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多彩辽宁
多彩辽宁
辽宁省沈抚示范区:深耕“试验田”建设“先行区”
  • 发布日期:2023-7-18 9:54:35
  • 消息来源:丹东日报
市容环境日新月异的沈抚示范区。
市容环境日新月异的沈抚示范区。

观察当下辽宁的振兴发展,一片改革创新“试验田”提供了一种新视角。

透过一张“成绩单”,可以看出这片“试验田”的迅猛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预期、无限发展潜力。

今年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5.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19.6%,其中税收收入同比增长23.5%,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9%,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持续领跑全省。

作为国家级改革创新示范区,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这个面积不足300平方公里,崛起于沈阳、抚顺两市交界地带的“后起之秀”,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打开了全新空间、提供了澎湃动力,成为全省上下奋力推动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的鲜活注解。

打造东北地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优化投资营商环境的标杆区、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区和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引擎,既是沈抚示范区肩负的政治任务和职责使命,同时也蕴含着无限的发展机遇。这就决定了单纯的速度与规模,不是其价值取向,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才是全区上下的不懈追求。这也意味着示范区的发展征程上,注定没有寻常路,每一步都要为全省乃至全国改革创新不断“摸石过河”、承受“压力测试”,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辽宁实践当先锋、作示范、建新功。而做好这一切,离不开“敢闯敢试”的胆识气魄、“创新创优”的价值追求。

秉持这样的发展定位,回望沈抚示范区今年以来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一系列过硬举措,更能准确把握沈抚示范区建设的深刻考量和核心内涵。

聚焦问题、精准突破,让改革攻坚的强度更强。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必须要在谋划地区改革发展上下功夫,在解决突出矛盾问题上下功夫,在激发改革创新活力上下功夫,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企业松绑、为创新除障、为公平护航。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进营商环境建设。优化示范区体制机制,精准划分区域功能,以实施组织架构、人才制度、薪酬制度等改革为重点,以构建“管委会+自贸协同区+公司+市场化专业组织”为主要方向,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新项目要素保障机制,实施用地、用能、用工等降低企业资源要素成本的差别化政策,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制度,启动“以亩均论英雄”改革,全力保障重点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

先行探路、彰显特色,让创新驱动的亮点更亮。辽宁是科教大省,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家底厚实,只要把科教资源充分利用好,把创新动力充分激发出来,就能在未来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今年以来,沈抚示范区着眼塑造发展新动能,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协同推进,努力打造“机制完善、平台支撑、基地引领、生态良好”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创新机制方面,建立科技型企业融资及知识产权风险补偿机制、高校院所与企业间技术研发转移和人才双向流动机制、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机制,建立知识产权评估、价值分析的质押登记服务等制度。在创新平台方面,联合辽宁生产力促进中心,正式成立沈抚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联合武汉光谷等龙头企业,共同打造要素齐全、服务完善、示范性鲜明的区域创客中心。

以民为本、改善民生,让利民惠民的实招更实。实施三年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振兴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一直以来,沈抚示范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建设宜居、便捷、绿色、平安的示范区。今年,沈抚示范区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建设进度,沈阳七中及文艺二校玄菟中小学今年秋季建成投用,年内实现方大综合医院建设完成并开诊运营,省肿瘤医院沈抚院区一期封顶。全面提升生态环境建设水平,深入实施“治改提创”专项行动,向影响城市环境的顽瘴痼疾宣战。目前已累计清理各类垃圾点位百余处,清理整治各类违规露天堆场40余处。

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靠的不仅是雄心壮志、豪言壮语,更要靠担当作为、拼搏进取。只要努力打造一支敢担当、有作为、善创新的干部队伍,形成一批实用管用的制度创新成果,全力破除转型发展的诸多瓶颈和障碍,相信沈抚示范区必将夺取新时代“辽沈战役”中“沈抚战场”的全面胜利。

记者:董翰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