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建立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始终把强化源头治理、提升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化水平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能力作为一项重点工作长期推进。为实现对食用农产品全链条、全过程、数据通的信息化监管,切实做到来源可溯、去向可追,今年,该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市场领域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要求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办方依托追溯系统建立入场销售者电子档案、上传食品安全协议和承诺书,指导入场销售者快速掌握小程序使用方法,首批确定的三个蔬菜品种要建立追溯信息,使用二维码向下游经销商“亮码”销售。目前全市5家农批市场已建立入场销售者档案368份,完成建档率100%、食品安全协议和承诺书签署率100%。下一步,丹东市市场监管局将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提高追溯系统使用效率,要求从农批市场直接采购韭菜、芹菜、豇豆三种蔬菜的学校食堂、单位食堂、中央厨房、学校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和大型商超五类单位,率先使用追溯系统“扫码”建立进货查验记录。记者:李美臻
    08/30
  • 首届“村BA”篮球争霸赛打响
    8月25日首届和美乡村“村BA”篮球争霸赛在凤城市沙里寨镇开赛来自沈阳、大连、鞍山、丹东等省内8座城市的28支队伍参赛家门口的“村BA”吸粉无数场上竞争激烈,场下气氛热烈球员拼尽全力,观众热血沸腾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沙里寨镇篮球队获一等奖本次比赛产生的两支最佳球队将代表辽宁参加东北大区比赛赵红见习记者/于国洪
    08/29
  • “医保服务”走进乡村
    近日,在丹东市振安区太平湾办事处望江村大集上,丹东市医保局与医保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为过往群众讲解医保政策,解答群众咨询,并现场办理了城乡居民参保业务。6月份以来,丹东市医保局开展“移动医保联通群众”活动,走进振安区望江村、振兴区集贤村等地开展活动,将服务送到基层,解答群众咨询,现场办理业务,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记者:蔡晓华
    08/29
  • “双网融合”解群众“急难愁盼”
    “我代表小区全体居民表示感谢,再也不用半夜起来接水洗衣服,也能在家安安心心地洗个澡了!”近日,家住丹东市振安区绸一厂小区的赵孟田高兴地为振山社区送来了一面锦旗。之前因老旧小区管道老化、漏点多、水压不足等问题导致的吃水难问题,在社区网格员杨璐昳的积极协调下,经过3个多月的不懈努力得到解决。丹东市振安区振山社区辖区包括幸福里、曙光家园、紫光福郡等7个小区,其中3个是老旧无物业小区。为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结合人口分布实际情况,振山社区将辖区划分为11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员1名。在此基础上,社区党委根据党员所属网格情况,重新整合下设的小区党支部,成立网格党支部、网格联合党支部,真正把党支部建在网格上,着力实现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同时,身为党员的专职网格员兼任该网格党支部书记,成为网格内居民群众的“主心骨”,使网格党支部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双网融合”,全面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有效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每天,网格员奔走在负责网格的各个角落,以自己坚实的步伐丈量着网格“责任田”,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确保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做到“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做”,做群众的“暖心人”。年初至今,振山社区收集便民服务咨询、民生政策办理、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诉求150余件,已全部办理解决,受到群众一致好评。记者:蔡晓华
    08/29
  • 我爱我家 | “最北方”浪漫天际线
    人生海海,迎浪而上。如今,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6座滨海城市串联成鸭绿江边境风情旅游带和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带,共同撑起祖国最北方的浪漫天际线。来源/美好辽宁文旅之声
    08/28
  • 喜讯!丹东记者参加省“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取得佳绩
    今天,由省委宣传部、省“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开展的辽宁省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决赛,在辽宁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12名选手参加了今天的决赛。经过激烈角逐,丹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张萍获得第二名。本次比赛的前三名优秀选手,将代表辽宁参加全国比赛。决赛中,张萍以《再晚就来不及了》为题,深情讲述了她参与纪录片《铭记》采访的精彩故事。自2019年起,丹东市委宣传部精心策划,组建《铭记》创作团队,启动抗美援朝口述历史抢救性挖掘整理工作,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三年多来,主创团队在全国范围内辗转12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县市,行程20余万公里,采访了志愿军老战士500多人,张萍作为主创人员亲身采访了315人。《铭记》背后的动人瞬间和催泪故事感人至深,家国情怀直抵人心,引发在场评委和观众的强烈共鸣,现场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目前,“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比赛共举办十届,丹东市委宣传部、丹东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每年精心筹划、组织市级比赛,选拔、培养、指导市县新闻单位记者参赛,在全国、全省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迄今为止,我市共有7人次进入全省十佳,3人代表辽宁参加全国比赛,在全国、全省舞台上传播丹东声音,讲述丹东故事,展现丹东形象。来源/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
    08/28
  • 给学生送上“科普大餐”
    暑假期间,丹东市科技馆迎来参观热潮,不少放假的学生在家长的陪同下来到科技馆,近距离体验科普器材,参与科普游戏,在参观中感受科学魅力,丰富假期生活,体验不一样的科技世界。暑期内,市科技馆精心推出了“科普大餐”,包括球幕影院播放“迷离的星际”科普影片、人机互动“机器人大舞台”、裸眼3D,还有科普动画和天文、航天科普展等,让广大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市科技馆还策划了主题多样的开放日活动,将科普教育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记者:栾柏醇
    08/28
  • 足不出户享受政策红利
    “这段时间,文具销售异常火爆,本来还想去税务局跑一趟,多领点发票回来,没想到他们将服务送上门了。”8月23日,丹东文化商场经理高先生向国家税务总局丹东市元宝区税务局表示感谢。在丹东文化商场内,各类文具被摆在显著位置,货架上的产品琳琅满目,前来选购的学生和家长络绎不绝。“开学季”市场不断升温,元宝区税务局积极行动,青年税务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深入辖区内的新柳商业城,为多家销售文具的商店进行现场辅导,办理发票增量等业务,帮助企业用足用好优惠政策。为精准对接企业的政策需求,近段时间,元宝区税务局结合“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和“春雨润苗专项行动”,在线下开展“敲门式”送政策、解难题服务,帮助实体商家足不出户享受政策红利。记者:郑鑫
    08/25
  • 辽宁省丹东市:学做巧果 传承习俗
    七夕到来之际,春英学校开展了“学做巧果,传承习俗”主题实践活动。孩子们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了动手能力,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营造了温馨和谐的节日氛围。作者:顾润萍吴琼
    08/25
  • 七夕 丹东市民政局甜蜜“爆棚”
    8月22日是“七夕”,当日10时,记者在元宝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看到,不少新人选择在这个甜蜜又仪式感十足的日子办理结婚登记。婚姻登记处现场,还有一对75岁夫妇赵乃清和杨占玉,二人当年的结婚证因为年代久远而遗失,一直有遗憾,选在七夕这一天补办一个,儿子为他们拍下了幸福瞬间。记者:周广庆
    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