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筑牢蓝色防线 守护海洋生态
  • 发布日期:2024-8-13 10:04:29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4月10日,丹东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专业队伍前往东港市,实地督导二道沟河、新沟河生态治理工程项目建设,助推东港市入海河流消劣工作。

在新沟河大沽沟段,督导队伍随机抽查点位查看水质情况,指出大沽沟生态治理工程初见成效,所采取的污水管线改造、消除污水直排口、岸边垃圾清运等措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从源头上削减入河污染总量,充分体现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总要求。

在二道沟河施工现场,督导队伍强调了该项目的重要性,不仅可以解决历史遗留生态环境问题,还能帮助小水产企业破解污水无序排放、污水管网覆盖不全面、农业和畜禽养殖污染点多面广的困境,从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质量满意度。

2020年,我市8个省控入海河流断面中有7个为劣五类水质,2021年仍有5个省控入海河流断面为劣五类水体。针对这些问题,东港市自2021年起,持续开展入海河流污染排查整治工作,深入调查分析每条河流水质影响因素,点对点制订整改方案,并形成了“一河一策”治理措施。截至2023年底,8条省控入海河流有6条完成劣五类水体消除任务,二道沟河、新沟河消劣工作持续有序推进中,将在2025年底前完成消劣工作。

类似的督导检查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坚持陆海统筹、河海共治,坚持问题导向,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深入整治,全力推进入海河流消劣,近岸海域水质得到明显改善。针对近岸海域水质和入海河流污染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协调市自然资源局执法船只,对近岸海域的8个监测点位开展预警监测,每月由辽宁丹东生态环境监测中心进行采样分析,以便提前预判近岸海域水质情况。同时主动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对接,就我市开展海水养殖对近岸海域水质影响进行分析,形成《丹东市近岸海域入海污染源解析与对策建议研究项目实施工作方案》。经过前期摸底调研、资料收集等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近岸海域入海污染源解析报告。

市生态环境局组织三方机构对东港地区所有河流进行多批次、全方位巡河,累计发现问题236个,全部反馈东港市政府并督促整改。该局还组织专业队伍对部分污染较重的入海河流开展排查溯源分析,形成水质调查报告6份,提前掌握水质状况,实现了从应急处置向超前干预转变。

仅2023年,市生态环境局便排查入海排污口共840个,对排污口“一口一策”整治清单进行了补充完善,截至2023年底,已完成封堵取缔5个,规范化整治756个。在排查的同时,该局深入推进入河入海排污口规范整治,把巡河发现的排污口全部纳入整治范围。完成入河排污口污染源关联,实现排污口精细化管理。此外,该局还持续开展小水产“散乱污”整治,推进水产品加工行业产业升级,联合相关部门督促属地政府做好渔港码头和养殖尾水督察整改与专项整治工作,建立台账清单,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

记者: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