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丹东
人文丹东
  • “自治+服务”共建宜居家园
    近日,在振安区鸭绿江街道景苑家园小区修葺一新的健身广场上,几位老人正在唠家常,孩子们高兴地荡着秋千,几位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仔细检查卫生。这是鸭绿江街道以景苑家园为试点,探索老旧小区自治的生动实践。针对小区物业管理不善等问题,鸭绿江街道深化党建引领,组织党员挨家挨户走访,耐心倾听居民诉求,提供帮助,强化居民“主人翁”意识。指导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定期召开“联席会”,充分凝聚共识,推动问题解决。多措并举赋能居民自治。分享其他小区自治经验,为小区业委会开展工作提供借鉴;邀请专业会计,协助建立严格的财务“月公示、季审计”制度;主动对接上级部门,争取政策支持,解决电梯老化、设施老化等问题。此外,建立“小区自治台账”,动态跟踪物业费收缴、设施管理等关键环节。接下来,该街道将持续深化“自治+服务”模式,完善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联动机制,疏通自治工作中的“堵点”,打通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记者:王一淞
    07/29
  • 医保错时服务惠民生
    近日,市医保服务中心在“早晚弹性办”“节假日不打烊”延时服务的基础上,推出“午休不打烊”错时服务,进一步解决群众的办事难题,实现医保服务与民生需求“零时差”对接。经充分调研与精心统筹,该中心对内部工作机制进行了调整,在午休时段(11点30分至13点)开放服务窗口,确保医保参保登记、信息变更、待遇查询、报销咨询等高频业务均可正常办理,最大程度方便办事群众。该项服务推行后,受到广泛好评。“现在午休时间也能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市民王先生说。近年来,市医保服务中心持续推出了一系列惠民举措,切实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参保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设立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次性办结”;在服务大厅设立引导员,提供咨询、取号、全程代办等服务;推行邮箱办理、邮寄办理、预约办理、容缺受理、承诺办理等“五个办理”特色模式。下一步,市医保服务中心将持续关注群众需求,不断完善各项举措,进一步提升医保服务的便捷性和高效性。记者:刘沙
    07/29
  • 丹东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加速推进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围绕“扩资源、调结构、建机制、提质量”四大任务,推动全市学前教育迈向“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新阶段,“幼有优育”目标加速实现。“十四五”期间我市统筹资金1.6亿余元,支持公办园新建改扩建,扶持326所普惠性幼儿园发展,每年资助1200名左右的困难家庭幼儿享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严格认定普惠性民办园201所,全市累计增加普惠性学位近2万个,显著降低家庭学前教育成本。最新数据显示,我市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达94.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2.3%,星级幼儿园占比超80%。“我们通过资金保障精准投入、星级引领提质增效、城乡教研一体联动三大抓手,确保普惠园办得好、薄弱园跟得上、优质园辐射广,让每个孩子都能就近享受安全优质的普惠性学前教育。”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唐玉武表示。为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难题,市教育局依托市教师进修学院组建市级教研团队,深入乡镇中心园和薄弱园,通过“观摩指导、送教研讨、园际互访”共享优质资源。同时,充分发挥星级幼儿园示范作用,目前,三星及以上优质园占比超50%,乡镇公办中心园优质占比高达96.8%,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同步强化师资建设,近两年培训农村园长教师600余人,340余名保育员完成职业资格培训。东港市前阳镇中心幼儿园园长牟晓丹告诉记者:“送教下乡和星级园结对,让我们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快速提升,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和省城一样的游戏化课程。”与此同时,全市践行“以儿童为本”的保教理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实施符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保育和教育活动。9所幼儿园在省半日活动评优中获一二等奖。创新建立幼小衔接互访制度,评选市级示范校(园)与优秀案例,有效缓解家长焦虑。市教育局规范办园行为,严格准入与收费监管,筑牢师德师风防线。从“有园上”到“上好园”,我市正以普及普惠、安全优质为双翼,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交上了一份温暖厚重的民生答卷。记者:李冉霞
    07/29
  • 边检护航 丹东拉丁少年赴韩参赛
    “你看!这是我护照上盖的第一个验讫章!”第一次出国参赛的“6岁的拉丁舞选手林志欣举着护照兴奋地展示,稚嫩的脸上满是期待。“警察叔叔说这个印章代表我顺利出境啦,刚才走自助通道,刷完护照,几秒钟就通过了,比想象中快好多!”另一名16岁的学生陈雅静把这份带着“国门印记”的通关体验,当成了赴韩之旅的特别礼物。7月24日,这支由22名青少年组成的代表团,从丹东港搭乘“东方明珠8号”班轮启程,赴韩参加韩中体育舞蹈国际邀请赛。他们的出发,恰逢丹东港暑期出入境客流迎来高峰,而这群带着梦想与活力的少年,成为暑期客流高峰中一道独特的青春风景线。“东方明珠8号”班轮复航,标志着丹东——仁川时隔多年后,贸易与文化往来的“海上纽带”重新拉紧。此次青少年舞蹈交流,正是两国民间互动持续升温的生动诠释,不仅让中韩青少年在舞步中传递友谊,更推动两地人文交流、商贸旅游按下“加速键”,为跨国合作与文化交融搭建起新平台。为保障团队在客流高峰中高效通关,丹东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全链条护航”。赛前主动对接代表团,针对青少年群体特点,提前调试自助查验设备,安排民警专门演示自助通关流程;安排专人在通道旁全程引导,手把手教孩子们操作设备;针对首次出境的选手,民警耐心讲解验讫章的意义,让“国门印记”成为他们对出境的温暖记忆。“从政策咨询到现场引导,他们考虑的比我们还细,孩子们通关又快又安心。”领队老师说。代表团将在行程中举办海上拉丁舞专场表演,为同班次旅客们带来不一样的旅途体验。而这份顺利启程的背后,是边检民警用专业与温情守护的通关之路,让每一步跨越国界的脚步都始于顺畅,用“国门守护”的力量为中韩文化交流与青春梦想护航。记者:刘馨忆
    07/28
  • 聚亚欧舞者,燃盛夏丹东
    7月24日,中国·丹东第五届亚欧地区国际标准舞(体育舞蹈)公开赛在新区体育馆举行。本届赛事由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振兴区委区政府、民建丹东市委联合主办,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香港,以及俄罗斯、韩国、日本、蒙古、拉脱维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选手踊跃参赛。开幕式上,一场以体育舞蹈形式呈现的红色文化主题表演震撼全场,为赛事注入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比赛中,各路选手同台竞技、切磋交流,以舞蹈这一世界语言加深了解、增进友谊,彰显了丹东的国际化风采。为营造热情周到、服务一流的赛事氛围,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联合市城建文旅集团,面向参赛选手推出断桥、虎山景区门票优惠。同时,通过发布电子参赛攻略,向选手推介丹东丰富的文旅资源、特色美食及夏日限定活动,在参赛之余畅游丹东、乐享消费,切身感受“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城市魅力。记者:王子宁肖航于上茹
    07/28
  • 百名青年职工同台竞技
    7月23日,2025年市直机关青年职工技能大赛复赛举行,来自57个市直单位的近百名青年职工同台比拼,以扎实的政策理论功底和过硬的实务能力,展现市直机关青年干部的蓬勃朝气与学习氛围。本次技能大赛的主题是“以文辅政聚力振兴”,设置初赛、复赛、决赛三阶段递进式赛程。复赛采用现场限时写作的形式,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分类设置题目,参赛选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在120分钟内完成意见建议类文章,集中检验了参赛选手限时条件下的政策转化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分析决策能力,有效考察了参赛选手的综合业务水平。本次复赛将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复赛作品进行匿名评审打分,确定进入决赛的选手。决赛将于8月上旬举办,采取答辩展示形式,全面检验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与临场应变能力。记者:葛怡鸣李然博潘晓霞
    07/28
  • 东港市小寺村:文明花开香满村
    盛夏时节,走进东港市新城街道小寺村,整洁的村路两旁,鲜花姹紫嫣红,绿植郁郁葱葱。“现在大家都挺自觉,共同维护环境卫生。”小寺村村民于淑凤说。美丽的村容村貌,正是该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小寺村先后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辽宁省文明村”“辽宁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全国文明村”。“抓好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凝聚人心。”小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尹洪军说。2015年,小寺村创新成立“邻里和谐驿站”,成为全省首个村级调解组织。该驿站充分发挥党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积极开展村民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目前已调解矛盾纠纷440余起,受到村民广泛好评。通过丰富活动载体,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举办红歌文艺汇演、敬老爱老等活动;开展法律法规、家风家教学习;利用藏书2536余册的农家书屋开展阅读推广;成立“@小寺村的那些事”传媒工作室,挖掘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好故事79个,以小视频的形式进行宣传;高标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儿童快乐家园”等文化阵地,成立5支志愿服务队伍,组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120余场;深化“乡村大喇叭”工程,在6个村民组安装大喇叭11处,每周二、周四定期广播村内风土人情、好人好事、优秀榜样、移风易俗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推行“积分制”管理,将志愿服务与积分兑换相结合,激发村民参与热情。在“积分制”的激励下,该村2户家庭获省、市荣誉,328户家庭在志愿服务中表现突出,新时代文明蔚然成风。记者:张瑞
    07/28
  • 满族旗袍秀 让东方美学更时尚
    7月23日,丹东市满族旗袍联合协会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满族旗袍T台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名中老年文艺爱好者齐聚丹东,以歌舞走秀的形式,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开场舞《花开中国》,由来自凤城的数十名演员精彩演绎;满族传统舞蹈《乌春格格》,再现了“格格踏春”的典雅风姿。《满韵风华》《香云纱》等模特走秀,以多元艺术形式展现中华服饰的独特韵味;由马红全国联盟男模精英团队表演的《快乐的豪叔们》,以飒爽步伐点燃观众热情。在晚礼服走秀《芳华绽放》中,模特们通过精致的妆容、华丽的服饰秀出了女性的妩媚多姿,展现了健康向上的新时代女性风采。记者:杜依帆肖航杜一帆于上茹
    07/28
  • 带娃上班?这个可以有!
    暑期来临,子女“看护难”问题再度成为不少双职工家庭的烦心事。市总工会在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爱心托管服务活动,通过打造安全、温馨的托管空间,为职工子女提供多样化照护服务,以工会温度传递城市温情。近日,市中心医院开设的“明日天使学堂”暑期托管班正式开班,首批142名职工子女开启了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生活。家长们纷纷表示,托管班设有看护服务、健康教育及实践课程,既丰富了孩子们的暑期生活,又解决了家中无人看管子女的后顾之忧。自2020年以来,市总工会要求各级工会以“娘家人”的责任担当,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工会“爱心托管班”建设服务工作,着力打造一批“托得起”“管得好”“服务优”的托管班。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家单位开设了41个班次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共为900多名职工子女提供假期托管服务。为保障服务质量,工会为符合条件的托管班提供专项经费支持,用于托管场地及设施费用、职工子女人身意外保险费用等。记者:刘沙
    07/28
  • “拆窗破网”在行动 为生命通道让路
    近期,为扎实推进“消防安全集中整治”工作,振兴区政府重拳出击,全面开展“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多部门联合执法,对沿街商铺在门窗上设置的影响疏散逃生和灭火救援的广告牌、铁栅栏等,进行集中清理,全力守护群众的生命通道畅通。7月24日上午,在振八街的一排商铺中,多个二楼窗口被大型广告牌遮挡,不仅遮挡视线,更阻碍了应急疏散,一旦发生火灾,室内人员根本无法从窗口逃生,外部救援力量也难以进入。现场执法人员向店主宣讲了消防安全法规,说明隐患危害,并协助联系施工人员现场拆除了封堵物。据了解,自“拆窗破网”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振兴区政府联合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振兴区应急管理局、振兴公安分局永昌派出所、永昌街道办事处等部门,对辖区内所有营业场所进行排查,拆除违规封堵物、障碍物,同时对存在轻微隐患的商户进行现场指导,帮助规范整改。“下一步,我们会将此项工作持续进行下去,为辖区内的生命通道做好保障。”振兴区消防救援大队副大队长马云龙说。记者:李彤潘阳张怡媛
    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