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放丹东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元宝区:“满弓紧弦” 加压奋进进入四季度,元宝区围绕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采取“区级领导+行业部门+属地”基点管理方式,区级领导全部下沉一线,抓增长强势企业带动、抓增幅下降企业扶持、抓中间企业提效,冲刺四季度,打赢攻坚战。今年以来,元宝区重点推动机械密封产业化、丹东贝耐斯耐磨材料科技、谦和实业加工标准化厂房等一批项目,截至目前已开复工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56个,总投资153.1亿元,开复工率112%,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42个,总投资151.2亿元。持续开展“汇聚元宝”系列促消费活动,全面激发消费市场活力。以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为契机,发挥元宝区家电聚集区优势,推动家电市场消费升级,持续激发居民消费潜能。同时,通过一系列文旅、节庆等活动,继续增强新安步行街、女人街商圈活力,推动文体旅商融合发展。提前谋划,激发秋冬季旅游市场活力。紧紧围绕资源、客源、服务三大要素,以融合发展为支撑,培育“燃点”“爆款”,策划研学采摘季、温泉惠民畅享季、金山湖冰雪嘉年银冬畅玩季3大主题活动,推出文化探寻之旅、城市漫游之旅、温泉冰雪激情之旅3条精品线路,举办“小小文旅推荐官”评选、社区运动会、新春系列晚会等11场文体赛事、展演,推动形成以文化游、生态游、康养游为“轴”,以乡村游、研学游、温泉游、冰雪游为“翼”,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容丰富、互为促进的冬季文体旅发展新格局。记者/田治华11/06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英雄出少年!连日来,我市职业技术院校在各类省级和国家级技能大赛中屡有斩获,捷报频传。10月23日~25日,辽宁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在大连市举办。丹东市技师学院派出18人参加了9个项目的比赛,最终获得3金、3银、3铜和8个优胜奖的好成绩。10月29日至31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高职组装备制造赛道“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在山东职业学院落下帷幕。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白砚文、张涵禹、张鑫鹏、焦泽炜荣获“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赛项银奖。10月30日,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高职组“汽车营销”赛项在河南郑州闭幕。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张岩、于腾皓、姜学慧、郑博元摘得“汽车营销”赛项铜奖。近日,在2024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数字孪生技术应用”赛项国际总决赛中,辽宁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白砚文、张涵禹组成的团队荣获大赛一等奖。我市高职院校在各类大赛的舞台上绽放光芒、收获荣誉,体现了专业技能、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也是我市近年来不断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全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结出的丰硕成果。记者/田治华11/05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满弓紧弦打响“收官战”近日,宽甸召开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领导小组调度会,动员全县上下铆足劲、拉满弓,以攻坚必胜的战斗姿态冲刺四季度,奋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重大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扩大投资的有效抓手。2024年,宽甸计划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90个,实际开复工130个;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49个,目前全部开复工。本宽高速公路、兴边沿江公路、宽甸东北黑土区侵蚀沟治理、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加工等超亿元项目稳步推进;硅深加工产业基地、宽甸纺织服装小镇、河口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区等储备项目,为县域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农业生产稳中有进,结构调整亮点纷呈。今年,宽甸粮食播种面积达61.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9.5万亩,实施26万亩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浆果种植面积13.1万亩,板栗种植面积、株数、产量均居全省之首,中华蜂饲养量3.5万群,林下经济产业预计年产值达12亿元。工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13家规模以上硼企业产值达8.85亿元;“小升规”培育库入库企业11户,“规升巨”培育库入库企业3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至44户;通过优化整合、纾难解困等举措,推动18家矿区复工复产。文体旅产业“活”起来、“火”起来。宽甸多措并举,构建“点线面”结合的全域旅游新格局。推进“宽甸六堡”展览馆建设和赫甸城城址遗址遗迹保护利用;举办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推进大会、辽宁大众滑雪系列赛、“走进宽甸”文旅大集、春游辽宁丹东宽甸鸭绿江(河口)桃花季等活动;推出“梦启G331国道”等主题精品线路15条,打造四季主题旅游线路48条。进入四季度,全县上下紧盯项目建设,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对在建项目不断强化要素保障,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增强发展信心;对重大项目进行“点对点”调度,推动项目早竣工、早见效;聚焦产业集群建设,推进省级农产品加工、非金属新型材料、绿色新型建材等重点领域项目;深入挖掘本地自然及红色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推进文体旅融合发展。记者/曲丹凤11/01
- 【牢记嘱托显担当 攻坚之年谱新篇】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10月30日,东北大学与丹东市合作协议签约暨东北大学科技成果专场发布活动在鸭绿江大厦举行。丹东市政府与东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市委组织部与东北大学组织部签订《丹东市与东北大学互派干部跟岗锻炼合作协议》。市人社局与东北大学教务处签订《共建大学生政务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并为基地揭牌。抗美援朝纪念馆与东北大学宣传部签订《爱国主义教育和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并为基地揭牌。东北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公室主任、科研院副院长李畅介绍了学校科技创新工作情况。随后,进行了东北大学科技成果发布路演。丹东参会企业代表与东北大学相关院系进行了对接磋商。记者/田治华10/31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振安区:加压奋进促发展进入四季度,振安区锚定“项目年”目标任务,加力冲刺赶进度,快马加鞭忙建设。10月15日上午,在五龙背镇孙家村楠大沟风景区文旅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在清理河道,河边木屋、烧烤亭搭建工作同步进行。该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成后预计年接待旅客约13万人,安置就业180人。天皓净化材料有限公司二期项目正在进行厂房建设,预计12月主体框架完工。该项目投资1.5亿元,占地60亩,预计实现年产值6000万元。投资1000万元的丹东碧丹蓝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免烧砖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建成后可带动就业30余人;投资500万元的汤山城镇暖棚建设项目抢抓工时,力争在年底前完工;丹东兰光服装有限公司新建二期厂房项目完成主体框架建设,建成后预计增加年产值4000万元;丹东凉电水泥改扩建项目竣工投产;仟宇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水泥电杆制造、金展服饰制衣、育健宝生物科技等项目正在推进中……据了解,今年振安区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60个,总投资97.1亿元;计划实施5000万元以上项目37个,总投资92.7亿元。下一步,振安区将持续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加压奋进、全力以赴,严格落实领导包保、专班调度、定期督办等项目管理调度机制,保障全年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完成。记者/姜慕馨10/31
- 两地交流促就业10月17日至10月19日,新疆“一地两师”交流工作组来丹开展就业交流活动。辽宁省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交流活动。交流工作组首先来到元宝区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试点区“区级指挥部”、元宝山公园“舒心就业”服务站点调研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元宝区人社局通过系统讲解,全面展示了如何通过“小网格”实现“大就业”。在振兴区零工市场及辖区内龙头企业丹东克隆集团,交流工作组听取了零工市场建设及运行情况,实地参观了企业的一线生产车间,详细地了解企业通过提高员工工资待遇、改善工作环境等措施,增强员工内心的归属感、获得感,进而提升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的做法。在随后的交流座谈会中,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人才招聘工作开展情况和智慧人力资源市场推广及使用情况。各县(市)区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负责人介绍了劳务品牌建设情况、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情况以及“舒心就业”基层服务站点建设情况。交流工作组对我市就业工作的各项亮点给予高度评价,赞扬我市智慧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以及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这种“大数据+脚底板”的创新服务模式让人眼前一亮,真正将就业工作落到了细节,落到了实处。记者:李美臻10/30
- 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四季度是重点项目冲刺的关键期。目前,丹东市各项目施工单位抢抓有利时机,铆足干劲,加快推进建设进度,奋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打好“收官战”。记者从丹东市发展改革委获悉,今年丹东市计划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70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00个,1亿元以上项目210个。截至目前,丹东市开复工500万元以上项目816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项目411个,1亿元以上项目214个。10月17日,在前阳户外纺织服装产业园内,东港市艾图爱制衣有限公司新建生产线项目现场一片忙碌景象。目前主体建筑全部封顶,施工人员正在进行内外部装修。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值3600万元,新增就业800人。“项目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正在进行设备调试,预计11月中旬正式投产。”东港大平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冷冻储藏库扩建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24106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38439平方米,新建冷库4层,高31.3米,容积26万立方米,设计库容量8万吨,实际经营运转冷藏能力6万吨。项目建成后,可帮助企业实现集中采购和分批销售,优化库存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位于振兴经济开发区的正时达表业(丹东)有限公司手表机芯精工制造项目建筑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及设备安装。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9921平方米,建设生产厂房及库房3座,购置多工位铣床、激光刻印机、高精度数控自动车床、精密手表齿轮滚齿机等研发、生产设备,建成后可年产统机手表系列机芯约100万套,预计年产值约7000万元,提供50余个就业岗位。下一步,丹东市相关部门和单位将继续对照“项目年”工作要求,加强沟通联动,坚持点对点跟进,持续刷新项目建设“进度条”;严抓获批资金使用管理,充分发挥中央资金的投资效益和撬动作用,加强项目实施进度全过程跟踪监管,加快资金拨付、支付,统筹推进获批资金项目开工建设进度;做深做实项目谋划储备,继续紧盯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国债等中央资金支持政策,重点围绕市政基础设施、水利工程、现代化产业体系等领域谋划储备一批高质量项目,推动一批新的投资项目落地。记者:郑鑫10/28
- 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进入四季度,丹东市合作区各在建项目工地按下“加速键”,抢工期、保质量、赶进度,全力加快施工作业,以项目建设新成效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底,合作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60个,开复工率达100%。位于临港工业园区东区的辽宁绿丹药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中药提取项目于5月开工,总投资3.1亿元,目前6栋厂房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中药提取物3000吨、片剂5亿片、胶囊剂5亿粒,增加产值2亿元,实现税收2800万元。仅用5个月时间,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大型镦锻曲轴生产线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6万平方米厂房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建成后将具备生产豪华游轮发动机、核电厂用发动机系列曲轴的能力,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丹东沐庠食品有限公司新建水产品加工厂房项目、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辽宁亿海电子汽车线束及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今年以来,合作区聚焦“项目年”工作目标,牢固树立“赶、抢、拼”意识,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实行“一企一策”,完善项目帮代办机制,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合法高效”的原则,为企业解决跨层级办事业务流程不清、跨部门沟通不畅、跨时段服务延时等难题。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管委会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调研、现场督办,倒排工期,以全程服务保障项目快速建设、如期投产。记者:刁庆峰10/28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合作区: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进入四季度,合作区各在建项目工地按下“加速键”,抢工期、保质量、赶进度,全力加快施工作业,以项目建设新成效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9月底,合作区5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60个,开复工率达100%。位于临港工业园区东区的辽宁绿丹药业有限公司年产3000吨中药提取项目于5月开工,总投资3.1亿元,目前6栋厂房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中药提取物3000吨、片剂5亿片、胶囊剂5亿粒,增加产值2亿元,实现税收2800万元。仅用5个月时间,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大型镦锻曲轴生产线建设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6万平方米厂房封顶,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建成后将具备生产豪华游轮发动机、核电厂用发动机系列曲轴的能力,填补该领域国内空白。丹东沐庠食品有限公司新建水产品加工厂房项目、丹东海合谷实业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线扩建项目、辽宁亿海电子汽车线束及电子元器件研发生产基地项目等,都在紧锣密鼓建设中。今年以来,合作区聚焦“项目年”工作目标,牢固树立“赶、抢、拼”意识,成立重点项目工作专班,实行“一企一策”,完善项目帮代办机制,按照“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合法高效”的原则,为企业解决跨层级办事业务流程不清、跨部门沟通不畅、跨时段服务延时等难题。针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管委会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深入项目一线实地调研、现场督办,倒排工期,以全程服务保障项目快速建设、如期投产。记者/刁庆峰10/25
- 【冲刺四季度 打赢攻坚战】宽甸: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进入四季度,宽甸经济开发区瞄定“项目年”目标任务,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吹响“冲锋号”,打好“收官战”。“生产车间、员工宿舍、办公楼均已装修,设备基本安装完毕,正在招募工人。”10月14日,丹东新昊服装智能制造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建设集服装研发、设计、加工、贸易于一体的大型纺织服装基地,年产成品服装500万件,预计年产值6亿元以上、税收近1000万元。辽宁众信矿山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高纯石英砂项目位于宽甸经济开发区青椅山工业园区,总投资1亿元,达产后预计年产值约2亿元、税收390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00个。项目于7月份开工,已完成基础打桩和实验室建设。总投资1亿元的秋实食品水产品及小浆果冷链加工项目2022年完成一期工程,今年又实施了二期扩建工程,新建厂房、冷库、办公室等,现已投产。为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保障企业生产经营,宽甸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城南产业园区主干道路A路、B路全线贯通,道路两侧绿化、亮化同步完成,基本形成骨架路网、主干路、次支路相互支撑的路网系统。接下来,宽甸经济开发区将持续加大项目引进力度,加速培育光伏、农产品深加工等创新能力强、品牌价值高的企业,提升整体竞争力;强化项目跟踪及保障服务,推动签约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在建项目尽快投产见效;盘活闲置资产,积极引入政策资金及社会资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持续完善城南、青椅山两个园区的基础设施,优化园区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积极为企业解难题,营造良好营商环境。记者/曲丹凤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