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1-9-29 10:52:51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我代表母亲、志愿军15军老战士及家属来看你们了!”日前,丹东市振兴区革命烈士陵园里,康燕女士等两人驱车3千余公里,从广东来到这里,祭扫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圆了母亲张继华等战友68年的心愿。

康燕说,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是志愿军15军当时回国安葬仅有的两位女战士。康燕听母亲张继华讲,1951年志愿军15军参战,当时有一批女战士随部入朝,编为随军学校,担负部队的文化教育、救助等工作。母亲张继华是文化教员,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则为妇救队队员。她们在战斗中结下深厚的友谊。今年4月,张继华因病去世,离世前,老人念念不忘安葬在丹东的两位战友,嘱咐康燕等后人有机会一定要到丹东祭扫两位烈士。
牵挂两位烈士的还有现年91岁、现居住在四川成都的赵爱英老人。康燕这次祭扫烈士,同时也是受赵爱英老人之托。赵爱英老人当时与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同在志愿军15军工作。
在董淑云、李华兰两位烈士墓碑前,康燕通过赵爱英老人的女儿孙晓光现场连线了赵爱英老人。当老人看到烈士的墓碑时,不仅流下了热泪,在电话视频里颤巍巍地敬上一个军礼。赵爱英老人说,董淑云烈士老家在河北省,李华兰烈士则是河南林县籍。赵爱英老人回忆,战斗中,她们经常蹚水过河,有时水都齐腰深,但她们都不怕。
赵爱英老人回忆,上甘岭战斗结束后,1953年,她与董淑云、李华兰等乘车一同回国,途经清川江时遭到3架敌机轰炸。赵爱英老人亲手把她们和其他烈士送至这个墓园。在河北邢台,赵爱英还在志愿军15军驻地将董淑云烈士的军装等遗物交给董的母亲。“这么多年,我终于又看见你了。”老人在电话里哭诉着。每逢万家团圆的中秋节,她都会思念董淑云、李华兰等烈士,是烈士用鲜血才换来如今美好的生活。
康燕女士说,她结识的那些健在志愿军老兵和后人,都说自己想念烈士,有机会一定要到丹东来探望。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