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五龙背派出所副所长张洪森:铁血柔情谱忠诚
    “在五龙背派出所任职的这两年,我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能方便群众来所里办事,如何管理好辖区的治安环境,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提升辖区老百姓安全感,我觉得这是我的使命,也是作为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担当。”采访中,丹东市公安局振安分局五龙背派出所副所长张洪森坚定地对说。从警10年,一路走来,因为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张洪森获得过很多的荣誉。他是全国优秀侦查员,也是丹东市最美抗疫家庭。作为丹东市公安局警界先锋的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全市优秀公务员6次,获嘉奖5次,诸多荣誉是他继续奋进的动力。他将“群众的事就是我的事”挂在嘴边,带着少年时藏蓝警服的梦想,一心扑在工作上。从分局技术科的侦查员一路成长为派出所的牵头力量,多年来,他深入群众,为民办实事,演绎着铁血柔情的别样风采。平时利用所里空闲的时间,张洪森喜欢跟着社区民警出门走访,雨雪中的农家院、泥泞的村路上总能看见他的身影。哪家的孤寡老人需要照顾,他都妥善安排,每逢节日还会带上米面油去看望他们。2021年冬天最冷的那段日子,想起五龙背村的张姓老人,家里没有供暖设备,张洪森便自掏腰包买了台电暖气送去。一股股暖流温暖了房间,也暖到了老人的心窝子里。老人握住张洪森的手久久没有说话,眼角不禁落下泪来。2021年6月,一男子因涉嫌违法面临半个月的行政拘留,导致他正在上初二的女儿无人照料。得知情况后,张洪森当即派人将身在外地的女孩姥姥接到五龙背,为了保证女孩上下学的安全,他当起了司机,照亮了女孩的求学路。当得知15岁的小美(化名)成绩优异却因家庭贫困,准备要辍学去打工时,张洪森告诉她:“从现在开始,你只管学习,其他事由我们来解决。”一诺千金,这个约定张洪森已经坚持了两年多。自那以后,他将小美的学费、生活费以及学习用品都承担了下来。今年中考期间,张洪森每天开车接送小美往返市内考场,一路上给她做考前心理辅导,让她保持最佳状态参加考试。中考分数公布后,小美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张洪森报喜:“大哥,我考了768分,以后我会好好学习,一定不辜负你对我的期望。”那一天便是张洪森最开心的一天。有人说,张洪森是“拼命三郎”,工作只要交到他手里,他必会拼尽全力。疫情期间,为了让防疫工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他主动帮助群众解决衣食住行难题,帮助生病老人及时就医、联络社区畅通菜农销售渠道。他自掏腰包为辖区100多位“宝妈”解决纸尿裤紧缺,为辖区12位孤寡老人送去生活保障品。张洪森的妻子也是一名警察,疫情发生后,两人纷纷投身抗疫一线,6岁的女儿只能交由爷爷奶奶照顾。“以前,我女儿又胆小又粘人,从不敢一个人睡。那段时间,我和她妈不在身边,她好像长大了许多,会自己乖乖看书,好好吃饭,也开始一个人睡觉了。我很欣慰,同时也很心疼。”提起家人,外表刚强的张洪森有些哽咽。10月17日,记者走进张洪森的家,见到了他口中乖巧可爱的女儿。夜深人静时,前一秒还活泼好动的她突然沉默,躺在被窝里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家?”得不到肯定答复后,她默默将被子盖到头顶,哭了起来。“爸爸,我要爸爸。”一声声稚嫩的呼喊,让一旁的妻子李想不知所措,也让记者的眼眶满含热泪。双警家庭的特殊工作性质注定了很难兼顾好家庭与工作,因为这样的双重身份,他们失去了朝夕相伴、节日团聚的机会。然而也正是因为无数个这样的“小家”的无私奉献,才护住了“大家”的平安与和谐。记者|唐羽廷
    10/21
  • 丹东市法治印记展览馆揭牌
    10月17日,由市司法局与元宝区委共同打造的丹东市法治印记展览馆在元宝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揭牌,即日起向公众免费开放。市法治印记展览馆集党建引领、法制宣传、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身,分设3个展区,记录并呈现了我市法治工作历程及成果。展厅旁设置的互联网无人律所,可以为群众提供在线、即时、专业的一对一视频法律咨询服务。2021年10月,市司法局和元宝区委共同组建了“政民律企党建联盟”,探索实践“机关党建+社区党建+非公党建”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思路,在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和普法宣传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10/20
  • 丹东6户家庭获辽宁省“最美庭院”
    近日,由省妇联、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开展的寻找省级“最美庭院”活动揭晓,丹东有6户家庭上榜。根据活动要求,此次按照整洁有序、布局美观、绿色环保、家美人和、崇德向善的标准,寻找100个省级“最美庭院”。通过开展寻找省级“最美庭院”活动,激发全省妇女和家庭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及人居环境整治的热情,以先进典型带动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助力美丽乡村建设。经过各级相关部门推荐认定,丹东市有6户家庭当选省级“最美庭院”。
    10/19
  • 丹东四中一位“园丁”自述: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美好的种子
    2009年的金秋,我走进丹东四中,成为一名数学教师。“上课!”当第一次走进教室面对学生那好奇又怀疑的眼神,想象中的美好和现实中的捉襟见肘让我冒出一身冷汗。想要成为一名令学生信服的老师,自己得先成为学生啊!入职前五年,我每天听两节课,上两节课,下午八九节自习课给学生辅导答疑,了解学情。从两个教学班,到三个教学班;从理科班到文科班,教学成绩一直领先。回顾成长历程,“博采众长、勤思善问”一直是我的秘籍,知识的获取不光来源于同行,同时也来自多才多艺的学生。2009级11班有位石同学,有一天下课后悄悄对我说:“老师,您讲得不错,就是板书缺乏美感,立体图形角度不对。”孩子真诚的眼神让我顿感羞赧,便问道:“嗯,我也这么觉得,那你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教教老师吗?”孩子的眼睛立马一亮:“老师,我学过美术,可以在课前帮您把图画在黑板上。”“好啊!太谢谢你啦,明天开始!”从那时起,这位石同学从帮老师黑板画图,到教同学们怎么作图,甚至怎么看图。他告诉我作为一名老师板书的重要,也启发了我如何利用简单的工具在黑板上漂亮地作图。自2015年开始,我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初为班主任时,对班级的管理事无巨细,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学生也谨小慎微,天天琢磨老师的脸色,不能安心学习。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列清单,把学生的问题罗列出来,然后进行归类,仅靠一己之力“管”不过来,我就以月为单位,每个月主抓一项重点工作,,每项工作由班委制订班级标准,班会讨论通过,值日班长监督执行,教室内很快就“静”了下来。七年来,我带过三个班级,126名学生,从第一届摸着石头过河,到第二届的家访调查,到现在根据学生成长环境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班主任的工作变得更细致,更精准。2019级1班有位王同学,是个阳光帅气的大男孩,父母是打工一族,他自己对学习没什么目标,行为懒散。高一一年完成了对他行为习惯的修正,上了高二,班级组织生涯规划开放班会,让他来主讲第一期,他开场时,真诚地说:“同学们,我想考军校。”大家先是一愣,而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这极大地激励了他,从此认真对待学习。到了高三,他功夫还是下得不够,冲刺百日那天,我厚着脸皮请校长帮忙,请校长送他一盒百乐笔,要求在高考前用完,结果这孩子把笔拿回教室就分给其他人帮着写,我只好将笔在我手中寄存,写完一支换下一支。从此,他低头的时间长了,书写也认真了,正好在高考前用完最后一支,最终考入了武警工程大学。我的教育故事还没写完,但过往让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粒美好的种子,我愿做阳光,给他们以温暖;愿做雨露,给他们以滋润;愿做土壤,给他们以勃勃生机。
    10/19
  • 辽宁丹东:热心自来水抄收员送迷路老人回家
    “多亏您遇到我母亲,将她安全送回家,太感谢了!”10月10日上午,市民韩女士将一面印有“情系百姓温暖人心,排忧解难情深似海”的锦旗送到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10月3日上午,家住丹东市宝石花小区的张女士像往常一样到客来多市场买菜。买完菜回家时,老人因迷失方向,一直往自家的反方向行走。“张姨,您为什么往这边走?”在丹东市中医院附近,丹东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元宝营业处的抄收员徐洁骑着电动车,远远看见了老人,一眼便认出了是自己负责辖区的居民。“您是家住宝石花小区的张姨吧?”徐洁问明情况后,小心翼翼地将老人扶上了车,掉转车头直奔老人的家。将老人安全送到家后,徐洁便转身离开了。老人的老伴儿韩义甫特别感动,经多方查询,获悉是自来水抄收员徐洁做了好事不留名。“没想到徐洁能准确地记住我们家的楼号和门牌号,将我老伴儿平安送回家。”随后,韩义甫致电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再三表示感谢。徐洁负责3000多户居民家水表的抄收工作,工作22年的她,基本上都能准确地说出居民家的门牌号,遇到谁家有什么困难,她都会主动上前帮忙。几年前,徐洁发现三街四纬一户居民家中冒浓烟,便立即找人将门撬开,避免了一场火灾的发生。“这点小事,不足挂齿!”徐洁表示,关爱老人是应该的,以后再遇到这样事,还会及时出手。
    10/18
  • 辽宁丹东:举办红色档案图片展
    日前,丹东市档案馆(丹东市地方志办公室)举办了红色记忆——丹东市红色档案图片展。此次展览展出188张图片,分为丹东早期党的活动、丹东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党领导丹东人民获得解放、丹东二次解放四个部分,回顾党的光辉奋斗历程。
    10/18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一百六十八集 王洪普:高机射手猎敌机
    10/17
  • 辽宁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开展“艺心向党·情洒三江”书画展
    10月11日上午,“艺心向党·情洒三江”书画展开展仪式在丹东宽甸满族自治县图书馆一楼美术展厅举行。本次书画展经组委会近两个月精心筹备,确定50幅优秀作品参展,展览时间从即日起到2023年元旦。
    10/17
  • 辽宁丹东:网格员暖心助秋收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农民一年当中最期盼的时节。10月10日,丹东市振安区汤山城镇龙泉村7组农民王霖拿到了卖地瓜的钱,他拍着鼓起来的腰包,掩不住喜悦地说:“今年的地瓜多收了几百斤,有于志国在,收多少他都能帮着卖出去。”于志国是龙泉村7组的专职网格员。在秋收忙碌的季节,于志国也跟着忙起来。“8月中旬开始卖花生,9月末收地瓜,到10月中旬就开始卖苞米了……这些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得接上溜儿。”于志国把农产品销售时间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到一种品种成熟收获的时候,他就会联系商家来到农民家中,田里过秤、现场装车、家里收钱。“啥时候农民把卖农货的钱装进兜里,他们的心才能踏实。”于志国笑着说,“我们网格员的职责就是解决农民生活中的大事小情。眼下,秋收、销售就是头等大事。”汤山城镇像于志国这样的网格员,都在为农民销售农产品而奔走忙碌。年初以来,汤山城镇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各村配备“民情恳谈员”“纠纷调解员”“志愿服务员”等专职网格员,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管理。正值秋收时节,网格员变身秋收“服务员”,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他们或组成义务秋收队伍,或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利用各自的专长,为身边农户解决秋收和农产品“卖难”问题。在石安村,党支部副书记兼网格员王壮正在工作室里调试直播设备。“地里的水果萝卜马上就能收了,我得把直播设备搬到萝卜地里,现场直播售卖。”王壮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在村里发展电商销售。他与多家电商平台合作,为村民的农产品找到了新的销路。村民李平感慨,过去水果萝卜成熟时,村民都是冒着严寒,凌晨两三点钟到数十公里外的郊区蹲在路边卖,而且售价不高。今年不一样了,水果萝卜还未成熟,王壮就帮助村民签下订单,大家坐在家里就把萝卜卖了出去,而且每公斤多赚近1元钱。龙湖村7组的独居老人于富运今年81岁了,他对家里的5亩玉米地就没操过心。“从春天种、夏天管,到秋天收,再到卖,我们村的网格员孙世明都帮我解决了。”老人过得安逸,笑得舒心,“地里的苞米能收了,他组织义务秋收队帮我收,还帮我卖,我坐在家里就等着拿卖苞米的钱了。”
    10/17
  • 辽宁丹东吴双晋:当好村民的“服务员”
    “十一”长假刚过一半,一个村民们熟悉的身影,又出现在凤城市边门镇那家村的村路上。村民不时和他打着招呼,他也笑着招手回应。他就是丹东市文旅广电局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扶贫干部吴双晋。2018年3月,吴双晋被单位选派到凤城市边门镇谢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经过丹东市委组织部培训后开始驻村。“村级事务非常杂且细,进了村才真正明白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句话的意义。”吴双晋说。进入谢家村后,他发现谢家村是2013年底由谢家、韩家、盛家三村合并的村,非常复杂,村“两委”干部岁数偏大,党建材料工作管理这几年都是镇政府包村干部帮助管理的。如何打破僵局?他决定先从党建入手。吴双晋到镇政府把谢家村所有党建材料取回来后,按照组织部培训要求逐一整改完善,并广泛开展走访调研。通过召开村党员大会和专项组织生活会,让党员们在思想上达成发展共识。每年“七一”,他还邀请党校老师和优秀模范老党员来村里讲党课,不断增强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他在谢家村驻村的3年半中,村党支部共发展了10名党员。在谢家村驻村期间,吴双晋走遍村里每一户家庭,针对村民反映部分村组路破损等问题,通过上级协调一事一议项目资金约200万,完成约9公里村组路修缮;协调资金17.5万元为8户贫困户进行房屋新建和修缮;协助村两委争取水利移民专项资金44.6万,兴修村十一组桥和铺设十五组涵洞;协调10万元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向丹东市文旅广电局申请10套健身器材投放到盛家和韩家两个自然村组,进一步丰富了村民的文体活动;他还邀请社会力量多次来村慰问贫困户和开展义诊。2021年9月,吴双晋选派工作到期,他又主动申请,继续到那家村担任驻村工作队扶贫干部。他找到丹东市某大型农贸市场为村民代销鸡蛋等农产品近5万元。今年4月24日新冠疫情发生后,吴双晋第一时间帮助那家村的两个养鸡大户和企业联系镇政府和交通部门,申请车辆相关通行证及各项手续,并通过当地市场联系销售途径。疫情过后,他联系爱心企业,向村里捐赠了两台电脑及办公用品,专项用于保障复工复产,帮助村企业申办复工复产手续。无论在谢家村还是在那家村,吴双晋都是不遗余力地争取帮扶项目。2019至2021年,他连续3年被凤城市委组织部评为优秀第一书记。2021年度,丹东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驻那家村工作队考核成绩优秀,再次被丹东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优秀工作队。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