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类”让丹东的乡村更美丽
穿田而过的沟渠里曾经漂浮的垃圾不见了从前一刮大风漫天飞舞的塑料袋也消失了……如今走进丹东的小山村村民居住环境已然大变样初冬时节,暖阳高照。走在凤城市边门镇建设村的乡间小路上,最直观的印象就是干净整洁,就连村民的院子里也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见记者来采访,村民赫荣保指着门前摆放的两个垃圾桶说:“年初起,俺们村开始垃圾分类。村里给每家都发了2个垃圾桶,告诉俺们什么样的垃圾要放到哪个桶里,这对于提高大伙的环境意识有很大帮助。”记者注意到,村民门前的简易垃圾桶分别印有绿色“可回收物”字样和红色“不可回收物”字样。“一开始不习惯垃圾分类,觉得麻烦,现在看到房前屋后干净了,感觉垃圾分类挺好的。”村民赵福元笑着说。如今的赵福元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把家里的垃圾进行分类,然后分别丢进门口的垃圾桶。“推行垃圾分类,首先要知道垃圾怎么分。要想让农民接受,必须简单易行,于是我们就按土法子来——将垃圾分成‘可烂的’厨余垃圾和‘不可烂的’生活垃圾。”建设村党总支书记孙玉安说。有了通俗易懂的分类标准,操作起来就方便多了。同时,村干部还上门入户“手把手教”,随时查看村民门口的垃圾桶,有放错的垃圾及时更正并讲解。“垃圾分类第一步是从家里开始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用心分好,用良好的生活小习惯带来环境大改变。”孙玉安说。经过一段时间的推广,垃圾分类已慢慢成为村民的习惯。其实,建设农村垃圾分类只是我市开展垃圾分类减量、村庄清洁行动工作的一个缩影。如今在丹东各乡镇,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垃圾分类的行列。11月3日中午,在宽甸青椅山镇咸厂沟村,村民赫荣平正将一些烂菜叶扔到门前一个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记者注意到,赫荣平家大门旁边的墙上钉着一个蓝色的牌子,上面写着“实行垃圾分类减量,共建秀美青椅山”,下面则写着责任人及监督人的姓名。蓝色牌子旁边,还张贴了一张垃圾分类减量明白卡(“五指”分类法)的宣传海报。“我们村每户村民都有责任区,如果责任区出现垃圾,村里会找责任人问责。”赫荣平说。沿着碱厂沟村的村路往前走,垃圾和杂物堆难以寻见,整洁的村容村貌让人不经意放慢脚步。“以前一刮大风,塑料口袋满天飞,农药瓶更是随处可见。你看现在,塑料袋不见了,农药瓶也没有了。”说起村里环境的变化,村民刘贵军感慨地说,现在村里的环境变好了,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舒心,谁家要是随便乱扔垃圾,大家看到都不让劲儿。碱厂沟村党支部书记张吉成介绍说,为了保持良好的卫生情况,村里专门制定了“自己区域自己管理,户户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机制,使家家户户的环境更加整洁。除此之外,村委会还广泛发动宣传攻势,以组为单元,通过村内大喇叭播报、设立宣传栏、印发宣传彩页等形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倡导文明行为。采访中,建设村和碱厂沟村村民们的满足感让记者感触颇多。垃圾分类不仅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更促成了村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过去随地乱扔、乱倒等陋习已悄然发生变化,“垃圾要分类、爱护环境、爱护设施”正成为村民的共识。
11/13 - 凤城又添一处国家4A级景区!
日前,凤城蒲石河风景区被确定为国家4A级景区!至此,凤城共有3家4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凤凰山景区、大梨树景区、蒲石河景区;共有4家3A级旅游景区,分别是鸿运谷漂流景区、奇石峡漂流景区、心海景区和爱河风景区。蒲石河森林公园境内峰峦叠嶂,危岩高耸,孤傲独峭者有之,密集林立者有之,远近相宜,疏密有致,其形巍然,其势磅礴。蒲石河森林公园山青水秀,气爽风清、浑金璞玉,气候宜人,一年风光无限,四季景色更迭。整个景区以山静、水鸣、林幽、树雅而称著,以幽邃、苍劲、雄浑、淡逸而闻名,可以说是一处贴近大自然、亲吻原生态的理想旅游目的地,是辽东走廊旅游风景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11/12 - 丹东惊现从唐朝“穿越”而来的美景,东北罕见……
进入11月,位于丹东东港大孤山风景区的祖孙古银杏树迎来最佳观赏期。连日来,众多市民和游客慕名前往,一睹千年古树勾画的人间奇观。祖孙古银杏树是唐玄宗年间僧人所栽,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他们从唐朝“穿越”而来,相依相守千年。树高约35米,主干需四人合抱,是东北地区罕见的“千年树仙”。受天气影响,今年这两棵古银杏树所呈现的金色美景延后一周。祖孙古银杏树已被国家列入古树名木保护名录。
11/11 - 丹东又增加一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10月30日,丹东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批复凤城市爱河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这标志着爱河风景区向综合性旅游景区迈出实质性步伐。爱河风景区集吃、住、行、娱、购、游于一体,2019年开始创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先后对景区基础设施、整体氛围、标识系统等进行了全方位的提质升级,丰富了游览体验度,服务质量、环境质量、景观质量均达到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标准。欧式城堡、浪漫的沙滩浴场、欧式小火车、美丽的天鹅湖让您仿佛走进了欧洲小城。在这里,你可以乘着游船,安逸地享受着时光慢慢地在山光水色中流淌。截至目前,凤城市共有A级旅游景区7家,其中AAAA级旅游景区3家(凤凰山、大梨树、蒲石河),AAA级景区4家(鸿运谷漂流、奇石峡漂流、鑫海生态公园、爱河风景区)。
11/06 - “金光大道”夜色更迷人
秋风凉,银杏黄丹东百年银杏街成全国“网红”打卡地!夜色的“金光大道”更迷人11月3日18时,记者拍摄了夜色中的“金光大道”,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百年以上的银杏树丹东总共有600余棵主要分布在七经街、六纬路和九纬路三条街道
11/05 - 鸭绿江畔,秋色“斑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鸭绿江畔秋色如画秋高气爽俯瞰丹东斑斓的秋色惹人醉
11/04 - 毫无疑问,丹东百年银杏街现在进入最佳赏叶期!
最近翻看微信朋友圈发现大家都在“晒”咱丹东的银杏叶那么,啥时进入最佳观赏期?“金光大道”何时形成?今天,用现场抓拍的一组图片来告诉你答案在丹东,银杏树行道树有1.4万棵,百年以上的银杏树600余棵。百年以上的银杏树主要分布在七经街、六纬路和九纬路三条街道。据了解,亚洲现有百年银杏树街道6条,丹东就占了3条。为了让游客和市民更好地观赏“金光大道”,同时也是为了市民的人身安全,丹东交警已对九纬路十经街和九纬路十一经街路段实施封闭管制,禁止一切机动车通行。连日来,每天都有外地游客和市民在银杏树下拍照,留下美好的回忆。下面跟随记者的镜头看看其他2条百年银杏街的美景吧
11/01 - 劳动者有个“歇脚地”
10月29日,在振兴区六道沟劳动者服务站里,区环卫处环卫工李庆真、于爱华用微波炉热饭,用养生壶烧热水。六道沟街道办事处总工会争取资金,在六合社区服务中心新建35平方米的劳动者服务站,并配置微波炉、书籍报刊、应急医药箱、小型寄存设备及临时休息桌椅,让环卫、外卖、快递等八类户外一线劳动者有个“歇脚地”。记者宋永昆/摄
10/30 - 鸭绿江畔“金光大道”来啦,千万不要错过哟~
今天丹东下雨了加快银杏叶落地“金光大道”逐步形成……跟随小编的脚步看看今天抓拍的一组图片丹东,是一座银杏之城!“你这东方的圣者,你这中国人文的有生命的纪念塔!”大诗人郭沫若笔下的《银杏》,正是银杏之城——丹东的生动写照。下面,请随小编一起走进摄影家镜头里的“金光大道”吧(资料图)。
10/29 - 丹东改造燃煤锅炉打好蓝天保卫战
10月27日,《辽宁日报》头版以《丹东改造燃煤锅炉打好蓝天保卫战》为题,聚焦丹东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工作……原文如下:“就差安装脱硫脱硝塔了,这几天就能安成。改造后,燃煤锅炉排放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均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10月23日,在丹东市元宝区于家锅炉房,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工程负责人陶晶向记者介绍。优良的空气质量一直是丹东引以为傲的城市名片,为保证采暖期既有温度又有蓝天,今年,丹东市根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方案》和《丹东市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2020年攻坚方案》,决定通过积极推进燃煤锅炉达标改造,打赢蓝天保卫战。全市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工作包括,淘汰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及工业园区10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和工业园区10吨以上燃煤锅炉达标改造,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涉及113台锅炉,所有改造工程在采暖期开始前结束。在振安区丹建新时代小区,记者了解到,原有的8台型煤锅炉,此次有4台改造成生物质供暖锅炉,另4台锅炉计划进行物理隔断,其中4台生物质锅炉的新设备已安装完成。“‘煤改生物质’是清洁能源替代煤炭供热的又一条道路,使用生物质燃料供暖最大的好处是绿色环保。”丹东市住建局供热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丹东市住建局协调相关部门,因地制宜采取与集中供热联网、物理隔断、改造为生物质锅炉、安装环保设施等措施,确保实现达标排放。此外,今年宽甸满族自治县的集中供热联网26座换热站取代了原有40多个锅炉房,淘汰了61台燃煤锅炉,全县集中供热工程11月1日前将全部完工,实现如期开栓供暖。
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