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辽宁铁岭伞灯秧歌:兼具满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
  • 发布日期:2021-8-27 10:23:31
  • 消息来源:学习强国

铁岭伞灯秧歌是流传于铁岭县东南部山区的一种兼具满汉民族文化特点的民间舞蹈,它以一持伞形彩灯者为前导(即“伞头”),指挥秧歌队伍变换队形和展示舞姿,故而得名。铁岭伞灯秧歌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年间已有了相关文献记载,至清道光年间已十分活跃,清末民初更是风靡一时。

铁岭伞灯秧歌角色丰富、人物众多。

铁岭伞灯秧歌属地秧歌的一种,其秧歌队伍的人数不固定,少则三四十人,多则五六十人,角色以“伞”“鼓”“棒”“花”(即“伞头”“挎鼓”“打棒”“拉花”)为基础,还包括“和尚吐”“沙公”“抱鞭”“老头”“老㧟”等人物。在活动时,铁岭伞灯秧歌有相对固定的队列顺序:一般由大锣开道,接着依次为书有“天下太平”等字样的会旗、鼓乐队和秧歌队伍。在行进过程中,秧歌队伍多由反穿皮袄、身挎串铃、手握大鞭子的“和尚吐”负责打场开道,并在“伞头”的指挥下,边扭边行进,最后是两名手持“肃静”牌子的皂白(即“衙役”)和分别代表满族、汉族官员的“二老爷”和“四老爷”收尾。

铁岭伞灯秧歌节奏明快、火爆热烈。

铁岭伞灯秧歌多在年节时组织活动,其演出程序可分为“拜庙”和“拜门子”两部分。拜庙,即秧歌队伍在活动前到附近庙宇举行的一种拜祭仪式;拜门子,即挨家挨户拜年,秧歌队在拜门子时要先在主人院内走“编蒜辫”“剪子股”“八面风”“四面斗”“卷白菜心”“龙摆尾”等各种花场,然后“圈大场”进行表演,高潮时“沙公”唱“秧歌柳子”,以祈求人寿年丰。铁岭伞灯秧歌的基本步伐为行进步、跟步和十字步,特点是出步有下沉感、摆胯、膝微颤。其舞蹈动作以角色区分,男角动作较为丰富,而女角动作较为简单,节奏明快,火爆热烈。2009年,铁岭伞灯秧歌入选辽宁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铁岭伞灯秧歌队形之“二龙出水”。
铁岭伞灯秧歌队形之“卷白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