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4-7-19 10:03:08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据丹东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报,7月16日8时至17日8时,丹东地区经历一轮降雨过程,平均降雨量36.5毫米。其中,东港市52.3毫米,凤城市46.1毫米,宽甸满族自治县13.1毫米,丹东市区48.4毫米。最大点降雨量出现在凤城市边门镇,为125.5毫米。
降雨期间,丹东市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共计发布预警29次,向预警地区各级防汛责任人发送预警短信531条,提醒相关责任人提高警惕、加强巡查,防范可能发生的山洪灾害。截至17日8时,主要降雨过程已结束,全市范围内无灾情报告。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我市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16日至17日,市防办部署强降雨防御工作,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防御措施。市自然资源局联合市气象局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二级橙色预警,建议凤城市边门镇加强对隐患点和危险区域的巡查检查。
振安区:紧急动员筑牢“安全堤”
连日来,振安区各部门紧急动员,确保安全度汛。

九连城镇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太平湾街道针对地质灾害隐患点、险工险段等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加大排查力度,确定涉险区域17处,逐一定制应急抢险措施。五龙背镇抢险队及各村(社区)抢险队全部上堤巡查,加强通讯联系,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振兴区:多措并举抓好防汛备汛
振兴区以“防”为先,提前开展隐患排查。

3处护坡墙修复工程于主汛期前全部完成整改,1座小I型水库、11条中小河流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精细化管理;对4处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检查,进一步明确责任人、联系人、监测人;对30家重点企业开展汛期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确保防雷防静电设施、报警装置、防汛设备、罐区、库房等设施完好运行。对230艘渔船、68个码头及自然停泊点进行了排查,结合海洋伏季休渔,落实防汛防台风等各项措施。
记者:郑鑫 姜慕馨 王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