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乘势而上启新航——锦州为高质量建成辽西中心城市蓄势赋能
  • 发布日期:2021-12-20 9:59:19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社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

刚刚过去的5年,是锦州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5年,也是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5年。

过去5年,锦州不甘人后改革求索,东北陆海新通道“桥头堡”的区位优势、红色基因的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优势更为凸显。

所有将来,皆为可盼。今后5年,锦州市以建成辽西中心城市为核心目标,争先创优,奋力开创“营商环境好、产业基础实、创新能力强、区域格局优、生态环境美、开放活力足、幸福指数高、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的振兴发展新局面,以昂扬进取的姿态谱写新时代锦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我们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锦州在新时代走在前列,在新征程上勇当尖兵,为高质量建成辽西中心城市,加快实现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而昂扬奋斗。”锦州市委主要领导话语铿锵、信心满怀。

蓝图已绘就,奋楫正当时。实力、法治、文明、生态、幸福的锦州正款款走来。

锦州东湖森林公园。(摄影:逯云龙)

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

短短七八秒钟,一个8英寸半导体硅抛光片便“新鲜出炉”;只用3名科研人员,便能通过智能设备操控管理多台生产器械……在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这样的“速度与激情”每天都在上演。

“上半年神工股份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同比增长354.8%。上半年研发费用已经达到1946万元,超过去年全年总额。神工8英寸半导体硅片项目建成投产,实现了年产180万枚的生产能力,缓解了国内半导体大硅片供应不足的问题。”公司董事长潘连胜说。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速度与激情”,不难看到城市辖区内的企业正在深入贯彻锦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做好工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及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地的信心与决心,也不难想象今后5年,锦州市以“8+3”产业布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闯劲和干劲。

以前,石油化工、铁合金、农副产品深加工是锦州最拿得出手的“特产”。如今,厚积薄发的锦州市正逐步形成产业发展新格局。

工业家底日渐深厚。工业产业布局逐步清晰,落后产能加速淘汰,全市实施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342项,投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71个,光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呈现良好态势,被工信部列为国家产融合作试点城市。

锦州万得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摄影:高华庚)

创新生态逐渐成型。目前,锦州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1家,较“十二五”末期增长156%,技术合同交易额总量排名全省第三,瞪羚企业数量位居全省第五,省科技重大专项入选数量位居全省第三。

开放格局渐次拉开。目前,东北陆海新通道已谋划项目54个,总投资547亿元,正在成为全市经济发展和内外开放的首要引擎。同时,“十三五”期间引进内外资持续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累计实现进出口额909.3亿元。

崛起一座城,幸福一城人。过去5年,锦州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5216元和18188元。固定资产投资5年累计达到1790亿元。

产业兴则锦州兴。未来5年,锦州将围绕“质量替换,总量翻番”的目标全面发力,把“工业强市”作为实现辽西经济中心的主战场。

以做好工业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为抓手,推动“老字号”由硬变软、“原字号”由短拉长、“新字号”由小做大,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品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优化调整“8+3”产业布局,重点招商培育生物医药、新材料、清洁能源、精细化工以及再制造、高端消费品等利基产业,坚决实现“十四五”期末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工作目标。

紧盯规模大、增幅大、带动大、震荡大“四大类”企业抓工业经济运行,保持工业企业生产形势稳定。强化“数字锦州、智造强市”建设,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为工业产业赋能增效。

“建成辽西中心城市是锦州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辽西中心首先必须是经济中心,没有经济中心作支撑,辽西中心就立不住。全市上下必须横下一条心,切实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一号工程’,大幅提升城市经济实力,使锦州成为名副其实的辽西中心城市。”锦州市委主要领导说。

奏响乡村振兴新乐章

冬日里,站在义县七里河镇育新村村口,放眼望去,百余栋银光闪烁的高效种植大棚格外醒目。大棚内,西葫芦连成串地垂在地上,一派丰收景象。“近几年,育新村果蔬种植产业越来越红火,村里不仅建成了果蔬种植专业小区,还成立了果蔬种植合作社。没想到回家乡创业环境这么好,办事效率这么高,我一定把手头技术发挥好。”育新村创业青年李光中满怀信心地说,他明年计划承包200亩土地,用于创办集种植、养殖、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园。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巩固和深化,两者相互促进、密不可分。义县依靠“三变”改革衔接乡村振兴的方式,充分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成了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目前,锦州56.4万名农民变为合作社、企业、家庭农场的股东,整体增收近7亿元。全市1093个村确定了“三变”改革项目,214个村级集体收入“空壳村”全部清零。义县的“三变”改革为锦州市蹚出了一条农业发展集聚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发展新路径,是锦州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模式的一个缩影。

今年,放眼整个锦州乡村振兴实业的发展,已然呈现出百花齐放、多点开花的大好局面。义县的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得有声有色,北镇市打造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硕果累累,黑山县在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的路上蓬勃发展,凌海市的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可圈可点……

回望过去,辉煌成就放心中;展望未来,乡村振兴在召唤。

花卉种植项目带动七里河村村民致富。(摄影:高华庚)

未来5年,锦州市将在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日益完善乡村治理体系。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688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554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500万亩以上。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流通能力建设,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农产品交易市场构建等,推进一二三产联动发展。围绕粮油、畜禽、水产、果蔬、饲料五大农产品产业链,培育“拳头”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探索农村“三变”改革新路径。

“锦州将全面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加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锦州市委主要领导说。

打造营商环境“金招牌”

“以前公司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复杂、环节多,有时要往返数次,现在只需要跑一次,真是太方便了。”锦州市新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先生取到新的执照时表示。

“我在‘锦州通’APP上预约办理公司设立登记业务,办事不用排队,非常方便。以前20天才能办完的流程,现在2天就能完成。”12月10日,在锦州市政务服务中心,刚刚办理完公司设立登记手续的刘女士对这里的服务赞不绝口。

在锦州,像这样来自群众对营商环境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这是对锦州市委、市政府过去5年打造全省最优营商环境工作成果的极大肯定,也激励着新一届领导班子砥砺前行。

翻开锦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中的营商环境“白皮书”,锦州提出,未来5年,将以制度性举措坚决管住“吃拿卡要”,遏止“不吃不拿也不办事”倾向,打破“不找人难办事”的潜规则。

过去5年,锦州营商环境大为改观:累计承接、调整、取消、下放1385项行政职权事项,上线运行828个单部门、103个多部门联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好差评”制度覆盖了所有机构和窗口人员,“企业服务平台”在全省推广应用,“锦州通”APP综合便民服务平台日均访问量约10万人次。

“惠企一站通”累计受理解决企业提出的6987个诉求,帮助企业对接金融机构解决资金4.31亿元,5年新增市场主体16.6万余户……锦州在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交出了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政务服务大厅开通优化营商环境绿色通道。(摄影:高华庚)

锦州提出,在未来5年里,将以“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为切口,让“一件事一次办”成为常态,打造政务服务“秒办”品牌。

在行政审批过程中,锦州将全面引入容缺受理、告知承诺等制度,最大限度减少审批环节和时限。深入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利用大数据梳理企业和群众高频办理事项,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完善网上不见面审批。推进电子证照全面归集,推广电子证照、印章、档案应用,推行一证通办。推动跨部门联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

未来5年,锦州将重点推进政务诚信体系建设,依法依规完善守信践诺、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机制。治理政府失信,对招商引资、企业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政府履约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清理政府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坚决防止新的政府拖欠行为。

画出民生幸福同心圆

12月9日,记者走进改造后的锦州市凌河区五里营子小区,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生活气息。“改造后的小区干净整洁,让人心情愉悦。”谈及小区的变化,居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

2020年初,锦州投资4.5亿元改造144个老旧小区,五里营子小区位列其中。改造后,干净整洁的环境给居民带来了良好的生活体验。

一枝一叶总关情。探寻过去5年锦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轨迹不难发现,“民生”这条主线清晰、温暖而且坚定。

扎实办好重点民生实事。5年来,锦州累计投入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62亿元,全市5.0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面稳定脱贫,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投入29.7亿元,完成南山垃圾场封场、污水处理工程、供热管网改造、燃煤锅炉拆除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5年来,锦州城镇累计新增就业8.82万人;新增公办幼儿园47所,投入薄弱学校改造资金4.62亿元;连续5年上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1.9万套,改造老旧小区244万平方米。

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三河共治、三山共建、两环一带” 和“五大工程”建设取得扎实成效。小凌河滨河路、女儿河滨河路竣工通车,百股河滨河路加快建设;东湖公园等提升改造并向市民开放;文化艺术中心投入使用。

未来5年,锦州“民生”二字的分量,将变得越来越重。

建立“急难愁盼”工作清单和破解机制,抓紧时间把群众长期呼吁、具备解决条件的事办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十四五”期间,城镇新增就业5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决守住防止规模性返贫底线。建立基本保障兜底、多种形式互补、尊老敬老孝老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均衡化水平,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实施职工医保个人账户改革,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95%以上人口。

“谱写高质量建成辽西中心城市新篇章的愿景和目标必须靠实干来实现。新的目标已经确定,我们要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将工作目标分解到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上,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积小胜为大胜,以昂扬进取的姿态谱写新时代锦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锦州市委主要领导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