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2023年5月份丹东市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通报
    市生态环境局近日通报了2023年5月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空气质量总体情况2023年5月,丹东市环境空气优良天数有效监测天数31天,优良天数29天,其中优7天、良22天;超标天数2天,均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臭氧;优良天数比例93.5%,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19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县(市)区排名空气质量指数排名全市7个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共8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其中东港市数据为2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平均值)由好到差依次为: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安区、元宝区、振兴区(并列)、合作区、凤城市、东港市。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全市优良天数比例的县(市)区,从低到高依次为:东港市、振安区、元宝区、合作区、振兴区。PM2.5浓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县(市)区从高到低依次为:东港市、合作区。1-5月份环境空气质量  2023年1月-5月,丹东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151天,优良天数135天,其中优35天、良100天;超标天数16天,其中轻度污染15天、中度污染1天;优良天数比例89.4%,同比下降8.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6.7%。空气质量指数排名由好到差依次为:元宝区、振安区、振兴区、东港市、合作区、凤城市、宽甸满族自治县。优良天数比例低于全市优良天数比例的县(市)区从低到高依次为:合作区、东港市、凤城市、振安区、宽甸满族自治县、振兴区。PM2.5浓度超过全市平均值的县(市)区从高到低依次为:合作区、东港市、凤城市。记者/戚文编辑/邹润
    06/19
  • 120家高校和企业在丹东进行协同科技创新对接
    日前,首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高校成果转化对接活动(辽东学院站)在辽东学院举行。来自省内外的48所高校和72家企业共120家单位参加对接。本次对接活动紧密结合我省“一圈一带两区”战略布局,以推动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为重点,围绕纺织服装、现代农业、仪器仪表、资源环境等领域,共发布高校科技成果345项,展出服装设计作品130件,农业新品种16个。活动中,共签订技术合同8份,技术交易额预计391万元。按照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任务安排,到2025年,全省将有组织推动100所以上高校对接1000家以上企业。2000名以上高校专家走进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000项以上。活动将通过举办校企成果对接会、创办校企会客厅、举办校企圆桌论坛等形式,全力提升校企协同创新能力,全流程拓展科技成果转化渠道。作者:王阳王卢莎
    06/19
  • 一图速览:7组数字带你看5月份中国经济
    来源/中国政府网编辑/邹润
    06/16
  • 丹东市两单位获评第四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示了第四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名单和前三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复评结果。丹东市振兴区创业孵化基地、丹东市海创空间孵化基地经我市推荐、省级专家实地评审,最终获评第四批省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称号。来源/丹东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
    06/16
  • 丹东市:10家景区高考生免费游
    6月14日,记者从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了解到,丹东市10家旅游景区对2023年高考考生免费开放,考生可凭准考证游览。这10家旅游景区是:虎山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10日至2023年7月31日;丹东舰: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10日至2023年7月31日;天桥沟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10日至2023年8月31日;大孤山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20日至2023年7月31日;太阳岛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10日至2023年7月31日;大梨树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14日至2023年8月31日;凤凰山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14日至2023年7月31日;天华山、花脖山、黄椅山景区:凭本人准考证可免门票,有效期2023年6月23日至2023年7月31日。记者:王子宁
    06/16
  • 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揭牌
    为进一步加强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日前,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与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局共同建立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并在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行揭牌仪式。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东港市,鸟类资源非常丰富,以鸻鹬类迁徙水鸟数量最为庞大。每年春季的四五月份是鸻鹬类水鸟北迁高峰,栖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东南亚等地的候鸟在飞往俄罗斯远东地区和美国阿拉斯加繁殖地的过程中在此停歇,补充食物并积蓄能量,为下一阶段的飞行和繁殖做好充足的准备。此次,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基地的成员单位对进一步了解保护区湿地资源存量、基础配套设施、水鸟迁徙保护,以及迁徙水鸟种群、习性、食物链等情况,为更好地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力基础。丹东市法院及检察机关将践行“两山”理念,推进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通过全方位、多层面推动鸭绿江口湿地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工作,促进共治共享共赢的司法保护合力,积极探索鸭绿江口湿地生物多样性司法保护的“丹东模式”。记者:王卢莎
    06/16
  • 组织种植户集体去农科院“充电”
    “这不同品种的蓝莓,在管理方面还是有区别的。”近日,在丹东农科院,振安区九连城镇的种植大户王学军对蓝莓的种植有了新体会。前几天,九连城镇党委组织镇各村主管农业负责人、种植大户、致富能手等40余人来到丹东农科院学习农业产业技术,以进一步增强全镇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丹东农科院的专家组为全体学员讲解了玉米受病、种子培育,甜瓜、辣椒、水果萝卜新品种种植等知识,与农民就做好规范化栽种、科学化控梢剪枝、绿色施肥打药、有效化防范病虫害等问题进行交流,并手把手进行技术指导。不少农民对水果萝卜、沙地西瓜种植遇到的难题进行询问,专家一一给予解答,还帮助农民了解目前最新的种植技术和销售渠道。九连城镇将继续引导各村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把各类种养殖技术培训纳入日常工作,保证技术扶持的连贯性和长期性,加大发展特色产业力度,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记者:姜慕馨
    06/16
  • 丹东市公共服务领域质量监测结果连续4次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6月13日,从丹东市市场监管局获悉,辽宁省市场监管局近日印发的《2022年辽宁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情况反馈》结果显示,丹东市2022年公共服务领域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8.12分,处于“比较满意”区间,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这也是自2020年省市场监管局开展辽宁省公共服务质量监测工作以来,丹东市连续4次满意度总体得分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据了解,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省市场监管局持续组织第三方测评机构分别开展全国和辽宁省公共服务领域质量满意度监测工作,监测情况已逐步成为各地区不断推进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的“风向标”。在2022年的54项具体监测指标中,我市有10项指标进入80分以上(“满意”区间),占比18.5%,最高分为81.67(政务服务信息化水平);有41项指标位于75—80分之间,占比75.9%,最高分为79.68(噪音控制、义务教育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开展课后服务情况);3项指标位于70—75分之间,占比5.6%。丹东市高度重视公共服务领域质量满意度监测工作,率先在全省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丹东市公共服务领域质量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积极构建“全局化、协同化、常态化”工作模式,各级政府和各领域牵头负责部门充分履行成员单位职责,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齐抓共管、齐头并进,在丹东市形成“正确引导社会预期、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公共服务领域质量整改提升工作格局。记者:王俊
    06/16
  • 全球三大便利店之一:罗森,来丹东啦~
    全球三大便利店品牌之一的罗森开到丹东来了!罗森连锁便利店入驻丹东是丹东现代化、国际化的标志之一也是丹东建设“开放型城市”的缩影6月14日,全球三大便利店之一的罗森在我市的13家新店正式开业,并在万达广场举行开业庆典,宣告罗森连锁便利店正式落户丹东。活动现场,特色美食、福袋促销、新店优惠等活动激起了市民的消费热情。原材料选用“丹东大米”的罗森自有商品便当及饭团全品获得尝鲜顾客的一致好评。据了解,罗森自1996年进入上海以来,深耕中国市场25年。截至今年5月末,罗森在中国拥有5700家以上的门店,遍布上海、北京、重庆、大连等70多个城市。此次罗森落户丹东,既是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快速、方便、时尚的购物需求,提供更加优质、安全、安心、便捷的商品和服务,同时也致力于加快城市现代化零售进程,通过数字化运营,将到店、到家等不同售卖形式链接起来,满足顾客不同需求场景,努力将罗森打造成受顾客欢迎的便利店,致力于成为“城市中的温馨港湾”。今年以来,我市紧扣“提振消费”主题,围绕“吃住行购娱”创新发展消费新业态,商贸流通业增势强劲,消费活力持续提升,商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下一步,商务部门将以罗森连锁便利店开业为契机,创造更多消费新场景、新模式、新体验。记者/王洪满李美臻孙坤霖王子宁编辑/邹润
    06/15
  • 老旧小区正改造改到群众心坎上
    自旧楼改造工程开展以来,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纤维一社区深入配合城建部门开展工作,全力打造“面子”好看,“里子”好住的新小区。老旧小区改造初期,社区党委书记何春燕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共拆除违建棚厦200余处。拆除前,社区开展动员部署,工作人员多次入户开展促拆动员工作。拆除现场,各部门积极协调助拆,工作有序开展。2022年夏天的一场暴风雨将居民楼顶的施工设备刮倒,给几户居民家的窗户造成了损失,大家纷纷找到社区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及时协调施工方对破损进行了修缮;前不久居民针对公共区域建立花园还是停车场争论不休,社区工作人员逐户询问意见并开设面对面会议桌,大家坐在一起协商最优方案。整个改造施工中,社区将群众呼声最高的“急难愁盼”放在优先改造中,何春燕带领工作人员一次次上门协调,并通过“网格化”服务调研实际情况,收集群众心愿,把群众的“心上事”当成服务的“上心事”。截至目前,部分楼群已经安装崭新明亮的路灯,平整的柏油路铺到了单元门口,花园也在设计和规划中。社区将继续配合好施工部门,做好畅通民意传递的“连心桥”,将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办好办实。记者:张津硕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