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专列“穿越”奇幻时光
10月30日,全国首列主题娱乐沉浸式文旅专列“津旅时光号”正式投入运营。据了解,该专列由国铁北京局与天津市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共设10节主题鲜明的特色车厢,通过歌舞演艺节目等为旅客带来乘车新体验。目前,“津旅时光号”采取班列化运营模式,在天津北站和蓟州北站间定期往返。 10月30日拍摄的“津旅时光号”珍奇花园俱乐部车厢。(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30日拍摄的“津旅时光号”珍奇花园俱乐部车厢。(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30日,乘客在“津旅时光号”上编绳结。(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30日拍摄的“津旅时光号”沉浸式时空穿梭机车厢。(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30日,“津旅时光号”在蓟州北站停靠。(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30日,乘客抵达蓟州北站。(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30 - 走进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
10月28日至30日,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在海南三亚举行。本届展览以“聚创深海共绘新篇”为核心主题,54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涉海企业参展,展出深海作业装备、无人航行器、通导设备、传感器等123件展品,集中呈现我国深海技术领域创新成果。 10月29日,观众在海南三亚参观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10月29日在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上拍摄的ADS载人常压潜水系统。该系统突破深海压力限制,可实现潜水员在常压环境下安全作业。(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10月29日在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上拍摄的“海燕”系列水下滑翔机模型。(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10月29日,参展方工作人员在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上向观众介绍产品。(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10月29日在深海先进技术及装备成果展上拍摄的智能巡航水面保洁无人船。(新华社记者蒲晓旭摄)
10/30 - 绚烂秋色 层林尽染
近日,天津市蓟州区进入了观赏秋叶的最佳时节,山峦起伏间层林尽染,绚烂的秋色预计将持续到11月中旬。 10月28日拍摄的天津市蓟州区黄崖关长城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28日拍摄的天津市蓟州区黄崖关长城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28日拍摄的天津市蓟州区一度假酒店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28日拍摄的天津市蓟州区一度假酒店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月28日拍摄的天津市蓟州区黄崖关长城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李然摄)
10/30 - 塞上湖城秋意浓
深秋时节,在“塞上湖城”银川市,各城市公园、湖泊湿地秋意盎然、景色怡人。作为西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银川拥有近200个自然湖泊、沼泽湿地,5.31万公顷湿地面积,5处国家湿地公园、1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湖城秋色成为市民家门口的风景。 这是10月29日在银川市陈家湖畔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这是10月28日在银川市海宝公园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这是10月28日在银川市海宝公园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10月28日,市民在银川市海宝公园休闲、散步。(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10月28日,市民在银川市凤凰公园赏景、留影。(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这是10月28日在银川市典农河畔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这是10月27日在银川市中山公园文昌阁拍摄的秋景(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冯开华摄)
10/30 - “医脉楚天 典藏万象——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开幕
10月28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图书馆(湖北省古籍保护中心)承办的“医脉楚天典藏万象——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在湖北武汉开幕。本次活动包含中医药古籍专题展、系列讲座、交流研讨会、古籍保护培训班、文化雅集体验活动、闯关研学营、短视频挑战赛等。 10月28日在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上拍摄的中药标本。(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10月28日,参观者在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上观看展出的古籍文献。(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10月28日,参观者在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上观看展出的古籍文献。(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10月28日,参观者在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长江文化典籍阅读季上观看展出的中药标本。(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
10/29 - “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国博开幕
10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大地绘彩——2025年农民画大展”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为2025年度国博“国家展览”项目之一,以“乡村活力·时代精神”为主题,通过“叙民俗”“展农事”“焕新貌”三个单元,生动呈现新时代农民画的创作现状,展现新时代中国乡村发展和民众生活。 10月28日,观众在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10月28日,观众在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10月28日,观众在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10月28日,观众观看画家指导农民绘画的老照片。(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10月28日,观众在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10月28日,观众在参观展览。(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10/29 - 重庆奉节:“诗城”风光引游人
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重庆市奉节县,有着“中华诗城”的美誉。近年来,当地利用其独特地貌、壮丽风光和悠久诗词文化等优势,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以白帝城、夔门等为代表的景点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光,领略“诗城”魅力。 这是10月27日拍摄的重庆奉节瞿塘峡一带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这是10月27日拍摄的重庆奉节瞿塘峡一带景色(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10月27日,游客在重庆奉节白帝城景区参观(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10月27日,游客在重庆奉节白帝城景区拍摄刘禹锡雕像。(新华社记者周佳谊摄) 10月27日,人们在重庆奉节白帝城景区参观碑刻。(新华社记者周佳谊摄) 10月27日,游客在重庆奉节白帝城景区体验拓片技艺。(新华社记者周佳谊摄) 这是10月27日在重庆奉节夔州博物馆拍摄的展品。(新华社记者周佳谊摄)
10/28 - 壶口瀑布“彩虹桥”
10月27日,位于山西吉县和陕西宜川县交界的黄河壶口瀑布景区天气晴好,飞溅的水雾在阳光照射下,形成一道壮美的“彩虹桥”。 10月27日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拍摄的“彩虹桥”景观。(吕桂明摄) 10月27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观瀑(无人机照片/吕桂明摄) 10月27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游览观瀑(无人机照片/吕桂明摄) 10月27日,游客在山西吉县黄河壶口瀑布景区欣赏“彩虹桥”景观。(吕桂明摄)
10/28 - “洞”观桂林
“泱泱天大风,谁知生此洞。古剑劈山开,千年不合缝。我身伛偻入,风迎更风送。”这是清代诗人袁枚对广西桂林市溶洞景观的描述。 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造就了桂林“山青、水秀、石美、洞奇”的自然景观。这些岩洞有的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有的上下贯通,纵横交错;有的流水贯通,可以泛舟;有的大如厅场,可供跑马。不少岩洞里遍布摩崖石刻,还有历代诗词吟咏题写,不仅是“大自然艺术之宫”,还是历史文化的宝库。“洞”观桂林,人们不仅看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看到这座山水名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广西桂林市叠彩山仙鹤洞内外景观。(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10月25日,游客在广西桂林市象鼻山前游览观光。(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10月25日,游客在广西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游览。(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广西桂林市叠彩山风洞内的佛像。(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广西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内的佛像。(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广西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内的佛像。(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这是10月25日拍摄的广西桂林市伏波山还珠洞内的佛像。(新华社记者陆波岸摄)
10/27 - 丽江:美景如画引客来
时逢深秋,云南丽江天朗气清、美景如画,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10月26日,游客在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观看《印象丽江》演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0月26日在丽江市玉龙雪山景区拍摄的《印象丽江》演出现场。(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0月26日,游客在玉龙雪山参观游览。(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0月26日,游客在蓝月谷参观游玩。(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0月26日,游客在蓝月谷参观游玩。(新华社记者胡超摄)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