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绘就高质量发展生态底色——铁岭加快建设绿色发展之城纪实
  • 发布日期:2022-10-11 11:16:00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社

近年来,铁岭市委、市政府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建设绿色发展之城为目标,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精心呵护绿水青山,集聚绿色发展动能,绘就高质量发展绿色生态底色。

辽宁奥瑞金食品与开原大米实现“对接”。(摄影:万重)
辽宁奥瑞金食品与开原大米实现“对接”。(摄影:万重)
铁岭市已建成28座集中风电场,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摄影:关兴)
铁岭市已建成28座集中风电场,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摄影:关兴)
游客徜徉在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来源:铁岭市委宣传部)
游客徜徉在铁岭莲花湖湿地公园。(来源:铁岭市委宣传部)

坚持生态立市 “东西两带”山水联动

铁岭西部属松辽平原腹地,在这里,辽河干流蜿蜒208.03公里,流经昌图县、开原市、铁岭县、银州区4个县(市)区。

铁岭东部属长白山余脉,沟壑纵横,植被丰富,其中西丰县还被划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近年来,铁岭市从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生态环境资源入手,在西部辽河流域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带,在东部山区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了一批以绿色食品、乡村旅游、林下经济、健康体验为代表的项目,既守护了绿水青山,又收获了金山银山。

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如今,东西两条生态带,已经成为铁岭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汤汤辽河水,悠悠母亲河。

辽河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七老图山脉,与东辽河在昌图县长发镇福德店汇流后,便称为辽河干流,在铁岭境内流经4个县(市)区,共有一级支流16条、二级支流117条。

辽河生态治理工作至关重要,必须举全市之力加以推进,铁岭市提出建设辽河百里生态长廊,打造多彩辽河、水美铁岭的治理目标。以补齐水污染治理设施短板、加强水环境管理为主要手段,以沿河污染源排查、专项整治、全面督导为重点,以畜禽养殖、垃圾治理为突破口,铁岭持续开展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并全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河长+警长”治水责任链。随着辽河生态环境的改善,野生动物、植物种类明显增多,植被覆盖率由原来的13.7%提高到85%以上。

水清岸绿产业兴。近些年,辽河流域以绿色稻米、优质蔬菜、生态养殖、特色采摘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迅速发展,在带动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同时,还培育出嬴德食品、绿荷稻米、川顺食品等本土特色品牌,并吸引了像九三集团、益海嘉里、国投生物等龙头企业前来投资。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地貌,曾制约西丰的发展,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地人都把发展缓慢的原因归结为耕地太少。然而,在我省的“十四五”规划中,西丰县的“八山一水”都变成了优势资源。

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九县市之一,多山多水多绿的西丰县有了未来发展的全新定位,要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优质水资源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协同探索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作为保障全省生态安全的重要区域,西丰县的探索从巩固提升生态功能入手。他们强力落实见缝插绿、应绿尽绿的各项措施,每年完成荒山造林和迹地更新1万亩;对寇河、碾盘河、东辽河等流域进行了全面生态恢复治理,仅2021年就开展生态治河73.2公里。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食品保健品和健康服务等产业;推动绿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林下经济发展,建设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精深加工基地;推进“冰雪游”“民俗游”“红色游”等特色文旅品牌建设,培养旅游新业态。

找准发展方向后,西丰县持续向绿水青山要效益,“一村一品”特色村不断涌现,柞蚕、梅花鹿、中草药材等产业不断壮大,尤其是近两年,向绿而行的西丰县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厚植绿色底蕴 黑土地上“流金淌银”

黑土地是铁岭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切实把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保护好、利用好,铁岭市近年来扎实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巩固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从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入手,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利用和保护性耕作等重点项目,有效增强农田抗灾减灾能力,显著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耕地地力等级。截至2021年底,铁岭市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95.32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39.2%。

以打造绿色有机品牌为引导,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坚持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推广有机肥还田,秸秆还田,促进有机物资源多层次利用。

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强化农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从粪污还田、生产有机肥等多方面入手,多渠道、多形式充分开发利用畜禽粪污,变废为宝。

与此同时,铁岭市还积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推动“辽北粮仓”向绿色粮仓、绿色菜园、绿色厨房转变。近年来,通过狠抓农业标准化生产,狠抓“三品一标”认证,全力打造“铁字号”农产品品牌,截至目前,铁岭市拥有绿色食品54个、有机食品21个,拥有铁岭大米、铁岭花生、铁岭榛子、开原尖把梨、昌图黑猪、西丰梅花鹿、清河胖头鱼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9个。

10月的铁岭处处金黄,奔驰在乡村公路上的农用车满载着玉米,合作社的晾晒场铺满了玉米。由于种植玉米效益稳定,近年来,铁岭市围绕玉米的种收储运,培育出了一大批专门从事玉米种植、农机服务和粮食收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铁岭玉米不仅品质佳,而且产量大,这也吸引了像益海嘉里这样的“巨人”前来投资。一年玉米加工量达100万吨,需要130多万亩的玉米地才能满足需求,辽宁益海嘉里淀粉科技有限公司选址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铁岭。

铁岭不仅有丰富的玉米,还有高品质的水稻、蔬菜和特色农产品,围绕这些农产品,铁岭市布局了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其中铁岭县和西丰县农产品加工园区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加工集聚区。目前,专注“铁岭大米”品牌建设的多个粮食贸易企业,围绕铁岭农产品发展精深加工的几个食品企业,都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布局新能源 “煤电之城”向绿而行

因坐拥铁岭电厂、清河电厂及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铁岭曾被称为“煤电之城”。如今,铁岭把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能源支撑的触角开始向新能源领域延伸。

金秋时节,穿行在铁岭的大地上。在昌图县,随处可见迎风而动的“大风车”;在铁岭县,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光伏电站日渐增多。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截至目前,铁岭市已建成28座集中风电场、15座分散式风电项目,总装机规模150万千瓦;具备规模的光伏发电项目投产19家,装机容量已达23.62万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排在全省首位,并网11.2万千瓦;垃圾发电装机容量已有2.4万千瓦投产运行。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铁岭市委、市政府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

作为老火力发电厂的代表,国家电投辽宁清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曾是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座超百万千瓦容量的大型火力发电企业,在上世纪80年代,为缓解电网缺电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面对转型压力,企业利用闲置场地、闲置厂房,建设了5.2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引进了以粉煤灰、炉渣、脱硫石膏等发电副产品为原材料的新型建筑材料生产企业,成功打造了光伏发电进车间,大宗固体废弃物做原材料的绿电产业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

在积极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上,深入调整能源结构,实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行动,减少煤炭消耗总量,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铁岭正加快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在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上,实施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工程,全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发力,农产品加工向绿色食品转变,传统工业向精细化工看齐,铁岭正加速完善绿色制造体系。

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铁岭正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