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5-5-23 10:20:14
- 消息来源:辽宁日报
新质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其规模和速度取决于当下、决定着未来。近日,“沿着海岸看中国”系列融媒体报道活动启动,将目光对准奔腾不息的中国海岸线,探寻新质生产力,共绘发展蓝图,奏响新时代沿海高质量发展的澎湃乐章。
一、辽宁:海洋大省的新图景
辽宁是海洋大省,东至鸭绿江口,西至绥中老龙头,绵延2200多公里的大陆海岸线居全国第四,勾勒出一道独特的“N”字形轮廓。
在这道轮廓线上,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六座沿海城市依次分布,既有壮美的海岸风光,又拥有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重大装备制造基地,在高质量发展中不断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二、船舶产业聚“基”而进
作为全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辽宁沿海已形成涵盖造船、修船、海洋工程装备、游艇制造、配套产业等完整产业链。大连湾、旅顺、长兴岛、葫芦岛龙港等多个总装基地和中远海运重工、大连船舶重工、中远海运川崎、恒力重工等龙头企业,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近年来,一批标志性成果相继问世:全球首艘液氨双燃料动力油船签约,LNG双燃料16000TEU集装箱船交付,世界最大13000立方米B型LNG燃料舱建成,新一代11.5万吨原油船完工。
2024年一季度,辽宁造船完工量达478.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5.4%;船舶企业完成产值505亿元,同比增长30.1%。
在科技创新方面,辽宁船舶企业不断实现突破:
-
中远海运重工建成国内首艘具备远程遥控、自主航行、教学实训功能的新型船舶;
-
大连船推突破高冰级不锈钢螺旋桨制造关键技术;
-
大连华锐研制出全球最大24000标箱甲醇双燃料集装箱船用曲轴,打破国外垄断。
科研支撑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大连海事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高校院所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新兴产业加速聚集
辽宁在新材料、精细化工、高端装备制造、工业基础软件等领域基础深厚、优势突出,成为新质生产力重要培育地。
(一)智能矿山装备
2024年2月,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矿山整体解决方案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成为智能矿山行业唯一入选整体方案的企业。
该方案融合在线检测分析、智能化控制、数字化管控和智能决策,广泛应用于采矿、选矿、冶炼、生产管控等场景,助力客户在成本、效率、安全、环保方面取得突破。
东方测控技术已应用于亚洲最大硼铁矿和国内最大井下铅锌矿等重点项目,展现出强大的技术攻关能力。
(二)光伏高端装备
营口金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展新赛道,从最初的铝材门窗设备转型为光伏组件生产线,再发展至高效电池及装备解决方案提供商。
目前,企业拥有核心专利742项,其中发明专利282项,先后荣获科技部“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等多项荣誉称号,持续在自主可控方向实现“变道超车”。
四、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2024年一季度,全省新增创新型中小企业23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68家。截至目前,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479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29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2家。
新质生产力在辽宁沿海正加速集聚、形成合力,不断推动全省沿海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编辑:邹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