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3-11-21 11:04:47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感谢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梦。”每天清晨,宽甸满族自治县虎山镇长岗子村3组保洁员苗玉龙就忙碌起来。苗玉龙的老伴儿身体不好,他本人也患重病,重活累活干不了。2022年3月中旬,长岗子村党支部书记徐瑞阳找到苗玉龙,“咱县里正在开展就业扶贫工作,给咱们村两个保洁员公益岗,按月给补贴,还不耽误种地,每月1580元,这活儿你能不能干?”“这可是大好事啊。”苗玉龙听了特别高兴,一口应下了这份差事。
像苗玉龙这样受益于公益性岗位的群众还有很多。2021年以来,丹东市累计为11246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6680.55万元,通过公益性岗位共安置7523名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发放岗位补贴1.3亿元,全市零就业家庭一直保持动态为零。
市人社局公布的前两季度就业信息显示,丹东市全地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已完成全年省指标的121.2%,全地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完成全年省指标的66.11%,全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完成全年省指标的83.58%。
近年来,丹东市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积极落实国家和省“降、缓、扩、返、补”等惠企政策,出台助企纾困和民生保障24条举措。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坚持“简化手续、缩短流程、高效便企”原则,为企业提供高效服务。2022年以来,各级政府共为3728户企业发放补贴资金4000万元,稳定岗位10万个。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延续至2024年4月30日,费率继续按1%执行,共为全市1.2万户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1.3亿元。落实部分行业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政策,对部分行业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企业职工失业保险的单位缴费部分,缓缴期限为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共为全市300户企业缓缴失业保险费250万元。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问题,丹东市大力持续开展各类招聘活动,累计组织召开各类招聘活动400多场,服务用人单位6000家次,提供生产制造类、专业技术类、管理类、服务类等就业岗位5万多个,需求人数6.55万人次,与用人单位达成初步意向4900多人次。市人社局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留丹就业,每年招募15名“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同时,坚持在省内省外开展“带企业、带岗位、带政策”走进高校系列招聘活动75场,参会企业数500家,提供岗位数8000个,需求人数2万人,达成意向数3000人,发放宣传材料数2万份。广泛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高校毕业生专业转换培训、就业重点群体培训等工作,累计完成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7.5万人次。
此外,积极做好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工作,依托63个乡镇的远程培训网络,组织开展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利用农村大集人流量大的特点,开展“农村大集”返乡农民工招聘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适合岗位2500个次。持续开展“春暖辽沈·援企护航”“奋斗正青春·筑梦在辽宁”等省、市系列招聘活动,进场招聘企业3500家次,提供就业岗位4.7万人。
记者:王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