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辽宁丹东:为雏鸡冲凉降温
    7月15日10时许,一辆满载雏鸡的大挂车行驶至凤城市大兴镇路段时发生交通事故,天气炎热,车上的3600多只雏鸡极易中暑死亡。凤华街消防救援站接到司机求助后,立即赶赴现场救援。11时20分,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用水枪“开花模式”小心翼翼地往车内洒水,给车上的雏鸡降温,经过一段时间的喷淋,车上货箱里的雏鸡从高温中缓解过来,逐渐恢复了生机。大挂车司机说,当时眼看着雏鸡就要热死了,心里非常着急,情急之下,他突然想到了消防员救火的场面,便拨打119电话求救,十分感谢消防员的及时救援,避免了近2万元的损失。丹东市消防救援支队提醒驾驶员,外出行车时一定检查好车辆状态,行车注意安全,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遇到突发情况需要紧急救援,要及时拨打119报警。
    07/19
  • 辽宁丹东: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培训
    近日,东港团市委举行东港市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启动大会,为51名即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大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思想再动员。此次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按照“因需设岗、按岗招人、双向选择、属地管理”原则,从青年特点出发,结合每位学生专业及特长,组织大学生到东港市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村)、企业参加实践,以政务实践、社区服务、企业实践、乡村振兴4个岗位方向为主,积极投身网格化管理、新时代文明实践、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环境治理、企业运营、生产管理等工作,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技能,更加全面了解家乡,感受家乡发展变化,建设和发展家乡。参与社会实践前,为大学生们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
    07/19
  • 辽宁丹东:来自核酸检测点的温暖
    7月14日,在振兴区纤维街道纤维一社区揽山园小区核酸检测点,六道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陈士通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后,突然感到头晕,坐在地上无法动弹。附近的志愿者和居民立即相助,有人拿来椅子,有人撑伞遮阳,有人递水降温……直至其恢复正常才离开。这一份份暖心关爱,让陈士通感到特别温暖,也增强了她继续坚守的决心和信心。据了解,陈士通在抗疫一线已默默坚持70多天,每天早出晚归,为战胜疫情尽自己的力量。
    07/19
  • 辽宁丹东:公益培训“点亮”妇女就业创业路
    7月12日上午,在振兴区一家面食店,35岁的面点师杨杨正在为订餐的顾客忙碌着。去年,她通过丹东市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的面点培训学习,在这里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此前,杨杨因为结婚生育,一直没有工作,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她也想外出找一份工作,但苦于没有一技之长。得知丹东市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面点培训的消息后,杨杨便迫不及待报名参加,掌握了烹制各种面点美食的技艺。“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让我既有一份不错的收入,又能照顾家庭,生活变得更充实,也更有奔头。”她激动地说。近年来,丹东市党群服务中心加强服务阵地建设,把加强妇女技能培训作为服务妇女就业、帮助妇女脱贫致富的切入口,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公益培训,提高妇女就业水平,引导、扶持妇女就业创业。为此,积极挖掘分支机构的平台资源,根据所属部门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服务属性,聚焦妇女培训,把如何帮助妇女提高就业本领,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我价值作为重要课题开展广泛调研。为加强培训的实效性,丹东市党群服务中心组织人员走访了解当前我市妇女就业需求和市场需求,获悉在精致面点制作、糕点烘焙等十分适合妇女就业,并就培训项目的可行性与实效性进行论证。同时,与省内外其他城市培训机构进行联系,点对点了解妇女所思所想,使单纯的公益技术培训项目在范围上实现外延,在内涵上得到提升,增强了项目的操作性。丹东市党群服务中心在丹东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开辟专门场地投入资金进行改造,对培训的组织流程、师资配备、学员招募、安全管理等各个环节反复推敲,确保将此项公益培训打造成妇女公益培训品牌。为确保参加培训的学员真正能够学到一技之长,他们不断拓宽培训领域,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充分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将课堂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与授课老师开展操作互动式交流,确保培训实效。同时,他们强化学员招募的精准性,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媒体面向全市妇女招生,对持有下岗证、低保证、农村户口以及需要再就业、生活较困难的妇女进行优先考虑。培训结束后,还积极提供后续的指导帮助,同相关部门和有关企业进行联络,帮助学员走好就业创业之路。
    07/19
  • 辽宁丹东:市两项科技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
    7月14日,辽宁省政府公布了省最新科学技术奖励名单,丹东市科技局送评的《基于传递现象构造的催化精馏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应用》项目荣获一等奖,《工业在线微波检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荣获三等奖。这两个项目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基于传递现象构造的催化精馏技术开发及工程化应用》项目是多年来我市工业类项目首次获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是我市工业类科研工作的一次重大突破。
    07/19
  • 辽宁丹东: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专题法制讲座
    7月15日,丹东市人大常委会举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法制讲座。法制讲座以“线上会议”方式举行。讲座围绕我国环境法规的发展历程、人大机关开展执法监督工作,以及对两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工作的分析、总结进行深入讲解,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明了方向。通过讲座,与会人员认为,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署,依法保护环境、建设美丽丹东的重要举措。要依法履职尽责,持续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为丹东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07/19
  • 【科普】新冠肺炎监测方案
    新冠肺炎监测方案为指导各地开展新冠肺炎监测工作,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有效防范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疫情扩散及境内疫情反弹,巩固当前防控成效,特制定本方案。一、监测目的(一)及时发现和报告新冠病毒感染者和聚集性疫情,及早采取防控措施,防止疫情扩散。(二)动态监测病毒变异情况,了解病毒变异对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二、监测定义(一)核酸初筛阳性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初次阳性者。(二)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定义参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三)无症状感染者。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呈阳性,无相关临床表现,如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者。三、人、物和环境监测(一)医疗机构就诊人员监测。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应当提高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意识,尤其关注以下情形。1.加强对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病例的监测,对所有发热患者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对无发热但有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者,具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或从事风险职业人员(见下述风险职业人群分类)的可疑患者应当及时核酸检测。2.对不明原因肺炎和住院患者中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开展核酸检测。3.对所有新入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开展核酸检测。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发现可疑患者后,要在2小时内报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落实“村报告、乡采样、县检测”核酸检测策略,可同步开展抗原检测,尽早发现疫情。(二)风险职业人群监测。对与入境人员、物品、环境直接接触的人员(如跨境交通工具司乘、保洁、维修等人员、口岸进口物品搬运人员、海关、移民管理部门直接接触入境人员和物品的一线人员等)、集中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定点医疗机构和普通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等每天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对从业环境人员密集、接触人员频繁、流动性强的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酒店服务、装修装卸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商场超市和农(集)贸市场工作人员等)、口岸管理服务人员以及普通医疗机构除发热门诊外的其他科室工作人员等每周开展两次核酸检测。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根据疫情扩散风险或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三)重点机构和场所人员监测。学校和托幼机构、养老机构、儿童福利领域服务机构、精神专科医院、培训机构等重点机构人员,监管场所、生产车间、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常态化下应做好相关人员症状监测。辖区内出现1例及以上本土疫情后,应及时组织完成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后续可根据检测结果及疫情扩散风险按照每天至少20%的抽样比例或辖区检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要求详见附表1。(四)社区管理人群监测。纳入社区管理的新冠肺炎感染者及其同住人员在出院(舱)后第3、7天各开展一次核酸检测;区域协查人员、涉疫场所暴露人员、解除闭环管理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等,按照防控要求开展核酸检测和健康监测。(五)物品和环境监测。1.进口物品及环境。对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等场所环境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对口岸中来自高风险国家和低温运输环境的进口货物及其货舱、货柜、车厢、集装箱和货物存放场所开展抽样核酸检测,冬季低温条件下可增加检测频次和抽样数量。重点对进口冷链食品或进口货物的内外包装表面,以及运输工具、冰箱、冷库、仓库、货舱、货柜、车厢、集装箱等接触频次较多部位进行采样。对大型的进口冷冻物品加工处理场所定期开展污水监测。2.医疗机构。对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的环境定期开展核酸检测。重点对发热门诊等高风险环境的门把手、接诊台面、检查设备等接触较多的部位进行采样检测。3.农贸(集贸)市场。对城市具有冷链食品批发销售的大型农贸(集贸)市场的环境定期开展核酸检测。重点对冷链食品摊位、存储场所及污水等进行采样检测。(六)集中隔离场所监测。集中隔离场所启用期间,定期开展环境核酸检测。重点对生活区、工作人员通道和隔离人员通道门把手、垃圾、台面、清洁工具等部位进行采样检测。集中隔离人员在解除隔离前应采集隔离房间内物品环境(包括手机表面、行李物品、枕头表面、卫生间门把手等)标本进行核酸检测。(七)药品监测出现本土疫情后,辖区药店应对购买退热、抗病毒、抗生素、止咳感冒等药物的人员进行实名登记并推送辖区街道(社区)管理,及时督促用药者开展核酸检测,必要时可先开展一次抗原检测。四、病原监测(一)病毒全基因组测序。对核酸检测Ct值≤32的所有境外输入病例的标本、入境物品及相关环境阳性标本、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标本以及疫苗接种后核酸检测阳性者标本进行测序。(二)病毒分离培养。对核酸检测Ct值≤30的所有境外输入病例的标本、本土疫情中的首发或早期病例、与早期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关键病例、感染来源不明的本土病例以及疫苗接种后核酸阳性者标本开展病毒分离培养。(三)管理要求。1.阳性标本保存要求。各省级疾控机构应统一部署本省所有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的保存,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应于-70℃专库/专柜长期保存,阴性标本待核实无误后由各单位妥善处理。2.标本复核。省级疾控机构应及时将新发现的变异株基因组序列测定结果和标本报送中国疾控中心进行分析复核。3.定期通报。中国疾控中心负责对各省病原监测工作情况进行总结通报。五、变异株影响监测(一)监测对象。我国新发现的所有新冠病毒变异株,以及所有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的“关注变异株”(VariantofInterest,VOI)和“关切变异株”(VariantofConcern,VOC)。这两类变异株的特点为:1.关注变异株:指可导致社区传播或聚集性疫情,或在多个国家检测发现的病毒变异株。与早期参考株相比,关注变异株病毒的表型发生变化,或氨基酸变异可能引起病毒表型发生变化。2.关切变异株:指在监测过程中发现的可能导致病毒传播力增强、毒力增加、患者临床病情加重,或使现有的诊断、治疗药物与疫苗等防治手段有效性降低等的新冠病毒变异株。(二)监测要求。1.具备评估能力的省级疾控机构应对本省新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及时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的评估,同时将评估结果报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进行复核;不具备评估能力的省份,可按要求将标本送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开展核酸检测试剂和疫苗保护效果影响的评估。2.中国疾控中心发现变异株影响检测试剂灵敏性和疫苗保护效果时,应及时将相关情况上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3.对发现影响检测试剂灵敏性的变异株,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及具备条件的省级疾控机构实验室应及时根据变异株核酸序列,建立特异核酸检测方法。六、监测信息报告(一)病例信息报告与订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确诊后应在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并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或方舱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所有报告病例应填报“病例分类”,选择“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疾控机构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完成报告信息的三级确认审核。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当立即向当地县级疾控机构报告,并于2小时内将填写完成的传染病报告卡寄出。县级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进行网络直报,并做好后续信息的订正。第三方检测机构发现检测标本结果为阳性的,应当立即上报所在地县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并由医疗机构或属地疾控机构在2小时内将相关信息进行传染病网络直报。根据其后续临床诊断与进展对已报告信息予以订正,如出现临床表现,应将其由无症状感染者订正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确诊或排除后应当及时订正。所有病例根据病情变化24小时内订正临床严重程度。病例出院后,在24小时内填报出院日期。病例死亡后,在24小时内填报死亡日期。各县(区)出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辖区疾控机构应当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在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事件级别选择“未分级”。根据对事件的调查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并报告。(二)无症状感染者信息报告与订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核酸初筛阳性人员,要在出具检测结果后2小时内进行初筛阳性报告,如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在病例类型处选择“阳性检测”,临床严重程度中只能选择“无症状感染者”。发病日期为阳性标本采集时间,诊断日期为阳性检出时间。如后续出现相关症状或体征,需在24小时内订正为确诊病例,其发病日期订正为临床症状或体征出现的时间。解除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后,医疗卫生机构需于24小时内在网络直报系统传染病报告卡中填报解除隔离日期。(三)核酸检测数据报送。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将辖区内风险职业人群纳入信息化系统管理,每月收集辖区内人群、物品和环境核酸检测数量和阳性数,并将汇总数据(见附表2)报送至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七、监测管理要求各省联防联控机制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结合当地情况细化本省的新冠肺炎监测工作实施方案。指导各有关部门做好信息报告工作,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监测过程中,有关病毒毒株和标本的采集、运送、保藏和检测等各项活动均应遵守国家相关生物安全管理规定。各地要建立督导和评估机制,督促监测工作任务落实,评估监测工作质量。附表:1.风险职业人员和重点机构场所人员核酸检测要求2.人群、物品和环境核酸检测汇总表
    07/18
  • 【科普】第九版新冠肺炎防控方案有何调整?一图看懂→
    6月28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正式公布方案主要做出四方面调整包括调整风险人员的隔离管理期限和方式带你一图看懂
    07/18
  • 辽宁丹东:规范寄递行业 守护小包裹里的大安全
    为促进寄递行业依法规范经营,堵塞管理漏洞,在丹东地区疫情防控形势逐步稳定且寄递行业全面复工复产后,7月12日,丹东市检察机关联合相关部门到丹东多家寄递企业进行实地走访和宣传,推动寄递安全治理问题解决,共筑寄递安全“防火墙”,守护“小包裹”里的“大安全”。丹东市人民检察院与元宝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丹东市邮政管理局、丹东市内保支队等相关部门来到丹东永强申通寄递有限公司、丹东骏捷速递有限公司(圆通速递)等寄递企业,现场实地对寄递收、寄、发全环节操作流程和寄递内部安全制度进行了解。检察机关在寄递公司网点发放、张贴宣传海报,内容包含寄递物品邮寄规定和寄递违禁物的图片,提醒寄递企业员工要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对常见的涉毒、涉枪、涉爆等非法寄递物品的甄别能力,增强寄递从业人员安全防范意识。
    07/18
  • 辽宁丹东:首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顺利送达
    7月13日,中国邮政丹东市分公司丹东新区营业部投递员霍长坤来到考生阮茹诗所在的新城丽都小区。他拨打了录取通知书上的电话,确认考生在家后,前往投递。“恭喜你!这是你的复旦大学录取通知书。请出示您的身份证、准考证。”投递员仔细核对证件,确认签字后,将通知书交到阮茹诗手中,并代表丹东邮政送上了鲜花和祝福。“终于等到这一天,感觉像做梦一样!”阮茹诗同学签收高考录取通知书后,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开心地说。这是丹东市2022年第一封寄达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也标志着丹东市高考录取通知书的寄递工作正式拉开帷幕。丹东邮政一直承担着为丹东市高考招生工作顺利开展和为千万考生切身利益“保驾护航”的重任。今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升级高考录取通知书专项服务方案。实行“三个专人”,即安排专人接收、专人分拣、专人投递,“三个100%”服务,即邮件100%提前电话预约考生、通知书100%投递到人、100%消杀处理。开辟了高考录取通知书寄递服务“绿色通道”,以最高标准、最强保障,确保每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零丢失、零误投”。
    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