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只要我能动弹,就坚持来!”
    记者:谷亮刘锴车鹏崔从敏
    09/16
  • 2025丹东市“乐龄活力杯”老年人健步走展示交流活动启幕
    9月13日上午,2025丹东市“乐龄活力杯”老年人健步走展示交流活动,在我市体育运动学校训练场启幕。此次活动由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市老年人体育协会主办,市老年人体育协会健步分会承办,展现了我市老年群体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记者:周广庆
    09/15
  • 我市开展系列宣传活动 营造公平竞争氛围
    为培育弘扬公平竞争文化,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9月8日至12日,我市组织开展2025年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系列活动,宣传主题为“统一大市场,公平竞未来”。宣传周期间,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政策“进机关”活动,举办全市政策措施起草单位公平竞争审查能力提升培训,邀请省公平竞争审查专家、东北大学教授,从理论与实操层面进行详细讲解,系统提升相关单位审查能力,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全面落地。推进政策“进企业”工作,在大型商场播放宣传视频,向各类经营主体发放《一图读懂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十问十答》等宣传内容,引导经营主体明晰法律红线,增强依法合规经营的主动性。此外,市市场监管局还通过官方网站,集中展示市场监管部门在保护公平竞争、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成效,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浓厚的公平竞争氛围。下一步,市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强公平竞争审查业务培训与普法宣传,督促政策措施起草单位落实审查制度、把好源头关,全面提升公平竞争审查水平,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有力支撑。记者:王俊
    09/15
  • 教师于健:师者匠心 守护成长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教育是心灵的对话。”在丹东二中,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12年时光,在数学教育领域书写着动人篇章,她就是于健。深耕课堂,于健致力于让数学“活起来”。她精心打磨出一系列“有温度、有深度、有活力”的精品课例。2021年,她所授课程《集合及其表示方法》获评丹东市级优质课,她巧妙地将“集合”概念与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连;2022年,执教的《正弦定理》更是成绩斐然,斩获丹东市优秀课一等奖及教师组个人二等奖,还荣获辽宁省第19届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基础教育组课例三等奖。竞赛引航,于健凭借专业力量,为学生成长梦想助力。作为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指导教师,2014年,她创新采用“数独游戏”“密码破译”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和2015年,她指导的学生连续两年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二等奖,2016年和2019年又有两名学生获得三等奖。育人无声,于健始终将“育人”置于教学首位。2021年,她关注到学生小航连续三次数学周测不及格,深入了解后得知,小航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回家要做家务,每晚仅能睡4小时。于健利用自习时间义务为其讲解数学知识,三个月后,小航的数学周测首次突破90分,并在纸条上写下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于健以思维之趣点亮数学之光,以专业之力托举成长梦想,以共情之心守护成长底色,在平凡岗位上铸就了不凡。记者:李冉霞
    09/15
  • 民警巧解噪音扰民难题
    9月7日清晨,天刚蒙蒙亮,市民李先生拨通了东尖头边境派出所的电话:“警察同志,这音乐声太大了,实在是睡不成啊!”民警迅速出动,刚到江边广场,就看见二三十位老年人正在跳操,音响里传出的音乐声很大。“阿姨,您这舞跳得真有精神,身体棒棒的!”民警一句话拉近了距离。随后民警话锋一转,解释道,音乐虽然带动气氛,但音量太强会影响附近居民休息。随后民警耐心普及了相关法规以及噪音对生活的影响。大家一听,立刻明白了问题所在,不好意思地说:“真没想到吵到大家了,光顾着我们锻炼高兴了!”晨练的老人立刻调低音量,还主动向周围住户表达歉意,承诺以后一定会“控调音量,文明锻炼”。周边居民纷纷为民警点赞:“处理得太到位了,不是生硬执法,真是贴心!”一场可能升级的邻里纠纷,在民警的微笑与智慧中轻松化解。记者:唐羽廷
    09/15
  • 边境线上的“小记者课”:“触摸”历史 “对话”英雄
    “民警叔叔,你们身上的装备有多重呀?”“保卫边境的时候,您害怕过吗?”9月13日,丹东报业小记者团的小记者们举着笔记本、踮起脚尖,把丹东边境管理支队大江口边境派出所的民警围在中间——这堂特殊的“社会实践课”,让小记者们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当日11时,身穿红马甲的小记者们,在丹东日报社门前整齐列队,出发前往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开展采访采风活动。“孩子听说能摸警用装备,兴奋得起了个大早!”一位家长一边帮孩子整理衣领,一边笑着说。在毛岸英小学,小记者们安静地聆听学生代表的讲解,学生代表动情地讲述毛岸英烈士的生平。“毛岸英是个英雄,还特别爱读书!”六纬路小学四年一班的小记者汪楚乔在笔记本上工整记录,“我要把这个故事带回学校分享”。当走进铁路抗美援朝博物馆,小记者们的笔记本又添了新内容。“铁轨居然会‘说话’!”看着展馆里还原的历史场景,小记者徐子聿画起了示意图:“我要把这条打不垮的钢铁运输线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最热烈的互动发生在河口警务室的警营开放活动。小记者们轮流触摸警用装备,七嘴八舌地提问:“这个盾牌真的能挡住坏人吗?”“您抓过最危险的嫌疑人是谁?”民警叔叔耐心解答的同时,也向孩子们讲述了边境线上的守护故事。“这种体验我们在家根本给不了。”跟随小记者们一起活动的家长吴先生感慨道,“孩子不仅独立参加了活动,还学到了这么多知识,值!”返程车上,小记者们交换着心得笔记。“历史不再是书本上的字,而是能摸到的、能问到的真实故事!”不少孩子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明白了“英雄”两个字的分量。据悉,丹东报业小记者团将继续开展此类社会实践采访采风活动,让更多孩子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学习成长。正如带队老师所说:“最好的教育在路上,最深的感悟在体验中。”这场边境线上的特殊一课,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红色的种子。记者:唐羽廷康乐
    09/15
  • 我市老干部(老年)大学新区分校揭牌
    记者:姜海澜郭晨宇
    09/15
  • 平安社区举办“墨香传承,文化焕彩”书法活动
    近日,元宝区广济街道平安社区举办“墨香传承,文化焕彩”书法活动,社区书法爱好者们在挥毫泼墨间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记者:张尧
    09/15
  • 市中心医院:医疗服务进社区
    日前,市中心医院护理部组织医疗专家与护理科普团队,前往振兴区红房三社区与平安社区,开展阿尔兹海默症义诊及科普宣传活动,将专业医疗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活动现场,医护团队围绕阿尔兹海默症展开科普宣讲,内容涵盖疾病早期典型症状、家庭照护实用技巧和日常预防方法。医护团队还为居民提供认知功能专项筛查,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为居民建立初步健康评估档案。此次活动是市中心医院践行全国科普月“资源下沉、服务惠民”要求的具体实践,将有效提升居民对阿尔兹海默症的认知水平和科学照护能力。记者:刘沙
    09/15
  • 振安区:以监督之力守护绿水青山
    近年来,振安区人大常委会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围绕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监督,持续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振安区人大常委会自2019年起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每年定期听取区政府关于环境保护目标完成等情况的报告,推动政府形成环境保护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在监督过程中,聚焦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农村垃圾处理等重点领域开展执法检查。同时,对涉生态环境保护的重大项目开展全过程监督,通过听取进展汇报和实地查看等方式,确保项目符合相关要求。严格督促政府及相关部门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等制度。截至目前,振安区完成造林绿化、森林抚育、封山育林25000余亩,矿山修复治理400余亩,河道治理110余公里。振安区各级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企业园区问民生、听民意、察民情。区人大常委会对代表提交资源与环境保护类建议坚持跟踪督办,确保落到实处。通过“群众反映、代表提议、政府办理、人大监督”机制,收集并办结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见建议20余条,有效解决一批关于山水资源保护、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方面问题,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和人大的有力监督推动下,近年来振安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逐年提高;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有效修复;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稳步推进,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下一步,振安区人大常委会将充分发挥调查研究、执法检查、跟踪监督作用,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守护绿水青山,绘就绿色生态新画卷。记者:景媛媛
    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