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 “精深”水产品加工 推动水产业发展
    挑选、清洗、脱壳、检验、计重……6月19日,东港市天泓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一派忙碌,工人们认真地进行着每一道工序。该公司是集杂色蛤养殖、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企业,具有30余年杂色蛤生产加工经验,主要产品有冻煮杂色蛤肉、真空杂色蛤等。“我们企业生产的真空杂色蛤食用简单方便,化开就能吃,冷热都好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了保证杂色蛤的品质和口感,从打捞筛选到塑封包装,整个过程都精益求精,争分夺秒,确保了产品的口感。近年来,为了深度开发“原字号”,我市发挥海洋资源优势,深入开展水产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企业化”要求,在企业规模、产业链延伸、产销结合等方面寻求突破,探索水产品精深加工发展模式。目前,我市已培育了永明即食海鲜、船老大调味品等一批明星产品,泰丰水产、仁达食品等一批优势企业迅速崛起。目前,我市水产品加工已形成生产加工、物流配送、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并存的产销体系。产业链上游依托东港地区丰富的贝类、鱼类、蟹类、头足类资源,以进行冷冻冷藏等初步加工产品为主;产业链下游主要以黄蚬子、杂色蛤、牡蛎等优质地理标志产物为原材料,进行精深提取,精确对接日本、韩国等市场的需求,获取更大附加值。近几年,我市不断升级产业结构,水产加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品种结构也日趋合理。同时,我市还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营造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模式,加速培育实现“互联网+养殖+加工+销售”的现代产业模式。丹东泰丰食品有限公司冷藏能力16000吨,年加工能力15000吨,拥有自主出口经营权,主导产品杂色蛤的加工出口量位居全国第一。自2013年我市申报省级贝类出口示范区以来,养殖基地和加工企业逐年增加,仅东港市水产品出口基地就有水产品加工厂200多家。如今,我市已有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2家,有7个单位通过无公害产地贝类养殖产地、产品认证。为了更好发挥鱼类、泥螺、文蛤、海蓬子、紫菜等特色水产资源优势,我市坚持品牌带动和外向牵动,构建养殖、捕捞、加工、仓储、物流、营销全产业链。依托永明食品、仁达食品等知名企业和品牌,迅速攻克传统海洋食品产业升级,方便营养食品、功能食品制造等关键技术。同时,我市还在开发新型海洋食品上下功夫,探索水产品加工从冷冻保鲜向即食保健方向转变,并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规划水产品加工产业基地,提高规模效益,构建东北亚地区水产品加工和商贸中心。大力发展“线上营销、线下成交”“线下体验、线上交易”等经营模式,吸引国内大型电子商务企业总部、区域总部、服务中心和营运中心落户。“水产品加工不仅是水产业的推动力量,还是水产业发展的引领和牵引力量,是提升渔业价值链、延长产业链的主要领域,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我市将通过政策导向、政策扶持,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团,打响品牌,增加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让我市水产品加工业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记者王洪满
    06/23
  • 辽宁丹东九连城镇马市岛:西瓜打通致富路
    “看咱这大西瓜,皮薄汁多,老甜了。”丹东市九连城镇马市岛农户对记者说。梁立合、朱大侠夫妻俩从2000年开始种植西瓜,种植面积约两亩,每亩产量约为5000公斤,每公斤批发价为2.6元左右。通过种植西瓜,他们家的年收入增长了近3万元。记者了解到,丹东市振安区九连城镇马市岛受鸭绿江和爱河滋养,岛上沙土含水量足、微量元素齐全、营养丰富,是有名的“油沙子”地,生长的农作物独具风味。九连城西瓜更是具备口感甜脆、果汁足、甜度高等优点。九连城镇党委、政府致力打造特色农产品,走精品农业路线,全力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幸福感、满意感显著提升。如今的锦王西瓜,在传承九连城地雷瓜优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重施农家肥,单果平均重5-8公斤。丹东市市面上销售的本地西瓜主要来自于九连城镇,种植区域在马市岛内套里村、下尖村,种植面积约500亩。近几年因“水果萝卜”受广大市民的青睐,“瓜茬萝卜”种植技术在马市岛兴起,种植西瓜的群众也越发多起来。近几年马市岛又兴起的“礼品瓜”,瓤红味甜赛蜂蜜,更得到广大外地群众的好评。目前,九连城西瓜正在全面上市。
    06/23
  • 嘉寓集团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洽谈推进会在丹举行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徐宏祥6月21日下午,市委书记裴伟东、市长郝建军在丹共同会见嘉寓集团董事长田家玉一行,并出席嘉寓集团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洽谈推进会。裴伟东对嘉寓集团来丹洽谈合作事宜表示欢迎。他说,丹东区位优势非常明显,具备较好的对外开放潜力,嘉寓集团如果能到丹东投资兴业,将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真心希望通过这次洽谈推进会,能够促成双方携手合作。裴伟东表示,党中央对东北振兴、辽宁振兴非常关心,丹东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同时,丹东正在全力打造“办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竞争力强、生态宜居”的营商环境,创造条件让企业能够放心投资,得到长远发展。嘉寓集团拟在丹东投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项目的发展方向,与丹东的资源优势、高质量发展的迫切愿望高度契合,相信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合作取得成功。田家玉表示,丹东的区位、资源优势明显,是个投资兴业的好地方。丹东“十四五”规划纲要与嘉寓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有许多契合的地方,眼下集团正在深度谋划双方在相关领域的融合发展事宜。嘉寓集团在新能源产业、高效光热产业等方面均具备较好的产业优势,希望下一步双方能够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加快推进计划落地的产业项目,争取早日实现合作共赢。市领导林胜鸿参加洽谈推进会。嘉寓集团成立于1987年,是专业从事建筑节能、新能源开发利用、智能装备及投资与资产管理的集团化公司,总资产逾200亿元,是“北京市民营企业百强”单位。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计取得国家授权专利700余项。
    06/22
  • 辽宁丹东振江镇:扮靓景色“引进来” 做强产品“走出去”
    近日,记者来到辽宁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绿江村,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花已经绽放,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浪花,不远处的江面上小船摇曳,船上的渔夫正在撒网,江边还有漫步的游客……振江镇位于辽宁宽甸东部山区,地理位置独特,鸭绿江蜿蜒而过。这里有近2000亩油菜花,是辽宁最大的油菜花观赏地,每年6月初至7月下旬,是油菜花的花期,6月中旬是最佳赏花时间,会有省内外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家在花海中徜徉,感受花香。除了油菜花,振江镇还有浪头、南尖头、神仙顶、小青沟、南天门、浑江口等众多特色景点。近年来,振江镇在宽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当地百姓保护环境,将发展观光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经过不懈努力,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模式,已将鸭绿江千亩油菜花海打造成宽甸旅游的“新名片”。借着旅游业发展的大好趋势,振江镇政府也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石柱参便是其中一个。多年来,振江镇不仅成立了柱参协会和柱参专业合作社,而且注册了商标,获得了地理标识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柱参栽培体系还被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农业文化遗产。如今,全镇共有养参户100余户,柱参存量1万多帘,年产值约3000万元。今后,振江镇将依托百年石柱参和千亩油菜花两个品牌,积极扩展相关农业产业发展,为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基础保障,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转变,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发展。(作者单位:丹东日报社)
    06/22
  • 丹东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观摩活动在凤城举行
      6月18日,由丹东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观摩活动,在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行。全市近60人观摩了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建设情况,学习交流建设经验。    凤城作为丹东市首个国家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市,目前,21个乡镇(街)、237个村(社区)全部挂牌成立文明实践机构,构建了三级文明实践工作体系,建设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骨干基地50多个。    观摩团成员参观了魁星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凤城市新时代文明广场、大梨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宝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岔路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听取基地建设情况介绍,表示将认真消化吸收先进经验,打造一支管用、好用、实用的志愿服务队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06/21
  • 扮靓景色“引进来”做强产品“走出去”
    近日,记者来到宽甸振江镇绿江村,放眼望去,成片的油菜花已经绽放,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浪花,不远处的江面上小船摇曳,船上的渔夫正在撒网,江边还有漫步的游客……振江镇位于辽宁宽甸东部山区,地理位置独特,鸭绿江蜿蜒而过。这里有近2000亩油菜花,是辽宁最大的油菜花观赏地,每年6月初至7月下旬,是油菜花的花期,6月中旬是最佳赏花时间,会有省内外大批游客慕名而来,大家在花海中徜徉,感受花香。除了油菜花,振江镇还有浪头、南尖头、神仙顶、小青沟、南天门、浑江口等众多特色景点。近年来,振江镇在宽甸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积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当地百姓保护环境,将发展观光农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经过不懈努力,通过“政府搭台百姓唱戏”模式,已将鸭绿江千亩油菜花海打造成宽甸旅游的“新名片”。借着旅游业发展的大好趋势,振江镇政府也让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石柱参便是其中一个。多年来,振江镇不仅成立了柱参协会和柱参专业合作社,而且注册了商标,获得了地理标识认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石柱参栽培体系还被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农业文化遗产。如今,全镇共有养参户100余户,柱参存量1万多帘,年产值约3000万元。今后,振江镇将依托百年石柱参和千亩油菜花两个品牌,积极扩展相关农业产业发展,为全面发展旅游产业提供基础保障,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的转变,推动全镇经济持续发展。记者王一淞
    06/21
  • 深度开发“原字号” 释放农产品加工潜力
    “再过一段时间,我们精心打造的蓝莓罐头就要上市了,这种新产品为公司的发展开拓了新途径。”6月15日,丹东君澳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伊才勇说。丹东君澳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和果蔬深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出口食品加工企业,年销售额达千万元。蓝莓果酱、蓝莓干、蓝莓罐头等系列产品有六七种。近年来,我市打造丹东特色农业大产业之路,草莓、蓝莓、树莓等小浆果成为丹东的特色产业。近几年,在深度开发“原字号”方面,我市发挥区位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加快推进实施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为了充分发挥独特的资源禀赋、较好的产业优势、行业或细分行业中领先的技术优势,我市着力实施“支持企业增品种、引导企业提品质、扶持企业创品牌”的“三品”战略,着力优化企业健康发展的经营环境,努力打造一批知名品牌产品,使“轻型”工业产业特色更加鲜明、规模和质量更加显著。目前,我市食用菌、人参等林下产业已形成农户、合作社、工厂的全链条生产模式,产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附加值也在逐步提高。而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小浆果加工,也已经形成全国知名的产业基地,呈现出即食鲜果与深加工并存的发展模式,草莓罐头、蓝莓酒等产品逐步打进国外市场。如今,产业链下游产品,包括小浆果深加工系列、稻米系列、食用油系列、休闲旅游民族食品、药食同源保健品等也在迅速发展。为更好开发“原字号”,我市向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政策倾斜,分类推进粮食、果蔬等优势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粮油、畜禽、果蔬、林特等农产品加工产业链,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实现产品系列化、多元化。其中,肉类食品龙头企业整合产业供应链,实现规模化,扩大了市场占有率。支持双增、禾丰、辽丰等肉制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对传统名优肉类食品资源的挖掘,推动传统肉类禽蛋食品的工业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创造一批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品牌。发挥“东港”品牌优势,以大米加工、大豆加工为重点,拓宽粮食加工业市场,大力推进以粮食加工副产品为原料的玉米油、米糠油生产,促进油脂品种多元化。以宽甸、凤城为基地,大力发展板栗、山野菜、玉竹、食用菌、林蛙油等生态绿色农产品加工业。依托草莓、蓝莓、软枣猕猴桃等特色小浆果资源优势,开展果品深加工及果蔬贮运保鲜等技术研究。持续提升调味品、白酒等特色产品品质,深挖“中国塔醋”“凤城老窖”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影响力,擦亮我市特色食品知名品牌。记者王洪满
    06/18
  • 带着“温度”服务企业
      “自从公司来到丹东,合作区管委会有关部门就派专人来为我们服务,从寻找办公场所,到办理工商注册、刻章、税务、银行开户等一系列业务,相关人员全程给予跟踪指导、协调,服务非常到位,我们真的感到很暖心。”近日,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丹东分公司负责人马守国感慨道:“丹东有这么好的营商环境,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和我们一样愿意到这儿来安家落户。”  国家电投东北电力有限公司对我市营商环境的切身感受并非个例。  今年以来,我市继续推动落实“项目管家”制度。组织各地区根据重点项目(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变化情况,对入库项目(企业)进行了调整、完善,对“项目管家”进行了重新配备。  在296个具有涉企服务职能的机关单位中确定专人,形成了一个专业“网格”,建立起“管家”牵头、动态组网、高效解决涉企问题的工作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入库项目(企业)872户,共配备了204名“项目管家”,已为企业解决问题122个。    “现在,不管是‘项目管家’还是职能部门的公务人员,真正是和企业一条心,让我们感到心里很热乎,也更有干劲去把企业经营好。”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寿武说,公司运营20余年,他作为一名老员工,对近年来丹东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深有感触。  合作区综合办负责人修国丰是一名“项目管家”,主要负责对接驻区的3家企业。在他看来,“管家”的作用就是为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前不久,在修国丰的积极协调下,驻区企业反映的因个别服务窗口转移、给企业办事带来不便一事很快得以解决。  市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积极推进将中小微企业纳入“项目管家”服务范围,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受惠面。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积极筹备,组织各地区梳理中小微企业信息,开展“公共管家”配备工作。届时,全市将有4万余户中小微企业可通过“辽事通”APP中的“项目管家”服务企业平台,随时向“公共管家”提出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由“公共管家”及时协调解决。  记者/刘作庆
    06/17
  • 丹东市端午假期消费市场上扬
    丹东新闻网讯记者王洪满6月15日,从市商务局获悉,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市10家重点零售企业共实现营业额2461.91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42.7%。全市3家重点餐饮企业实现营业额87.82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55.44%。我市各商圈积极把握时机,设计和开展多项活动。安东老街举办特色民俗表演、百位业主包粽子、五彩花绳系平安等一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市商务局联合振兴区商务局在万达广场举办2021丹东家电家装购物季暨万达广场城市万货节,海尔、格力、三星等数十个国内外名优品牌和知名家装企业纷纷亮相,活动期间客流量突破5.5万人次,销售额突破355万元。
    06/16
  • 宽甸石柱参受邀进行推介
    丹东新闻网讯盖晓雷记者邢漫6月11日,首季辽宁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系列宣推活动的第三场——中药材专场推介会,在沈阳市“花田秀”都市农场举行。推介会上,宽甸石柱参代表丹东再次受邀进行专场推介。推介会上,宽甸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为宽甸代言;石柱参专家讲述了石柱参的药用价值;现场部分观众品尝了石柱参茶并给予好评;网络平台上的观众通过直播间了解了石柱参。辽宁卫视、国际在线等媒体深度合作,立体宣推,大大提高了宽甸石柱参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丹东宽甸地区属于温带湿润地区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适宜人参生长。宽甸人工培植石柱参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同治年间。宽甸石柱参与其他普通参比较,芦细而长,体较短,膀头较圆,纹深而密,须细长柔软、清疏,药用价值极高。2012年,农业部批准对宽甸石柱人参实施地理标志保护。
    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