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大美中国
大美中国
起航“十四五” 昆明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
  • 发布日期:2021-2-5 10:22:51
  • 消息来源:云南网

奋进的春城昆明,百舸争流奋楫先,千帆竞渡再出发。

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对这座美丽城市改革发展走向的关注,对推进高质量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高度认同。

值得期待的2021年,让人充满信心与希望。

“十四五”时期是昆明市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起步期,也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期。

 

  “十四五”时期昆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夯实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奋力开启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新征程,为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作出更大贡献。

  遵循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昆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

——生态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和民生福祉再上新台阶

——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社会文明程度再上新台阶

——市域治理现代化能力再上新台阶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和目标,“十四五”时期昆明将重点抓好十一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驱动塑造发展新优势;

二是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经济体系;

三是努力创建更加开放的活力昆明;

四是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五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六是建设韵味浓厚的文化强市;

七是提升中国健康之城知名度;

八是打造绿色低碳的美丽昆明;

九是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动力;

十是共建共享幸福美好城市;

十一是提升社会治理和安全保障能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

  2021年昆明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万吨,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完成省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昆明将重点抓好八个方面的工作:

  着力补齐短板锻造长板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夯实工业高质量发展基础。实施100项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启动82个项目建设,30个项目完工。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加速发展大健康产业。加快打造以中药、民族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导,以若干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3+N”产业新体系。大力推进122个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确保生物医药制造业产值达300亿元,大健康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深入实施“数字昆明”建设。坚持以“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抓手,深入推进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云南省区块链中心建设,力争引进数字经济创新企业100家,打造3-5个区块链示范项目,新认定1-2家数字经济园区。确保数字经济总量达到2200亿元。

推动现代服务业扩容提质。大力发展总部(楼宇)经济,新增500强总部企业3家、税收亿元楼宇3幢。

  围绕六大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重点支持30项重大科技项目实现成果转化。依托昆明“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力争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实用技术成果300项,实现对外国际技术转移50项。

  着力扩大内需 强化发展动力支撑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围绕补短板、强弱项、增动力,强化项目包装,完成不低于4000亿元投资项目储备,实施好一批“十四五”开局重大项目,确保240个重大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700亿元,400个重大在建项目完成投资不低于1800亿元,中关村电子城(昆明)科技产业园二期、官渡区人民医院迁建等60个项目竣工。加快推进普洛斯环普产业园等30个重大工业项目建设,稳步提高工业投资占比。

  多措并举扩大消费。实施更大力度促消费政策,鼓励汽车消费、大宗商品消费。推进茶叶、花卉、橡胶、中药材等6个商品交易中心建设。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加快发展高端商业服务业,力争宜家等商业综合体开业,新引进国内外品牌首店、旗舰店50家以上。推进12个夜经济示范聚集区建设。扩大农村消费。持续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深入实施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昆明旅游更健康”品牌,实现旅游总收入2090亿元。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培育5-10个示范文创园区,确保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

  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争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在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管理,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抢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进实施等机遇,加快建设国内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际循环的门户枢纽。高质量推动自贸试验区昆明片区创新发展,实现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增长20%以上。制定昆明市国际化建设第二阶段五年规划(2021-2025),打造“叫得响”的国际化品牌,办好“住在昆明”“海外昆明周”等活动,在国家主场外交中体现“昆明担当”。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出台《昆明市优化营商环境办法》,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深化“一部手机办事通”推广运用,持续推动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不低于95%。

  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市外到位资金154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亿美元,实际投入亿元以上项目100个、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

  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省级民营小巨人培育工程,培育骨干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30个。建立民营经济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公共服务体系。打造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民营经济增加值达2800亿元。

  着力增强城市综合承载服务能力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坚持城市规划治理科学高效。构建全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体系。加快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普洱茶中心暨普洱茶博物馆项目建设。强化滇池、阳宗海流域等生态敏感地区规划管控。

  坚持精品化建设城市。启动渝昆高铁、昆明西客站“站城一体化”建设及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工程征地拆迁工作。续建昆楚(昆明段)、昆倘、福宜、三清、玉楚高速(晋宁段)等5条高速公路,启动玉溪(易门)至昆明(晋宁)高速建设。加快地铁1号线西北延、2号线二期征地拆迁工作,确保5号线年内实现“三通”。新建城市道路15条、续建16条,打通断启动三环闭合工程和环滇池慢行系统(一期)建设工程。新增公共充电站130座、机动车泊位1.4万个,完成9100辆新能源巡游出租车配套换电站建设。加推进城市更新改造87个项目,启动33个项目的安置房建设,完成改造项目8个,完善城镇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实施236.1万平方米的城镇老 旧小区改造工作。加强违法违规建筑治理,拆除违法违规建筑1500万平方米。

  高水平办好“两个大会”。全力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发出的“春城之邀”,实施好50个市容环境提质提升项目,完成62条城市道路优化提升,加快推进云南民族村、世博园以及7大城市公园提升改造,高水平办好COP15大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提升昆明国际影响力。 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落实“1+5+X”网格化工作模式,开展“城市大脑”建设试点,加快智慧交通建设,建成数字交通“一个大脑、三个平台”。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 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形成常态化健康文明提升机制。

 

 着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围绕花卉、蔬菜、中药材等“6+2”重点产业,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

开展乡村建设行动。实施乡村振兴“一五十百千”示范创建工程,持续深化“1+5”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创新实验区建设。创建10个省级田园综合体、50个精品示范村、100个美丽乡村。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改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3万座以上,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200个,建立常态化的收运处置管护机制。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筑牢绿色发展底色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国家、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建设。

  持续抓好污染防治。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确保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严格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强化细化落实河(湖)长制,抓好滇池、阳宗海、牛栏江、螳螂川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筇竹寺防洪截污及生态补水等面山防洪滞蓄工程,完成滇池、牛栏江及阳宗海流域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示范区项目48个,确保松华坝水库等7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以上,滇池全湖水质稳定在Ⅳ类。

  着力办实事促共享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千方百计稳就业;全力以赴保基本民生,构建15分钟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社区助餐服务,实施失能、残疾、高龄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年内引进名师50名,新增省一级示范幼儿园2所、一级高完中2所。改善学前教育公民办结构,公费学位占比达50%,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保持在85%以上,全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99%、93%、96%以上。实施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计划,建成校舍7万平方米、运动场7万平方米。扎实开展控辍保学,落实“双线十人制”“动态归零督查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全面清零、动态归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创新推进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注重抓好思政课、美育、体育、劳动实践、心理健康等教育工作,新增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30所,校园足球学校25所。

  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持续增加对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积极争取国家中医区域医疗中心、国家肿瘤区域医疗中心落地昆明,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完成3个县级中医院提质达标、12个心脑血管救助站建设,确保85%的县级人民医院建成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100%的中心卫生院达到“云南甲级乡镇卫生院”标准。

  扩大公共文化体育服务供给。全面实施“八大工程”,建设“一刻钟文化圈”,高质量提升“春城文化节”“春秋十讲”等文化品牌。推进翠湖片区、龙泉宝云片区、官渡古镇博物馆群落建设。

  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民族团结由创建全面转向示范,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谐稳定。

  继续办好10件惠民实事。

  着力转变政府职能 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全面打造法治政府、持之以恒改作风、强化廉洁从政。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长效机制,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提高政府部门谋大局、抓经济、定政策、促改革、抓落实的能力。 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工作,加强审计监督和统计监督。强化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做好行政应诉工作。精准有效落实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职工更好地担当作为、奋发有为。保持预防和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狠抓基层正风反腐,永葆人民政府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

  云南网记者 余红 龙舟

  图片摄影 记者 杨峥 张彤

编辑 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