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4-6-27 10:56:34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也是城市人民的幸福底色。近年来,丹东市元宝区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工作理念,从基础工作做起、从精细管理抓起、从薄弱环节改起,以“党建+”为引领,营造人人参与共建共治、人人争做创建“主角”的浓厚氛围。

推进改造治理 让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
“倾注护幼之情,常怀敬老之心”“好心情,好身体,健康生活从自己开始”……在元宝区新柳街,昔日破旧脏污、满是小广告的墙面,摇身一变,实现“颜值”与“气质”双提升,上面画有不同主题的彩绘,给街巷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

“之前看到小广告就心烦,现在不仅全铲干净了,还做了整面的彩绘,太漂亮了!”周边居民点赞。
近年来,元宝区积极推进城市更新,为永安花园、京剧院、金水湾等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实现“飞线落地”,增设业主食堂,增配智慧路灯、视频监控系统、车辆识别管理系统、智能垃圾箱、智慧充电停车棚等设施。同时,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引进智慧化阶梯教育、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智慧化宣讲课堂、智慧化就业服务、数字化监控平台等,让群众在文明城市创建、智慧城市建设中获得感成色更足。
打造精品范例 让文明实践“触手可及”
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抓手,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塑造城市文明形象、凝聚市民文明共识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元宝区按照“有场所、有队伍、有活动、有项目、有机制”的“五有”标准,建设完成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5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49个社区(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搭建起新时代文明实践四级组织架构,并设立了“城市印记展馆”“文明驿站”。
每年,依托各级各类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主题活动近万场,“辽望长城行大道”主题书画展、“虫逢”科普展、“文明护航”文明实践项目、“烟头换礼品”活动、共享单车整治等吸引市民群众积极参与。3年间,全区6处文明驿站志愿者服务时长累计2万余小时。
此外,元宝区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常态化设置市民需求征集表,提供雨伞、工具箱、药箱等便民服务工具,及时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小问题、微心愿。
加强共建共治 让市民群众当“主角”
在九道街道东尧社区,昔日杂乱荒芜的草地被改造成干净美观的口袋公园,居民主动认领、自治管理,春夏之交鲜花盛开、绿植悦目,“方寸之间”尽显民生幸福。

文明城市创建,惠及人民,必然也要依靠人民。为积极引导全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元宝区在辖区内实施区级文明创建包保和约谈办法,明确责任划分、督查范围和约谈实施方案;开展“门前四包”双向服务管理工作,在引导群众和市场主体参与城市管理的同时,政府部门及时跟进解决“门前四包”堵点、难点,双向发力,带动城区文明与基层治理水平“双提升”。
今年以来,全区累计清理小区堆占共计2100余处、卫生死角400余处、乱堆乱占9000余处、建筑垃圾140余处,清运沿街堆占835车;重新施划非机动车位120余处,公共秩序整治有了新成效。
此外,元宝区积极探索“文明实践积分制”和“乡村文明积分制”两个体系建设,辖区居民可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活动获取积分,凭积分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兑换文化宣传礼品等。截至目前,元宝区注册志愿者由年初的2.7万人增长到3.4万人,创城工作得到了群众的广泛支持和积极配合。
接下来,元宝区将继续凝聚工作合力,聚焦文明城市创建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狠抓薄弱部位,着力补齐短板,加大宣传力度,大力营造“全民上阵、全员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进一步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效。
记者:李雯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