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1-9-17 10:22:15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从十几年前的第一批软枣猕猴桃引种至丹东,到现在种植面积3.5万亩,已超过全国的三成。今年,鲜果产量预计收获1.5万吨,能占到全国市场的近一半左右。继草莓、蓝莓之后,作为我市小浆果“三宝”之一的软枣猕猴桃能否再次叫响全国,已经成为丹东人再次关注的焦点。
水土相服 产业发展迅猛
进入9月,丹东软枣猕猴桃进入采摘旺季,大量鲜果集中上市。去年因为倒春寒导致果子减产,而今年灾害性天气少,果树又逐渐进入盛果期,所以种植专家预计今年鲜果产量是去年的3倍左右,但价格同比去年却有不小的回落。
“几年前,‘龙城2号’最贵时卖到一公斤160元到240元左右,如今已经回落到一公斤二三十元区间。”从事软枣猕猴桃销售工作3年多的王建说,这几年的价格每年都有下滑。但是,外销量也大幅增加,目前已经销售到全国二十几个省市,今年他能卖到5000公斤以上。
野生软枣猕猴桃起源于东北三省,丹东作为最大的原产地之一,不论是气候、土壤、水质,还是到处遍布的丘陵坡地,都最适合种植。2008年前后,我市开始少量引种人工培育软枣猕猴桃。十几年间,软枣猕猴桃就在我市迅速落地生根并发展起来,振安、元宝、振兴、东港、凤城、宽甸都有大面积种植。不少农民还在自家的庭院少量种植,也取得了不小的收获。
丹东软枣猕猴桃协会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管理得当,软枣猕猴桃到了盛果期产量非常高,亩产一两千公斤比较常见。去年,宽甸长甸村个别种植户的亩产最高达到2300公斤,即使亩产1000公斤,一公斤按10元的销售价格计算,除去每亩2000元的管理成本,一亩地的收益也有8000多元。除了销售鲜果,还有不少果农向外地卖起了苗木。据不完全统计,我市目前从事软枣猕猴桃种植、销售、包装、加工、运输的从业人员已多达近十万人,软枣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的一个新路子。
精耕细作 亟需加大品牌宣传
丹东软枣猕猴桃专家于春祥告诉记者,目前领先不代表以后优势一直存在。由于我市的软枣猕猴桃大面积种植时间较早,所以果树普遍进入盛果期,产量可谓一枝独秀。但是,近几年山东、安徽、江苏、四川、贵州乃至新疆都已开始大面积种植。尤其是新疆,因为温差大,所产的软枣猕猴桃糖度更高。好在他们的种植时间较晚,果树尚未进入盛产期,产量相对较少,对丹东销售暂时没构成威胁。
“个别小种植户和小商贩,为了追逐利润,在软枣猕猴桃糖度还没有达到最佳时就开始采摘,提前进入市场销售。这就使得软枣猕猴桃即使放到软烂,口感也不佳,从而影响了丹东软枣猕猴桃在外地市场的整体口碑。”于春祥说,及早发现问题,把咱们丹东的软枣猕猴桃整体优势加大,这是我市广大从业人员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同物异名现象严重,目前市场上销售的“龙城2号”、“茂绿丰”、“玉龙909”、“丰树”等几个品种其实都是一种果,人为地把它们叫成多个名字,很容易让外地客商混淆,不利于我市软枣猕猴桃集中外销。
在鲜果种植、销售均领先全国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挖掘、提高软枣猕猴桃的产业优势,我市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布局,用软枣猕猴桃加工的果汁、酒、果酱已陆续面世。但是受限于企业的自身实力,市场规模不大,缺乏产品宣传。“这些产品只是初级加工,如果把软枣猕猴桃内含的多种有益元素深加工出来,会大大提高它的附加值。”丹东北林农业研究所负责人王勇介绍说,他们已经携手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开始提炼共同开发培育的“丹阳大梨树133号”软枣猕猴桃内含的多种元素,并通过深加工制成多种食品。该产品对直肠癌、糖尿病等疾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此项成果正在申请国家专利,如果成功,将会对丹东市软枣猕猴桃产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从2019年开始,丹东市有关部门协同软枣猕猴桃协会也开始着手申请“丹东软枣猕猴桃”国家地理认证资质,一旦获得认证,将有利于丹东市软枣猕猴桃的整体宣传及推广,有望能像草莓一样再次叫响全国,成为一张亮丽的丹东城市名片。
- 美不胜收!大美辽宁欢迎您
- 辽宁“时代楷模”:丹东市融媒体中心《铭记》工作部
- 首届“雪花鸭绿江杯”全国中老年羽毛球邀请赛在丹东开幕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振兴区:夏日雅集 沉浸式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 “丹东·凤凰山”号旅游专列首发 启程连接沈阳与丹东
- 丹东市中考顺利开考 各考点温情护航
- 辽宁:以文体旅融合之笔 绘就振兴发展新画卷
- 推动文体旅融合 打造“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城市新名片
- 丹东港大宗货物吞吐量跨越式增长
- 辽宁省第二批地名文化保护名录公布,丹东占俩!
- 鼓韵悠扬 文化共鸣 ——2025年“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丹东鼓乐展演精彩上演
- 鸭绿江畔 丹东真好 ——丹东精彩亮相2025辽宁省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