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最是山花烂漫时!昆明禄劝万亩杜鹃等你来
      “五一”临近,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轿子雪山风景区和马鹿塘杜鹃花海的上万亩野生杜鹃花已竞相开放,以一年中最美的姿态迎接着各方宾客的到来。禄劝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  4月底的禄劝县城早已有了酷暑的气息,而距县城160公里的轿子雪山上却还是寒风料峭。然而,就是在这乍暖还寒的时候,轿子雪山的杜鹃却早已经按捺不住在冰雪中沉睡的寂寞,纷纷舒展枝头,在寒风和冰雪中绽放,把轿子雪山打扮得花团锦簇,分外妖娆。禄劝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  路边是花、近处是花、远处是花。路在花中穿、水在花中流、人在花中行、花在人旁笑。轿子雪山的杜鹃花,来得汹涌,来得壮观,来得让人惊叹!禄劝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  从四方井到下坪子,伴那山风共舞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杜鹃林。那比朝霞灿烂辉煌的是红杜鹃,红得让人心醉,红得让人血液沸腾,给人一种顽强搏击生活的力度;那细碎的粉红色、淡紫色的杜鹃花,红中、紫中带粉,粉中施胭,娇嫩无比,俊俏无比,让人情不自禁产生无穷无尽的浪漫温情和遐想;那紫色的杜鹃最是万种风情,一阵微风吹过,花朵便颤动不已,娇情四溢,倘是劲风掠过,不但花朵就连花枝也一起搔首弄耳,让人浮想联翩。禄劝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  当然,你可能见过数不胜数的杜鹃花,但你却极难看到杜鹃花的傲骨。轿子雪山上的杜鹃花就有这样的傲骨。山箐中、高树下、背荫处还是冰天雪地的时候,轿子雪山的杜鹃就迎着寒风、吸着雪水、伴着浓雾开花了,杜鹃花淹没了冰雪、淹没了山林、淹没了冷峻的岩石,把春天带到了轿子雪山,使轿子雪山成为名副其实的滇中美山、滇中圣山。禄劝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  说过轿子雪山,视线转到马鹿塘乡。其实说马鹿塘的杜鹃花是花海、说它们铺天盖地并不为过。这里上万亩连片的小杜鹃和轿子雪山的大树杜鹃长相迥异,各具特色,别看它们身高只有1米左右,但树不可貌相,就是这矮小的杜鹃树,也开出了绚烂的花朵。禄劝万亩杜鹃花竞相开放  从上火房到风貌岭,杜鹃花一山连着一山,花开成海、轰轰烈烈、气势磅礴、美不胜收,它们相互映衬,相互生辉,其震撼力有如惊滔有如骇浪,哪怕只看过一次只看过一眼,你的心中就有了一个不老的春天。  云南网记者茶志福通讯员孙文鲜摄影报道
    04/29
  • 听!来自云南少数民族的心声
      一直以来  云南省坚持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  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集全省之智、举全省之力  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推动各民族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小康  少数民族群众  幸福的心声  响彻云岭大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底圩乡,少数民族群众在茶山采茶(2020年4月26日摄)。新华网发  4月27日  在云南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上  这些好消息尤其令人振奋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独龙江乡新貌(2019年11月7日)。新华网赵普凡摄  如今  11个“直过民族”和人口较少民族整族脱贫  36个示范县、264个示范乡镇、3711个示范村跃入眼前  全省民族地区通航运营机场达到10个  4个民族自治州进入高铁时代  8个民族自治州有48个县通高速公路  民族地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邮、通硬化路  所有行政村实现4G网络、宽带全覆盖  “无电人口”通电问题全部解决  一些曾经“峰际连天、飞鸟不通”的山村打通发展通道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马鞍山村(2020年6月13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如今  民族地区产业特色优势逐步显现  茶叶、花卉、水果、蔬菜、中药材等成为优势产品  旅游成为云南的金字招牌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基本实现一县一示范  “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任务全部完成  “20条底线”全部达标  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  红河州屏边苗族自治县刺竹林村新貌。新华网发  在“直过民族”聚居区  32.6万人完成易地搬迁任务  民族地区4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全部“清零”  各族人民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彝族赛装节(2019年2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如今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加频繁  7752所学校完成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达标工作  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878个沿边行政村基本实现“五通八有三达到”任务目标  比较完整、具有云南特点的民族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从法制和政策层面  立起了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四梁八柱”大理白族自治州2019年三月街开幕式(2019年4月19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  小康路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云南各族人民  同心筑梦、奋斗圆梦  奋力谱写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云南篇章迪庆藏族自治州2018年赛马节(2018年6月18日摄)。新华网赵普凡摄  出品王江  监制李霞  视频罗春明赵普凡  文稿范芳钰
    04/29
  • 30秒看广西|阳朔兴坪镇、杨堤乡:中国山水写意水墨长卷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这是唐代诗人韩愈对漓江的赞誉。一千多年过去了,漓江作为桂林山水的精华,依然是一幅中国山水写意水墨长卷。图片来源:视觉广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作为知名旅游胜地,桂林阳朔凭借秀美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坐船行驶在漓江上,有一种在水墨画中穿行的感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阳朔县兴坪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兴坪依山傍水,风景荟萃,粉墙乌瓦石板小巷,是漓江沿岸最美丽的古镇。九马画山、黄布倒影以及中国人民银行1999年发行的20元人民币背景图案“大河背风光”等著名景点都在兴坪境内。图片来源:视觉广西乘船从桂林至阳朔游漓江,这一带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两岸的山峰伟岸挺拔,形态万千。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杨堤是阳朔的水上门户,漓江流入阳朔的第一个景区。这里山依着水,水环着山,山水相依。每一处都是一幅唯美的山水画卷,让人流连忘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04/29
  • 30秒看广西|春暖花开,走遍广西魅力乡村,山色水韵画中游
    美丽的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新农村。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近年来,广西各地大力挖掘特色资源,对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美化村容村貌,改善居住环境,发展各类特色文旅、特色农业项目,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中的“红军魂”大型石雕记念墙。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在广西,游客朋友可以前往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百色起义纪念馆、凭祥友谊关和镇南关等地,感受红色八桂,忆往昔峥嵘岁月,感悟革命先烈的豪情壮志。百色凌云浩坤湖景区湖山秀美、岸线曲折。图片来源:广西新闻网百色乐业大石围天坑。图片来源:新华网也可以领略桂林阳朔、大新明仕田园、凌云浩坤湖、乐业大石围天坑群、平南县北帝山等地的诗意山水,欣赏秀美田园风光,看美丽宜居乡村发展新貌。桂林龙脊梯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而壮乡欢歌民族风情游、多彩非遗文化体验游两条主题线路,则可以细品桂北龙脊梯田、资源八角寨、柳州三江鼓楼和风雨桥、梧州骑楼城的风采,感受龙州天琴、三江侗族大歌、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瑶族长鼓舞……游客在金秀瑶族自治县体验“竹竿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游客可以品味壮族的歌、瑶族的舞、苗族的节、侗族的楼,感受八桂大地上少数民族多彩的风情和热烈的节日氛围,领略广西古老非遗的传奇和魅力。一趟旅程,一路山色水韵,砥砺信仰力量,满心盛满阳光。青山绿水间一幅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魅力乡村也正在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着全世界各地的游客来这里休闲游玩看山、见水、忆乡愁来广西的乡村邂逅无尽的诗意
    04/29
  • 第十一届残运会开赛!吉林省选手首战夺金!
      4月27日,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越野滑雪比赛在吉林市北山四季越野滑雪场举行,来自全国省(市)、自治区的14支代表队近70名残疾人运动员参赛,吉林省运动员张孝坤勇夺金牌!  本次比赛包括肢体组、视障组、听障组三个组别,二十九个小项,将持续一周的时间,据了解本场听障组的比赛,男子女子同时出发,距离分别是,自由技术10.4公里和自由技术5.2公里,经过半个小时的比拼,男子1号运动员和女子7号运动员用时最短,率先冲过终点,其中男子1号的张孝坤是吉林省唯一的一名初赛运动员,并夺得开赛首金。张孝坤在接受采访时说:“我好,雪板兄弟很快,非常好。”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张孝坤今年32岁,是吉林省白山市人,曾多次入选越野滑雪国家队听障组集训,参加全国乃至国际滑雪赛事并多次取得团体极速第1名个人极速第一名等好成绩,这一次张孝坤参加的是自由技术10.4公里和传统技术5.2公里。  “今天上午抽签的时候,抽到1号他就比较紧张,他应该说是第1圈到第3圈是稳步提升,每一圈赢10秒钟,到第4圈的时候已经巩固到50秒。”张孝坤教练吴小峰说道。  吴小峰表示,像今天这样中距离的比赛并不是张孝坤的强项,未来几天将迎来短距离的比赛项目,张孝坤会继续加油,争取更好的成绩。“本次比赛也是国际雪联的一个积分赛,如果他积分能够拿到参赛的资格,国家会给他一个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据了解,本次运动会是2022冬残奥会开幕前的最后一次大型赛事,比赛设置越野滑雪和冬季两项两个项目,越野滑雪将在5月1日结束,冬季两项将持续到6月6日。  “残疾人比赛跟健全人比赛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有不同残疾类别参加比赛,因为健全人可能男是多少,女是多少,它就两个组别,我们分三个组别到四个组别是这样。”中国残联体育部竞训处二级调研员杨冬平说道。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高畅  图片由吉林省残联提供
    04/29
  • 云南元江:高温下的劳动者
      在茉莉花基地里,花农正在采摘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4月中旬以来,云南省元江县开启高温模式,最高气温曾超过40℃。在炎热天气下,仍有许多劳动者不畏烈日骄阳,一如既往履行职责,坚守岗位。(杨晓国摄影报道)  在茉莉花基地里,花农正在采摘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茉莉花基地里,花农采摘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基地里的茉莉花(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滨江大道中段,工人正在工作(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着(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着(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在施工现场,建筑工人们忙碌着(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环卫工人在清扫着街道(摄于4月24日)。新华网发(杨晓国摄)
    04/28
  • 《30秒看广西|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
    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境内,是湘江战役三大阻击战之一——脚山铺阻击战旧址所在地。纪念园主要包含纪念馆和纪念林两大功能区,以“一草一木一忠魂,一山一石一丰碑”为主题,总占地面积为970亩。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纪念馆区建设内容为纪念馆、馆前广场及相关配套设施。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是展示红军长征历史全貌的专题纪念馆,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湘江战役和红军长征的整个历程,以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展厅共三层,采用多种先进展陈手段进行展示,展陈既有历史文物、文献、图片资料等,又有大型雕塑、绘画、场景模拟和声光影像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进入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英雄史诗不朽丰碑”八个大字映入眼帘,一幅红军奋勇突破湘江的巨型浮雕扑面而至,握拳振臂、持枪负重的红军战士们前进在炮火纷飞、枪林弹雨的浮桥上,靠着顽强的意志奋勇突破湘江……一个个生动立体的形象再现了红军抢渡湘江时的壮烈场景,震撼人心。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内撼人心魄的雕塑。邓华/摄纪念林区依山就势规划建设,包括凭吊区(雕塑长廊)、战壕遗址、纪念石林、军民连心树、战地救护所、覆土停车场,连通纪念林区和纪念馆区的下穿隧洞等。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图片来源:广西日报。黄克梁凯昌/摄目前,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被评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挂牌成立广西区委党校(广西行政学院)现场教学基地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性教育、廉政教育、红色研学等活动的主阵地。一山一石一丰碑一草一木一忠魂青山埋忠骨湘江颂英灵湘江战役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它迸发出激荡人心的强大精神力量仍跨越时空深植时代在中华民族的奋进史中生生不息
    04/28
  • 全国首个“城市穿梭博物馆” 就在长春G19路公交车上!
      提起博物馆,相信不少市民都会认为它会在固定场所、固定地点,供市民前往参观游览。你见过穿梭在城市街道,随时都能进入的流动博物馆吗?  4月27日10时,全国首个以城市公交车为载体的博物馆——“城市穿梭博物馆”专线在长春正式开馆。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之际,为更好地推动长春党建教育走深走实,长春公交集团西昌公司G19路车队联合长春之窗、长春记忆博物馆,共同打造了全国首个“城市穿梭博物馆”专线。  G19路由人民广场往返汽车厂,透过车窗乘客或游客不仅能感受到一汽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还能在车内感受到长春这座城市的变迁历程。城市穿梭博物馆专线,目前设置车辆20台,未来将增加至33台。  进入车厢,逝去的旧时光仿佛就在眼前,一张张老照片,又或是文字、声音、影像、老物件……它们不仅见证了这座城市百年间的沧桑巨变,更让人深刻地体会到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  首批设置的主题车厢包含三大版块,包括“城市记忆展馆”、“公交记忆展馆”和“党建记忆展馆”。不同的展馆主题,将给市民带来不同的时代记忆和党建记忆。  中国吉林网了解到,城市穿梭博物馆同时设置线上展示,在市民登上公交车后,可通过馆内设置的二维码进入线上展馆,浏览更多长春记忆。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高畅  图片由G19路车队提供
    04/28
  • 2021长马“恢复”的背后写满“不容易”
      2017年,长春市举办了第一届国际马拉松比赛。从那以后,每一年的5月末,这项赛事都会如约而至,长春市的人们似乎也习惯了这一赛事的存在。在这一天,或举家参与其中,或在街头巷尾驻足观看赛事,其乐融融。  但是,因为疫情原因,这种“其乐融融”在2020年被“终止”了一次。所幸的是,2021年,长马又回来了!可以说,恢复长马,真的很“不容易”。  三届长马,给长春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这已经是长春这座城市第四次举办马拉松比赛了。在经历了前三届比赛之后,“马拉松”这三个字,对于很多长春人而言,已经从“新鲜”“好玩”,逐渐变成了“习惯”。    “长马”被冠以“国际”字样,换而言之,就是说咱们的长春马拉松比赛是国际赛事。不得不说,通过前三届比赛赛事举办的经验积累,使得长马赛事水平不断提高,长春国际马拉松也从原来的一般比赛变成了如今的国际田联铜牌赛事。  可以说,无论从赛事本身的组织、筹备,以及参赛选手的实力,甚至包括咱们城市市民的参与度、认可度等方面看,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都已经越来越有“国际范儿”了。  同样,作为一个赛事,报名参赛选手的数量和名气,都能够折射出这一赛事的水平。记得在2017年长春市首次举办长马的时候,当时的赛事组委会向很多国际跑手发出了邀请,希望他们能够来长春参赛。最终,2017年长马国外参赛选手71人,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肯尼亚等21个国家。赛事报名更是持续了三天左右。  到了2018年,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有包括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肯尼亚、加拿大、埃塞俄比亚、韩国、乌干达、朝鲜、坦桑尼亚、新加坡等超过16个国家和地区的121名选手参赛。明星跑手的人数远远超过第一届。报名通道开启后,更是瞬间爆满。  这种情况在2019年同样得以延续,尤其是报名时间,在报名通道开启后甚至可以用“秒满”来形容,真的是“手慢无”。  同样,在长春市体育局公布了2021长马即将举行的公告后,按照长春市体育局的说法,一时之间,单位电话铃声不断,很多都是在询问何时能够参与报名的热心市民。  参赛选手名气越来越大,群众关注度越来越高,这些足以说明,长春国际马拉松已经越来越被大众认可。  长马暂停,也曾经一度有过不少“谣言”  2020年,因为疫情原因,长春国际马拉松暂停。在暂停期间,坊间确实是出现过不少关于长马的“谣言”。在第三届长马结束之后,曾经一度有传闻,说长马有可能“就此停摆”。事实上,这就是一起乌龙事件。当时,长春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还针对此事进行了辟谣,“长春期待世界各地的朋友前来欣赏美丽的‘北国春城’,我们也希望广大市民朋友走出家门,走向赛场,以最有人情味的胸怀和真情迎接来自四面八方的宾朋,让长春国际马拉松赛成为宣传长春、展示长春的城市名片。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长马持续关注长春,聚焦赛事,宣传报道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让更多的朋友了解长春、爱上长春。”  无独有偶的是,在2021年4月份,网上一张关于2021年长马赛事路线图的照片开始被广为流传。这张照片虽然是假的,但通过对这一事件的辟谣,长春市体育局已经公开透露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基本可以确定,2021年长春国际马拉松赛事将会举办。  当时,长春市体育局负责2021长马相关组织工作的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吉林网,“长春市体育局已经将相关计划上报到长春市政府,同时,也已经向中国田径协会提出了举办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的赛事申请。我们初步的计划是,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比赛的日期将定在5月30日。”  长马恢复,是各方努力的结果,“很不容易”  5月30日,2021长春国际马拉松就要鸣枪开跑。从现在开始算,到比赛开始的日子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长春市体育局的说法,一届马拉松比赛的成功举行,背后需要很多人的努力,也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现在我们的赛事运营商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大家按部就班地抓紧开展工作。可以说,时间很紧,任务很重。2021长马能够举办,是各方努力的结果,真的很不容易。”长春市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这样对中国吉林网记者说。  确实如此,从赛事组织角度说,接下来,赛事安全保障、医疗服务、赛道补给等各类服务保障性工作需要跟多个部门进行协调,并陆续展开,这些工作精准到位,是一届马拉松比赛成功举办的基本保障。同时,赛事志愿者的招募,也需要尽快展开。  从赛事的本身而言,赛道的制定,专业团队的丈量并最终确认,这也需要一个过程。  再者,就是赛事的报名工作,以及报名工作完成后的相关统计工作,都将会异常繁琐。  “接下来的工作会很多,也很繁重。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吧。不过我们也很有信心,毕竟此前已经举办过三届长马赛事,很多工作人员都很有经验,驾轻就熟。”长春市体育局的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中国吉林网吉刻APP记者于洋图片为中国吉林网资料图片
    04/28
  • 拥抱自然的运动之旅!首届昆明盘龙区山地徒步大会举行
      云南网讯(记者王琼梅通讯员曹霞)4月18日,华远杯•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暨首届昆明盘龙区山地徒步大会在昆明野鸭湖景区举行,本次活动设10.5公里和6.5公里两个组别,吸引了来自全市近1000名户外运动爱好者参与,一同演绎了一场健与美的徒步盛会。  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全民健身发展趋势的改变,大众健康观念与健身习惯发生了转变,要求以更为科学的态度,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事业、不断提升人民健康水平。  徒步,作为一项集运动健身、休闲、旅游为一体的户外运动,兼具低碳、环保、健康的理念,正成为一项简单、时尚、成熟的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首届昆明盘龙区山地徒步大会,引入“北京国际山地徒步大会”品牌,借鉴该活动的成功经验,通过科学的规划、有效的组织,积极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精神,实现文体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打造盘龙区自己的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  上午,1000名户外运动爱好者齐聚野鸭湖景区,“出发”!随着发令笛的鸣响,所有参赛选手精神抖擞、热情高涨,迈着稳健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奔赴赛道。本次徒步线路由昆明市盘龙区国家登山健身步道1号线(野鸭湖环湖步道)、2号线(溪谷步道)、3号线(山岳步道)的部分路段集数条岔道组成,有林间落叶小路、傍水路、乡村路、木栈道、石板路等多种路面,沿途自然风光优美,既有野鸭湖环湖自然风光、溪谷风光,又可以体验沿途自然村落的风土人情。这条集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徒步线路,让广大徒步爱好者享受了一段愉悦的运动之旅,更充分感受拥抱自然的美好。  本次活动由北京市门头沟区体育局指导,中共盘龙区委、盘龙区人民政府主办,盘龙区教育体育局、盘龙区体育总会承办,云南行知探索体育文旅产业有限公司策划运营,北京奥健国际山地运动发展中心、双龙街道办事处、野鸭湖度假区协办。
    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