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方共建“一中心一基地”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日前,丹东市“银杏树”未成年人司法社会服务中心、家庭教育指导基地揭牌成立,这是丹东市检察机关通过与市妇联、志愿者队伍联合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供支持和保障,形成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强大合力。近年来,丹东市检察机关进一步提升办案质效,加速推动丹东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推动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以及《关于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案件中全面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实施意见》等相关要求在丹东地区落地落实,丹东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与丹东市妇联、市委宣传部下设的市志愿服务联合会联合,以检察能动履职带动社会力量协作配合,共同培育未成年人成长良好土壤,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供基础保障。丹东市“一中心一基地”以检察机关案件办理中发现的涉未成年人家庭、社会等问题为切入口,推动诉源治理,以推动实质帮教为重点,展现综合治理“大力度”。丹东市妇联将结合“一中心一基地”建设,引入家庭教育讲师团力量,与检察机关通力合作,以家庭教育指导基地为活动阵地,共同搭建好丹东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社会支持平台。通过建设“一中心一基地”,丹东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的志愿者将全力配合检察机关和妇联,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提供专业帮助。志愿者们将充分发挥作用,与检察机关联合开展涉罪未成年人帮教、被害人救助以及法治宣传等工作,共同提升丹东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化水平。记者:王卢莎
06/07 - 游戏点亮幸福童年
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市第三幼儿园近800名幼儿及家长来到志愿军公园,开展“游戏点亮幸福童年—倾听儿童相伴成长”亲子户外活动。倾听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陪伴是敞开心扉的共情与成长。因此,这次亲子户外活动从温情的亲子律动开始,滑溜布、彩虹伞、棒棒糖等亲子互动游戏,无不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到运动的乐趣,让家长们在互动里重温童年的快乐。幼儿园还为每个班级准备了一个节日大蛋糕,祝福大朋友、小朋友们莫忘童真、童趣,亲情陪伴、快乐成长。记者:刘海东
06/06 - 巧手秀技能
5月31日,丹东市春英学校携手“美丽朵朵”爱心团队开展“小小巧手秀技能‘美丽朵朵’爱相随”技能展示活动,让孩子们过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六一”儿童节。在烹制美食环节,孩子们戴上手套、帽子,穿上围裙,每个人都跃跃欲试,在“美丽朵朵”团队阿姨的指导下,瞬间变身“烹饪小达人”。各班级按照美食制作步骤,分别制作了手抓饼、蛋挞、汉堡、披萨、饼干等,每个环节都由孩子们自己动手制作完成,亲身感受美食制作带来的快乐。在展示环节,各班级将做好的美食摆出创意造型,由爱心志愿者带领孩子进行本班美食的介绍,让孩子们体验与同伴分享美食的乐趣。记者:吴琼
06/06 - “智慧助老”进社区 共享便捷服务
为解决辖区内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出行难的问题,近日,元宝区兴东街道永安花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共同开展了“智慧助老”公益讲座活动。活动中,志愿者和原铁路工作人员现场向老年居民详细讲解了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购票及电子票的便捷性和相关使用方法。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工作人员也向他们讲解了前往人工服务窗口购买纸质车票的注意事项,并叮嘱大家在出行途中,如果遇到困难或问题,都可向高铁站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同时,对铁路旅客禁止和限制携带物品、高铁乘坐安全注意事项、重点旅客预约服务等方面问题也进行了详细地介绍。通过此次活动,让更多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指尖上”的出行服务,让老年消费者在智能化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记者:张津硕
06/06 - “婆婆妈妈”调解队 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在振兴区站前街道三街社区有一支由支部书记、党员、楼长骨干、专兼职网格员组成的志愿服务队——“婆婆妈妈调解队”。调解队坚持“小事不出单元、大事不出小区”的基层社会治理调解原则,主要承担着社区内的“扶老助幼、调解纠纷、平安建设、日常服务、环境整治”等志愿服务。“15号楼402和403两家因为楼道内堆放物品闹矛盾,谁也不肯让步,咱们去做做工作吧。”这是“婆婆妈妈调解队”队员近日发现需要调解的问题;“20号楼下水井外溢需要上报下水部门进行清掏。”这是调解队在巡查时发现的环境问题。通过他们的及时发现,最终问题都得到了圆满解决。“婆婆妈妈调解队”不断吸收志愿者加入,将巡查发现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上报,协助群众将问题在网格内化解。他们开启“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管”,激活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记者:张津硕
06/06 - 童心颂党恩 筑梦向未来
6月2日,振兴区教育局在红房街小学报告厅举行“童心颂党恩筑梦向未来”庆“六一”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大会表彰了“新时代好少年”等833个先进个人、“三好班级”等191个先进集体。表彰结束后,汇演在六纬路小学气势磅礴的合唱器乐表演《奏唱祖国华章》中拉开帷幕,区属15所学校奉献了15个精彩的节目。舞蹈《星星闪耀映山红》、现代京剧联唱、诗朗诵《腾飞的中国》、大合唱《红旗颂》《为祖国绽放》等红色主题节目贯穿汇演始终,教育引导广大少年儿童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爱国信念和做好祖国接班人的信心和决心。孩子们优美的舞姿、生动的场景演绎、激情的朗诵表演及精心呈现的舞台艺术,充分展示了振兴区艺术教育和青少年儿童的艺术风采。用艺术的形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唱响新时代主旋律。吕宝林记者/侯春林文周广庆图编辑/邹润
06/05 -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纪录片《铭记》第二百零一集 王登洲:勇闯“鬼门关”的汽车连长06/05
- 童悦书香阅读分享活动
“六一”儿童节期间,元宝区七道街道城隍庙一社区关工委开展童悦书香阅读分享活动,通过阅读红色经典书籍,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儿童节。记者:张尧
06/05 - “管闲事”“多角色”的邮政人
他十六年如一日坚守在投递路上,投递各类邮件37万多件,从未发生差错;路遇火灾,三进火场救人不留名;路遇走失老人和遭遇交通事故的伤员,毫不犹豫伸手援助……有人给他起了一个暖心的名字——“爱管‘闲事儿’的投递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丹东市分公司城区寄递事业部鸭绿江揽投部投递员刘政坤把群众和客户的事当成了自己的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为做好投递工作,刘政坤常常夏天一身汗,冬天一身寒,却把邮件保护得严严实实,雨雪中邮包“穿”的是雨衣,他则裸露在雨中,客户从他手中接到的每件邮件都是干干净净的。有的客户年纪大了腿脚不方便,虽然楼下有报箱,但为方便老人,他坚持把报刊送到老人手中,十几年如一日,收获了群众满满的感谢与信任。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客户的地址变化频繁,一封封失联已久的寻亲觅友信件,增加了投递工作难度。面对信息不详的“无着信件”,刘政坤想到的是寄信人远隔千里的思念,千方百计救活这些信件成为他业余生活的重心,多年来累计投递成功“无着信件”10余封。刘政坤的挎包里一直装着一副线手套,这副手套不是用来取暖的,而是专门用来捡投递路上的钉子和碎玻璃。在投递路上,他遇到过偷拆居民家空调的不法分子,壮着胆子上前搭话,结果吓走了盗窃嫌疑人。路遇迷路老人,他总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骑车将老人送回家。“这爱管闲事的老刘,不仅是我们这里的投递员,还扮演着片警、护路工和志愿者角色……”提起投递员刘政坤,群众话语里充满了感激之情,称他是“多角色”投递员。2016年7月的一天,一居民家突然起火,一名老人被困家中,周围群众急得手足无措。此时,正在附近收揽包裹的刘政坤得知情况后,二话没说,用湿毛巾捂着嘴,先后三次俯身爬进屋内,尝试营救被困老人。现场黑烟浓烈,老人已无生命体征,老人的女儿因悲伤过度,加上浓烟熏呛,出现意识模糊。关键时刻,刘政坤屏住呼吸,牢牢拽住老人的女儿,一点点爬出屋外。当消防员赶到时,刘政坤已悄然离开了现场。事后,当老人的女儿找到刘政坤表示感谢时,他只是憨憨一笑:“谁碰上这样的事都会这么做的,家里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你尽管说。”“在工作中他淹没在喧闹的人群中,他可能和我们擦肩而过的时候,我们都不一定注意到他。但在某个瞬间,他会让所有的人眼前一亮……”在同事的眼中,刘政坤就是这样一个可爱的人,虽然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但在平凡的岗位上却闪耀着光芒。记者:刘舵
06/02 - 情系福利院 用爱迎“六一”
5月31日,市民政局、丹东日报社团委、辽宁福娃娃儿童服务有限公司、市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志愿服务活动。一行人一同来到市第一儿童社会福利院看望孩子们,并为孩子带来节日礼物,与孩子们共庆“六一”儿童节的到来。一直以来,市民政局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慈善事业,用爱温暖社会,用情回馈社会。市晨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积极响应号召,为孩子们带来了学习用品和零食。辽宁福娃娃儿童服务有限公司带来了牛奶和蛋糕,“我们希望尽我们所能承担起社会责任,将爱传递给孩子们,让他们在充满爱意的环境里快乐成长,成长为我们社会的‘新力量’!”辽宁福娃娃儿童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活动当天,参与活动单位的工作人员陪孩子们做游戏,听孩子们讲生活里的有趣事。孩子们格外开心,纷纷拿起画笔手绘图画送给看望他们的叔叔阿姨。“谢谢叔叔阿姨们来陪我们玩,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礼物,我也想送他们一份礼物,希望叔叔阿姨们也能喜欢我们的画。”孩子们说道。活动结束后,大家不舍告别,参与活动单位的工作人员纷纷表示以后还会争取这样的机会来看望孩子们。记者:李美臻郑鑫
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