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布日期:2024-7-24 10:36:41
- 消息来源:丹东市融媒体中心
为进一步做好丹东市防汛工作,有效防范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日前,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再次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防汛工作的通知》。
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22日—31日,我市强降雨增多,预计将有区域性暴雨过程,23—25日多强对流天气,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5成。市防办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充分认识当前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各项防汛工作。
加强预报预警。气象、水文、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加强联合会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实时预判雨情汛情,及时订正预报结果,提高预报精度,为指挥调度和抢险救援提供决策支持。按照谁发布预警,谁负责响应,谁督导落实的原则,压紧压实预警响应全链条责任。做好基层预警发布工作,采取农村应急广播系统、敲锣打鼓、包保责任人逐户通知等方式,有效传递预警信息,确保预警到人、不出遗漏。立足自身职责加强行业监管,切实肩负起本行业本领域防汛职责。
加强隐患排查。各地区、各部门要盯防关键领域,强化风险管控,加强对水库、尾矿库下游,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城市低洼易涝区,江河行洪区等危险区域的排查,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置隐患。加强对江河堤防、拦河闸、穿堤建筑物、穿堤管线等重点部位的巡查,落实专职巡查人员,明确巡查任务、责任区段,拉网式开展巡堤查险工作。对阻水桥梁、河道漫水桥、过水路面设立明显警示标识和路障,加强执勤警戒,坚决防止车辆、人员涉险通过。
突出防御重点。严防山洪泥石流灾害。重点盯防中小河流、山洪沟、危险山体、尾矿库、矿山开采区、削坡建房、临山道路、高边坡挡土墙等重点部位,通过监测预警平台、群测群防体系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有效落实安全管控和转移避险措施,坚决杜绝群众涉险滞留或通过。做好城市防洪工作。强化对地下设施、低洼地区、下穿式立交桥和积水路面等重点部位的监管巡查,落实防淹排水、交通疏导、安全管控措施。做好倒伏或受淹电线杆周边安全警戒工作,严防触电事故。落实应急排涝队伍设备,随时抢排城区积水。做好防风工作。根据预警信息,提前组织海上作业人员和船只回港避风,及时关闭海滨浴场、旅游景区和娱乐场所,停止高空户外作业和大型户外活动,做好高空构筑物、广告牌和农业设施加固工作。
超前转移避险。对行洪河道沿线、江河滩区等危险区域群众实名登记台账进行再梳理、再摸底,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细化转移避险预案,明确职责任务、预警方式、避险路线、安置地点,围绕“转移谁、谁组织、何时转、转何处、不擅返”五个关键环节,根据气象预警及相关预案坚决果断实施人员转移,确保安置地点安全可靠,避免发生次生灾害。
加强值班值守。强化24小时值班制度,合理安排值班人员,确保每班都有熟悉业务的人员值班;认真做好值班记录,及时接听电话,接收和传达各类防汛信息,做到不遗漏、不延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一旦发生险情、灾情,立即向值班负责人报告,并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准确上报。
记者: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