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3-12-26 10:20:15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美啊,路面干净,私搭乱建的少了,夏天路边的花坛,各种鲜花争奇斗艳的,晚上街上各种彩灯太好看了,我家外地亲戚来了,都夸咱丹东环境好。”最近的一次采访中,问及对城市环境的印象,宾馆社区居民李强立马打开了话匣子,他的话也道出了很多市民的心声。
城市市容环境关乎城市形象,涉及千家万户。今年以来,本着“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的原则,市住建局全面开展市容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工作,不断提升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及治理能力,着力打造“干净、整洁、安全、有序”的城区环境,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城市环境好坏,首先看卫生,为打造干净城区环境,全市环卫部门积极推进清扫保洁、垃圾收运及环卫设施精细化管理,采用洗扫车对各主要街路进行洗扫,洒水车对路面洒水降尘,改善空气质量,基本建立清理收运到中转站、中转站到处理设施的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加大收运频次及时清运生活垃圾。市内新建公厕1座,增加内厕开放15座,目前我市建成区内实体公厕达169座,内厕开放达265座,城市公厕总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98座。沿江24座公厕实现24小时开放,落实全天候保洁管理制度,以满足市民、游客出行游玩需求。
“人居环境打造看力度,更看细节,像我们对园林景区、户外招牌及亮化设施实施精细化管理,就是从细节着手,打造整洁城区环境。”市住建局绿叶杯办主任王嘉瑶说。今年十一前夕,市住建局组织各相关队伍,在市区公园广场、主要街路栽摆花卉40余万盆扮靓城市,规范设置广告和招牌设施,确保不遮盖建筑物外观轮廓,不影响建筑物本身和相邻建筑物采光、通风,清理沿街悬挂条幅及落地广告灯箱,加大亮化设施排查范围、力度,及时维修损坏路灯,确保亮灯率95%以上。同步完成迎宾路线专项整治,对机场出入口及7处沿江码头进行景观改造,栽植树木1200多株,改造亮化及排水设施,设置生态围挡、隔音屏及抗美援朝出征地主题标识,增加丹东工业历史主题喷绘等。
在市容市貌、垃圾分类的精细化管理上,市住建局常态化开展市容乱象整治清理行动,清理主次街路、居民小区各类小广告小张贴5151处,清理乱堆乱占2.9万余处,清理私搭乱建、小仓房、小菜园等1410处,清理圈占停车位688处,清查“僵尸车”35辆,因地制宜增划非机动车停车位,引导市民规范停放非机动车辆。推动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分类抱桶、果皮箱已基本实现公共场所全覆盖,基本做到垃圾分类投放收集。
在此基础上,市住建局进一步推进基础设施精细化管理,加强道路基础设施常态化巡查防控,提高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提升城市道路养护水平,对市区内30余条道路进行整体改造,摊铺路面约14.7万平方米、铺设步道约5.8万平方米、铺设边石4.06万米,维修检查井2020座,新增井室防坠网499处、步道停车位350个、无障碍通道602处,对45条主次干路踏步台阶进行维修整治,推进十排泵站改造,更新内部设备。同时,市住建局还进行雨污管网分流改造,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带来的安全隐患。
记者: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