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骑游沈阳红色地标
  • 发布日期:2021-7-7 10:01:23
  • 消息来源: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人民网辽宁频道联合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以“寻访红色地标、重温伟大征程”为主题,选择省内主要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红色地标,与哈啰出行共同设计适合单车骑游的10条线路,作为省内外游客游览学习的线路参考。

沈阳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经历了数次革命之火的洗礼。正因为如此,沈阳这座城市存有着大量的红色旅游资源。今天,本网就带领大家沿着沈阳市的大街小巷,用骑行的方式梳理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重温那些红色旅游景点背后的故事。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沿着北海街骑到柳条湖立交桥,向北望,便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当踏入博物馆大门的时候,时间就回到了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厉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供图

当日夜里,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1991年,在“九·一八”事变60周年之际,“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当时馆名为:“九·一八”事变陈列馆,主体建筑即为如今博物馆标志性建筑残历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经过多次改造扩建,总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600平方米,开放面积9180平方米,展线长510米。

博物馆共设有7个展厅,展览照片800余幅,实物300余件,文献、档案资料近100件,大小型场景19组,雕塑4尊,油画、国画等20余幅。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供图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作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世界上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 “九·一八”事变及对中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整体陈列是一座记录庄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是向人民群众进行国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谁是最可爱的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从“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出来沿着北海街向东,到达陵园街后一路向北,骑行大概30分钟,就到了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了维护其在亚洲的地位,立即出兵干涉。26日,美国总统H.S.杜鲁门命令美国驻远东的海军和空军参战,支援南朝鲜(韩国)军。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宣布派兵,并令美国海军第7舰队侵入台湾海峡。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发表讲话,警告美国: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同年10月初,中国根据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的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人民网 邱宇哲摄

70年前,在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13.3万优秀中华儿女,为打击侵略者、保家卫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苍松翠柏的掩映下,长眠着123位志愿军英烈。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里安葬着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黄继光,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孙占元、杨连弟及各级英雄模范123名,还有716具韩方移交的志愿军烈士遗骸。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人民网 邱宇哲摄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占地24万平方米,地势居高临下,拾级而上,迎面矗立着一座23米高花岗岩砌成的四棱锥形纪念碑。碑体正面是董必武同志亲笔题字“抗美援朝烈士英灵永垂不朽”。碑的顶部是中朝两国国旗,旗下是手握冲锋枪的志愿军战士铜像。碑的底部有铜铸的花环,花环的两侧刻有1950-1953,这是志愿军赴朝参战和美国被迫在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的时间。

沿着烈士纪念碑北望,可以看见一面环形的大理石墙,上面刻着174449个烈士英名。今后若再确认烈士,将顺序补刻,因为祖国永远不会忘记。

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烈士英名墙。人民网 邱宇哲摄

烈士纪念馆则是展示这些英雄事迹的核心载体。新开放的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6716平方米,展陈面积4035平方米,由序厅、抗美援朝战争、上甘岭战役全景画、英烈丰碑、永恒的怀念、尾厅6个部分组成。新建烈士纪念馆通过大量的史实、影像资料以及浮雕、声光电场景复原技术,生动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全貌。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从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出来,围绕北陵公园南侧的泰山路向南骑行,顺着青年大街骑到哈尔滨路右拐,40分钟左右便到了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

“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天,也就是1931年9月19日,中共满洲省委发出了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宣言》在第一时间以中共满洲省委的名义向国内乃至全世界通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九·一八”事变之后,是中国共产党最早以政党的名义提出以武装斗争的形式抵抗日本的侵略。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供图

《宣言》定稿后,立即刻蜡纸、印刷,并通过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进步学生在街头散发出去。这份《宣言》以中、日、韩三种文字印发,目的就是宣传和发动群众,让更多的人知道日本的侵略罪行,唤起更多人的觉醒,来共同反抗日本侵略。

散发《宣言》的时候,日本兵到处搜捕、杀害抗日人士,他们就巧妙地把宣言送到工厂、商场和老百姓家的院子里,塞到学生的书桌里。这份《宣言》让当时惶恐不安的民众第一时间听到了中国共产党的声音。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供图

在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皇寺路福安巷3号,就是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纪念馆占地2500平方米,展览面积740平方米。中共满洲省委是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至1936年1月在东北地区的最高领导机构。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以陈为人、刘少奇、陈潭秋等为书记的中共满洲省委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一次又一次的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士兵运动,发展和壮大了党组织。

中共满洲省委旧址纪念馆供图

在接下来的抗日斗争中,中共满洲省委先后培养出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周保中等优秀东北抗联将领,抗日的烽火燃遍了白山黑水之间。

从发出第一份抗日宣言的中共省委满洲旧址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几十年间无数先辈的浴血奋战,浓缩在十几公里的一条骑行路线上。当我们带着敬意站在这些旧址和纪念馆里,让历史与今天相连,仿佛仍然能看见先辈的模样,听见他们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