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鸭绿江之窗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联动调解化纠纷 多元赋能促和谐
  • 发布日期:2025-8-7 9:37:29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从申请调解到拿到工伤补偿款,只用了3天,没跑第二趟,也没伤和气,真是太好了!”日前,在东港市综治中心仲裁庭外,九级伤残职工张某握着赔偿协议书感慨万千。一场因离职待遇引发的纠纷快速化解,正是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丹东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主动嵌入“综治平台聚能、仲裁全程引导、多元协同发力”劳动纠纷治理体系的生动实践。

今年6月,张某因解除劳动关系后的工伤待遇问题与企业发生争议,双方协商未果,遂向当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提出诉求,通过中心快速调度、多部门联合调查、现场专业调解,高效促成和解,及时保障劳动者权益。

今年以来,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丹东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紧紧围绕“预防为主、调解优先、仲裁提速”工作主线,深度融入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建设,积极探索“两全两服务一调处”工作机制,建立“受理—交办—办理—回访”闭环机制,着力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化解水平,全力推动县级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入驻综治中心。目前,全市已完成6家仲裁机构入驻,派驻工作人员8名,设立仲裁庭3个、调解室7个,机构入驻率达100%,综治中心人社窗口已成功办理劳动纠纷案件8件。

化解纠纷不能止于“事后灭火”,更要着力“提前防火”,在治“未病”上下功夫。中心采取“线上+线下”“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组织仲裁员深入社区设立咨询台、发放手册,面对面解答法律疑问,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联合相关部门举办法治讲座,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用工;举办“仲裁开放月”活动,公开庭审典型案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官、律师、企业代表等社会各界人士旁听,以案释法,增强社会对仲裁公正性、高效性的了解和信任;利用微信工作群等线上平台,定期分享法律法规、典型案例,提供线上用工指导与答疑,引导劳资双方依法理性维权,从源头预防争议发生。

记者: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