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丹东
17.5万尾刀鲚放流鸭绿江、大洋河
- 发布日期:2023-11-15 10:48:23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11月10日,在东港市长山镇一处渔业良种场,工人们把刀鲚鱼苗用网具捕捞出水。经测量,鱼苗平均体长13cm,平均体重3.5g,现场专家一致确认,刀鲚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高级工程师孙述好介绍,刀鲚俗称刀鱼、凤尾鱼,又名长颌鲚,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黄渤海、东海及各通海江河和附属湖泊内。刀鲚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每500克售价在千余元甚至万余元左右,属高价值的名贵鱼类,极具开发潜力。由于受人为干预的影响,刀鲚在长江口和辽河口的自然种群数量急剧下滑,仅在鸭绿江和大洋河口有少量分布,其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为保护刀鲚野生种群资源,增加本地区土著鱼类的养殖种类,提高养殖户经济效益,丹东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承担了刀鲚全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项目,计划从2022年起利用三年时间,突破刀鲚全人工条件下从亲鱼培育到商品鱼上市多个环节的技术难题,全力以赴实现刀鲚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的产业化。2022年冬季,课题组先后尝试了多种越冬模式,其中有两种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果,经过团队成员集思广益、总结分析,初步形成刀鲚大规模越冬的试验方案。今年4月,科研团队捕获刀鲚亲鱼562对,获得大量的刀鲚受精卵,通过精心孵化和培育,获得了刀鲚水花苗种62万尾。截至发稿时,已累计培育出刀鲚10cm以上苗种30万尾,其中17.5万尾用于鸭绿江和大洋河增殖放流,补充种群数量,达到保护自然种群的目的。
接下来,市渔业发展服务中心将继续立足研发本地名优土著种类,坚持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科研理念,整合科研力量解决核心问题,发挥渔业中心在水产领域的技术优势,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记者:邢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