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 降雨时断时续,道路抢修一刻未停“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处路基塌方,沥青路面半幅下沉,长度约60米,向您报告!”7月28日9时30分,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七盘岭道班养护工人刘金华和同事在防汛巡查时发现,前方公路塌方,过往车辆有掉落滑坡的危险。情况紧急,刘金华立即拦停过往车辆,并将险情上报至宽甸县和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在公路塌方现场,雨依旧在下,整个路段裂开一道大口子,公路中央滑塌,护栏及半幅路面已完全塌了下去。刘金华和同事毫不迟疑,立即展开现场防护工作。“前方水毁,禁止通行!”刘金华和同事分头行动,将过往车辆拦停,设立警示标识,防止次生事故发生。接到报告后,丹东市交通运输部门立即责成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采取封路措施,指挥车辆绕行,并制定抢险方案。由1台铲车、2台挖掘机、3台运输车、30名应急抢险人员组成的道路抢修队伍迅速向塌方现场集结,抢险抢修工作于当日18时开始。把原来的路面板打烂,回填石块,再压实……抢修工作紧张而有序。入夜,降雨时断时续,道路抢修一刻也未停歇。雨大水急,丹东多处公路、桥梁被上涨的河水冲毁,公路交通受阻。就在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处路基塌方的同时,鹤大线大安平河桥便道水毁,多处告急!而此时,通往宽甸的沿江公路丹阿线多处被暴涨的鸭绿江水淹没,公路封闭,造成通往宽甸县的重要通道全部阻断。“这两处都是通往宽甸县的交通要道,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抢修完成,恢复通车,保证宽甸救援物资通道畅通。”丹东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邹晓伟说。抢修工作并联展开,多地道路抢修同时进行,为应急物资的运送抢出时间。7月29日9时,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处路侧损坏钢护栏全部拆除,路面被掏空段已凿除,并在当天恢复通车。顶风冒雨,克服河流湍急等不利因素影响,历经十多个小时,鹤大线大安平河桥便道于7月29日凌晨抢通。丹东市交通运输部门抢修抢险队伍日夜兼程,目前,省道本宽线黑沟岭“K165+050”段等7处干线公路已恢复通车,其余中断处正在抓紧抢修中。记者:王卢莎08/01
- 鸭绿江水势平稳回落记者从丹东市防办获悉,截至7月30日8时,水丰水库水位125.39米,超汛限2.09米,鸭绿江荒沟站流量26500立方米每秒,鸭绿江水势平稳回落。市防办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密切关注鸭绿江水情变化,特别是水丰水库水情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全力确保城区防汛安全。受鸭绿江来水影响的地区克服疲劳厌战情绪和松懈心理,始终绷紧防汛抗洪这根弦,做好各方面应对工作;进一步加强沿江堤段及城市内河的巡查,出现险情第一时间处置并上报;进一步加强城市长时间强排泵站的维护保养,防止设备损坏;进一步加强沿江区域巡查,做好已转移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安置工作。记者:郑鑫08/01
- 与洪水“赛跑”!筑牢城防屏障7月27日5点,市防指启动全市防汛Ⅱ级应急响应。市住建局迅速响应,协调市、区住建系统全体应急抢险人员,落实落细防汛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降雨来临前,市、区住建系统出动614名抢险人员,准备编织袋87000个、砂石料1000立方米、应急排水设备50台、柴油发电机6台、排水带300米和翻斗车、挖掘机、装载机、吊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208台。市住建局园林绿化部门对城区公园采取封园管控,保障市民和游客人身安全;修剪、加固临街危险树木,防止倒树砸房伤人情况发生;对全市90处在建工地开展防汛巡查,督促施工单位全部停止施工,现场整改起重设备、深基坑、脚手架、临时用电、工棚等的防范措施。7月27日10点,沿江10座雨水强排泵站、四座立交桥洞启动强排设备。市区内17处道路低洼易涝点防汛责任人全部在岗,兴一路、振安区医院门前、河口桥下、黄海北厂等9条道路积水点位第一时间打开检修井、雨水井,设置警示架,加快排水,并对其中两条道路采取临时封道措施。截至27日17点,道路积水全部消退,恢复正常通车。7月28日凌晨2时,按照市防指要求,市住建局迅速组织市城环中心、市政建设总公司和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住建局及合作区建设局,快速集结抢险人员和机械设备,连夜奋战,于29日凌晨完成沿江45个交通门封堵作业。据统计,封堵交通门期间,全市住建系统共出动应急抢险人员915人,吊车、铲车等大型机械设备208台。市应急局、市消防救援支队、武警支队对封堵坝门作业进行紧急支援,共同筑起城防安全屏障。根据市防指工作要求,市住建局将继续做好城市防汛工作,同时做好强降雨过后,对沿江区域市容环境卫生的清理工作。记者/戚文吴琼07/31
- 20000件应急救灾物资抵达丹东7月29日,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应急厅紧急向我市辽东救灾物资储备库、滨江储备库调运20000件应急救灾物资。辽东救灾物资储备库、滨江储备库干部职工挑灯夜战,装车发运物资,将中央救灾物资毛巾被3000条、家庭应急包2000个,省级救灾物资折叠床5000张、棉被10000床共20000件(套)紧急发送至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安区等指定地点,全力保障转移安置群众生活急需。7月27日以来,辽东救灾物资储备库积极响应应急部门调拨应急物资指令,迅速组织调运救灾帐篷、折叠床、毛巾被、棉被、棉大衣、毛毯等市级救灾物资10831件,送至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兴区、振安区、合作区等地,配合地方做好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救助工作。记者/于国洪07/31
- 积极应对汛情 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连日来,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7月25日、26日全县平均降雨量达292.95毫米。面对严峻汛情,宽甸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靠前指挥、深入一线,对防汛工作科学统筹、精准调度,全力做好预判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22名县级领导深入乡镇开展督导工作,755名各级包保责任人在岗在位,对重点部位、重点人员、重点路段进行昼夜巡查。全县252支抢险队、408台(艘)抢险车辆、船只随时应对突发状况。水文、气象部门及时向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汇报最新雨情、汛情,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密切关注鸭绿江流域和转移区域内的降雨、水库库容情况,加密测报频次,确保预警信息及时发布,为防汛工作提供技术支撑。291名镇、村两级河长对辖区河道进行24小时巡检,做好2座水库、35座小型水电站、39座尾矿库、73处地质灾害隐患点、17处道路隐患点、14处低洼易涝区、19处地下车库、2处地下商场及地下人防工程、10处建筑工地、5处吊塔、463户库区网箱养殖、12处涉河旅游景区、3780栋设施大棚及重点险工险段、危房、漫水桥、工矿企业、临山临水临坡居民区等重点部位巡查值守,一旦发生险情汛情立即处置。受上游水库影响,宽甸沿江部分乡镇水位持续上涨。为应对紧急突发状况,宽甸防汛抗旱指挥部在长甸、古楼子、虎山3个乡镇设立现场指挥部,紧急调度应急队伍,做好群众转移安置工作。交通运输部门及各乡镇对水毁路段、桥梁实施硬隔离,设立警示标识,安排专人值守。目前,全县1882艘渔船已全部停航靠岸,536名渔民全部撤离。记者:曲丹凤07/31
- 筑牢防汛“安全堤坝”连日来,丹东地区出现强降雨,市政部门成立防汛应急抢险队,组织人员全天候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守护城区安全,在风雨中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随着鸭绿江丹东城区段水位持续上涨,市政部门在上级防汛指挥部的安排部署下,及时对沿江金海路、东齐路、永安花园、迎江街、通江街等8个重点交通门安装闸门板,并垒起防汛沙袋墙,防止坝门出现渗水现象,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振兴区住建局及时对辖区所有坝门进行封堵。7月29日9时许,振兴区住建局组织机械和人力对六纬路坝门进行加固。从7月28日15时01分开始,由振安区住建局负责的沿江1、2、3、4号4个坝门开始进行封堵,截至当日20时,4个坝门全部封堵完毕。7月29日,防汛人员根据水情,对金海路坝门实施封堵后的再加固。记者:刘海东宋永昆吴琼张尧07/31
- 森林消防全力投入抢险救援近期,丹东市遭遇强降雨。辽宁省级直属森林消防综合救援丹东支队以“汛”为令,多次实施抢险救援行动。7月27日下午1时,丹东支队接到预置备勤任务,立即派遣43名人员、6台救援车辆,分别前往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和凤城市集结待命,随时准备投入救援行动。当晚9时10分许,所有人员结束任务归队。7月28日凌晨2时40分,丹东支队接到指令后紧急集结10名人员并配备两台救援车辆、两台大型照明装备,前往志愿军公园处执行防汛照明保障任务。当天凌晨4时,丹东支队再次接到救援任务,第一救援梯队迅速集结,快速抵达宽甸虎山镇虎山村5组,协助当地政府紧急转移群众。此次丹东支队先后派遣两支救援分队共45人、7台救援车辆参加现场救援,转移受灾群众90余人次,并成功解救了一名女性被困人员,将其转移到安全地带。7月28日下午3时50分,丹东支队接到搬运救灾物资任务,立即集结21人、一台专业车辆前往东港市指定区域。当天下午5时10分、5时30分,丹东支队又先后接到加固坝门和救援照明任务,支队立即组织人员、车辆并携带专业设备、工具等前往指定区域,全力投入到救援工作中。记者:刘作庆07/31
- 强化巡查值守 及时转移避险连日来,丹东市振安区各镇、街道开展危险区域人员转移工作,做到应转尽转,同时加强重点部位巡查值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咱们赶紧转移,需要收拾的物品,我们来帮你拿。”7月27日中午,振安区九连城镇包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进入临战状态,排查潜在险房户、灾害易发地段,劝说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珍珠街道机关干部和社区工作人员顶着大雨下沉一线,聚焦内涝区域、险房户、施工工地和地下车库等风险点进行实地巡查,并在险墙险房处设立警戒带。街道还组织人员及时清理风险点附近的下水井,提升急雨骤雨时段路面积水抽排速度。汤山城镇机关干部深入一线,组织居民转移避险,同时加大巡查力度,紧盯山洪易发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后核查。7月26日、27日,五龙背镇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在镇内铁路、高铁涵洞巡逻,发现险情及时设置提示牌和警示带,进行24小时值守。7月27日下午,楼房镇梨树沟村14组河水暴涨,村委会调动机械车辆垫高两岸,确保安全。振安区交通运输局集结抢险人员68人,累计巡查重点部位28处,发现险桥2座,及时设立警示标识,提醒出行车辆行人注意安全;发现路基塌方、路面淤泥、路侧冲刷7处,路树倒伏28处,均清理完毕。截至7月28日上午,振安区检查处置39处险工险段、13处泥石流易发区、22处低洼积水区、13处山洪易发区、24处田间作业道、62户险房及涵洞、农业大棚设施险区等。记者:姜慕馨07/31
- 辽宁丹东市129座变电站稳定运行近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集结10支特巡队伍56人,在岗值班人员118人,出动特巡车辆14台,采取“视频+现场”方式对全市129座变电站开展特巡检查。7月27日凌晨,特巡队员发现园宝66千伏变电站电缆沟有积水趋势,立即采取措施排水和巩固措施,并增加水泵。5个小时后,积水得到有效控制,目前该电缆沟可以平稳排水。为了更高效地掌握全市129座变电站的运行情况,国网丹东供电公司通过远程视频平台实时观察变电站内积水情况。“采取科技手段,不仅能减轻巡视的负担,也有利于动态调整策略,提高变电站防汛工作效率。”公司变电运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汛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提前对全市变电站进行加固防水挡板、沙袋、抽水泵等各项防汛准备工作,不间断开展对变电站户外机构、防雨罩等设备的巡视,保障汛期防汛设备、变电站稳定运行。接下来,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将继续坚守一线,全力保障电网稳定运行。记者:郑鑫07/31
- 抗美援朝纪念馆推出两个专题展近日,“勋章灿烂军史辉煌”“硝烟中的不朽容颜”两大专题展览先后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开展。展览“硝烟中的不朽容颜”精选61张老照片,再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在朝鲜战场上的精彩瞬间。(来源:受访者供图)7月27日,“硝烟中的不朽容颜——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原创专题展览开展。展览精选61张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老照片,通过“离别故土奔赴战场”“英勇无畏浴血奋战”“积极乐观斗志旺盛”“胜利凯旋喜笑颜开”4个单元,再现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的精彩瞬间。展览在纪念馆一层公共区展出,将展出至10月20日。“勋章灿烂军史辉煌——庆祝中朝建交75周年暨‘中朝友好年’”专题展览以最新研究成果为依据,依托馆藏文物,精选90张图片,并辅以权威详细的文字,让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每一枚勋章背后的故事与荣耀。记者:刘海搏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