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抗美援朝纪念馆“七一”开放
    06/25
  • 14095名考生交上“初中答卷”
    6月21日,丹东地区九年级考生迎来中考,14095名学子奔赴考场,为初中生涯画上圆满句号。“我有点紧张”“加油,加油”,7时左右,记者来到丹东六中,考场外人头攒动,考生们几个围在一起,或拿着书本做最后的复习,或彼此鼓励,消减紧张情绪。7时40分左右,考生们排着队,依次通过检查进入考场。“加油,你可以的”“有不懂的地方要问监考老师”,校门口,送考的老师和家长对考生们做最后的叮嘱。为方便考生出行,6月21日至23日,考生持准考证可免费乘坐丹东公交集团所属公交线路车辆。市交警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实际,对考点周边实施交通管制分流,确保考生安全便捷到达考场。记者:侯春林周广庆
    06/25
  • 1—5月份 丹东市经济持续稳健运行
    今年1至5月份,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旋律,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进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经济持续稳健运行,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规上工业增长显著,行业增长面超8成。1至5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工业用电量3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制造业增长1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集体企业增长6.1%,股份制企业增长17.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9.7%,其他类型企业增长6.2%。分行业看,全市涉及33个行业大类中,有27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81.8%。其中,纺织服装、服饰业同比增长50.7%,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9.6%,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27.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2.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14.5%,汽车制造业增长15.6%,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增长12.2%,金属制品业增长15.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3.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7%,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14.4%,比全省高8.0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大,民间投资稳健向好。1至5月份,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9.4%,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4.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3%,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6.5%。三次产业投资占比由去年同期13.7:28.8:57.5转变为13.6:26.0:60.4。分投资主体看,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1.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8.1%。分重点行业看,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0.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1%。其中,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0.2%,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2.7%。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网上零售较为活跃。1至5月份,全市实现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0.2亿元,同比增长12.5%。分城乡看,城镇实现限上零售额46.9亿元,同比增长13.2%;乡村实现限上零售额3.3亿元,下降5.5%。分消费类型看,全市实现限上商品零售额44.2亿元,同比增长10.2%;实现限上餐饮收入6亿元,增长24.5%。18类主要商品“13升5降”。比重前十位的商品中,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5%,汽车类商品下降1.4%,粮油食品类商品增长17.7%,中西药品类商品增长17.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增长1.1%。分商品零售渠道看,限上贸易单位实现网上零售额1.6亿元,同比增长31.8%。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存贷款余额总体稳定。1至5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9.7亿元,同比增长14.4%,其中税收收入20.7亿元,下降6.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03.8亿元,增长11.0%。1至5月份,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06.3亿元,同比增长7.0%。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1467.5亿元,增长0.7%。国际贸易形势严峻,进出口持续下降。1至5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66.3亿元,同比下降7.0%。其中,出口总额57.3亿元,下降6.1%;进口总额8.9亿元,下降12.6%。消费价格同比持平,八大类“六涨两降”。1至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与上年同期持平,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六涨两降”。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类上涨1.5%,居住类下降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9%,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1.1%,医疗保健类上涨0.3%,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4.7%。在食品价格中,粮食下降3.1%,鲜果下降8.0%,水产品上涨0.7%,猪肉上涨1.3%,鲜菜下降1.3%。记者:刘响
    06/25
  • 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立
    6月20日,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成立大会召开。来自全市各族各界、各行各业的会员代表聚集一堂,共商民促会发展大计。会议审议通过了《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章程》《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会费管理办法》《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选举办法》,选举产生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和第一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并聘任顾问。多年来,丹东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大力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活动,承接边境地区“四个共同”长廊等国家级试点建设,不断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是辽宁省市级层面首家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是着眼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历史方位、使命任务做出的务实之举。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的成立,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平台,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增添有效载体和有力抓手。下一步,丹东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将发挥团结引领作用,聚焦中心大局,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团结凝聚各族群众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四个共同”长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参与社会公益等方面下功夫,为丹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会议还邀请国防教育专家为与会人员作专题讲座。记者:宋琳
    06/25
  • 建设特色商圈 打造商贸新高地
    近年来,丹东市振兴区大力推动商贸服务业集群化发展,打造了站前风情商圈、万达核心商圈和汽车服务商圈三大特色商圈,为市民和游客带来了全新的消费体验。站前风情商圈有两条著名街区,一条为高丽街,以二经街为中轴,东起六纬路,西至十纬路,南起一经街,北至三经街,总占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包括三横三纵六条街路。该区域店铺林立,按照纯正朝鲜族风格实施改造和业态升级,聚集民族特色商业,凸显朝鲜族风情文化,是市民和游客购买韩朝特色商品、品尝民族美食的主要区域。另外一条为百年七经街,东起新玛特,西至火车站,两侧银杏古树遮阴,商业精品荟萃,是城市传统商业街区中心地带,周边汇聚了新一百、汇侨、中国黄金、白马商厦等百余家商业企业,已成为特色突出、品质高端、功能完善的国内外消费目的地。在该商圈内,已改造完毕的杜鹃广场以及正在进行的新都汇建设项目、九纬路银杏大道美化工程,将为丹东边境旅游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万达核心商圈以锦山大街为轴,从新乐购延伸到安东老街,作为新兴起的商圈已经成为本地年轻人消费首选地和游客打卡重要目的地。安东老街项目始建于2010年,经过多年运营,已形成老安东的城市历史文化、本土民俗文化、区域民族文化、红色党建文化四大体系为支撑的文化内核。将丹东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运营模式有机融合,以厚重的文化积淀,撬动文旅餐饮消费产业融合发展,给游客以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听觉上的全方位体验。目前,安东老街已获得“辽宁省示范步行街”“辽宁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辽宁省美食街”“省级夜经济示范街区”等荣誉称号。丹东万达广场连同金街、银街,集合了高端酒店、甲级写字楼、高档餐饮、时尚百货、影院、国际化幼儿园、高品质住宅等多种业态;天赐未来城是集时尚潮流、儿童体验、餐饮娱乐、艺术文化、生活配套、健康运动于一体的时尚购物中心,成功将海底捞、大润发超市等多个知名品牌引入丹东。振兴区将持续提高万达广场和天赐未来城影响力,打造涵盖多种业态,集社交、娱乐、美食、零售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标杆级购物中心。向东辐射带动永昌家居建材、机电产品集聚区持续发展,向西与华美新天地等形成良性互动,向北带动汽车服务商圈持续繁荣。汽车服务商圈以花园路为轴,汇聚了30余家汽车品牌,形成了一个品牌丰富、车型多样的汽车市场。消费者无论是想购买豪华车还是亲民车,在这里都能满足需求。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商圈也积极引入比亚迪、埃安、吉利银河、长安启源等品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环保出行需要。商圈内还聚集了数量众多的二手车经营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性价比高的购车选择。花园路汽车服务商圈现在已成为许多丹东人的购车首选地,这里不仅提供多样化的汽车选择,还构建了全方位的汽车服务产业链,包括销售、维修、保养、配件销售、汽车金融、加油、驾校、车展服务等。此外,市、区政府定期举办汽车节活动,使汽车服务商圈与万达核心商圈形成互动,共同提升商圈的影响力。活动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不仅助推了商圈发展,也为市民提供了了解汽车文化、体验汽车生活的平台。未来,振兴区将实施“服务业兴区”战略,打造更多商业精品。期待更多具有丹东特色的商业街区崛起,为丹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记者:王俊
    06/25
  • “夜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自今年4月月亮岛夜市开市以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品尝美食、体验娱乐项目。暮色下,这里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成为丹东“夜经济”亮点之一。近年来,振兴区不断优化“夜经济”发展格局,将月亮岛夜市打造为集美食、娱乐、观光为一体的标志性网红打卡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增就业+促消费”双管齐下月亮岛夜市位于振兴区春五路,地理位置优越,风景秀美、交通便利。近年来,夜市聘请专业管理方进行管理,经营品类从传统小吃逐步扩大至特色烧烤、网红小吃、服装衣帽、小百货、儿童娱乐设施等多种项目类型,满足消费者多元化消费需求。夜市的繁荣为拓宽本地居民就业渠道注入新动能,为小微创业者提供了低门槛创业平台,也为城市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夜市现有商户200余户,带动就业创业1200余人。丰富的商品、多样的娱乐设施以及趣味十足的消费环境,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美食、遛娃娱乐、打卡拍照、网络直播。“夜经济”的发展拉动了消费增长,展示了诸如丹东大黄蚬子、焖子等特色美食,推广了地区美食特色文化。每逢节假日,还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带动周边商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部门联动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为打造丹东特色“夜经济”品牌,振兴区多点发力,强化夜市经营管理,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推动“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严把食品安全“入口关”。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实行登记备案准入制,确保食品经营者资质齐全、依法经营;在食品摊位增设防蚊、防尘设施,经营者要佩戴口罩、帽子等,确保食品经营环境干净整洁;销售商品需明码标价,计量器具经检验核定,确保商家诚信经营、文明经营,让消费者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紧绷安全生产“责任弦”。开展用电、燃气、消防等专项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统一更新断气阀门、螺纹管、燃气报警器,为燃气安全持续“加码”;组织管理方和商户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学习实用消防知识和技能,提升面对突发火灾险情应急处置能力;加强灯光照明设施建设,提高公共设施供给水平,为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规范经营秩序。实行常态化公安巡逻防控机制,采取机动巡查与重点管理相结合的方式,维护夜市摊点及周边良好治安环境;根据夜市经营时段、重点地域布局,合理分配执法力量,加强夜市及其周边秩序管理,营造良好市容环境;根据客流量增加垃圾桶数量,加大日常卫生清理力度,为顾客及周边住户营造整洁有序的消费环境和生活环境。以需求为导向完善调节机制根据消费者需求,夜市增加了潮汕蚝仔烙、港式咖喱鱼蛋、甘肃手擀粉等各地美食,给顾客带来一场味蕾盛宴;注重消费者消费体验感受和满意度,经营车辆及经营者着装统一,提供专业、热情服务,让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感到舒适愉悦;丰富夜间消费业态,形成差异化、品质化的消费体验,不断提升聚集区带动引领作用,打造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更强的“夜经济”,激活发展新引擎。记者:王俊
    06/25
  • 系列活动催热消费市场
    今年,随着“乐活振兴”促消费活动的启动,丹东市振兴区相继开展了“丹东年货节”“丹东汽车节”等活动,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活动设计,有效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购物和体验机会。振兴区,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中心,正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促消费活动,持续催热消费市场。年货节:惠民消费券助力年味更浓春节前夕,振兴区举办了“2024丹东年货节”。本次活动发放惠民消费券10000余张,为广大市民送上了一份新春大礼。在万达广场、安东老街等商场,各类年货琳琅满目,年味十足。与此同时,组织重点商贸企业举办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等传统民俗活动,让市民在购物的同时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氛围。年货节期间,各大商圈人流量显著增加,销售额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市民节日生活,也有效拉动了节日消费市场。汽车节:购车有优惠市民享“激擎”为了进一步响应和落实国家出台的拉动汽车消费政策,振兴区举办了“2024丹东汽车节”。市、区两级政府共同出资,向购车消费者发放大额消费券,同时举办车展、文艺演出及抽奖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参观选购。活动期间,30余家车企带来170余辆汽车参加车展,包括新能源、燃油、二手车等多种类型车辆,满足不同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各参展企业纷纷推出了特价汽车,并通过直播形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引流,活动现场的文艺表演和抽奖活动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车展期间,吸引客流10万余人次,进一步增强了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升了周边商圈人气。据统计,此次汽车节销售汽车999辆,零售额达到1.45亿元。与去年相比,汽车销量和零售额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乐活振兴:品牌引领消费新风尚为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文旅消费潜力,振兴区以“乐活振兴”为品牌搭建消费平台,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品牌,推动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和“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振兴区将围绕新型消费、汽车消费、餐饮消费等领域,开展啤酒节、发放消费券、车展等一系列主题促消费活动。这些活动将贯穿全年,做到“周周有实惠、月月有亮点、季度掀高潮”,持续活跃消费市场。值得一提的是,振兴区还积极组织40余家汽车、家居、家电企业开展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鼓励市民对家中用品更新换代,引导市民享受更为绿色和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些活动不仅为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和丰富的购物体验,也为商贸企业和文旅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记者:王俊
    06/25
  • 丹东新区“露营经济”火爆
    草地露营、烧烤美食、潮流市集、儿童娱乐、露天电影……这个夏天,丹东新区的“露营文化”牵手“露营经济”,显得格外火爆。眼下,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管委会借助不断攀升的旅游热度,立足于新区丰富的文旅资源,着力培育消费新热点,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业态多元的经济集聚区,让新区的人气聚拢起来、城市热闹起来、消费兴旺起来。6月15日,周六,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位于丹东新区的一露营景区内,前来游玩的市民络绎不绝,两旁的摊主热情地招呼顾客。“很热闹,昨天听说这边有露营文化节,我就带着家人和朋友一起过来了,感觉的确不错。”来自宽甸的冯先生说。进入景区大门,一个写有“丹东”字样的粉色大气球映入记者眼帘。露营区有大小15个造型各异的帐篷,里面放置了休闲桌椅等。据介绍,这个露营景区占地1万平方米,集网红美食、特色小吃、咖啡酒吧、摄影旅拍、民俗艺术、文创手作等于一体,设有独特露营体验区、美食盛宴区、休闲购物区、拍照打卡圣地及娱乐设施等。置身在设计独特的露营体验区,在星空下入睡,江风轻拂,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可以感受露营的独特魅力;美食盛宴区每天吸引成百上千的市民,来此享受冷面、果茶、咖啡等美味,还有烧烤大排档、海鲜辣炒、韩餐小吃等,让市民和游客大快朵颐;休闲购物区设有文创小摊、超市和各类小吃摊位,让市民和游客购物、休闲两不误;拍照打卡圣地记录着每一个动人瞬间,这里不仅景色优美,还有江边凉亭等拍照背景,不少网红和明星都曾在这里打卡。在灯塔山公园露营地,举目可见一顶顶家庭帐蓬在这里“安营扎寨”,与家人或朋友在天幕下聊天、下棋、赏景,享受着闲暇时光。“这里风景不错,几个老朋友约起来,带孩子来一个户外体验。”即将在这里露营的市民王先生惬意地说。新修缮的国门湾公园设有小型游乐场、鸽群互动等项目,还增设了草坪露营地、甜品站等。阅江山公园·江山上集也开始对外试营业,园区内安排了古风拍摄活动,免费为游客拍摄汉服大片,让大家在美轮美奂的景色中体验东方之美。国门湾亲子小镇也已开园,设置了70米并行彩虹滑道、超长无辅助动力赛车场地、超大面积儿童草坪迷宫、创意十足的综合集酷沙坑、激发潜能的亲子手工坊等20余项游乐设施,等待小朋友和家长们前来游玩。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露营经济”“夜经济”是丰富城市内涵、吸引游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是提升功能、丰富业态、打造亮点,展示新区形象的一个窗口。近日,围绕文体赛事包装和文旅产业发展,合作区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带队赴北京招商引资,与山水景界(北京)文化有限公司、北京清北仁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圣世博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开展对接洽谈,推动该区文旅产业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合作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区将加快主导产业和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推动全区“露营经济”“夜经济”不断向产业化、专业化、品质化方向升级,以特色聚人气、以品质赢口碑,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走进新区,感受新区夜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名片”。记者:刁庆峰
    06/25
  • “乐活振兴汇 夏日缤纷购”促消费活动来啦!附领券攻略
    6月21日上午,振兴区“乐活振兴汇夏日缤纷购”促消费活动在万达广场启动。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互动环节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企业展位上,咨询购物的消费者络绎不绝。本次活动从6月21日起持续至7月25日。振兴区政府与交通银行联合通过交通银行平台,发放包括电子百货、商超加油、小百便利店和餐饮优惠在内的商品优惠券,面额包括满2000减150、满1000减90、满200减30、满100减50、满50抵200、满20减9以及500元购车刷卡金等,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优惠。领券攻略丹东地区云闪付APP用户绑定“银联62”开头交通信用卡或借记卡;进入云闪付APP的“优惠”页面;在“优惠”界面点击“热门优惠”页面,领取优惠券;领取成功后,云闪付APP在“优惠”页面或者“我的”页面,点击“优惠券”,再点击已领取的优惠券,出示付款码给商家,即可核销。记者/王俊
    06/24
  • 第二届“禁毒宣传江海行”宣传月活动在丹东启动
    在“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6月20日,由辽宁省司法厅主办,丹东市司法局、丹东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承办的第二届“禁毒宣传江海行”宣传月活动启动。据了解,本次宣传月活动期间司法干警、禁毒宣传志愿者将深入工厂车间、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通过悬挂禁毒宣传横幅、设置宣传展板、举办禁毒知识小课堂等形式,宣传禁毒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同时,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展涉毒违法犯罪警示教育,提高群众对《禁毒法》《戒毒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知晓率及识毒、拒毒、防毒能力,营造全民参与禁毒的浓厚社会氛围。记者:刁庆峰
    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