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 云南昆明:湿地水杉别样红
      1月5日,游客在海洪湿地公园里划船(无人机照片)。  近期,云南省昆明市海洪湿地公园的水杉迎来观赏季,吸引不少游客前来游览。昆明海洪湿地公园位于滇池北岸、盘龙江入湖口西侧,是滇池的一道湖滨生态屏障。  新华社记者陈欣波摄  1月5日,游客在海洪湿地公园里划船。  这是1月5日拍摄的海洪湿地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月5日拍摄的海洪湿地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1月5日,游客在海洪湿地公园里游览(无人机照片)。
    01/09
  • 我在哈尔滨等你——第39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启幕
      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无人机照片)。  当日,第39届中国·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开幕式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举行。本届哈尔滨国际冰雪节以“冰雪六十年,共赴新征程”为主题。期间,哈尔滨市将推出多项冰雪活动,彰显冰雪文化之都的独特冰雪魅力与活力。  新华社记者王建威摄  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  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  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  1月5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游玩。  1月5日,冰雪节启幕焰火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上空绽放。
    01/09
  • 哈尔滨“超治愈”大雪人“回归”松花江畔
      1月4日,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工人进行大雪人收尾工作(无人机照片)。  1月4日,经过工人十余天的忙碌,凭借“超治愈”的笑容,成为哈尔滨“网红”的大雪人,“回归”松花江畔。今年的大雪人用雪量约2000立方米,依旧18米高,憨态可掬。  新华社记者张涛摄  1月4日,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工人进行大雪人收尾工作。  1月4日,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工人进行大雪人收尾工作。  1月4日,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工人进行大雪人收尾工作。  1月4日,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工人进行大雪人收尾工作(无人机照片)。  1月4日,在哈尔滨松花江畔,工人进行大雪人收尾工作。
    01/06
  • 云南昆明:瀑布公园引游人
      1月4日拍摄的昆明市瀑布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当日,云南昆明天气晴好,游客来到位于昆明北部山水新区的昆明瀑布公园参观游览。公园内的人工瀑布落差约12.5米,宽幅约400米。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月4日拍摄的昆明市瀑布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1月4日,游人在昆明市瀑布公园参观游览。  1月4日拍摄的昆明市瀑布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1月4日,游人在昆明市瀑布公园参观游览。  1月4日拍摄的昆明市瀑布公园一景(无人机照片)。
    01/06
  • 黄河湿地“天鹅舞”
      1月2日,大天鹅在三河口天鹅滩湿地的水面上游弋。  日前,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境内的三河口天鹅滩迎来大批越冬大天鹅,为冬日的黄河增添了一份灵动和生机。近年来,兰州市大力推进境内黄河流域综合治理,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为越冬候鸟营造有利的栖息地。  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1月2日,大天鹅在三河口天鹅滩湿地嬉戏。  1月2日,大天鹅在三河口天鹅滩湿地觅食。  1月2日,大天鹅在三河口天鹅滩湿地嬉戏。  1月2日,大天鹅在三河口天鹅滩湿地的水面上游弋。
    01/05
  • 冬日黄河景色美
      2023年1月2日,几头牛在位于宁夏银川市境内的黄河边喝水。  冬日,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的黄河沿线景色别具韵味。  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这是2023年1月2日拍摄的宁夏银川市滨河黄河大桥(无人机照片)。  这是2023年1月2日拍摄的位于宁夏银川市境内的黄河景观(无人机照片)。  这是2022年12月29日拍摄的位于宁夏中卫市境内的黄河景观(无人机照片)。  这是2022年12月29日拍摄的位于宁夏中卫市境内的黄河景观(无人机照片)。  这是2023年1月2日在宁夏银川市拍摄的黄河流凌(无人机照片)。
    01/05
  • 冬日杉树俏红装
      1月1日,市民在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观赏游玩(无人机照片)。  近日,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中的杉树树叶日益红艳,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  新华社记者周华摄  1月1日,市民在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观赏游玩(无人机照片)。  1月1日,市民在广西南宁青秀山风景区观赏游玩(无人机照片)。
    01/04
  • 云南昆明:银杏烂漫
      12月31日拍摄的昆明市文林街“银杏大道”一景(无人机照片)。  近日,云南省昆明市文林街街道两侧的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金黄色的树叶挂满枝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  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2月29日,一名游客在昆明市文林街“银杏大道”拍照。  12月29日拍摄的昆明市文林街“银杏大道”一景。
    01/04
  • 河北沧州:古今辉映展新彩 桨开运河入画来
      京杭大运河流经河北沧州8个县(市、区),绵延216公里,是沧州人的“母亲河”,更是沧州的文化之根、文明之魂。沧州吴桥杂技、武术是大运河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近两年,沧州市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重点推进总投资225亿元的18个重点项目建设,建成了近万亩城区生态公园和堤外郊野公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实现旅游通航,园博园、大运河国家非遗展示馆等项目基本建成。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京杭大运河沧州中心城区段今年秋季实现旅游通航。新华网发(崔上摄)  京杭大运河畔的沧州园博园的“沧州之门”。新华网发(崔上摄)  沧州中宇小学的学生在运河生态公园练习武术。新华网发(崔上摄)  沧州杂技演员表演荣获中国杂技金菊奖的杂技节目《龙跃神州——中幡》。新华网发(刘文忠摄)
    01/03
  • 鸟瞰海口西秀公园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近日,海口市西秀公园预开园,昔日荒地蝶变成绿洲。它为市民的休闲、运动提供了场所,也将成为展示海口自然生态之美的一个新地标。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这是12月27日拍摄的海口西秀公园(无人机照片)。
    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