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开放丹东
开放丹东
振安区法院推出“1+1+N”护农机制 为水果萝卜产业保驾护航
  • 发布日期:2025-8-29 10:15:20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买种子怕被骗、签合同怕吃亏、卖萝卜怕欠款……这些困扰水果萝卜种植户的难题,如今有了新的解决方案。近日,振安区法院九连城法庭创新推出“1+1+N”护农机制,通过在每个村设立联络员、一天内快速响应、提供多项司法服务等方式,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构筑起全链条司法保障体系。

时值九连城镇特色农产品水果萝卜大面积种植的关键时节,九连城法庭联合镇政府举办“法理润农”专题座谈会,邀请马市岛村等主产村村委会主任及种植户代表,聚焦产业发展中的法律痛点与治理难题进行深入交流。据介绍,九连城镇水果萝卜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亩产约5500斤,亩产值达8250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金字招牌”。随着“叆河青萝卜”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产业品牌价值持续提升,但规模扩张带来的“成长烦恼”也日益凸显。

“买到了假种子,出苗率低,维权却拿不出有力证据。”“土地流转大多是口头约定,事后纠纷不断。”“外地客商收了货,货款却一拖再拖,怎么办?”……座谈会上,种植户们纷纷倾诉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难题。种子质量、合同规范、销售风险成为村民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法庭工作人员认真倾听、详细记录,并现场答疑解惑,将这些问题分类整理成详尽的《护农法律需求清单》,为后续精准司法服务提供了清晰指引。

为了让法律保障更及时、更贴近农户需求,九连城法庭与村委会签订了《护农联动备忘录》,创新推出“1+1+N”基层护农机制:在每个水果萝卜主产村设立1名“涉农纠纷联络员”,作为连接农户与法庭的“前哨站”;联络员收集到纠纷信息后,第一时间联系法庭,法庭承诺接到联络员反馈后,1天内与农户取得联系,了解情况并指导证据收集、提供法律建议;同时整合“N项司法服务”:定期开展田间普法活动,针对种子购销、土地流转等高频问题制定标准化合同模板,推动矛盾纠纷前端化解。

“过去是案子到了法院才介入,现在是种子下地就跟进。”九连城法庭庭长孙雷表示,法庭将持续深化“法理润农”品牌建设,依托“法庭+村委会+农业大户”护农联动体系,将司法服务覆盖产前、产中、产后全环节,让法治甘泉精准滴灌田间地头,切实守护农民“钱袋子”、擦亮“地标金招牌”,为促进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法治屏障。

记者:张丽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