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面交流 着力提升服务质效
记者:梁冰蔡世纯
10/29 - 重走英雄路 赓续英雄志
记者:谷亮李彤
10/29 - 喜报!丹东小伙大赛夺冠
记者:孙启晗
10/29 - 赓续英雄血脉,传承医者初心!
日前,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举办“仁心归来共话医者情怀薪火相传铸就发展新篇”专家返院活动。21位曾在医院履职的老专家、老骨干与志愿军老战士荣归“故里”,与在职医护人员齐聚一堂,共忆烽火岁月中的医者担当,共绘新时代医院高质量发展蓝图。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的前身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医院,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救治志愿军伤病员的重要后方医院,在战火硝烟中书写了救死扶伤的壮丽篇章。活动伊始,参会人员共同观看了《追忆战争岁月》专题录像和医院发展宣传片。镜头里,医院先辈们冒着枪林弹雨穿梭于战地病房,用简陋设备抢救伤员、守护生命的场景,让现场医护人员深受震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赓续英雄血脉,传承医者初心”为己任,为医院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为守护百姓健康筑牢坚实屏障。在“向前辈致敬”环节,医院领导为返院老专家颁发纪念章、献上鲜花。沉甸甸的纪念章,镌刻着老专家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医者坚守,承载着医院对前辈们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敬意。志愿军老战士、丹东军分区原副司令员姚广仁深情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前线的难忘经历,叮嘱年轻一代要牢记历史、坚守初心。“志愿军老战士和老专家们是医院的精神丰碑,他们用青春与热血铸就了医院‘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精神底色。”联勤保障部队第966医院政治委员侯廷可表示,此次活动既是一场温情相聚,更是一次精神传承。医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英雄血脉融入发展各环节,激励全体医护人员以更饱满的热情、更精湛的技术服务军民,在守护人民健康的道路上续写新的篇章。记者/刘沙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28 - 百年银杏伴光影,露天电影与您共赴秋约
金秋时节,振兴区九纬路的百年银杏如期铺就“黄金大道”。2025振兴区第二届银杏文化周“百年光影・经典相伴”露天电影活动的启动,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独特文化盛宴。10月24日,在金叶纷飞中,130余名市民观看首场放映的《金刚川》,沉浸式感受抗美援朝英雄的热血担当。影片《金刚川》以金城战役为背景,再现了志愿军战士在敌强我弱的严峻形势下,以血肉之躯护卫交通要道、保障部队顺利通过的英勇事迹,深刻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观影过程中,大家沉浸于剧情的起伏和人物的感人形象,多处情节引起强烈共鸣,深受教育和震撼。精彩仍在继续!10月31日(周五)17:30,第二场电影《中国机长》将准时放映。影片还原川航3U8633航班“史诗级备降”奇迹,诠释平凡岗位的专业与坚守,其传递的“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精神,恰与百年银杏“坚韧长青”的象征意义相呼应。这个秋天,让我们以金叶为媒、以光影为桥,共赴这场文化之约,在经典影片中感悟初心,在秋日美景里收获温暖。供稿/振兴新时代编辑/赵晴编审/邹润
10/28 - 边看边记朝鲜语-单词ㄱ-第16期|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단어 ㄱ-제16기10/28
- 学说朝鲜语--第39期 |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제39기10/28
- 听!唱响鸭绿江的那些歌
记者:李佳子木
10/27 - 柞蚕跑到了板栗树上
蚕农汪德会(左)和女婿在板栗园采摘蚕茧。(摄影:查金辉)深秋的清晨,田野上覆盖着一层晶莹的霜。早上6点多,宽甸红石镇长江村64岁的汪德会背上大筐,带上自制的摘茧工具,和女儿女婿一起上山摘茧。山上有汪德会经营的40亩柞树和80亩板栗树。“10月初收板栗,接着摘柞树茧,前几天开始摘板栗树上的蚕茧。”提起蚕茧价格,汪德会格外高兴,“今年可贵了,收购价每斤35元,板栗树上结的茧个大、质量好,一斤能多卖三五块钱。”柞蚕不长在柞树上,怎么跑到板栗树上了?“我是从去年开始尝试板栗树上放蚕的,发现效果不错,今年只放了900个蛾,能收2000多斤蚕茧,加上1万多斤的板栗,一树两收。”作为蚕农兼栗农,汪德会心里清楚,养蚕收益可比种板栗高得多。望着刚泛黄的树叶,汪德会细数今年收成:“柞树收了1300多斤茧,加上栗树上的,能卖17万块钱吧。”“近几年,板栗价格走低,为提高收入,栗农开始尝试在板栗树上养蚕,目前看收益比较可观。”省农科院蚕科所宽甸县柞蚕科技特派团团长马彦辉副研究员经常下乡指导,他告诉记者,在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团等项目支持下,今年病虫害防治较好,蚕茧产量明显高于去年。10月24日,宽甸杨木川镇金安村胡成海家的屋地上,堆着刚采收的蚕茧。他家有40亩柞蚕场、40亩板栗园,产蚕茧3000斤,已经卖了9万元,就剩下这二三百斤。除了板栗树养蚕,在蚕科所专家指导下,他还尝试了蒿柳养蚕。“蚕小苗期在蒿柳上养,营养足,成活率高。”8月中旬放秋蚕,10月中下旬摘茧,忙两三个月十多万元就到手了,胡成海感叹:“上哪儿找这好活儿,累点儿也值!”“我们县柞蚕养殖面积60万亩,产量7000吨,直接经济产值4亿元。”宽甸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蚕业技术服务部负责人说,近几年,县里通过板栗养蚕、蒿柳破蚁等技术推广,助力蚕农增收,助推蚕业健康发展。永甸镇的姜冰从事蚕茧收购,年收购量达20万斤。他说:“我们的蚕蛹一般卖到北京、山东和东北三省,批发价最高每斤60元。”记者:孔爱群
10/27 - 花园河便民桥桥面安装启动
记者:李彤车鹏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