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两节”期间百余场文化盛宴“开席”,丹东等你来赴宴!记者/刚越09/02
- 精细化管理做实“节水文章”今年以来,振安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和节水优先方针,持续做实“节水文章”,守护“生命之源”,奋力开创节水工作新局面,为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激发节水内生动力,是做好节水大文章的基础。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关键时间节点,振安区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2次,向群众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全年累计悬挂条幅1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200余册、宣传单600余张,将宣传教育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在监管的同时向企业、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节水宣传“五进”(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多层面宣传,全面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形成节水、爱水、护水、惜水的良好风尚。加强取用水监管,从严开展水资源论证审查,全年完成取水许可审批9次,对审批水量严格把控。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在线计量设施安装工作,全区5家重点企业计量设施终端现均已接入省级平台。加大取用水企业事中监管力度,确保水量计量准确,杜绝“超审批、超计划、超定额”用水情况。提升用水统计调查能力,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积极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等公共区域用水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全年累积为区属学校更换水龙头149个。鼓励公共机构深入开展节水工作,从根源上节约用水,避免“滴、跑、漏”现象。“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节水工作,做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推动形成全社会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浓厚氛围。”振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郑鑫09/02
- 便捷交通支撑绿色发展近日,记者走进宽甸满族自治县下拉线,这条公路依鸭绿江而建,起点位于长甸镇河口村,终点位于拉古哨村,全长16.349公里,路面宽6米,公路沿途有两大资源:其一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旅游资源,其二是地处长白山余脉鸭绿江江畔的绿色资源。宽甸满族自治县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近年来,当地党委政府紧紧抓住挖掘红色资源、传承红色精神和发展绿色产业两条主线,让这片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土地焕发新生机。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宽甸境内省级公路桓永线K84+300M处,园区占地面积4000多公顷,是国内著名的赏枫胜地之一。正在修建的本桓高速公路宽甸段预计于2025年通车,通车后将在天桥沟景区附近设置两处出入口,极大地缩短了各地游客进入景区的时间。届时,群山逶迤、峰峦叠翠的天桥沟景区将与高速公路相互辉映,构成生态旅游的秀丽画卷。位于县道下拉线K11公里处的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铭记了入朝参战的铁路职工、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铁路工程总队指战员的丰功伟绩,这座博物馆既是抗美援朝“打不烂炸不断钢铁运输线”的缩影,更是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红色教育基地,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下拉线起点的河口村位于宽甸南部,坐落在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核心景区,全村地域面积33.5平方公里,总人口3115人,河口村燕红桃种植面积1.2万亩,银白桃种植面积1.3万亩,年产值达2.3亿元。著名歌手蒋大为的一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提升了河口村生态旅游的品牌形象。每年“五一”“十一”假期,河口村接待游客10万人以上,盛放的桃花成为鸭绿江畔的风景线,燕红桃、银白桃作为特色旅游农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带动了河口村的全面发展,为当地农民增收拓宽了渠道。目前,宽甸共有国省干线公路8条,全长724.552公里,其中国家级公路3条,省级公路5条;高速公路1条,全长111公里,与沈大、沈丹等省骨干高速公路相连接,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的路网,为宽甸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支撑。记者:姜慕馨09/02
- 团丹东市委开展关爱困境儿童暨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科普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对留守和困境儿童的关爱保护工作,深化“扬帆计划”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工作,近日,团丹东市委携手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振兴区检察院一同走进花园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开展“情暖童心”关爱困境儿童暨“关爱明天普法先行”大学生暑期志愿服务科普活动。作者:单楚砚09/02
- 送技能进企业近日,由丹东市总工会主办,东港市总工会承办的“送技能进企业”助力发展活动在东港交通运输有限公司举行。辽东学院旅游与文化学院教授为100多名职工进行“服务礼仪与职场行为规范”专题技能培训。主讲人从仪容与仪表、服务意识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此次培训也拉开了2024年丹东市总工会“送技能进企业”助力发展活动的序幕。按照省总工会“学思想、当先锋、建新功”系列活动部署,丹东市总工会着力构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体系,线下深入开展“送技能进企业”“订单式”等培训,推出涵盖20大类的34种培训项目,满足企业创新发展所需和职工技能提升所盼;线上持续推广“互联网+培训”模式,依托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工会培训包”专栏,开设“工匠大讲堂”,设置多种线上技能培训项目,坚持职工培训“立足岗位、不离企业”的原则,兼顾重点培训和普遍培训相结合,实行精准培训。此项活动与“劳动和技能”竞赛、职工“四技”“五小”“两比”创新活动、创新工作室培育等活动有机结合,成为职工技能提升的有效载体。下一步,丹东市总工会将结合企业和职工需求,组织行业专家、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等深入企业开展培训,指导企业和职工解决技术上的难题,促进技术攻关,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记者:包芙蓉09/02
- 丹东市法律援助中心驻市残联法援工作站成立为更好地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近日,市法律援助中心设丹东市残疾人联合会法律援助工作站在市残联举行挂牌仪式并召开第一次工作联席会议。会上,双方结合各自职能就残疾人维权服务、法律援助工作站建设、工作中加强互通配合等如何做好残疾人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为切实发挥好工作站维权零距离的作用,市法援中心将安排在残障领域法律服务经验丰富的律师派驻市残联定期驻点值班,为残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转交法律援助申请、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开展与残疾人相关的法律宣传等法律服务。近年来,市法律援助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无障碍服务设施,畅通办理法律援助“绿色通道”,针对特别困难、行动不便的受援人提供上门服务,努力满足残疾群众多样化法律需求。工作站的设立,将对预防和化解矛盾、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起到积极作用。记者:李美臻08/30
- 丹东开展鸭绿江公园护栏修复工作8月28日,鸭绿江公园的工作人员对江边的路面、护栏等基础设施进行修复,预计本周修复完毕。记者:周广庆08/30
- 辽宁省凤城市:朝着幸福一路前行近日,记者在通往凤城的304国道上看到,每隔5公里便设有一个写有“魅力丹东平安公路”字样的路牌,上面标注着所在地段及国道公里数,路牌上还专门设置了凤凰山景区微信公众号二维码,游客扫码便可订票、了解景区信息。此外,道路两旁的旅游指引标识、个性化里程碑和主题小品都令游客耳目一新,让人深刻感受到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这是凤城公路部门在304国道养护工作中的创新举措。近年来,凤城市政府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富市、旅游兴市、文化名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全力建设“活力、美丽、幸福新凤城”。在此基础上,凤城公路建设以推动旅游业发展为目标,基本形成了公路网线接山连海、条条公路“通景、链景、融景”的交旅融合发展新格局。凤城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物产丰富,现已开发建设9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在这里,春可观爱河湿地候鸟觅食,夏可到天锅古洞避暑纳凉,秋可赏蒲石河森林公园漫山红叶,冬可沐东汤圣泉养生休闲……每年这里都会吸引数百万游客旅游观光。近年来,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凤城市公路养护部门注重提升道路两侧的文化内涵,扮靓公路的“颜值”,营造整洁通畅、舒适美观的道路通行环境。在建设和养护中,公路部门不断注入当地文化元素,使公路文化得以升华,比如在路侧墙面上,通过喷绘、描红等方式,丰富公路文化内涵,让公路与沿线自然风光相融合。路侧还修建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小品,与盛开的鲜花、翠绿的草坪、摇曳的行道树交相辉映,给出行市民和游客留下良好印象。在304国道49公里处的张家堡景点,草坪上时常会有前来拍摄婚纱照的新人。公路养护部门精心制作了小羊、熊猫等雕塑活灵活现,新修葺的公厕干净整洁……行驶在这样的公路上,让人有种“车在路上走,人在画中游”的视觉美感,令过往的司机和游客赞叹不已。如今,凤城公路在保障畅通这一单一功能的基础上,拓展了安全行车、观景游览、停车休憩等多种服务功能。随着公路建设项目不断推进,丹东市级风景名胜区鸡冠山景区、玉龙湖景区和大洋河旅游区也逐渐被游客熟知,各类特色旅游路线日臻完善。近年来,随着“养护提前介入、养护工程无缝衔接”理念不断深入,凤城地区干线公路建、养、管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目前凤城境内有干线公路9条,总长627千米,共建成9个养护服务站并投入使用,养护服务站的建设不仅为养护集中作业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司机提供了休息的场所,拓展了公路服务功能。记者:姜慕馨08/30
- 精细化管理做实“节水文章”今年以来,振安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和节水优先方针,持续做实“节水文章”,守护“生命之源”,奋力开创节水工作新局面,为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可靠的水资源保障。激发节水内生动力,是做好节水大文章的基础。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关键时间节点,振安区农业农村局集中开展节水宣传教育活动2次,向群众普及节水知识,增强大家的节水意识。推进“谁执法、谁普法”,全年累计悬挂条幅10余个,发放宣传手册200余册、宣传单600余张,将宣传教育与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在监管的同时向企业、群众普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节水宣传“五进”(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活动,通过多层面宣传,全面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形成节水、爱水、护水、惜水的良好风尚。加强取用水监管,从严开展水资源论证审查,全年完成取水许可审批9次,对审批水量严格把控。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在线计量设施安装工作,全区5家重点企业计量设施终端现均已接入省级平台。加大取用水企业事中监管力度,确保水量计量准确,杜绝“超审批、超计划、超定额”用水情况。提升用水统计调查能力,在日常监管工作中积极探索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学校等公共区域用水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全年累积为区属学校更换水龙头149个。鼓励公共机构深入开展节水工作,从根源上节约用水,避免“滴、跑、漏”现象。“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化节水工作,做好水资源精细化管理,推动形成全社会珍惜水资源、爱护水环境的浓厚氛围。”振安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郑鑫08/30
- 东港市十字街镇第二届文化音乐周旅游活动“燃”精彩近日,2024“鸟语花香游东港”丹东东港文化旅游节暨十字街镇第二届文化音乐周旅游活动在馨艺山庄启幕,歌舞情景剧、二人转、电音派对、篝火晚会、灯光烟花秀、舞蹈朗诵、茶艺汉服、古筝琵琶等各类活动精彩上演,让市民和游客嗨个不停。走进馨艺山庄,花团锦簇、绿意盎然。为了提升体验感,主办方设立荷香阁、儿童乐园、松林栈道、萌宠乐园、盛山湖5个分会场,不同时间段均有精彩表演,每一处都充满欢乐与激情。徜徉山庄,领略荷塘月色的宁静,体验馥郁松林的悠然,欣赏文艺表演的精妙,置身天然氧吧,舒缓生活步伐,在“烟火人间”中感悟乡村文化的别样韵味。盛山湖上,垂柳、轻舟、碧波、游人相映成趣,婀娜少女或在湖上轻弹古筝,或相伴游玩,一颦一笑,妩媚动人。松林栈道间,诗歌朗诵、音乐汉服表演,赏心悦目。东港文创作品展、特色美食一条街,吸引市民和游客参观、购买、品尝。下午4点,特色文艺演出火热开场,乐器演奏、歌舞表演轮番上阵,唱出了对美好生活的赞扬和新期盼,展现了新时代干部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随着夜幕降临,山庄烧烤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舞台上,流光溢彩、星光熠熠,经典的旋律、震撼的音效,引领观众随着韵律摆动、起舞;舞台下,特色烤全羊、烤肉串、烤海鲜……香味扑鼻、沁人心脾。舞台旁的盛山湖里,闪耀如梦般光彩,经典的梁祝曲目在波光粼粼、美轮美奂的湖面上精彩上演。晚上7点58分,璀璨的灯光烟火秀点亮夜空,伴随悠扬的音乐,激光闪射酷炫,烟火五光十色,水与光交相辉映,精彩呈现一场色彩绚烂、蔚为壮观的视听盛宴,为田园夜景增添了一抹亮色。记者:孔丽娜刘光曌周雨婷代丹桂钟婧艺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