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牢记嘱托显担当 首战之年建新功 | 辽宁日报点赞丹东
  • 发布日期:2023-12-21 12:42:25
  • 消息来源:丹东发布

12月18日,辽宁日报在头版和三版分别以《丹东全力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让“幸福曲线”持续上扬——丹东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纪实》为题,对丹东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进行了报道。


原文如下:

丹东全力改善民生增进百姓福祉


记者 黄宝锋报道  “‘长者食堂’办得太好了,我们切实感受到了温暖和幸福!”端着可口的午餐,丹东市振兴区东辰社区77岁的滕秀英老人赞不绝口。
建成至少20家、实现市区及三县(市)主城区各街道至少建有1处对老年人给予优待的老年食堂,是丹东市2023年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之一。
让老人吃出“幸福滋味”。丹东市以现有的街道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主体,以物业服务企业、社会餐饮机构等其他单位为补充,统筹规划布局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建设完成22家“长者食堂”,解决了高龄、独居等老年群体的“就餐难”问题,让更多老年人和居民享受到优质的便民服务。
今年以来,丹东市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群众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保等各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8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2.7%;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免申即享”;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已全部开工,新建口袋公园15个;计划改造的24条城市道路已全部完工;供水管网改造完成89.3公里,排水管网改造完成48.4公里;燃气管网改造工程累计改造20公里,智能燃气表安装13.1万块;完成新增“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0项、便民服务驿站527个,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均已配置24小时自主服务终端……
数字无声,却是丹东市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美丽文明的幸福宜居城市的最好注解。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丹东市紧扣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加强生态保护、利用和修复,统筹推进美丽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筑牢生态安全防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托起“稳稳的幸福”。



核心提示


梳理丹东市一年来的发展脉络,会清晰地看到一条加速上行的曲线,这条曲线就是改善民生的“幸福曲线”。


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免申即享”;500张“家庭养老床位”按时保质完成;22家“长者食堂”建成并投入营业;实施老旧小区改造33个;新建口袋公园15个;24条城市道路改造完工;供、排水管网改造完成137.7公里;燃气管网改造完成20公里;更换智能燃气表13.1万块……


循着民声来,奔着民意去。年初以来,丹东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头等大事,顺应群众期盼,厚植民生沃土。一项项顺应民意、贴近民情、排解民忧的民心工程的落实,一天天累积的实实在在变化,让丹东市的发展实绩更有温度,民生答卷更有厚度。


办好民生“小事” 诠释为民情怀


“食堂饭菜花样不少,价格也实惠,在家门口就能吃上便宜、放心的热乎饭,真是太暖心了!”在丹东市振兴区知春园小区门前的“长者食堂”,经常来就餐的张秀兰高兴地说。目前,振兴区帽盔山街道辖区内有3家“长者食堂”,向辖区1600余名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服务。


民以食为天,吃饭的事儿虽小,却关系到千家万户。为了让老年人“食”有所依,年初以来,丹东市以现有的街道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村(社区)养老服务站为主体,以物业服务企业、社会餐饮机构等其他单位为补充,统筹规划布局老年助餐服务网络,全市建设完成22家“长者食堂”,实现丹东市区及三县(市)主城区各街道至少建有1处对老年人给予优待的食堂。“长者食堂”解决了高龄、独居等老年群体的“就餐难”问题,让更多老年人和居民吃出“幸福滋味”,享受更加优质的便民服务。


聚焦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丹东市持续强化要素和资金保障,支持示范型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对建设运营“长者食堂”和老年人就餐给予适当补贴,加速智慧养老平台推广应用,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的养老服务需求,促进养老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丹东市加大对长寿老人的关爱,翻倍发放高龄津贴,90岁至99岁老人的高龄津贴由每月100元提高到200元,100岁及以上老人的高龄津贴由每月200元提高到500元。


“真是太方便了,在家门口的药店买药就能享受到职工医保统筹,非常暖心!”家住丹东市振兴区福春小区的居民张红高兴地说。


让群众看病就医更便捷,今年年初,“实施职工医保门诊共济保障机制,实现异地就医‘免申即享’”被列为丹东市重点民生实事之一。年初以来,医保部门积极落实门诊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截至目前,全地区已开通185家定点医疗机构、926家定点零售药店的职工门诊统筹业务。今年1月起,丹东市全面开通了临时外出就医“免申即享”自动备案服务,非急诊且未转诊的参保人员在异地联网定点医院就医时,无须办理备案,即可在就医地医院直接结算。除此之外,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省内异地就医和在校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大学生返乡就医,均可实现“免申即享”。


润民心,惠民生。推进健康丹东建设,丹东市财政筹集资金4.42亿元,支持实施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地方病防治,加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和培育力度,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县域医疗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开展中医药服务体系提质升级行动等多项卫生健康事业。


聚焦民生关切 增进民生福祉


冬日,走进丹东市振兴区纤维街道福春六小区的休闲广场,色彩缤纷的防滑地面、崭新的健身器材,居民或健身,或散步,享受着冬日阳光。“出门就是休闲广场,感觉仿佛住进了新小区,只要天气好,我都会带着小孙女出来玩儿,带娃、锻炼两不误。”居民李波高兴地说。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振兴区住建局因地制宜积极谋划,为居民打造休闲广场。今年6月,福春六社区党委广泛征集群众建议,将小区内的“旧广场”打造成居民健身“新乐园”。经过三个月的紧张施工,10月底,新广场建设完成,正式投入使用。


聚焦百姓关切,今年以来,丹东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老旧小区、供排水管网、城市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着力补上城市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提升城市品牌形象。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丹东市同步实施燃气等老旧管网更新改造项目和供排水管网改造。截至目前,已完成供水改造89.3公里,排水改造48.4公里,燃气管网改造20公里。与此同时,对管道燃气居民用户端燃气设施实施安全改造,为全市管道燃气居民用户安装超声波智能燃气表、自闭阀、长寿命金属连接管。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安装智能燃气表13.1万块。


“上下班开车不用再绕行了,道路也变宽了许多,太敞亮了!”在丹三路附近上班的市民白洁开心地说。今年7月,丹东市打通了连接黄海大街与鸭绿江大街的交通要道丹三路,使市民出行更通畅、更安全,同时也缓解了周边交通压力。


今年4月,关乎城市形象和功能,关系千家万户安全便捷出行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10月底前,振五街、红房一街、九江街、东齐路、东泰路、金港路、佳兆业西路等24条城市街路改造任务全部竣工完成。


在元宝区平安街16号楼下新建成的口袋公园里,一位老人推着购物车缓步通过无障碍通道,几位老人正使用健身器材在做健身运动。“以前这块儿地,附近居民用来停车、堆杂物,乱糟糟的,现在改造成公园,停车、休闲两不误,真是太好了!”周边居民赞不绝口。


此处口袋公园占地面积551平方米,别看面积不大,考虑到附近居民生活实际需要,住建部门在设计施工时花了不少“小心思”。公园中心地段有一处陡坡,为方便居民出行,楼梯被设计成两段,并附带无障碍通道,楼梯边移栽了海棠树。楼梯将整个公园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规划停车位,并为电动自行车用户设置了充电设施;另一部分则规划出更大的空间,给附近的居民进行休闲健身。花坛边上设置了防腐木座椅,使花坛既具有景观性又有休息功能,靠近居民楼的花坛种植矮灌木,不会遮挡居民家的光线。


于细微处见真功。今年以来,丹东市住建局将功能性不全、景观不佳的部分绿地打造成口袋公园,设计绿化盆景,设置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满足周边居民对健身休闲的需求。截至目前,已建设完成口袋公园15处。改造后的口袋公园,还适当融入廉政教育、植物科普、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元素,让口袋公园的小空间发挥大作用。


为了解决北部山区万户居民限时供水问题,丹东实施北部山区供水扩能改建,分别对元宝山净水厂和珍珠山净水厂进行改造。今年9月,元宝山净水厂主体工程投产运行,万户居民限时供水问题得到解决。


为切实将实事办好、好事办实,丹东市政府督查室将重点民生实事纳入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坚持每月深入项目一线跟踪调度,督帮一体推进,实时掌握项目推进情况,及时梳理并帮助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确保市政府的庄严承诺按期兑现,使老百姓眼里的发展成果不再仅仅是“统计数字”,而是溢满心间的获得感,写在脸上的满意度。目前,年初确定的涉及环境、医疗、供水等方面十大重点民生工程,已全部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