体报道,采访百位志愿军老战士和抗美援朝英模……日前,在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的“英雄城市薪火传”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中,曾参加抗美援朝前线支援的老人为大家讲述了当时丹东人民为前线做“炒面”的故事,并制作志愿军军粮“炒面”,供大家现场品尝。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争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和生动讲述者,丹东市不断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凝聚起以“英雄之气”创文明之城的强大力量,让红色历史文化在城市更新中不断焕发新姿,深入人心。小志愿者在志愿军公园清洁雕塑。用文明沁润城市灵魂不久前,丹东市交通物流雷锋车队与振兴区站前街道金桥社区学雷锋爱心志愿者来到振安区某养老院,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幸福的笑容洋溢在老人们脸上。“社区特意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定期或不定期地上门看望这些独居、孤寡老人,让志愿服务常态化。”振兴区表厂社区党委书记姜瑞伟说,对“一老一小”的关爱要365天如一日,就得时常关心他们的需求,下好“及时雨”、送好“雪中炭”。丹东市学雷锋献爱心行动贯穿全年。围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广泛开展“传承劳模精神共创文明城市”“机关干部志愿行交通路口看文明”等创城志愿服务活动和“情暖丹东志愿有我”“凡人善举我来拍”等主题实践活动2.4万余场,参与志愿者110余万人次。到目前,丹东市经常性招募与应急性招募相结合、社会化招募与组织化招募并举的志愿者招募机制已建立完善,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体,实名注册志愿者45.2万名,注册志愿服务队伍2073支。文明沁润着一座城市的治理精度,也衡量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度。丹东市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在窗口服务单位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提供文明优质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建设。近年来,丹东市积极推进“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除特殊原因,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厅上网,“最多跑一次”事项99.8%,建设“一站式”便民服务站527个。丹东市人社局“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作为我省唯一优化营商环境基层先进单位,经验入选中国改革2021年度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紧盯城市“颜值+温度”双提升,着力筑牢文明风尚的“筋”与“骨”,全力打造全民共建共享的“灵”与“魂”,让文明之花在丹东大地生根、发芽、成长、绽放。用幸福扮靓百姓生活日前,丹东市确定2024年计划改造老旧小区54个,涉及居民16095户、楼栋322栋、建筑面积115.96万平方米,预计年底前完工。2022年、2023年两个年度剩余的45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也将在今年内全部完工。特别是对群众比较关心的供热问题,丹东市确定,今年要提前谋划供热“冬病夏治”专项整治项目,加强供热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和供热老旧管网改造,提升供热保障能力。丹东市围绕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难点问题,精心设计实施“补短板、强弱项”专项行动,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建立“创城回音壁”栏目反馈整改效果,让群众切实感受创城带来的变化。为推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深走实,丹东市建立了1个领导小组统筹指挥、10个专项工作组分线推进、11个行业督导组垂直督导的“1+10+11”组织领导体系,全面加强对全市创建工作的领导。伴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推进,丹东的街巷、社区环境也悄然发生变化。“道路平整了,楼也粉刷了,老旧小区大变样。”家住振安区珍珠街道东齐路20号楼的刘茂生反映,周边环境“颜值”高了。目前,丹东市老旧小区改造、地下管网改造、清污分流工程、道路改造等民生工程正在抓紧实施,新增停车泊位5000余个。同时,城市出入口景观改造升级,口袋公园陆续施工建设,灯塔山公园、杜鹃广场、国门湾体育公园成为热点打卡地。不仅如此,丹东市巩固蓝天保卫战成果,全市地表水国控断面优良率、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达标率、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100%,空气优良天数比例全省第一,主要生态环境指标继续领跑全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丹东,正以咬定目标不放松,敢闯敢干加实干的决心和勇气,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以更大的担当和作为,在新时代全面振兴中打开新天地、再创新辉煌。记者:王卢莎04/30
- 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开幕4月28日,2024“春游辽宁”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开幕式在河口景区举行。此次活动旨在依托宽甸鸭绿江河口万亩桃园的边境风情旅游资源优势,放大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的采风创作地效应,宣传宽甸边境民族地区文旅品牌,全面展示辽宁春季旅游美好形象。本次桃花季活动丰富多彩,除春游鸭绿江、赏桃花,还有旅游歌曲演唱会、边城桃花早知道在线直播、“桃醉宽甸,唱响春天旋律”直播、2024宽甸鸭绿江桃花市集、桃缘相亲大会、第二届“全民健身,踏青健步行”等一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尤其是“桃醉宽甸,唱响春天旋律”网络直播活动,将通过舞蹈、歌曲快闪等多种表现形式,让观众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时,深刻体验宽甸地区厚重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传统。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活动已经连续举办18届,是宽甸一张靓丽的文旅名片。未来,宽甸将持续推进“生态立县、旅游强县”发展战略,发挥宽甸秀美生态优势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快培育和打造东北四季文化旅游新地标,推动文体旅产业高质量融合,促进宽甸经济转型升级。记者:曲丹凤04/30
- 鸭绿江河口邀您共赏万亩桃花04/30
- 丹东企业广交会上连战连捷4月23日至27日,第135届广交会第二期开展,丹东17家企业参展。继在本届广交会第一期达成意向成交额1339万美元后,第二期丹东企业又达成意向成交额1036万美元,较去年增长12%。丹东市参展企业分布在家具、家居装饰品、节日用品等10个展区63个展位,以“品质家居”理念接待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我们参加广交会之前在国内市场已经小有名气,是不少知名品牌的代工厂和大型商超的供货商。现在通过连续参加广交会,在外贸领域不断做大做强。”丹东老汤纺织制品制造厂相关负责人说,本期广交会,他们根据国外采购商需求,在原有洗澡巾、洗碗巾的基础上,提出“大配套”概念,研发推出手套新产品、各类梳子和厨房清洁用品,达成意向订单133万美元。凤城市申科实业有限公司参展的课桌椅深受客户欢迎,开展第一天便收获来自新加坡采购商团队的123万美元订单。公司负责人曾庆财表示,他们已经连续16年参加广交会,产品在家具展区“独树一帜”,每年都有很多日韩、欧美的老客户签单。公司下一步将扩大卫浴设备的生产规模,紧抓寒暑假档期加大卫浴设备出口力度。达沃贸易参展的智能水槽龙头、智能马桶等创新产品,获意向订单10单,成交额62万美元。辽宁龙远实业有限公司定制的便携耐用不锈钢水杯,签订订单58万美元,并与波兰、芬兰等欧洲国家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丹东易通蜡艺、宏德蜡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适应国外节日市场,生产的茶蜡、多种玻璃杯香薰蜡烛深受外商青睐,达成意向订单263万美元。据了解,第135届广交会第三期将于5月1日至5日举办,我市参展企业将集中展示男女装、食品、体育及旅游休闲用品等产品。下一步,市商务局将借助广交会平台深入走访企业、考察市场,跟踪服务企业稳住订单,顺利实现进出口。记者:刘响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