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长影乐团奏响“欢乐总动员”音乐会
      过“六一”儿童节的仪式感,是听一场经典动画电影音乐会。5月29日晚,由长春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主办、长影乐团担纲演出的《六一欢乐总动员》大型动漫电影视听交响音乐会,用美妙动听的音乐和熟悉的电影画面带来无尽童趣,在轻松愉快的演出氛围中为小朋友和家长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  动画电影和音乐陪伴着每个人不同年龄、不同阶段的成长之路,熟悉的音乐和画面带来的是快乐和美好回忆。在《六一欢乐总动员》音乐会上,长影乐团携手知名指挥家曹澈,通过一首首观众熟悉的经典旋律、一段段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一幕幕精彩纷呈的动画场面,再加上乐团演奏家们倾情的演奏,让孩子们与音乐亲密接触,让家长们重温经典,在亲子互动中一起踏上充满艺术魅力的音乐旅程。  音乐会上半场,动画电影《狮子王》《超人总动员》《汽车总动员》《玩具总动员》、动漫游戏《精灵宝可梦》主题音乐相继上演。演奏家们犹如音乐世界的魔法师,用音乐诠释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生动精彩的演出赢得了孩子们热情的掌声。  短暂的中场休息过后,长影乐团继续为观众带来了动画电影《花木兰》《阿拉丁》《驯龙高手》《飞屋环游记》主题音乐,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精良曲目让现场气氛越发热烈。当风靡全世界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主题曲响起,孩子们仿佛跟随影片主人公再次踏上冒险之旅,他们随着音乐一起唱和,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欢欣雀跃。  这趟“六一号”音乐旅程,在动画电影《极地特快》主题音乐中抵达了最后一站。小朋友们依依不舍、意犹未尽,用热烈的掌声邀请指挥曹澈和长影乐团演奏家们回到舞台,带来返场曲目动画电影《龙猫》主题音乐。整场音乐会经典画面和唯美音乐完美交融,孩子们在高雅音乐的世界中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节日。
    06/01
  • 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在6万件珍稀藏品中探寻生物多样性源头
      “这是我们的镇馆之宝——昆明鱼。”在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工作人员的介绍下,前来参观的人们纷纷凑近,观察着这一演变成“人”的物种化石。  从昆明鱼到人,从抚仙湖虫到现生昆虫,每一个生命演化故事的背后,都隐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不朽理念。澄江化石地不仅是一组不朽的生命密码、一本神秘莫测的无字天书,更是一部关于地球生命的壮丽史诗。  为集中展示澄江化石的科研和保护利用成果,2014年2月开工建设澄江化石地自然博物馆。“2020年8月10日,博物馆正式开馆。开馆以来,参观人数达到60余万人次。目前,我们正在对博物馆进行升级,预计7月份正式对公众进行免费开放。”工作人员介绍,博物馆展览面积约1.8万平方米,收藏了来自全国及世界各地各个地质时期6万余件珍稀藏品,其中澄江生物群化石5万余件,其它地质时期化石及现生动物标本1万余件。  主馆展厅分为三层,展出展品4738件:一层展示生命大爆发,讲述澄江化石及其在生命史上的重要地位;二层展示生命大演化,讲述地球生命长河中曾经存在过的璀璨生命遗迹,并讲述澄江沧海桑田的地质历史变迁;三层展示生物多样性,展示了“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捐赠的来自非洲、美洲的标本,以及草原、雨林、极地、湿地等动物生活场景,体现了地球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博物馆采用VR、AR、OLED柔性屏幕等现代光电技术和先进的多媒体设备,诠释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和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博物馆利用现代多媒体手段的先进技术,增加了观众的体验感,对推进古生物研究、普及生物演化科学知识、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产生了积极影响。  云南网记者黎安婷王丹摄影报道
    05/31
  • 东兴市实行城区绿化养护服务市场化改革
    5月27日,东兴市园林管理处与东兴国策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举行东兴市城区绿化养护服务项目移交工作会议。会上,园林处聘用人员与国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人事移交后进行了园林车辆、设备等交接仪式。本次移交工作会议建立了适应新形势要求的高效、灵活、开放、竞争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今后园林绿化养护工作人员将按照国策公司的管理规定到各自的区域、各自的岗位进行工作,并在市园林管理处成立的考核小组的监督下,进一步做好我市城区园林绿化养护服务工作。据了解,东兴市城区绿化养护服务项目主要范围为我东兴市城区主干道、公共绿地、公园广场和小街小巷等绿化,共养护面积约49.31万平方米,绿化乔木约22600棵,承包期限为2021年6月1日至2025年5月31日。
    05/31
  • 2021,吉林振兴ING|特别报道:在“田间地头”亲身体验“梨树模式”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指出:“要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探索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上创造更多经验;要认真总结和推广梨树模式,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把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  转眼间,又到了一年中最忙碌的耕种时节!  此刻到田间地头去踏访“最合适”,在吉林梨树,秸秆覆盖、条带休耕、机械化种植......每一个环节都在诠释着“梨树模式”的“奥妙所在”。  什么是“梨树模式”?它又好在哪里?中国吉林网“百年铸魂牢记嘱托——2021吉林振兴进行时”大型主题调研采访活动在四平梨树一路走下来,脚下的黑土地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在梨树县康达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研发基地内,春耕的种子刚刚下地,而地面上,就是保护这片黑土地的秸秆。  “玉米在收获后,将秸秆全部还田覆盖地表,经过多年的秸秆全覆盖,黑土层已经达到50至60厘米,根系能扎到2米。”合作社理事长杨青魁对中国吉林网说。  而这种秸秆覆盖的效果也远不止如此。  在梨树县海文家庭农场内,负责人王海文正忙着给土地人工灌溉。“跟往年相比,今年雨水不太充足,现在只能先人工浇水,但问题不大,土壤内的水分还保持的不错。”王海文说,到了这个时候,也看出了多年来秸秆全覆盖的‘功效’。  黑土地保护好了,还要努力实现增产增收,这个环节,“全程机械化”的技术支撑凸显了作用。  在梨树县宏旺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一台安装了导航的无人驾驶智慧农机正在作业,设置程序,调节路线,设备启动......既节省了人工费用,又大大提高了效率和产能......  秸秆全部还田并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田间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包括收获与秸秆覆盖、土壤疏松、免耕播种与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  概括来说,这就是“梨树模式”的“一条龙生产线”。  在当地,中国吉林网获取了这样一组数据:  实施梨树模式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腐烂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秸秆全覆盖免耕5年后,土壤有机质可增加20%左右,减少化肥使用量20%左右;  有益生物增多,土壤结构得到了改善,在连续实施秸秆全部还田地块测定,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60-100条,常规耕作只有7条,是常规耕作的10多倍;  秸秆覆盖在地表,减少了风对土壤的侵蚀,平均可减少径流量60%、减少土壤流失80%左右,具有明显的防止水土流失效果;  蓄水保水,全部秸秆覆盖地块,减少水分蒸发和升腾,相当于增加40-50mm降水;  秸秆覆盖的地块每年每公顷可减少风蚀量800多吨,抑制了“沙尘暴”的形成,同时对防止焚烧秸秆,减缓“雾霾”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生产成本大大节约,劳动强度也明显降低,每公顷可节约成本1000-1400元;增加产量,通过梨树模式研发基地十年多的定位试验中,一般平均产量比对照高出5%至10%左右......  梨树县委副书记闫鹤介绍说,“梨树模式”目前在全国推广面积已经达到5000万亩,2020年梨树黑土地保护面积200万亩,2021年预计达到280万亩。
    05/31
  • 花开梨树 惊艳京华——“梨花飘香黑土情”吉林梨树二人转专场演出走进北京
      图为演员们在表演经典二人转优秀剧目联唱。记者赵博摄  本报5月30日讯(记者王皓)今晚,由中国曲艺家协会、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省文联、四平市委、四平市政府主办,梨树县委、县政府承办的“向党报告”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梨花飘香黑土情”吉林梨树二人转专场演出在北京喜剧院举行。  演出汇集了二人转正戏、拉场戏、单出头等多种类型,既有观众耳熟能详的传统经典剧目,也有反映时代精神的原创佳作。110分钟的演出里,演员们全情投入,一招一式、一腔一调带动起观众情绪,唱出了韵味、演出了精彩,现场掌声和喝彩声不断。  欢腾喜庆的开场舞后,由演员刘凯、赵龙表演的二人转《夫妻串门》率先登场。二人扎实的唱功和演技让观众感受到了东北二人转的浓浓风情。随后,原创红色题材二人转《鎏金锁》以全新的舞台构想、浓郁的建党主题特色,讴歌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和伟大品格,博得观众阵阵掌声。在群舞群唱《梨园赏花》中,演员们的大板绝活技艺高超,手绢技法巧妙娴熟,观众赞叹不已。作为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获奖作品,由演员李广俊、彭丽表演的二人转《双菊花》,讲述的是梨树二人转代表人物双菊花的传奇故事,生动展现了梨树二人转艺人“戏大于天”的敬业精神。第六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获得者、梨树二人转第八代传承人赵丹丹表演了单出头《嫦娥情》,声情并茂、扣人心弦,掀起晚会高潮。《天下娘心》讲述的故事源自真人真事,是根据全国道德模范、土家族妇女罗长姐拥军爱子的真实事迹所创排的,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闫淑平、佟长江动情、精湛的表演让许多观众落泪。拉场戏《五嫂请客》剧情新颖时尚,演员们搞笑夸张的表演让观众捧腹大笑。在经典二人转优秀剧目联唱中,演出落下帷幕。  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意犹未尽,与各位艺术家热情合影,对梨树二人转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很喜欢这场演出,既有幽默欢乐的氛围,也不乏感人至深的情节,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看梨树二人转演出的。”北京市民桂贞放说。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省文联副主席闫淑平说:“为了这场演出,演员们都竭尽所能,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把剧目完美地呈现给观众,得到观众的认可。”  为了使演出呈现最佳效果,梨树县地方戏曲剧团特别聘请了国家一级导演贾慧敏担任总导演。贾慧敏说:“本次演出的所有节目都是精心筛选出的,不仅集中了多年来梨树二人转剧目创作中的精品,又增添了一些具有时代感的新作,还有纪念革命先烈的原创佳作,生动感人,具有教育意义。”
    05/31
  • 云南弥勒:寻趣乡村 鱼肥民乐
      近日,云南省弥勒市巡检司镇高甸村委会麦塘彝族村举行一年一度的村民捕鱼活动,男女老少齐上阵奋力拉网,鱼儿欢腾跳跃,村民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村民们自发出钱购买鱼苗养殖生态鱼,捕获的鱼按户平均分配,在有效保护坝塘水源的同时,促进村民增收。(普佳勇)
    05/28
  • 领略生物多样性之美|云南弥勒:白鹭鸶起舞弄清影
      近日,在云南省弥勒市柳园内,白鹭鸶在水中觅食、嬉戏。倩影倒映在碧水中,十分美丽。近年来,弥勒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力守护蓝天碧水,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来栖,为城市增添了新的亮点。新华网发(普佳勇摄影报道)
    05/28
  • 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5次聚焦!戳进来看东兴魅力→
    5月2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华语环球节目中心《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来到广西东兴市,就百集系列节目《海上看中国》进行取景拍摄。摄制组从中国大陆海岸线与陆地边界线的交汇点——东兴出发,开启《海上看中国》广西段行程。节目组的到来刷屏了我们的朋友圈你知道吗?这是央视《远方的家》栏目组第5次将镜头对准东兴边海之城国门东兴这里是陆地边境线起点也是大陆海岸线的终点2011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边疆行》从东兴出发2012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沿海行》重回东兴2015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一往无前的假期》来东兴“淘宝”2021年,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山河锦绣一路向前》呈现“日新月异”的东兴这次,央视《远方的家》系列栏目《海上看中国》精彩正在进行中......最美不过家乡景一起来看看那些年央视《远方的家》走进东兴都去了哪些地方?逛了哪些好玩好吃的?记录下来哪些风土人情?2011年《边疆行·从东兴出发》2012年《沿海行·重回东兴》2015年《一往无前的假期·东西南北淘珍宝:东兴赏红木》2021年《山河锦绣一路向前·广西:“日新月异”的海陆门户》远方,总是从脚下开始的《远方的家》栏目组脚下的每一步都和我们视野里的远方连在一起而东兴不止有“诗与远方”的浪漫与情怀也有家和生活的温馨与烟火气《海上看中国》计划于7月份与观众见面届时为大家呈现东兴特有的风土人情展现东兴市经济文化的发展成为外界了解东兴变化的新窗口敬请关注节目《海上看中国》您了解吗?《海上看中国》系列节目是为了展现新时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为建党100周年献礼而特别策划,节目以中国海岸线为依托,反映中国沿海地区和海洋建设领域的各项建设成就,表现各族人民积极建设祖国、建设家乡的火热场景及沿海地区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该节目预计于7月在CCTV-4频道播出。为什么选择在东兴取景?东兴市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和陆地边界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唯一海陆相连的口岸,也是广西乃至中国通往东南亚最便捷的通道之一。这里是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之一,境内有防东高速公路、防东一级公路、中越北仑河大桥,是中国西南省市与边境沿海地区的重要节点、出海出边的咽喉重地,由于通海路、水路、陆路,东兴在历史上曾长期作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商埠。东兴历史悠久,境内有五千年前的交东贝丘遗址,有汉代的马援伏波文化,清代的大清国一号界碑,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族哈节和京族独弦琴艺术等......
    05/28
  • 长春市图书馆举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展陈
      每年五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在第33个“公共图书馆服务宣传周”来临之际,长春市图书馆组织开展“阅HUI长图悦动春城”系列活动之“遨游书海·润泽心灵”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展陈。  走进中文文学自助借阅区,迎面就能看见书架上陈列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此奖项是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的。  此次展陈的书籍包含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有最年轻、篇幅最短获奖者古华的《芙蓉镇》,有最年老获奖者徐怀中的《牵风记》,有张炜的《你在高原》,有获奖次数最多的获奖者张洁的《沉重的翅膀》和《无字》等。  长春市图书馆书刊流通部主任于雅彬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展陈,让更多读者了解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体验优秀文学作品的魅力。本次展陈活动到5月30日。
    05/28
  • 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火热开赛
      云南网讯(记者娄莹)5月25日,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在腾冲市五合乡坡脚坝的龙川江上如期举行。为期三天的时间里,参赛队员和现场观众将以赛龙舟的方式共同祈求风调雨顺,祝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此次龙舟赛由腾冲市人民政府主办,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腾冲市教育体育局承办。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同时也是“我要上全运”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群众赛事活动龙舟比赛云南省选拔赛。共有来自省内外的7支代表队和腾冲当地的17支代表队360名队员参加比赛。  据了解,在为期三天的比赛中,24支参赛队伍将分别参加200米、400米直道竞速预赛,通过各参赛队两次比赛总成绩的总和决出12支代表队参加5月27日的决赛,最终决出比赛名次。  自古以来,龙舟竞渡便是一项深受民众喜爱的传统民俗体育比赛,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团结拼搏、奋勇争先的精神。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的举办,是汉文化在极边之城保留和弘扬的充分展示,此次赛事坚持“文化+旅游+体育”有机融合,对传承中华文明,以赛事促旅游、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腾冲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邵家敏表示,2021首届云南腾冲龙舟赛是腾冲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一个典范,也是腾冲市委、市政府支持南部乡镇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下一步腾冲市将积极推动南部其他乡镇的体育赛事活动,助推南部乡镇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腾冲市委政府提出的打造100个A级景区的思路,实现腾冲全域旅游的高质量跨越发展。(图片由赛事组委会提供)
    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