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阳企业赶订单支援全球抗疫
沈阳企业赶订单支援全球抗疫已向2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防疫物资 “从今天起,这批完成所有检测环节的医用氧气机将陆续启程发往海外。”4月1日,沈阳新松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总装车间里,总经理黄勇指着摆放整齐的设备对记者说,“我们今年前3个月接到的海外订单已经超过去年全年海外订单量,目前生产计划已经排至6月份。我们增加了生产线,正组织员工加班加点生产,开足马力保障市场供应。” 据了解,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当前各类防疫物资已经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积极支持受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缓解各地医用物资需求的压力,推动医用物资出口有序开展,沈阳成立医用物资出口专班,对全市医用物资生产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全市现有53家企业具备医用物资生产能力,产品包括移动CT、医用呼吸机等七大类39个品种。 主要研发生产制造医用氧气机、无创呼吸机等产品的沈阳新松医疗,是具有代表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随着疫情形势的发展,医用氧气机的海外需求量激增。目前,公司接到的海外订单主要来自美国、墨西哥、法国、英国等国家。”黄勇说,“企业去年的出口收入就占销售总收入的70%左右。我们也一直在加紧布局,并对海外市场增长作出预判。但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形势有所改变。我们将提速研发、提升产能,努力作出更大贡献。” 沈阳迈思医疗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经鼻高流量氧疗仪),可以有效改善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状况。疫情发生以来,迈思医疗给一线人员发6倍工资,千方百计提高产能,不计成本空运发货,累计为全国各地提供各类救治设备3200余台。在保证国内市场供应的同时,迈思医疗的无创呼吸机等产品火速驰援海外。截至3月30日,产品累计出口690台,主要发往埃及、意大利、波兰、智利、印度、西班牙、克罗地亚等国家。 沈阳盖恩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的3D打印技术设备研发及应用服务提供商,具备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工业设计能力。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快速转产防疫物资,目前海外订单量迅速增加,隔离衣、防控面罩等产品的在手订单已经排产到5月底。 据了解,目前,沈阳市医用物资出口专班累计向133家境外商协会、外国驻中国使领馆、我国驻外使领馆等机构和组织推送沈阳市医用物资生产企业和产品信息,得到了积极回应。疫情防控期间,沈阳市累计向德国、意大利、韩国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口罩26.1万只、防护服1万件、制氧机1800台、呼吸机800台、CT机和DR机40台,出口额超过5500万元。(记者金晓玲)
04/02 - 辽宁康平: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候鸟
这是3月31日在卧龙湖湿地拍摄的候鸟。近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这是3月31日在卧龙湖湿地拍摄的候鸟。近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这是3月31日在卧龙湖湿地拍摄的候鸟。近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这是3月31日在卧龙湖湿地拍摄的候鸟。近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这是3月31日在卧龙湖湿地拍摄的候鸟。近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这是3月31日在卧龙湖湿地拍摄的候鸟。近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的卧龙湖湿地迎来大批迁徙的候鸟。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04/01 - 辽宁省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
3月24日,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当日,辽宁省博物馆恢复对外开放。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辽宁省博物馆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分时分流、分区开放等措施。目前,辽宁省博物馆已开放全部常规展区。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3月24日,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3月24日,观众在辽宁省博物馆参观。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03/31 - 沈阳法库迎大批迁徙候鸟 数量超去年一倍
新华社沈阳3月29日电(记者于也童)碧空下,一群群白鹤舞动如诗,随光而行。它们时而悠然觅食,时而振翅掠过水面,不少摄影爱好者手持相机在此拍摄唯美一幕。记者近日从沈阳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了解到,大批北迁候鸟已飞临这里,沉寂一个冬天的水面再次热闹起来,法库正式进入最佳观鸟季。 “现在獾子洞湿地有白鹤、天鹅还有各种雁类、鸭类,今年我们监测到的白鹤高峰期达到了1500余只,花脸鸭集群达到6万余只,各种雁类已经达到5万只左右。今年候鸟的数量超出去年一倍,在我们巡护员的保护下,现在它们几乎没有被打扰。”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巡护队队长张海刚说。 从3月12号起,观测人员陆续在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发现北迁候鸟的身影,包括豆雁、花脸鸭、白鹤、天鹅、丹顶鹤等珍稀鸟类。据了解,白鹤作为众多候鸟中的旗舰物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国际鸟类红皮书列为极危物种,也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每年迁徙至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的白鹤数量,高峰期可占全世界70%左右,它们一般在此停留90余天。 据悉,法库近年来不断加强对候鸟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保护,强化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防控,多角度宣传候鸟保护工作,保持湿地原生态景观,为鹤类等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随着环境保护、退耕还湿工作的推进,獾子洞湿地面积已达到历史最大,成为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
03/30 - 辽宁省出台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20条
我省出台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措施20条旅行社可开展省内团队旅游业务 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在组织旅游活动前要“一团一报”,电影院场间间隔不得少于20分钟、设立临时隔离观察室……3月26日,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印发通知,推出20条具体措施,对全省文化和旅游业复工复产后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 通知明确提出,对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要取消限制条件,已经设置的应予以取消。旅行社及在线旅游企业可恢复开展除跨省和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及“机票+酒店”旅游业务范围以外的旅游经营活动。 按照要求,文旅单位要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健全完善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复工复产、应急处置等工作方案。严格执行返岗人员健康申报制度,如实报告近14天旅居及人员接触史、身体健康状况,确保返岗人员身体健康。 场馆实行实名制进入。凡入场人员必须实名登记或出示“辽事通”健康码,测温正常且佩戴口罩方可进入。各文旅单位要在进出口明显部位张贴“辽事通”手机APP二维码,引导公众提前注册,获取个人“健康码”。 实行流量限制管控。各文旅单位要实施限流措施,日接待量不超过日最大承载量的50%,室内活动场所瞬间流量不超过最大瞬时流量的30%,并确保人与人间隔1.5米以上。电影院、文艺演出场所实行交叉或隔排隔座售票。 同时,各文旅单位要做好公共环境、公用设施设备通风消杀工作。特别是游客中心、游船、影厅、书店、剧场、游戏厅及卫生间等人员密集场所,每天至少消毒两次以上。每个影厅在每部影片放映结束后要进行通风消毒,免费提供的3D眼镜实行“一人一消毒”。(记者王笑梅)
03/27 - 辽宁省图书馆恢复对外开放
3月24日,读者在辽宁省图书馆选取书籍。当日,辽宁省图书馆恢复对外开放,暂时开放总服务台和中文社科借阅区。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辽宁省图书馆实行网上实名预约、分时分流、分区开放等措施。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3月24日,读者在辽宁省图书馆还书。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3月24日,市民从辽宁省图书馆门外走过。新华社记者龙雷摄
03/26 - 睿思一刻·辽宁:春暖花开!景区“重启”!
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旅游景点“停摆”一月有余,近日陆续恢复开放。消毒防护、智慧引导、科学分流、“无接触”购票等举措为景区的安全运营保驾护航。 近日,全国多地陆续恢复开放公园、广场及重点景区,让已经“封闭”近一个月的居民,感受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据悉,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3714家A级旅游景区恢复对外营业,复工率已超过30%。景区总体运行平稳,未出现疫情异常情况。 为了防止游客扎堆,造成新的风险,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印发《旅游景区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景区恢复开放不搞“一刀切”,疫情高风险地区旅游景区暂缓开放,疫情中风险和低风险地区旅游景区开放工作由当地政府决定。同时,有效采取门票预约、智慧引导等手段,科学分流疏导游客,做好游客流量关口前置管控。 辽宁省共有18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也陆续恢复了开放,已经开放的景区只开放露天区域,室内暂不开放,游客需佩戴口罩、实名制游览。沈阳世博园景区图 沈阳世博园、沈阳国家森林公园、沈阳怪坡等景区皆已开放。为确保安全,参观游客需凭身份证实名制购票,景区将实时监控游客数量。所有游客按要求检测体温,佩戴口罩后方可入园参观游览。 沈阳故宫博物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张氏帅府等8家博物馆于3月17日恢复对外开放。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这8家博物馆观众可通过电话或网上预约参观。参观当日,观众须出示本人身份证原件。参观时须全程佩戴口罩,入馆前须接受体温测量,观众排队和观展时须保持1.5米以上距离。暂停人工讲解、寄存等服务,观众可使用二维码语音导览听取讲解。 出门游,防护仍然是关键。沉寂一个多月之后,部分景区开放,不少人迫切想从家中走到户外,唤醒长期宅家的身体。但疫情还在防控关键时期,尽量少出门、不扎堆,出门短暂游也一定记得保持距离,不群聚,保持警惕,外出归来记得勤洗手、勤消毒。 春暖花开就在眼前,我们摘下口罩,安心出门游玩的那一天终将会到来。 新华睿思数据显示,辽宁景区陆续开放,众多网友表示“开放了也要注意安全”“出门一定要戴好口罩”。 有网友表示:“现在很多人在家闷坏了,管控不注意容易放飞自我,希望大家游玩的同时注意保护好自己。” “非常支持景区严把疫情防控关,毕竟疫情还没有结束。”游客李先生说。 沉寂了许久的景区,纷纷在春天滤镜下刷出颜值新高,这里面有你心动目的地吗?
03/25 - 辽宁省“云招商”签约协议额达4410亿元
引力不减信心不降我省“云招商”签约协议额达4410亿元 今年以来,我省积极创新招商引资方式,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疫情对招商引资工作的影响,推动重大项目签约落地。截至目前,已通过“云招商”签约项目480个,协议额达4410亿元。这是3月23日,记者从省商务厅了解到的。 按照我省“重强抓”专项行动计划,今年省商务厅全力推进总投资额2330亿元的50个重大招商项目落地。疫情发生后,为确保招商引资不间断、项目落地不停顿,省商务厅下发通知,鼓励、引导各市策划开展网络招商,举办网上签约。对重大招商项目持续调度推进,同时对2019年全省806个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签约项目进行动态跟踪、重点推进,争取尽快开工落地。 牢固树立企业投资信心,我省及时向投资企业传递疫情防控信息、推出支持企业发展政策措施,协助解决或及时向上反映企业开复工及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组织全省各市通过在线方式摸清“双百攻坚”项目、2019年签约项目等重点项目复工复产需求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前谋划好重点项目所需的土地、资源、政策、人工等要素,尽力为项目落地提供各类要素保障。 扎实做好疫情过后招商引资准备工作,我省及时调整优化招商引资活动计划,按照从精从实的要求,研究出台优惠政策,做好各项活动的筹备组织,为疫情结束后全面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创造条件、打下基础。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加大网络招商力度,引导各市相互借鉴疫情期间网络招商的成功经验,瞄准线上娱乐、线上教育、网上医疗、电子商务等重点产业,策划开展网上推介、网上签约、网上洽谈等网络招商活动,力争再签约、落地一批项目。同时,做好疫情结束后“走出去”的各项准备,强化产业链招商、“飞地”招商,提高引资针对性。(记者李越)
03/24 - 睿思一刻•辽宁:英雄归来!
3月20日,辽宁省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队员抵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回来了!他们回来了!按照中央指导组统一安排,辽宁省首批支援湖北的137名医护人员圆满完成援助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任务,于3月20日11时30分启程由武汉返辽。 飞机“过水门”寓意“接风洗尘”。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用民航界的最高礼仪“过水门”为白衣战士“接风洗尘”,欢迎英雄们回家! 去时冬雨霏霏,归时春暖花开。随着湖北武汉疫情防控形势稳步好转,3月17日起,41支国家医疗队的3675名医护人员陆续踏上返程之路。辽宁省支援湖北首批医疗队队员乘坐大巴车赶赴隔离地点 辽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于1月26日(大年初二)集结出发赴湖北开展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经过辽宁医疗队与当地紧密配合、共同努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救治的最前线连续作战55天,累计收治患者752人,受到当地政府高度赞扬。3月20日,首批驰援湖北辽宁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顺利凯旋! 辽宁医疗队入驻支援医院初始,积极与对口医院对接,明确支援重点,针对患者情况,严密制订患者诊治方案,加强病区管理,普及科学防护知识,规范流程,建立指令清晰、系统有序的诊治环境。不仅治疗患者病痛,同时带给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武汉人民依依不舍地送别辽宁医疗人员 日前,听说辽宁医疗队要回家,经过辽宁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治愈出院的患者们,纷纷打来电话或发来微信,表示一定要送送他们:“只记得你们的名字,但是却无法看清你们的模样。我不知道你是谁,却知道你为了谁!” 辽宁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赵钰,每天都能接到很多他曾经治疗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打来的电话,“我们救治的老年人比较多,不咋会用微信,习惯打电话,都是问哪天回沈阳的,说以后一定会来沈阳看我,看看摘掉口罩的‘老赵’长啥样!” “在武汉的辽宁医护人员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和心理压力,武汉一个个治愈数字的背后是你们用生命换来的。你们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武汉人民永远感谢你们。”3月18日下午,有患者家属到辽宁第一批驰援武汉医疗队队员、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卫桂霞和队员们所在的驻地向他们表示感谢。辽宁医疗队员在防护服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据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辽宁累计派出11批次援鄂医疗队共计2054人驰援湖北省开展疫情防控救治工作。按照国家要求,驰援湖北医疗队返程后需集中休整休养14天。下一步,辽宁医疗队将按照国家统一安排分期分批返回。 奋斗在战役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们,每天身穿防护服,能看到的只有双眼。对于他们来说,目之所及是生命,心之所向是使命。 感谢你们的付出,感谢你们为了抗疫拼过命。战疫心无惧,共迎英雄归。 新华睿思数据显示,辽宁医疗队归来,很多网友纷纷道出“欢迎回家”“向英雄致敬”。 有网友表示:“昨晚在朋友圈看到一次就已经泪目了,今天又看到了还是很激动也很感动。” “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就会默默流下眼泪,你们平安归来就好!”有网友说。 也有网友表示:“感动!时代的英雄!不能列队欢迎,但全国、全省的百姓在心里欢迎你们回家!辽宁给力!” 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你们是英雄,是大家心中的热血与骄傲,辛苦了!欢迎回家!
03/23 - 海关提醒入境人员不如实填报健康卡或受法律处罚
面对当前疫情的输入性风险,3月19日,沈阳海关、大连海关对出入境人员发出提示: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务必依法准确如实填报《健康申明卡》,如果不如实填报,有可能受到法律制裁。 据了解,疫情发生后,沈阳海关和大连海关迅速启动了健康申报卡制度,该卡主要包括六大项,涵盖旅客基本信息、联系方式及地址、旅行史、接触史、症状及用药史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史等内容,既全面覆盖又简明扼要,能够帮助海关在口岸及时准确地发现有症状、有流行病学史的高风险人员,第一时间进行医学排查、转运救治,从而有效控制疫情的跨境传播。真正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 一些入境人员抱着侥幸心理,采取各种手段拒绝申报,或者不如实申报健康状况。结合国家有关部门刚刚联合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境卫生检疫工作依法惩治妨害国境卫生检疫违法犯罪的意见》,上述行为就可以依照《刑法》第332条的规定,以“妨害国境卫生检疫罪”定罪处罚。 海关特别提示,旅客填报《健康申明卡》有以下三点要求:一是要全面,所有项目不能漏项、缺项。二是要准确,一定要如实申报,如有隐瞒或虚假填报,将依据法律,追究相关责任。三是要清晰,填写工整,易于辨识。(记者刘大毅王荣琦)
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