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港北站上演“爱心速递” 38分钟寻回旅客遗失背包
“太感谢了!铁路的服务效率令人惊叹!”近日,外籍旅客丁先生匆忙赶车时不慎将装有护照、美金及多张银行卡的背包遗失,在铁路工作人员的爱心接力下,最终物归原主,旅客得以顺利登机。8月8日下午,由铁路东港北站开出的D7758次列车即将发车,车站已停止检票。工作人员在巡视候车大厅时,发现座椅上遗留了一个深灰色双肩背包。值班人员李雷立即上前查看,经查验,包内装有笔记本电脑、手机、充电器、护照、美金以及多张境外银行卡。“护照和银行卡都在里面,失主肯定非常着急,尤其是外籍旅客,补办证件很麻烦。”李雷回忆道。车站综控室随即通过广播系统反复播放失物招领通知,但多次呼叫后仍无人前来认领。情况紧急,李雷立即联系了正在运行的D7758次列车列车长。收到信息后,车长立即根据背包内的证件信息在车厢内逐一排查,最终成功找到了焦急万分的丁先生——一位正准备前往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搭乘国际航班的外籍旅客。经双方仔细核对,包内所有物品完全一致。“旅客的航班时间很紧张,绝不能耽误他登机。”列车长将情况反馈给李雷后,东港北站迅速制定出最快捷的移交方案,38分钟后,这个背包以“站车交接”的方式“奔赴”大连站。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就此展开。当天傍晚,背包被安全送达大连站。早已在站台等候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背包交还到了丁先生手中。据悉,今年以来,东港北站已累计处理遗失物品求助近300件,为旅客挽回损失近50万元。正如李雷所说:“旅客的信任比什么都珍贵,我们只是做了分内的事。”记者:景媛媛
08/29 - 闲不住的老党员 社区里的热心肠
在站前街道办事处海华社区,66岁的老党员周家全退休后依旧忙碌。他不仅是社区两新党支部书记,还积极组建志愿服务团队,活跃在社区治理、邻里互助的第一线,成为服务群众的“热心肠”。为推动社区和谐建设,周家全牵头成立文体、矛盾调解等志愿服务团队。他积极组织文体活动,不仅自掏腰包为居民提供体育用品,还义务教授乒乓球技。今年7月,在海华社区举办的乒乓球比赛中,周家全带领老年队员与年轻人切磋球技,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面貌感染了现场每一个人。普法宣传、关爱独居老人……也是周家全的工作日常。一次社区巡逻时,他敏锐地发现,一位神色慌张的老人准备去银行汇款,经询问得知,老人深陷“孙子受伤需汇款”的骗局,他立刻劝阻了老人,使其避免了6万元的经济损失。一次,铁路小区一栋楼因下水道堵塞引发居民矛盾,周家全带领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耐心疏导,在与民警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居民纷纷点赞矛盾调解队化解矛盾的积极作用。“维护小区的和谐,是我们党员应尽的责任。”周家全表示。自矛盾调解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数十起。“社区就像一个大家庭。”周家全表示,他把志愿者们凝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共同参与社区治理,增强居民的责任感。“我们做的事虽然是小事,但都很有意义。”他坚信,通过这些平凡小事,能让社区变得更美好。记者:邢漫
08/28 - 宽甸满族自治县总工会:架起工会“服务桥”
今年以来,宽甸总工会把职工群众需求放在心上、抓在实处,以做职工信赖的“娘家人”为目标,深化“工会在身边”服务品牌,不断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宽甸总工会充分发挥就业帮扶职能,联合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创新采取“互联网+就业”模式,通过职工之家APP,开展“娘家人送岗—工会帮就业”暨宽甸综合行业专场直播活动,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高效对接平台,30余家企业提供了200余个就业岗位,大量求职者在线观看。为做好职工心理疏导和身心健康提升工作,宽甸总工会在宽甸中心医院开展“职场心理韧性—从压力管理到心理成长”主题讲座,吸引100多名一线职工参加。讲座中,心理咨询师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从解码心理压力、构建积极心态、实现人生价值等方面展开深入讲解,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心理调适技巧,学会正确面对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宽甸总工会还组织人员摸排高温露天作业和存在生产性热源高温场所的从业人员情况,对已建会的企事业单位一线职工开展走访慰问,为宽甸公安局交警大队、自来水公司及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沥青搅拌站的户外工作者送去风扇、毛巾、雨伞和保温杯等物资,为快递员发放防暑降温慰问金。据统计,宽甸总工会已筹集资金5万余元,走访慰问从事户外作业的一线职工400多名。今后,宽甸总工会将持续聚焦广大职工所想所需所盼,深入开展各项关心关爱活动,切实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工会组织的温暖及时送到一线职工的心坎上,为宽甸振兴发展贡献工会力量。记者:曲丹凤
08/28 - 模拟火灾现场救援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近日,元宝区广济街道平安社区、市消防救援支队临江后街特勤站和八道派出所联合开展消防演练,通过模拟火灾现场救援,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记者:张尧
08/28 - 九旬老人取款途中丢失养老钱 民警接力寻回
“这钱要是找不回来,我爸妈真能急出病来!”8月25日一早,市民王女士来到振兴公安分局临江边境派出所,将两面锦旗分别送给临江边境派出所和退休市民李志政,感谢他们帮助父亲寻回丢失的钱款。8月20日9时30分,一位八旬老人从银行取出1万元现金,换好600元零钱后,揣着剩下的9400元钱骑自行车回家。途经兴五路时,裤兜里的现金不慎滑落。退休市民李志政恰巧路过,看到地上的现金后,他没有丝毫犹豫,当即拨通报警电话。临江边境派出所民警张金山、项雨接警后,立刻赶往现场,随后到附近银行询问,了解到有位老人取完钱后又折返寻找丢失现金。通过调取监控,民警看到老人走进附近小巷,但小区监控有限,他们便拿着截图展开“地毯式”走访。“您见过这位老人吗?”从上午到下午,民警逢人就问,终于在14时许找到老人住所。可敲门无人应答,民警又多方查询,才联系上老人的女儿王女士。此时,老两口正因丢钱愁得没吃午饭,王女士接到电话又惊又喜:“爸妈身体不好,这钱是他们的养老钱,真怕他们急出好歹!”等民警带着分文未少的9400元上门,老人激动得连连道谢,愁容彻底散了。记者:刁庆峰李然博
08/28 - 居民“点单” 社区“上菜”
8月的一天,丹东市振兴区福春六社区的工作人员刚刚上班,45号楼居民王静兰就来到便民服务中心,在网格员韩丽霞的引导下,拿着手机,对着屏幕轻轻眨眼。“阿姨,再点点头……好嘞,认证成功啦!”王静兰舒了一口气,轻拍韩丽霞的手说:“孩子,太感谢了,我哪会认证,每回都来麻烦你!”另一边,网格员冷艳华赶着去为行动不便的马殿平做养老资格认证。马大爷浓密的络腮胡,总把人脸认证系统“搞迷糊”。冷艳华主动对接社保中心,通过邮箱传送完成认证,免去了老人线下奔波的麻烦。认证之路的顺畅与曲折,恰是检验基层治理韧性的一块试金石。福春六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4600多名常住人口中有近1900名60周岁以上老人。社区党委书记付丽丽有个形象的治理口诀:“阵地15分钟可到,服务15分钟可到。”这便是社区精心打造的“15分钟双到”模式。服务的温度,还体现在跨越沟通障碍上。在一街社区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用流利的朝鲜语向朝鲜族居民朴大叔解释退休登记事宜。语言不通曾让社区工作人员为朝鲜族居民办理各类登记时感到颇为棘手。如今,“双语定制服务”落地生根——朝文版办事指南清晰明了,朝鲜语志愿者随时待命。一群被亲切称为“阿妈妮”的朝鲜族阿姨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环境整治、治安巡逻、巡江护河等活动。一街社区党委书记肖洋介绍:“阿妈妮们热情高,是社区居民间天然的‘黏合剂’。”2023年一街阿妈妮志愿服务队成立以来,已协助办理退休认证等业务120余件。振兴区对“幸福”的雕琢,既有破旧立新的硬功夫,也有点滴浸润的巧心思。在老旧小区,推行“党建+改造+自治”模式;在物业管理小区,探索“居民提、社区议、物业办、集体评”机制;在商圈社区另辟蹊径,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面对37个老旧小区的“老年病”,振兴区开出“党建+改造+自治”综合药方,坑洼路平了,休闲广场亮了,“口袋公园”绿了……硬件更新的同时,物业服务提质同步启动。曾困扰某小区多年的雨天积水顽疾,最终在社区书记、物业经理、居民代表围坐议事的“三方联动”机制下根治。全区16个便民维修服务站深入社区,提供水电维修、疏通管道等低偿服务320余次,代收快递、代购菜品等暖心“跑腿”服务惠及620余人次。商圈社区里,党员成立“商户巡逻队”。同时,21个“暖蜂驿站”、12个“小哥食堂”为配送员提供歇脚之所。商圈设立的“爱心公益基金”,已帮扶困难群体300余人次,为特殊家庭托起70余个“饭碗”。在振兴区,治理的精耕细作,最终沉淀为居民脸上舒展的笑容。居民“点单”,社区“上菜”,幸福就是让每个居民在离家门口最近的地方,感受到被关照的暖意。记者:李曼
08/28 - 凤城市沙里寨镇:一场“村BA” 文体旅共赢
8月22至24日,2025年“村BA”球王争霸赛辽宁省丹东市分站赛暨第七届“中港杯”全省篮球争霸赛在凤城市沙里寨镇火热开赛。这座生态小镇,篮球场边围满了村民和球迷,球场外的烧烤摊飘着香气,一场“体育搭台、经济唱戏、文化赋能”的乡村文旅发展实践,在这里生动演绎。哨声起,沙里寨体育文化广场被激情与欢呼包裹。球员默契传球、俯身抢断、跃起投篮,每次精彩的三分,都会有人忍不住起身鼓掌,有人拍着大腿喊“好球”。没抢到前排位置的村民搬来木凳踮脚张望,家长们把孩子架在肩头“抢占最佳视野”。这场“村BA”的草根底色,藏在每个球员的故事里。本届赛事球员涵盖农民、工人、教师、大学生等不同群体,甚至有刚从辽宁省城市联赛归来的业余高手。33岁的孙永燕是大连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连续七届参赛,见证赛事从起步到壮大的全过程。“以前我们都是应邀而来,现在我们是硬要来,沙里寨‘村BA’已经成为我们每年的规定动作。”赛场下的互动更显温情。亮子河村二组村民张书魁坐在第一排,手里举着印有“张浩田进球!加油!”的应援牌。场上球员张浩田是他的侄子,每当张浩田持球进攻,他的呐喊声便格外响亮。颁奖环节的“乡土奖品”更成亮点。冠军大连中源牧业队获赠一头本地黑猪,亚军凤城领航者队喜得沙里寨河蟹礼盒,季军队伍大连禧宴队则收获洋河鸭蛋。此外,凤凰山、大梨树、东汤温泉、蒲石河、天锅古洞、瑷河等景区门票,也成为赛事的奖品。据了解,这些年,靠着赛事带动,“沙里寨黑猪”“沙里寨河蟹”“洋河鸭蛋”的名气越来越大,蓝莓、草莓等小浆果销售额同比涨了30%,不少村民的腰包都跟着鼓起来。赛事的火爆直接带动当地消费升级。距离球场5分钟路程的陶然酒家,老板天天从早忙到晚。菜单上“炒笨鸡”“炖河鱼”“清蒸河蟹”等乡土菜品供不应求。“不少外地球迷住在周边民宿,看完球就来续桌,都说菜好吃又实惠。”老板美滋滋儿地说。记者:于国洪
08/28 - 边看边记朝鲜语-蔬菜2| 조선어 보고 듣고 배우기-야채208/28
- 工人村社区:少儿文艺演出厚植爱国情怀
“我有一个航天梦,要让五星红旗在宇宙飘扬!”稚嫩又坚定的童声在丹东安东老街大舞台上响起。8月26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组织辖区博艺幼儿园小朋友在此开展“怀揣梦想向未来”文艺演出,孩子们用歌声、舞蹈、朗诵等形式,展现航天梦、军人风采,爱国主义的种子扎根心田。作者:沈粹
08/27 - 家门口有了换热站
“以前冬天在家得穿毛衣,孩子总说手脚冷,现在好了,换热站就在小区里,今年肯定能暖暖和和过冬!”近日,珍珠街道振山社区紫光福郡二期小区的居民们围着刚建成的换热站,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期待,言语间满是对温暖的向往。这份期待的落地,离不开社区网格员们近半年的奔波与协调。紫光福郡二期是个建成14年的小区,供热一直依赖周边小区的换热站,管道老化、距离过远等问题,让“室温不达标”成了每年冬天的“老大难”。“去年最冷的时候,我家客厅温度计才15℃,老人孩子都容易感冒。”居民李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家庭的困扰。网格员们在日常走访中,把这些“冷”诉求一一记下。“光是记录还不够,得让问题有回音。”网格员周月说,她整理出详细的居民诉求清单,多次向街道、供热公司反映,推动换热站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建设过程中,难题接踵而至:选址时,几户居民担心设备噪音影响生活;施工时,运输车辆不小心压坏了小区路面……网格员们化身协调员,一边组织居民座谈会,邀请施工方、供热企业现场讲解降噪措施和施工规范;一边督促施工方及时修复路面,调整作业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段。对仍有顾虑的居民,他们逐户上门沟通,用实际行动打消疑虑。从收集诉求到推动立项,从协调矛盾到监督进度,网格员们的脚步遍布小区的每个角落。“这不仅是一个换热站,更是网格员用心用情服务的见证。”居民王先生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这个冬天,暖流将顺着管道流淌,温暖每个居民的心房。记者:张津硕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