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决胜之战 葫芦岛之为
  • 发布日期:2025-7-14 9:11:23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美如画卷的葫芦岛海滨。 特约记者田嘉摄
美如画卷的葫芦岛海滨。 特约记者田嘉摄

核心提示

决战决胜,葫芦岛气势如虹。

年初以来,聚焦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葫芦岛统筹灾后恢复重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抓经济发展不动摇,聚焦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全年谋划670个重点项目,同比增长10.7%,总投资2336.8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抓灾后重建不松劲,葫芦岛上下同心,在去年圆满完成灾后重建“第一步”的基础上,保持攻坚势头,水毁农田、道路、桥梁、河道在汛期前迅速恢复,灾后重建“第二步”任务顺利推进。

产业、项目、民生齐发力,葫芦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1月至5月,葫芦岛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9%,位列全省第三;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4.6%,增速居全省首位。

重建

决胜之年,葫芦岛善作善成的干劲韧劲不减。

去年“8·20”洪涝灾害发生以来,葫芦岛市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灾后重建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三步走”部署要求,始终将灾后重建作为市县两级“一把手工程”,以超常规举措应对极限情况,奋力打响了一场灾后恢复重建的大仗、硬仗、攻坚仗。

全市上下攻坚克难,赶在去年入冬前高质量完成了全市5447户重建住房的建设任务,圆满完成了“入冬前建完住房,保证群众温暖安全过冬”的“第一步”任务。

年初以来,葫芦岛市锚定“2025年入汛前,水利、交通等重要基础设施基本恢复灾前水平”的第二步任务,调度各方资源、采取超常举措,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道路桥梁施工、河道护岸修复……灾后重建各项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盛夏时节,再次来到建昌县杨树湾子乡,茅河两侧已经不见洪水肆虐的痕迹。杨树湾子乡是去年葫芦岛“8·20”洪涝灾害中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当时房屋、道路、桥梁、河道和农田严重受损,如今,损毁的道路以及河道已经恢复,被洪水冲垮的石洞子大桥新桥已竣工通车,新桥提升了高度,桥梁下方的涵洞升级成柱式桥墩,过水能力大幅提升;新桥加宽了桥面,从单车道变为双车道,通行更顺畅。河道两侧灾损农田也在春耕前完成复垦,田里的农作物长势喜人。“地里的黏玉米和土豆马上就要收获了,现在看,土豆的亩产大概7000斤,与往年差不多,黏玉米的行情也不差,一亩地能收3000元钱,等这一茬收完了紧接着种白菜。”丰收在即,种植户韩维广满面春风。

目前,葫芦岛正按照既定部署紧锣密鼓推动“2025年底,或再用一两年时间,全面恢复灾前水平并实现新的跃升”的“第三步”任务实施。

经历重建的绥中县明水满族乡祝家沟村风景更胜以往,6月插秧的五彩稻田已郁郁葱葱,与此同时,冷库建设与小流域治理齐头并进,农业产业与生态旅游共荣共兴。

创新

“通过‘揭榜挂帅’打破国外技术垄断的坚冰,新研发的新型滚刀一年就给企业带来6000万元左右的销售额。”说起公司新研发的长寿命滚刀,葫芦岛市力天重工机械有限公司技术主管于丽丽言语间满是自豪。如今,新型滚刀在国内超硬岩掘进领域市场是一枝独秀,先后应用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川藏铁路等国家战略项目,还一举打开了国际市场,产品远销塞尔维亚、韩国、意大利等国家,订单供不应求,公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随之攀升。“企业要想走得长远,离不开科技创新。”于丽丽说。

这句话在葫芦岛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体现得更为明显。这家建厂50多年的老企业,曾一度举步维艰。混合所有制改革后,公司下大力气开展核心技术攻关,一跃成为大型电力变压器领域的行业翘楚。去年,该公司的新能效变压器中试平台还成为葫芦岛首个省级中试平台,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温床”。

如今,企业创新活力迸发,聚焦企业需求,葫芦岛市集聚创新要素,依托科技招商行动,开展“百家科研院所进葫”“百家科技企业进葫”和“鹊桥会”等系列活动,对接50多个国家级科技平台,洽谈推进60多个科技投资项目,引进271项科技成果。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葫芦岛产业技术研究院光镀膜材料通过中试,实现小规模生产;辽宁伊菲科技与北理工合作的IGBT功率模块项目研发成功,已具备产业化条件;葫芦岛电力设备、兰得科技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的亦都合金带材正在中试。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葫芦岛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设计了重点发展新材料、核关联、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核心产业,侧重培育生物、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兴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4+X”产业布局,谋划新材料、高端装备、核关联项目以及储氢、光学等重点项目63个。

目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正以20%以上的增长率逐年攀升,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了15%。

蓄势

7月的葫芦岛,骄阳似火,但比天气更火热的是这片土地上涌动的建设热潮。

徐大堡核电1号至4号机组同步建设,其中3号、4号机组建设进程过半,预计2027年开始陆续投入运行。5号、6号机组项目建议书已完成编制。这个总投资1400亿元以上,辽宁省“十四五”期间投资规模最大的清洁能源工程,正开足马力,瞄准节点,冲刺建设目标。

以徐大堡核电项目为核心,葫芦岛市同步谋划核关联产业链,吸引中广核、哈电集团等央企配套项目落地,形成从核设备制造到技术服务的完整产业集群。

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建设同样火力全开,中船、大唐等风电、光伏项目相继建设投产,央企投资的风电、光伏项目总装机容量突破2000万千瓦,总投资达1833.02亿元,带动全市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发展。投产的中船风电兴城海上风机总装基地项目年产值20亿元,带动了本地配套企业发展,形成“央企引领、地方配套”的共赢格局。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年初以来,葫芦岛扎实推进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千亿级基础化工及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五百亿级清洁能源产业集群和有色冶金产业集群,以及百亿级船舶机械产业集群、泳装产业集群、海洋渔业(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文旅康养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等八大产业集群竞相发展。

聚焦产业集群,葫芦岛今年谋划重点项目670个,同比增长10.7%,总投资2336.8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28个。推进重点项目快速落地见效,刚开年,葫芦岛就吹响“变冬闲为冬忙”号角,开展项目前期“百日攻坚”行动,截至7月4日,536个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开复工率达到80%。

一个个重大项目的推进,是葫芦岛强劲发展势头的有力见证,也是葫芦岛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展现更大作为的有力支撑。

海阔潮平正扬帆。夯实“稳”的根基、积蓄“进”的动能,葫芦岛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