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 “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展
    12月2日,“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开幕式在辽宁省博物馆举行。省委书记张国清出席开幕式、观看展览并调研文化事业发展情况。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出席并致辞。“山高水长——唐宋八大家主题文物展”由国家文物局、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文物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实际行动和具体举措。本次展览依托辽宁省博物馆丰富的馆藏书画类文物资源,并汇集国内多家博物馆相关特色文物藏品,旨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开幕式前后,张国清、关强等考察了部分辽宁文创作品,并逐一观看了本次展览的三个部分:“文垂千载”“德行笃定”“家国情怀”。站在一幅幅书法、绘画、古籍、碑帖拓片前,张国清认真听取讲解,仔细观看展品,不时询问细节,与大家深入交流。在此期间,张国清考察了省博物馆,观看了“古代辽宁”展。张国清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我们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根本遵循。辽宁是文旅大省,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我们要深入研究挖掘、充分展示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传播正能量,提振精气神,进一步汇聚起新时代推动辽宁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要更好发挥博物馆的重要文化教育阵地作用,充分运用数字化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进一步加强对全省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充分挖掘和展现辽宁历史文化资源的时代价值,坚定文化自信,激发振兴动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慧晏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省领导王健、康捷、张立林、许波出席有关活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科技司)有关负责同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负责同志,文博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出席开幕式。
    12/03
  • 辽宁省90名运动员备战北京冬奥会
    “作为体育大省,辽宁不仅要在夏季奥运会上夺取金牌,还要补齐冬季项目发展短板,力争在北京冬奥会上摘金夺银,为国家的奥运战略作出应有贡献。”省体育局负责人11月30日对记者说。走上夏季奥运会舞台以来,辽宁选手共有28人获得27枚奥运金牌,对国家奥运战略的贡献在全国各省市中排名第一。该负责人介绍:“作为传统的体育大省,辽宁体育在夏季项目上,为国家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冬季项目过去不是辽宁体育的重点,相比于黑龙江、吉林两省,冬季项目一直是辽宁体育的一块短板。”不过,在过去20年中,辽宁体育仍然培养出一批批冰雪健儿,包括韩晓鹏、郭丹丹、徐囡囡、李妮娜、徐梦桃等奥运冠军、世界冠军。韩晓鹏的表现尤为突出,他在2006年冬奥会上夺得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金牌,实现了我国运动员在冬奥会男子项目和雪上项目金牌“零”的突破。“随着北京申冬奥成功,辽宁体育近年来向冰雪全面转身,致力于补短板,夏季、冬季项目两手抓、两手硬。”该负责人表示,“无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辽宁体育都要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据了解,2016年10月省体育局成立冬季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短短4年时间,我省冬季运动队伍由100多人上升至694人,开展项目从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等个别项目到目前囊括冬奥会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同时,辽宁体育多措并举,高效完成组队,快速打造重点运动队,精准引进高水平运动员、教练员,大力挖掘内部潜力,创造了冬季项目快速出成绩的“辽宁模式”。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我省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冰雪运动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让我省冰雪运动驶上了快车道。截至目前,我省共有90名运动员、15名教练员在国家队备战北京冬奥会,他们参与6个大项、12个分项、近80个小项的冰雪项目,跻身国家队人数排在全国前列。征战北京冬奥会,辽宁运动员争取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等优势项目上争夺金牌;在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冬季两项、雪车等项目上夺取奖牌。(记者朱才威)
    12/02
  • 五大类辽宁特产亮相第五届东盟展
    11月27日至30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农业国际合作展在广西南宁举行。为更好借助这次“东盟展”平台资源,充分展示和宣传辽字号优势特色农产品,我省组织17家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展,重点展示包括杂粮、果蔬、食用菌、水海产品、畜产品等五大类品种。本届展会以“共建数字农业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首次采用“实体展+云上东博会”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办会形式,为参展企业提供在线展示、洽谈等平台,用新体验营造新商机。我省是全国主要的农产品产区和重要的对外贸易省份,与东盟自然条件有一定差异,双方农业产业互补性强,有较大的合作空间和潜力。东盟香米、热带水果、禽肉等在我省很受欢迎。我省的鱼虾蟹贝藻等水产品以及坚果、苹果、小浆果等在东盟市场上很有前景。此次我省组织参展企业数量、规模均创历届东盟展之最,通过在展会期间举办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专场推介、农产品采购商洽谈会、现场品鉴等活动,宣传推介苹果、草莓、山楂等近百种食品农产品。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将充分借助此平台,与东盟各国在农产品深加工、农业园区、贸易便利化等领域开展深入交流,拓展经贸合作空间,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把双方互补优势转化为发展实绩。(记者李越)
    11/30
  • 脱贫路上“蘑菇乡” 一枚香菇的逆袭之旅
    清晨7点,55岁的王明芳已经在香菇种植大棚内巡视了好几圈,叮嘱工人注意工作要领:“大家摘香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二、三等菇要装在不同的篮子里,做好分类。”
    11/27
  • 沈阳中街370岁老胡同核心区再现“满族大院”
    中新网沈阳11月25日电(赵桂华)沈阳中街拥有370年历史的老胡同核心区项目—满族大院,将于本月27日开园,届时将再现当年盛京皇城时期的胡同文化、满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非遗文化。25日,记者由中央里文化旅游景区核心文化载体“满族大院”开园前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满族大院将首次开放盛京皇城总设计师—“邓公井”遗址;到土菜馆品尝清太祖努尔哈赤时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美食满族“八大碗”;还可以逛旮旯院,了解满族民俗文化。满族大院将呈现的第一个亮点就是品满族“八大碗”,了解满族美食文化,还有满族传统特色美食糕点、年糕、煎饼、大碗茶等等。头条胡同。沈河区委宣传部供图第二个亮点就是观“邓公井”,了解盛京皇城建成轶事。据史料记载,盛京皇城总设计师—邓公池,其依据“周易八卦”理念,设计了沈阳城图。其中,按照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安排,在沈阳设置了七十二处暗井,用于排水。但还未上奏,就遭奸人谗言,被皇太极处斩。其死后,皇太极重阅建城图纸,幡然醒悟,建邓大人庙以祭之。百姓感念其德建邓公井以缅怀之。这个邓公井遗址就在满族大院内,开园当日将首次对外开放。第三个亮点就是逛位于满族大院内的旮旯院,了解满族民俗文化。以旮旯院为载体,展示“口袋房,万字炕,烟筒座在地面上”等满族传统住宅的主要特点。并通过靰鞡鞋、旗袍、旗鞋、剪纸、满绣等展品,展示满族传统生活习俗,以及服饰和文化特点。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登位于满族大院旁边的衔珠阁,了解历史珍宝的故事。主办方将玛哈噶喇金佛、开元通宝纯金钱币、海东青、清代马车、翡翠白菜摆件等奇珍异宝荟萃一阁。其中清代马车和玛哈噶喇金佛两件重宝尤为值得关注。头条胡同里的戏台。沈河区委宣传部供图另据了解,满族大院位于头条、官局子两个老胡同的核心。这两个老胡同与盛京皇城同源同根,与四平古街携手相连,始建于370年前,其诞生之初就有着皇家的血脉。汗王宫与其隔街相望,多尔衮王府与其比邻而居,可谓“往来无白丁,举目皆贵胄”。时光荏苒,随着清王朝迁都北京,头条和官局子胡同也洗尽铅华,融入寻常百姓生活。民国初期,伴随丝绸业在沈阳中街兴起,这两条胡同迎来了新的辉煌。全国丝绸客商云集于此,形成了盛京皇城丝绸交易市场。四百年挥手别过,今年四月份,作为盛京皇城创建国家5A级文化旅游景区和中街打造国家示范步行街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里项目立足打造中街老胡同改造地标式精品示范工程,正式启动建设。今年国庆节以来,这两个改造提升后的老胡同,每天都会迎接数以万计的各地游客,再现盛京繁华。(完)
    11/26
  • 辽宁“毽将”在丹“亮毽”!
    11月24日,由辽宁省体育局主办,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承办,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协办的2020年辽宁省毽球比赛在丹东开幕,来自全省十余支毽球队伍亮“毽”江城。开幕式过后,首先是网毽和花式毽球两个项目的比拼,网毽项目采用竞赛形式,分网毽男子竞技三人赛、网毽女子竞技三人赛,花式毽球则以展演与展示为主,进行花毽个人1分钟计数赛。赛场上,轻盈的毽子化身为欢快的精灵,在运动员的脚尖上下翻飞,翩翩起舞。运动员们隔着球网,时而后场扣杀、时而前场轻吊,对阵双方斗智斗勇,毽子在空中飞来飞去,你踢我接,扣人心弦。各支代表队伍借此机会切磋技艺,现场观众大开眼界。毽球运动历史悠久,丹东是鹅毛毽的发源地,是“全国毽球城”。丹东人民热爱运动,乐于健身,毽球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全民健身深入开展。本次活动在丹东举办,既体现了辽宁省体育局对丹东的信任和支持,也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全民健身活动再上新台阶。
    11/25
  • 辽宁男篮休赛期走进校园
    11月20日,辽宁沈阳三生飞豹篮球俱乐部利用2020-2021赛季CBA联赛第一阶段比赛后的休赛期,走进辽宁省鞍山市铁东区山南小学,为学生带去篮球公益课,与孩子们互动。
    11/24
  •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辽宁义县:“变”出来的“新天地”
    锦州义县面积2476平方公里,人口45万,其中农业人口36万。截至2015年底,全县有贫困村151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6698人,是辽宁省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8年8月开始,义县在全域内推进“三变”改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义县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51个贫困村全部销号,成功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
    11/23
  • 沈阳迎来今冬首场降雪
    11月19日,在沈阳市浑南区街头,一名外卖小哥迎着风雪工作。当日,受冷空气影响,辽宁沈阳迎来今冬首场降雪。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11/20
  • “一街一景”的特色街区塑造沈阳个性文化
    一座城市,因风景变得迷人,因商业成就繁华,亦因文化而传承至今。如何让迷人、繁华、古今交融的街区在百转千回间迸发出更为夺目的光芒?每座城市都在努力找寻答案。我们的家乡沈阳,给出了一个抢眼的回答,那就是打造各具风情的特色街区:它们可以古韵、可以时尚、可以美味、可以专业……这些特色街区的打造和提升,让我们清晰地看到沈阳这座城市管理者的用心,也让我们为自己能够生活在这样一座“一街一景”的城市中倍感幸福。奥体现代商贸聚集区街区特色:新型高端商业业态汇聚,打造消费新亮点奥体现代商贸聚集区位于浑南中路与青年大街的交叉地带,辐射沈阳、抚顺、本溪等地,在这里,公交、轻轨、地铁可以轻松换乘。除了沈阳兴隆大奥莱外,近年来,沈阳奥体万达广场、亿丰时代广场、花园城等企业纷纷入驻奥体商圈,以差异化的业态和内涵吸引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年龄的消费群体,打造出多样化的浑南特色服务业,成为沈阳消费的一个新亮点,更是沈阳商业发展的有力补充。如今,一个业态高端、品牌云集的南部商圈已成为沈阳向中国乃至世界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窗口。西关美食街街区特色:“老”而不旧历久常新,回味百年清真饮食文化西关是沈阳人耳熟能详的老地方,西关美食街是沈阳历史最悠久的美食街,小小的胡同里蕴藏着几百年的传统美食。自清朝迁都沈阳中卫城以来,即有西关的历史,这里是沈阳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沈阳中卫城改名为盛京城后更得以发扬光大。西关美食街东起沈阳市回族小学,西至奉天街,延续和传承了近400年的丰厚历史,2016年经过大规模改造后,这条街变为美食步行街。回味包子、金家馅饼、马家一口酥火勺、林包子铺……在西关美食街上,很多店铺都被市民追捧,提供新奇美味的各类小吃,随时满足顾客要求。这里“老”而不旧,历久常新,已成为众多沈阳人以及外地人的美食天地。有时间到西关看看,回味百年的沈阳清真饮食文化。五爱市场街区特色:综合性商贸物流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购物旅游区五爱市场位于沈河区热闹路与风雨坛街沿线,是全国五大集贸市场之一,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最大的流转型轻工产品交易中心,也是中国最著名的批发市场之一。经过多年规划改造,五爱市场现已发展成为拥有120余万平方米全新楼厅式经营格局的东北地区流通量最大、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型商贸物流集散地和独具特色的购物旅游区,直逼中国城市集贸商贾头把交椅。五爱市场始建于1983年6月,市场一度在沈河区五爱街而得名。随着市场的繁荣和发展,释放出不可估量的市场效应,五爱市场地区已成为经商的黄金地,市场东侧的小南街,北侧的热闹路,南侧的前春巷、南翰林路均已形成较繁华的商品街路。在市场的周边地区也逐渐形成商品生产基地。一个庞大的商品交易圈、服务圈、加工圈的形成,已经使五爱市场成为继古老繁荣的商业街——中街之后,沈河区的第二大商业区。三好街街区特色: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新兴产业高地三好街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核心区域约1.8平方公里),东至青年大街,西至南运河沿岸带状公园,南至浑河,北至南运河滨河路,是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区域内科技创新要素丰富,拥有东北大学、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知名高校3所;中科院沈阳分院、东北设计院等科研院所12家;三好众创空间、沈阳启迪三好街科技园、东北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等众创空间14家;中关村领创空间(沈阳)创新平台、浪潮大数据创新应用中心、中国工程院东北双创平台、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沈阳分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10余个;兴业银行沈阳分行、长江证券辽宁分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20余家;华润万象城、华强广场、诚大数码、东软电脑城等高端商务楼宇30余座。下一步,三好街将以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为核心,全面整合区内科技、金融、产业资源,围绕同方广场重点打造科技金融大厦,着力构建全新的“产业金融科技人才”生态体系,力争引进一批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并购基金等科技金融机构,积极打造科技与金融相互促进、互为补充的新兴产业高地。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