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美中国
- 黑河节日市场年味儿渐浓爱辉区物丰质优年货俏 黑河年货市场早已启动,记者日前走访市区部分菜店、超市了解到,节日期间市场运行平稳,物丰质优,各大超市换上“红装”,各类促销特卖接踵而来,市民纷纷开启“购年货”模式。 走进玉国生鲜超市,扫码、测温、戴口罩,商场工作人员送上一次性手套,完备的防疫措施一样都不能少。“目前,超市鸡蛋、蔬菜、粮油价格平稳,库存充足,确保了疫情防控期间以及春节期间商品的充足供应。”玉国生鲜超市工作人员介绍。 还没走进统一超市龙滨路店,浓浓的年味儿就热气腾腾扑面而来:超市外摆满了一排排冻货、炒货,超市内商品也是琳琅满目。绿油油的青菜、白里透青的萝卜、水灵灵的芹菜、红润润的番茄……应有尽有,惹人喜爱。每样菜品都执行会员价格,市民在这里购买得到了实惠。超市工作人员说,公司早早开始谋划节日市场商品,有专人负责在产地采购,直购直销,节省了很多中间环节,让利于民。 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纷纷购买节庆饰品,喜迎春节的到来。在几家经营节日饰品的摊位前,象征团圆的大红灯笼,充满喜庆的福字对联、寓意美好的中国结挂件等春节饰品把节日市场装扮得喜气洋洋、年味儿十足。除了灯笼、福字和对联,一些憨态可掬含有“生肖牛”元素的饰品也纷纷登场,数你最牛、牛年更牛、金牛送福、五福牛等卡通玩偶饰品样式繁多,新颖可爱,充满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临近春节,爱辉区委区政府扎实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障工作,坚决做到保供稳市,为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韩玉洁嫩江市销售采买都红火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市民开始采买年货。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年货市场人流如何?年货准备充足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进嫩江的年货市场。 持号码牌、扫码又登记……在嫩江市大型超市门口,工作人员按照防疫要求,控制进场人数,做好防疫测温和登记。据介绍,超市新鲜蔬菜和水果区一直客流量偏多,临近过节,前来选购还要再多一些。牛奶、罐头等礼品装向来都是年货市场的“宠儿”,超市货品备量充足、品种多样,充分满足了百姓过节的需求。 年货市场年味儿渐浓,大红色调的装扮和年货主题货架,营造出春节喜庆氛围。来到嫩江市商贸城一楼副食处,肉类销售商铺的老板告诉记者,来买肉的市民基本都是准备春节期间吃。据这个市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现在每天的客流量明显增多,临近过年那两天还会更多,各商户都备好人手、货量,保障春节期间食品供应。 在时代广场内,记者看到清洁人员不时给扶梯把手消毒。工作人员说:“为保证节前消费者放心安全购物,保洁人员对场内休息区、服务台、电梯间按钮等设备设施进行消毒,确保购物中心空气环境清洁。” 为确保百姓生活物资供应,嫩江市商粮局开通绿色通道,在入城检查点优先放行居民基本生活物资保供车辆,对于中高风险地区车辆实现了供保车里全程闭环管理;检测物价波动、及时提出预警,整合共享供货渠道,联络货源供应,保证了年货市场供应充足。同时,该市还将通过线上销售,增加年货购入渠道。仲欣北安市过年气氛扑面来 腊月廿一,走进北安市东北亚购物商厦,过节的气氛就扑面而来。 “今年的对联、灯笼和挂件都出了很多新花样,这些植绒对联和福字虽然比传统纸质的贵一点,但贴在门上新颖美观,特别受年轻消费者的青睐。”在东北亚商场的小商品销售区,销售灯笼、对联等节日专卖店老板王春磊一边拿着喷壶为货架上彩灯、挂件、对联、窗花等商品消毒,一边介绍说。“妈妈,这个黄色的小牛太可爱了,我要挂在我的房间里。”李明郡小朋友开心的拿着一个福牛挂件对正在店里选对联的爸爸妈妈说。李明郡的妈妈王小敏微笑地对记者说:“前几年都是去三亚过年,今年一家三口在家过年,多买点节日饰品,要把家里装饰得喜庆热闹些。”春节饰品市场一派红火景象高鑫摄 随着人群来到商厦负一层的中央红超市。也许春节将临,平日司空见惯了的蔬菜禽蛋、肉食水果这时显得格外诱人。绿油油的生菜、红彤彤的西红柿、顶花带刺的黄瓜……看到这些鲜嫩欲滴的青菜,在这严寒的冬日,在这个迎接新春佳节的菜市场里,人们却分明看到了春天的景象、夏天的繁荣和秋天的收获。今年春节期间,北安市各超市连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增加库存,畅通供货渠道,提高水产品、牛羊肉、鸡肉等产品的上市量,丰富老百姓的节日餐桌。部分大型超市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推动线上办年货、赶大集等活动,提供更多定制化、智能化、绿色化、品质化的商品和服务。同时,该市相关部门还将密切关注市场运行动态,及时掌握重点地区市场运行情况切实保障节日市场稳定供应。高鑫逊克县“菜篮”“果盘”储备丰 逊克县高度重视春节前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对米面粮油、果蔬生鲜、肉蛋副食、应急食品等40个品种启动价格监测机制,目前全县市场生活物资供应储备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供应有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节日基本生活需求。逊克年货大街商品种类齐全于淑鸿摄 为保障春节市场供应,逊克县启动生活必需品监测日报制度,在县区内农夫果园、绿家园果蔬店、哈达生鲜超市、缘客隆超市、家得乐超市、龙瑞综合市场等地,对米面粮油、果蔬生鲜、肉蛋副食等40种生活必需品进行监测,时时了解市场价格及供应情况,研判供需变化。积极组织各大保供商在哈尔滨哈达果蔬批发市场和绥化庆达批发市场购进果蔬;在绥化、五常、庆安等地购进米面油,并与山东、河北、辽宁等地果蔬、米面油供应商达成供应协议,在本省货源紧张时,可以进行紧急调运;在哈尔滨、大庆等地购进奶类制品,并与辽宁辉山乳业、完达山乳业达成供货协议,在奶类制品供应不足时,可作为市场补充;在高滩、四新、孙吴胜利养鸡场批量采购鸡蛋,以满足市场供需。 在充分保障生活物资供应基础上,逊克县要求持续全面保证商品流通,确保农副产品运输网络畅通,生活超市、便利店、粮油店、生鲜店的正常营业,坚决做好春节期间生活物资保障工作。于淑鸿五大连池市“线上线下”年味足 随着春节渐渐临近,置办年货成为许多家庭近期的一件大事。今年,受疫情影响,五大连池市年货大集采取线下适度、线上辅助的方式同步进行。 线下的年货大集里,各大超市、农贸市场张灯结彩,“优惠劵”“满减”活动满天飞,处处透着浓浓的年味儿。受疫情因素影响,商超里限制同时采购的人数,但大家伙儿采购年货的热情丝毫不减。 在卖春联的摊位前,摊主介绍,春联卖的非常好,今天就卖了好几十副春联了。虽然说今年有疫情,但是前来购物的市民进入市场都遵守市场的规章制度,进门扫码、测体温、戴口罩。 受今年疫情因素影响,许多商家将线下年货大集挪到了线上,让市民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年货,过一个安全祥和的年。一位市民说,由于平时上班比较忙,再加上疫情的原因,也不方便总出来选购年货,所以就选择线上订单。选购既方便又快捷,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非常安全。 线上商家把所有水果的照片都发给顾客,然后顾客就在网上看。因为商家商品种类特别全,什么都有,礼盒、精品的水果都有。大家在微信上下单,他们有专门配送人员直接把货送到家门口,这样避免大家接触,卖的还很好。 在五大连池市缘客隆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说,春节将至,现在选购年货的顾客越来越多了。线下他们通过在出入口有相关人员管控,通过“检查扫码、测温、戴口罩”三宝一个都不少,让顾客安全的进入超市。在线上,他们通过自己的一个小程序让顾客在线上选择,更安全、更可靠、更放心。通过“线上线下”的结合,他们的销售量在春节旺季这个时候越来越好。林松涛孙吴县货丰物足价格稳 随着春节的临近,像往年一样,孙吴县的节日市场也热闹红火起来。 1月29日,记者走进孙吴县万和商厦,各种对联、年画、灯笼、中国结等富含中国贺年元素的喜庆物品随处可见,琳琅满目。在各大超市,各种名烟、名酒、糖果、饮品、粮油、海鲜、水果蔬菜摆满了货架。在缘客隆超市,还专设了“年货大街”,方便百姓购置年货。 今年节日市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顾客不再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而是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购物消费井然有序。 “超市作为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扫码、测温、佩戴口罩’,合理控制人流,严防人员聚集。”缘客隆超市负责人介绍说,“在疫情防控期间,超市每天都会定时做好消毒工作,对购物车以及人员密集的收银台、出入口等重点部位加强清洁消毒的频次和力度,确保市民在卖场有一个安全放心的购物环境。” 在超市记者也了解到,所有商品的价格与节前相比,没有什么变化。市民也纷纷表示,疫情期间,看到我们的国家政府调控得比较好,各类蔬菜水果的价格并没有太大变化,很安心。看着红色的福字,特别喜庆,过年,就得有过年的样子! 为进一步维护春节期间市场价格秩序,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孙吴县发改局实行价格监测日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监测、上报、预警等应急快速反应机制。并与城区内各大超市、果蔬批发市场等大型供应商建立联系,确保货源科学调度,为全县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保驾护航。孙美玲宫玉忠五大连池风景区充足年货放心购 “现在的水果蔬菜都特别新鲜,我都是现吃现买的。”家住五大连池风景区腾龙小区的张大娘正在一家果蔬超市里买菜,商店内蔬菜水果新鲜,摆放整齐。 临近春节,这几天来果蔬超市购物的人明显增多了,店主王青也增加了进货频率。“自己家的货车,两天上北安拉一趟水果蔬菜,都是非常新鲜的。”王青一边整理着货架一边跟记者说。他告诉记者,商店里有黄瓜、茄子、豆角等30多种蔬菜,水果品种种类齐全,南方水果也能进到货。日用百货应有尽有,保证春节期间货源充足。 “我们过年都是现买现吃,不囤货。囤到家里蔬菜打蔫儿,水果也容易坏掉。”回迁楼居民王数青也来买菜。他说,过去青菜紧张,一到过年菜价还高,大伙儿就提前买够吃一个星期的,其实坏掉怪心疼的。现在想吃啥,楼下超市就有,货品齐全,还不贵。 店主王青说,果蔬超市过年照常营业,除夕也不放假。提倡大伙少买勤买,这样吃着放心,也不会浪费。 在五大连池风景区农贸市场,记者看到肉、蛋、菜、米、面、油等基本生活用品齐全,人们扫码测温进到商店内有序购买,并未出现抢购现象。果蔬超市店员正在整理货架谷鸿翎摄 五大连池风景区市场监管局对商超、农贸市场、药店开展价格情况巡查,对口罩、消毒液、药品等防疫用品以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肉、蛋、菜、米、面、油等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实行涨价幅度控制。同时警示告诫经营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加强价格自律,进销差价率不得超过30%,自觉维护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严厉查处囤积居奇、哄抬价格、价格串通、价格欺诈等违法行为。他们还畅通消费维权渠道,积极处理消费投诉并做好宣传工作。谷鸿翎编辑邹润02/08
- 水泥路、自来水、太阳能……蒸蒸日上的伙山村杨德军正在做雕塑 “有了自来水,安装了太阳能,喂小猪仔就可以用热水了。”大理市伙山村脱贫户龚顺美说道。春节即将到来,伙山村家家户户忙着置办年货、准备年夜饭,与几年前的景象截然不同。 养猪走上脱贫路 “以前家里用水要走到山脚下去背,来来回回40多分钟”“一街(一个星期)最多能吃一次肉,现在想吃就吃”“房子推了重新建,不再漏风漏雨。用电和天然气做饭,房子也干净了”,龚顺美述说着这3年来家里发生的点滴变化,脸上的笑容很灿烂。 20多年前,龚顺美从洱源县嫁到了大理市伙山村。但随着婆婆年迈,两个儿子上学,丈夫还身患疾病,本来就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龚顺美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我家最艰难的时候,遇到了国家扶贫好政策,让我对生活重拾了信心!”龚顺美说。 2013年底,龚顺美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政策的扶持下,龚顺美不断尝试脱贫致富的方法,只要有扶贫项目,她都积极去争取。她主动向扶贫工作队申请种植药材、优质梨苗、苹果苗。2020年,又在产业扶贫资金支持下,购买了6只猪仔和2头母猪,后来又购买了7只猪仔和3头母猪。“现在通过养猪,每年还一点欠债,再过几年就可以还清了,小儿子今年也毕业了。”龚顺美对越来越美好的日子充满希望。 羊倌转行做雕塑 “伙山村村民居住分散,户数多、人数多、山地多、水资源缺乏,主要以旱地为主,基础设施差。”伙山村党支部书记张军介绍,“建档立卡户最远的离村委会有15公里,帮扶项目基本就是靠人背马驮。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大理市公安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推进种植业、养殖业的同时,大理市公安局也在升级转型帮扶,还通过双廊独特的白族民族文化艺术积极推动帮扶工作。伙山村20组村民杨德军一直以放羊为生,在大理市公安局伙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国龙的努力下,他放弃了14年的放羊生活,转行做雕塑,凭借着艺术天赋以及对羊的了解和感情,在艺术家的技术指导下,用水泥、钢筋等材料把各种羊的姿态雕塑得栩栩如生。 伙山村每天都在发生着蒸蒸日上的变化,17公里的行政村水泥主干道不仅把216户贫困户800余人紧紧连在一起,更是在脱贫攻坚中闯出的一条通往更加美好生活的康庄大道。(记者马雯通讯员段祖德杨卫华摄影报道)编辑邹润02/08
- 电商助力!云南武定农特产品消费扶贫年货街开街云南网讯(记者彭锡)为培育特色电商扶贫产品品牌,加强农产品营销对接和服务,带动贫困地区农副产品、旅游产品销售,2月6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举行了“武定县农特产品消费扶贫年货街开街”为主题的消费扶贫、宣传推广活动。武定县农特产品消费扶贫年货街供图 据介绍,本次活动结合武定县新打造的湿地公园夜间经济示范区,以宣传推广武定县公用品牌“彝美武定”,并在现场设立武定农特产品消费扶贫专区,邀请武定县内扶贫企业和各乡镇农特产品合作社共同参与开展农产品消费扶贫活动,同时邀请“网红”到现场直播,全面展示武定农产品的特色与价值。武定县农特产品消费扶贫年货街供图 记者了解到,本次活动依托武定县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旨在带动武定县农产品销售,实现助农增收,吸引更多的顾客,提升武定农产品的影响力,探索建立电商产销一体的农村电商扶贫新模式,增加农户收入。编辑邹润02/08
- 看!东兴“新春靓妆”亮相!春节,是一个“渐入佳境”的过程打扫屋舍、走亲访友、采购年货贴春联窗花、吃团圆饭等等一件件“新年仪式感”被逐渐提上议程东兴的新春氛围“红火”亮相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春和八方宾客一起来看看东兴有哪些“新年仪式感”↓↓↓街头巷尾的年味红红火火迎牛年在东兴这个大家庭随处可见的“中国红”——大红灯笼、新春花圃温馨地拼凑出了浓浓的年味象征着新的一年东兴的发展将红红火火!年货市场里的烟火气新年的仪式感,从准备年货开始!各大年货市场都能看到东兴人忙绿的身影大家都在为家里准备年货过新年对联、中国结、红灯笼、小辣椒还有红包......年俗商品一应俱全满眼的喜庆红色点缀出了浓浓的年味满载我们对新一年的祝福和期许在超市的“年货大街”里从吃的零食到喝的酒水饮料再到过年送亲友的补品礼盒各式各样的年货都被摆在了显眼位置花样繁多的促销活动烘托得热闹喜庆东兴人“年货买买买”模式已开启在百花齐放的花卉店黄的、紫的、红的、绿的......腊梅、年桔、柏松等寓意美好的盆栽花卉让你眼花缭乱象征着“好彩头”的花卉盆栽被摆放到了店铺显眼处只看一眼都有好心情菜市场里的人间百味生鲜肉类、春卷皮......这类年货几乎承包了我们整顿年夜饭所以每年生意都是一如既往的火爆瓜子、坚果类的更不用说谁家过年招待亲戚不嗑个瓜子呢!菜市场里的年货一般都没有奢华精致的外观包装却是最朴素、简单、温暖每一口都能吃进你心里的真正年味每年的“年味”都层出不穷变了的是“年味”的样子不变的是人们大家对于新的一年的美好期望犇美好、犇幸福你家今年囤了哪些年货?编辑邹润02/08
- 多措并举 长春激活冰雪文旅市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我国迈向文旅强国的关键时期,也是文旅产业发挥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重要机遇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的旅行生活和文化休闲的向往越来越高,消费需求也向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服务转变。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春市各文旅单位如何进行业态创新探路升级,如何以消费者为中心实现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近日,记者走访了长春市图书馆、天定山滑雪场、长春世界雕塑园等各大景区、公共文化场所。特色发展,冷资源迸发热经济 今年冬天,为全面升级特色产品,将气候资源与城市文化优势紧密结合,长春市在优势转化、蓄能、释放上下功夫,丰富旅游业态和呈现载体,打造了“冰雪看吉林,品质在长春”的“都市冰雪”品牌形象。长春冰雪新天地、天定山滑雪场、天定山民宿、智成有机农业四部分组成的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以及长春净月潭滑雪场、神鹿峰旅游度假区、莲花山世茂滑雪场……众多冰雪旅游品牌吸引着广大市民和游客。 同时,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和开年工作,巩固来之不易的成果,长春市发布了倡导和保障外地员工在长春过春节的留长“八享”行动。其中,春节留长“享文旅”是长春文旅行业送给外地留长过年人员和广大市民的新年祝福。 “春节期间,景区推出了许多惠民服务,各类消费券让游客尽享优惠,大家在景区消费券的基础上,也可配合文旅消费券叠加使用。”天定山滑雪场宣传部负责人蔡慧瑜对记者说。新春期间,天定山景区推出三大优惠政策:长春冰雪新天地在大年三十对网上预约门票前5000名游客实行免票入园;天定山滑雪场推出18元1小时夜场票特价优惠政策;天定山民宿推出连住两天以上享受折扣优惠活动。 长春冰雪新天地 另外,长春净月雪世界在春节前后免费向市民和游客开放;神鹿峰旅游度假区12大游乐项目免费畅玩;长春世界雕塑园推出线上30元限时抢购冰雪乐游票……玩冰赏雪、住民宿、吃有机蔬菜、过大年,游客们体验着充满浓郁特色的东北冰雪文化,尽享最优质和实惠的服务,一道道“冰雪大餐”在长春的冬季精彩上演。 净月雪世界 经过多年的精耕细作,长春冰雪旅游市场已经日益成熟,冰雪旅游项目大力推动着冰雪经济发展,让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记者了解到,为了活跃冬季文化旅游消费市场,自2020年9月29日至2021年2月26日,长春市文旅电子消费券共发放2000万元,拉动作用明显。截止到2020年1月31日,通过长春冰雪娱乐券赴景区游玩参观的游客累计达到10余万人次,补贴景区资金达400余万元。2021年2月7日起,将开启“迎新春文娱消费券”的首轮发放,助力市民游客实惠度春节。 天定山滑雪场 全市文化和旅游惠民活动丰富多样,冰雪券、通用券、滑雪券……随领随花,在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求的同时,文旅消费市场不断升温。探路升级,激活冬季冰雪文旅市场 2020-2021冰雪季,全市各大旅游景区开展了丰富的冰雪活动外,纷纷推出各项惠民举措,通过门票低折扣等优惠政策带动消费,通过直播自媒体矩阵持续内容制作与输出增加人气,部分景区还配套有VR全景游、智能导览等功能,全方位地提升游客的体验度。与此同时,长春特有的文化活动如长春爵士音乐节、长影周末音乐会、冬季演出季等文化活动相继开展。 以往主打传统雕塑的长春世界雕塑园,也在特殊时期尝试新模式,在产品提升方面,依托实体资源打造主题化消费闭环。“今年冬季,我们将雕塑融入冰雪主题,深度挖掘‘冰雪+’模式,游客不但能欣赏雕塑,体验各种冰雪项目,还能品尝东北美食。”长春世界雕塑园副园长兰永中向记者介绍道。 长春世界雕塑园冰雪新乐园 这个雪季,长春世界雕塑园投入了“山海经”光影互动项目,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示光影艺术魅力。在长春世界雕塑园园区,冰雪幻境灯光秀、星光大道、光影森林……冰雪与雕塑艺术相融合,点亮城市夜空,打造了艺术性、体验性、互动性的光影乐园。 长春世界雕塑园副园长兰永中说:“我们在雕塑的基础上加入冰雕、雪雕新元素,通过冬季美化亮化工程,融入精品灯光展和冰、雪雕展览,利用展览+演出+美食的创新模式,使游客量大大提升,单日客流量最高达5000余人次。”此外,长春世界雕塑园还施行了一票通和免费观光车等惠民服务,利用户外冰雪环境建设10余项冰雪娱乐设施,实现了沉浸式体验的昼夜联动,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科技赋能,创新文化活动内容 1月17日,长春市图书馆推出了“迎新春牛年话牛,奔前程不懈追求”牛文化线上主题展;1月25日,举办“方寸时光”线上书友会、联合吉林省科技馆推出线上知识讲座;今年春节,还将推出2021年“逐梦起航书墨楹春”有奖春联征集暨辛丑迎春楹联线上展…… 记者从长春市图书馆了解到,春节期间,长春市图书馆打造了丰富的线上活动,丰富的读书活动、精彩的艺术展览、趣味的在线答题,形式多种多样,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图书馆海量线上资源。 长春市图书馆利用数字资源服务优势,开展了多项线上阅读服务。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读者通过长春市图书馆官方网站、微信、APP等平台,就能轻松浏览展览、公益讲座,阅览图书馆推荐的优秀图书、期刊、视频资源等。同时,长春市图书馆持续开展网上办理信用读者证、U书到家及数字图书馆服务,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通过线上直播展演的方式让市民参与其中,极大地提升了参与者的观展体验,为阅读开辟新途径。 目前,全市各类线上文旅活动如火如荼,景区、文旅公共服务机构推出的艺术展、文博展览等线上活动层出不穷。春节当天,长春市文庙博物馆将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举办“金牛迎春家国纳福”线上公益文化活动,介绍春节习俗等传统节日知识,同时推出线上展览“万古斯文——长春市文庙博物馆馆藏拓片展”,让市民和游客以不一样的角度感受新年。 文旅产业是对新技术和新元素具有高接受度的领域,文旅产品和服务融入酷炫好玩的高科技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长春市一直持续进行文旅与科技创新结合演绎,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传递文化、以科技驱动文旅,开创了文化旅游业务新形态。政策惠企,文旅企业减负前行 政策扶持是发展文化旅游工作的“助推器”。为推动文旅企业稳定发展,长春市文广旅局出台了多项支持文旅企业发展的相关举措办法,并拟于近期研究制定应对疫情扶持长春市文广旅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扶持文旅企业发展计划、产业储蓄计划、产品提升计划、激活文化活力提振文旅消费计划、宣传引流计划、人才培养和引进计划、监管护航计划等,在进一步落实政策的同时,帮助文旅企业纾难解困,为文旅行业赋能。 在政策的扶持下,文旅企业也纷纷探索扩能引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我们进行了产品转型和服务升级,依托如美乡村、如美驿站、如美咖啡等线下资源,打造了多元化的旅游消费场景。”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企划部部长蔡智宇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道。 神鹿峰童话雪世界 在新形势下,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融合自媒体矩阵推出“如美生活圈”线上商城,形成“工具+社群+电商”互联网营销模式,推广吉林省特色产品的同时,通过新媒体平台为游客提供高品质、多场景的深度旅行生活体验。多措并举,疫情防控常抓不懈 1月上旬,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下发了《长春市文广旅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全市文广旅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并制定了《长春市文广旅局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督导检查工作方案》,于2021年1月11日起至2月28日期间,面向局直属各单位和全市公共文化场所、网吧、娱乐场所、营业性演出场所、广电传媒机构、文博单位、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星级饭店、滑雪场及冰雪旅游单位开展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全力保障春节前及春节期间的全市文广旅系统行业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目前,全市各大滑雪场、景区采取限流措施,实名制分时预约,游客可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APP平台等渠道,直接完成门票的实名预约。在长春冰雪新天地的游客服务大厅内,大屏幕全天候循环播放疫情防控宣传片,园区配备人脸识别系统,工作人员有序地疏导游客,并时刻提醒游客佩戴口罩、不聚集、不扎堆,保持安全距离。 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长春市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在积极培育数字化、信息化的文旅新业态的同时,引导广大市民、游客放心出游,树立了生态、健康、安全的旅游目的地形象。 2021年已经开启,长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一系列新理念、新举措既加快推动文旅行业复苏和文旅消费升级,更兼顾了文旅产业未来发展常态,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图文来源: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编辑邹润02/08
- 吉林省就业服务局多措并举 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居民稳就业为克服疫情对群众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省就业服务局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主动作为,多措并举,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城乡居民就业稳定。 今年1月份以来,省就业服务局一方面加强就业监测分析,跟踪掌握全省1603户监测企业用工情况,由月调度调整为半月调度,并加强就业信息分析和应用,为劳动者求职、单位招聘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加大线上就业服务,依托吉林就业创业网和各级公共招聘平台,持续不间断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分行业、分岗位举办线上特色专场,为企业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同时,省就业服务局积极开展就业专项行动。以符合认定条件的就业困难人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重大改革产生的脱贫人口为服务对象,以“就业帮扶真情相助”为主题,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就业援助月”专项活动。对符合条件的春节期间连续生产的重点工业企业,按照省外户籍员工每人不超过300元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稳岗留工补贴,用于企业向省外户籍员工发放“留岗红包”。2月至3月将以有就业创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返乡农民工等为重点对象,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春风行动”专场招聘活动。 另外,省就业服务局大力支持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依托“就业援助月活动”,组织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动员辖区内经营业绩好、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拿出一批有保障、门槛低的岗位,开通“就业援助直通车”进社区,帮助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困难的零就业家庭、残疾失业人员等就地就近就业。加大返乡留乡农民工创业政策落实力度,对在乡镇地域内首次创办小微企业或个体工商户,且正常经营1年以上的返乡农民工,按照规定给予5000元初次创业补贴。对在乡镇地域内命名为省级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的,给予资金补助。鼓励脱贫劳动力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具备条件的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从事种植养殖业和开办生产经营性企业,实现自主创业。鼓励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动员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基地、农民合作社等用人单位吸纳当地脱贫劳动力就业。鼓励具备条件的扶贫车间将订单向脱贫户分散,提供生活设施设备,促进脱贫劳动力居家就业。落实企业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一次性奖补等政策。 省就业服务局还推出“1113精准服务举措”,针对就业困难人员自身特点和就业需求,精准施策。对就业意愿不足的,至少开展1次政策宣讲、1次职业指导,帮助树立正确择业观;对技能不足的,至少提供1个培训项目;对有就业需求的,至少提供3个岗位信息;对符合条件的,及时落实各项就业补贴政策。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做好现有扶贫公益性岗位与乡村公益性岗位的过渡衔接,根据岗位需求和资金存量,开发乡村治安协管、道路管护、保洁环卫、社区服务、快递收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等公益性岗位,疫情防控重点乡镇开发一批消杀防疫岗位,重点安置因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农村就业困难人员。编辑邹润02/08
- 云南弥勒:火红灯笼红火年春节临近,云南省弥勒市城区市场年味浓,文化用品购销两旺,市民纷纷购买红灯笼,过个红火年。新华网发(普佳勇摄影报道)编辑邹润02/07
- 力冲“八关” 云南擘画创新发展新蓝图“十四五”开新局 省级科技财政经费争先进位,2020年增速居全国第4;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增长46%;专利申请量翻一番,专利授权量、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幅均超过70%;技术合同成交额较“十二五”增长近80%…… 记者2月1日从云南省科技厅了解到,“十三五”期间,云南省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有提升,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实现翻番,全国排名从23位提升到19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井喷”式增长,为更好更快推进“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科技支撑产业提质升级有新突破 “‘十三五’以来,云南科技工作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聚焦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型云南建设在加快推进!”云南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王学勤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 聚焦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重大科技需求,“十三五”期间,云南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核心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 其间,国产首个、全球第2个十三价肺炎疫苗和二价脊灰减毒疫苗等3种疫苗获批上市,疫苗企业批签发量居全国第一;三七、灯盏花种子种苗标准和中药材标准通过国际认证;水力式升船机建成使用,是世界通航技术领域的重大创新;烟草柔性制丝设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锡、钛、铟等金属新材料的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取得重要突破;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 与此同时,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彩云之南科技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乡村振兴。“十三五”期间,8476人次“三区”科技人员、20976名科技特派员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2000余项。朱有勇院士带队在澜沧种植冬季马铃薯、林下中药材,帮助当地群众增产增收;中国工程院在会泽开展燕麦科技扶贫示范,形成了科技扶贫的“澜沧模式”“会泽模式”。 “十四五”,云南科技人务实突破蓝图在胸 日前印发的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专章部署了创新型云南建设工作。 面对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云南科技人清醒地认识到,作为欠发达省份,科技基础弱、底子薄的现状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说起“十四五”前路,王学勤一连说出三个“叠词”:“我们有效组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重道远,引进培育高端人才和创新主体任重道远,提高基层创新能力支撑乡村振兴任重道远。” 王学勤认为,面向“十四五”乃至未来一段时期,云南科技创新工作要始终坚持两个方向:一是坚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稀贵金属新材料等优势特色领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云南贡献;二是坚持聚焦重点产业重大科技需求,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为此,在2021年度全省科技工作视频会上,云南省科技厅提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扩大优势、缩小差距,加快创新型云南建设,重点有八项抓手: 高质量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重大产业组织核心技术攻关,实施稀贵金属基因工程、滇中新型锂资源科研勘查与前期研究、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重大科技项目;围绕“一县一业”“一村一品”,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围绕重大产业加快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建设一批云南实验室;大力培育引进创新主体,启动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强化基层创新能力建设,推进昆明、玉溪、楚雄国家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在生物医药、大健康、绿色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态环保等领域,培养造就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改革科研项目形成机制,深入实施“揭榜挂帅制”,推进科技入滇与科技出滇,持续拓展科技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编辑邹润02/07
- 东兴市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面向农村积极开展送理论、送文明、送服务活动,2月3日,东兴市组织46家单位在马路镇联合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在活动现场,内涵丰富的宣传横幅引人注目,服务台上整齐摆放着各类宣传资料,工作人员各展其能,积极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农业科普、征兵宣传、卫生健康讲解、谱写春联送祝福等便民服务。祥和喜庆的宣传氛围带动不少群众参与其中,通过咨询、有奖竞答和领取宣传品等方式,增进了解与衣食住行、“三农”发展等息息相关的知识和政策。马路镇中心小学学生王文钰:现场宣传了好多丰富的知识和政策,有法律知识、卫生健康知识,还有一些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教育政策知识,让我知道作为学生可以享受哪些读书政策。今天掌握了不少知识,挺有趣的。经过各单位协力合作,当天现场累计分发宣传纪念品约3650份,宣传资料9000余份,进一步扩大时新知识的普及面以及社会发展成效宣传。活动促进广大群众在便民服务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凝聚了更多基层力量积极助推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发展。后续,东兴市有关单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将通过有序组织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活动、儿童关爱服务等方式,持续提振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三农”发展的良好成效,助力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编辑邹润02/07
- 东兴市江平镇横隘村:中药材产业撑起村民的“钱袋子”近年来,东兴市积极引进中医药种植产业,加快中草药规范化培育、规模化种植,为村民调配出了一剂中草药产业乡村振兴“良方”。在江平镇横隘村的致远中草药种植基地,记者看到蜿蜒起伏的山坡上错落有致地种着一颗颗化橘红树,200余亩的化橘红树在受到立春雨水的洗礼后格外翠绿,村民们在给化橘红树施肥。除了种植化橘红树外,基地内还养有土鸡、土鸭、鹅。家禽在树下悠闲觅食,或东奔西跑,或聚在一起争抢食物,家禽的粪便为化橘红树提高了土壤肥力,化橘红树改善了家禽的生态环境,使家禽的肉质变得十分新鲜,形成良性循环,这样一幅生态图案成了美丽的乡村风景线。致远中草药基地负责人告诉记者,中草药基地带动当地就业,在农忙时期,基地还将吸纳10多名村民务工,主要工作是为化橘红树施肥,修剪树叶等,一天能有百余块收入。据了解,致远中草药基地负责人吴富海是在了解化橘红中草药的前景以及横隘村自然条件和交通区位都比较适合中药材种植的条件后,就决定发展中草药种植产业。目前,吴富海租用当地村民200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化橘红、天冬、金钱草等中草药,再过一年,进入丰产期,按目前的市场行情,预计收益可达60多万元,接下来将根据市场行情逐步扩大规模。近年来,东兴市充分依托十万山、北部湾优势资源及东兴中药材进口通关口岸和东盟丰富中草药原料市场优势,让中草药成为边境地区乡村振兴的优势产业。编辑邹润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