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2-8-17 10:32:46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一方面为企业纾困、为发展蓄能,以快招、准招、实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另一方面,想方设法保障现金服务不间断,让百姓用上“放心钱”……疫情发生以来,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把维护人民生命健康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作为己任,聚焦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提早谋划、积极引导各银行机构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我市战疫情稳经济保驾护航,助实体经济“活血舒脉”。
助企纾困 “雪中送炭”
受疫情影响,部分企业资金缺口加大,信贷需求陡增。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监测考核与协调调度,特别是复工复产关键阶段实行日监测、日调度,引导国有大型银行积极向总行、省行要资源、要指标、要政策,发挥机制灵活的优势,安排专项信贷规模,加快信贷投放节奏,力求信贷投放增量与增速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确保各项贷款增速与GDP增速相匹配。7月末,全市银行机构贷款余额1381.5亿元,比年初增加35.4亿元,同比增长4.2%。
再贷款和再贴现,是利率较为优惠的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近日,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发放再贷款11.8亿元、再贴现2.8亿元,重点支持小微企业、“三农”、服务业、制造业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惠及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多达1745户。今年以来,共累计发放再贷款21.2亿元、再贴现10亿元,惠及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3012户,再贷款使用量居全省首位,平均贷款利率不超过5.5%。
为有效推动复工复产和助企纾困,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组织开展“行长走企业”专项行动。全市28家银行行长级领导带队深入企业,实地了解疫情影响、还贷压力及融资需求,“点对点”把脉问诊,提供“一企一策”咨询指导和个性化融资方案。累计走访企业1544户,为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27.9亿元,新增贷款23.7亿元。近期,先后推介政府相关部门筛选的贷款项目118个、贷款需求总额29.7亿元,已有24户企业获得贷款支持,贷款总额2.1亿元;初步达成贷款意向的企业有52户,意向贷款总额4.5亿元。
落实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续贷、增加授信、延长还款期限等措施,努力提高小微企业贷款中的信用贷款、续贷和中长期贷款比例。目前,全市银行机构已为2100余户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涉及贷款143亿元。
打破传统的以房地产作为主要抵押物的单一格局,拓宽贷款抵押物范围,尝试开办订单贷、仓储贷、设施农业抵押贷等动产抵押贷款。同时,依托纳税、缴纳电费、银行账户流水等大数据信息,创新推出无抵押、无担保的纯信用类贷款,比如抗疫助企流水贷、税易贷、电e贷、云电贷等,破解小微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为复工复产量身打造特色信贷产品,比如抗疫助企核保贷、战疫工资贷、战疫采购贷、复工周转贷、复工惠农贷等。6月末,全市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90.2亿元,比年初增加33.9亿元,同比增长4.4%,有效缓解了复工复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护航运行 保障供应
疫情发生后,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第一时间了解辖内各银行机构网点正常营业数量及停业数量,准确掌握各银行机构现金投放及库存情况,加强现金运行分析,做好需求研判预测,及时应对现金需求变动形势,保障疫情防控现金供应充足。要求各银行机构对防疫需求的现金要做到特事特办,对民生需求的现金要做到急事急办,充分保障疫情防控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所需。
5月19日、5月24日、6月16日、6月20日及6月27日,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分五次投放发行基金共计24.68亿元,其中投放原封新券13亿元,充分保障封控期间和复工复产后辖内银行机构现金供应“不断档”。同时,要求各银行机构加大原封新券的投放力度,现金中心(金库)设置专用消毒、保管区,对封闭疫区、定点收治医院、专设隔离点以及疫情防控部门确定的重点单位交存的现金,必须经过消毒处理后方可对外付出,关闭存取款一体机自循环功能,全面阻断病毒通过现金传播的渠道,不折不扣抓好现金消毒工作,让百姓用上“放心钱”。
此外,充分利用丹东银行作为地方性商业银行网点多、辐射面广的特点,要求加强现金自助设备管理,及时监控ATM现金存量,做好机具运维和现金补充,确保自助设备不间断服务,保障公众取现便捷无负担。
多措并举 稳外资外贸
“疫情防控期间,运输成本大幅增加,给企业带来很大影响,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了解情况后,立足本职、主动作为,帮助丹东企业顺利渡过难关。”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成功帮助三家企业收回非关联企业代垫费用,折合人民币170余万元,解决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
特事特办,为辖内企业解决非关联企业代垫费用无法收汇难题,建立专项联系渠道,积极同企业沟通,了解掌握企业相关情况,国家外汇管理局丹东市中心支局坚持“问需于企、服务于企”理念,在全省首次以经常项目个案集体审议形式突破现有外汇管理政策限制。加强对银行的指导,确保企业资金及时入账。与此同时,用好用足各项外汇管理政策,积极为企纾困解忧,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出台“一揽子”便利政策,为企业送上政策“礼包”。鼓励银行通过企业网银、电子银行等渠道为企业提供金融服务,降低企业“鞋底成本”。例如,建设银行丹东分行为企业线上办理结售汇970万美元,占其结售汇总量的92.3%,企业资金入账时间平均缩短50%以上。引导银行向企业提供国际收支申报等线上化业务,实现电子单证等在线化、无纸化审核,便利企业跨境收付汇,全市银行累计为企业办理跨境收付2.6亿美元,结售汇2.3亿美元。
关注企业诉求,助力解决企业经营难题。指导交通银行丹东分行通过预审核的方式,为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资本金入账400万港元。指导农业银行丹东分行远程核验企业海运费付汇有关材料,为企业办理海运费付汇22万美元,确保货物及时出港,解决企业“燃眉之急”。聚焦中小微外贸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推广跨境金融区块链服务平台,目前丹东地区已有20余家银行的分支机构开通相关业务,实现区(县)全覆盖,疫情防控期间共办理出口应收账款融资165万美元,有效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手续繁”的问题。
高效履行经理国库职责使命。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疫情期间,正值留抵退税集中办理时期。鉴于个税汇算清缴退税、“六税两费”退税和留抵退税叠加,中国人民银行丹东市中心支行调整工作时序,延长工作时间,简化退税审核流程,实现退税全过程无纸化,对税务部门发送到国库的退税业务实行即审、即办,即时将退税资金汇划到收款人账户;同时加强对辖区国库库存余额的监测,及时将退税补助资金划拨入库,确保退税资金充足,加快政策红利释放,助企纾困。驻行办公期间,共办理退税2.6万笔,合计5.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