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鸭绿江口湿地保护区职工代表亮相央视春晚
“我的家/是他筑起的一块小地方/到处都是飞鸟/全部是绿的……”2025乙巳蛇年总台春晚,来自全国各地的40名林草一线干部职工唱响歌曲《我的家》,“声”动展现林草践行“两山”理论、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性成就。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职工姜玥圻,作为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代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林草基层工作者代表共同演唱歌曲《我的家》。合唱歌曲《我的家》由国家林草局推送。该节目的主要背景为今年是“两山”理念提出20周年,背景画面基本是林草自然人文景观,包括分别代表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四大生态系统的塞罕坝林场、呼伦贝尔草原、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第一批设立的5个国家公园。参演人员共44人,除安吉县4名小学生以外,其他人员均为林草一线干部职工,包括辽宁省蛇岛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丹东鸭绿江口保护区的两名同志。2024年7月26日,辽宁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成功列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丹东实践。姜玥圻是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湿地自然教育师。本次能够被选为保护区代表参加央视春晚,姜玥圻表示非常开心。“非常感谢央视,感谢《我的家》,感谢春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遇见了一群温暖、可爱、优秀的林草同行者。”姜玥圻说,代表鸭绿江口湿地参加春晚,对于扩大保护区知名度、展示保护区良好形象、传递湿地保护意识,吸引更多人关注候鸟生态,意义非凡。姜玥圻2024年12月23日赶赴北京,参与到节目排练中,历经37天紧张的排练,克服了很多困难,最终在除夕之夜向全国人民献上完美的演出。记者/刘响
02/05 - 年在万达到底多热闹?看这儿
1月29日,大年初一,丹东万达广场迎来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众多市民选择来此开启新一年的欢乐时光。购物、看电影、品美食……万达广场内处处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商场内张灯结彩,红色的装饰和新年元素随处可见,营造出喜庆的节日氛围。部分店铺推出新春优惠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购物。时尚服饰、美妆护肤、家居用品,是市民们选购的热门商品。逛累了的市民走进三楼美食街区,享受各种美味佳肴。从本地特色小吃到全国知名连锁餐饮,各餐厅内座无虚席,欢声笑语不断。大家在品尝美食的同时,也分享着新年的喜悦。春节档的多部影片吸引了众多观众,从喜剧片到动作片,满足了不同年龄段的观影需求。不少家庭全家出动,一同走进电影院,共度温馨的新年时光。大年初一的丹东万达广场,不仅是一个购物和娱乐的场所,更是一个承载着新年希望和欢乐的地方。在这里,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也为新的一年开启了美好的第一天。记者/周广庆
02/05 - 除夕夜,环卫工人为美丽“留守”
1月29日,大年初一,零时刚过,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开始褪去,元宝区环卫队196名环卫工人已在各分担区点位集结,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鞭炮纸清扫清运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零时30分,在沙河镇街路段,30多名环卫工人正在清理沿街垃圾和鞭炮纸。现场负责人孙凯介绍,这条街路沿途商铺较多,节前来此购物市民较多,人流车流给垃圾和积雪清运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环卫工人除夕晚上提早上岗,确保市民初一早上有个良好的出行环境。零点50分,车队队长于兴友边查看车辆运转情况,边提醒工人要做好预防,遇到烟和火星还及时处理。“每年都有鞭炮纸在压缩车里复燃的情况,特别是大家爱放的‘加特林’,扫的时候很难发现,进压缩车经常冒烟。”于兴友告诉记者,当天上岗的196名环卫工人,都经历过前两天的除雪作业连轴转,很多工人从除雪现场休班回家,休息不到半天时间就再次上岗。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初一零点,全市各级环卫部门启动生活垃圾和鞭炮纸的清扫清运工作。截至初一上午9时,各级环卫部门已处理垃圾364吨,后续垃圾清运工作还在继续,预计下午能全部完成,估计垃圾总量在500多吨。市住建局城环中心环卫部24小时开放18座垃圾楼,并调动2台垃圾压缩车,协助各区环卫队伍完成鞭炮纸收集清运任务。王嘉瑶何群记者/戚文
02/05 - 大年初一送祝福,图书馆里书香浓
1月29日,大年初一,由市文旅广电局主办,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市图书馆(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联合开展的“欢欢喜喜过大年馆长送福贺新春”活动,在图书馆启动。装着绘本图书、新春贺卡和非遗剪纸的“福袋”,向首批到馆的40名读者送上满满的新年祝福。在市图书馆图书外借处,早上9点刚开门,就有读者走进这书籍的海洋,准备带一本好书回家过年。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亲子阅读室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早早来到这里,感受书香的浸润,品味别样的年味。记者/宋永昆
02/05 - 丹东市举行匹克球协会成立大会
1月23日,丹东市匹克球协会成立大会举行,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成员和首任会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丹东匹克球普及推广正式迈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共享”的新阶段。接下来,我市开展百场匹克球培训活动,积极引进和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匹克球赛事交流活动,深挖匹克球装备产业潜能,引领匹克球运动持续升温,促进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记者:张怡媛
01/27 - 丹东“非遗贺新春”年货购物节开市
为营造一个盛大、丰富的“非遗年”,领略看非遗、品非遗、购非遗的文化体验,丹东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市文化体育旅游发展服务中心于1月22日在丹东万达广场3号大厅举办“非遗贺新春”年货购物节展示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组织丹东市特色非遗项目和产品展示展销,分为“年货市集”“匠心守艺”“非遗送福”三大板块。“年货市集”设置了18个展位,其中有省级非遗项目凤城满族荷包、丹东满族刺绣、丹东剪纸、民间字画、丹东“吹糖人”等民俗产品展示,同时汇集了满族食品、朝鲜族特色小吃、回族传统面食等特色美食,市民在购物的同时,深度感受地道传统的“中国年”;“匠心手艺”活动现热闹非凡,人头攒动,精美的荷包引来市民驻足欣赏,年味儿十足的花饽饽受到年轻人的青睐,剪纸传承人用一把剪刀瞬间在红纸上剪出喜庆的图案,引得现场观众称赞,“吹糖人”吸引了现场小朋友体验和购买;非遗传承人挥毫泼墨,将新春的诚挚祝福投诸笔端,写下春联和“福”字赠予现场观众。这些蕴含美好愿景和满载祝福的春联和“福”字让现场墨香满溢,浓浓的年味儿扑面而来。活动现场,大家沉浸在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游客和市民在各展位前驻足欣赏、购买、拍照打卡。此次活动旨在让市民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连接点,感悟非遗产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非遗传承人的智慧技艺,为丹东市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势。记者:刚越
01/27 - 60余名丹东籍优秀学子“看家乡”
1月21日至22日,由丹东市委组织部主办,市教育局协办的“知丹东、爱丹东、兴丹东”丹东籍优秀学子社会实践活动举行,60余名丹东籍双一流院校在读大学生参加活动。在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中,学子们先后来到丹东东方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孔雀表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哈曼(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等本地优秀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技术实力、设施设备、产品应用等情况。就读于清华大学的迟程表示:“东方测控这家公司令我印象尤深,其在智慧矿山领域技术研发达国内领先水平,与多家矿业集团深度合作,业务扩展到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这让我认识到,在丹东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大有可为。”在北国之春小浆果种植基地,学子们参观了草莓种植大棚和草莓博物馆,赞不绝口:“这个白色草莓太好吃了,没想到草莓还有这么多品种……”在抗美援朝纪念馆,学子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观看历史图片、文物展示和影像资料,深入了解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以及志愿军战士的英勇事迹,感悟当代青年接续奋斗的初心与使命。活动期间,主办方还精心安排了包饺子、写对联和匹克球体验活动,让学子们在感受年味儿的同时,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正在清华大学读研的宋慧然说:“这次活动让我重新认识了解了家乡,更激发了我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我将带着这份热爱,继续在求学之路上砥砺前行。”记者:于国洪
01/27 - 丹东文旅诚邀各地游客来丹过大年
近日,为广泛宣传丹东冬季旅游,激发春节假期旅游市场活力,丹东市文旅广电局先后在铁路丹东站和沈阳桃仙机场开展了别开生面的宣传推介活动,向广大旅客展示丹东冬季旅游的独特魅力,诚挚邀请各地游客来丹过大年,吸引外地游子回丹喜团圆。在铁路丹东站,市文旅广电局工作人员拉起了“来丹过大年回丹喜团圆”横幅,向往来旅客及回丹大学生赠送具有丹东特色的文创纪念品和丹东冬季旅游宣传册。工作人员向来丹回丹的旅客赠送了丹东书法家书写的“福”字。游客们手举“福”字,纷纷感叹:“丹东真好!”在沈阳桃仙机场,“来辽过年回辽过年”背景板前,热情洋溢的歌声和欢快的快板声此起彼伏。来自丹东朝鲜族文化艺术馆的演员身着朝鲜族传统服饰,演唱了歌曲《请到丹东来》,用悠扬的旋律和动人的歌声,向旅客们发出诚挚邀请。快板书《鸭绿江畔丹东真好》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机场出口,工作人员向旅客发放了丹东旅游宣传册及文创产品,介绍了丹东春节文旅活动安排,热情邀请旅客和学子来丹旅游。很多旅客表示“假期一定去丹东看看”。2025年春节是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非遗”春节。丹东市文旅局在春节期间准备了百余场文体旅活动,并通过推出多家景区联票、景区和酒店联合优惠减免活动、抗美援朝纪念馆增加夜场、市内非遗花灯展示等活动,营造浓郁的新春氛围。热闹欢腾的特色民俗表演和艺术展演,将为市民和游客带来美好的新年祝福与文化盛宴。记者:刚越
01/27 - 丹东市与广西防城港市签订旅游合作框架协议
1月20日,在广西防城港市举办的2025防城港旅游年启动仪式上,丹东市与防城港市签订了旅游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推动两市文旅产业开展深层次交流与合作。丹东市与防城港市同为边境口岸城市,也是中国最美沿海自驾公路G228国道的起、终点城市,文化旅游资源各具特色、互补性强。今后两市将在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积极挖掘沿海沿线的独特资源,推广地域特色,联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文化旅游线路,将丹东的红色旅游、鸭绿江风光与防城港的海洋风情、边境文化等资源“串珠成链”。同时深入挖掘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活动等元素,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体验两地文化与自然之美。启动仪式上,我市发布了冰雪温泉等精品旅游线路,防城港市推出了暖冬滨海休闲之旅、边关探秘之旅等旅游精品线路,为两地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的旅游选择。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作为特邀单位,参加了2025防城港市春节联欢晚会,并带去朝鲜族舞蹈表演《心灵之翼》,为当地市民送去新春祝福。记者:栾柏醇
01/27 - 多措并举呵护“丹东蓝”
据丹东市生态环境局消息,2024年丹东市环境空气有效监测天数366天,优良天数351天,优良天数比例95.9%,同比上升1.7%;PM2.5平均浓度为25.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优良天数和PM2.5平均浓度两项指标均排名全省第一。2024年春节期间,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市出现两天重污染天气,这是近5年来我市首次出现重污染天气。受此影响,1月至2月,我市优良天数比例和PM2.5平均浓度排名均在全省中下游。2024年3月以来,市生态环境局采取多项措施,紧密关注空气质量变动态势,不断加强大气污染监督与管控,改善环境空气质量。7月,我市空气质量排名重回全省第一,并保持到2024年底。为积极落实空气质量保障任务,强化污染天气应对,2024年市生态环境局强化向上对接沟通,根据空气质量预警情况,启动11次特殊天气大气污染特别管控行动,加大重点区域和高值点位巡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交办,有效提升空气质量靶向管控能力。市生态环境、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市场监管、工信等部门合力打出强力治污“组合拳”,形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方位、持续化推进高压态势,全力促进全市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其间,持续强化移动源污染管控。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公安部门加大路查路检力度,对检测超标车辆依法依规处理。截至2024年底,抽测柴油车356辆,超标车辆28辆,给予警告处罚9辆、行政处罚19辆。对全市各类工地及企业作业现场在用非道路移动机械进行登记编码,建立全市销售柴油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企业名单和机型清单,进行常态化监管。强化对全市机动车排放检测机构的日常管理,对34家存在问题的检测机构进行立案处理。深入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综合治理,通过精细化、个性化统筹设计,对不同类型企业加强监管。对全市石化行业企业及化工园区企业进行全环节、全流程排查。对全市汽修喷漆行业进行全面排查。梳理全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1吨以上企业18家,制定专项治理方案,目前已完成18家企业“一厂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同时,以玻璃、矿物棉、石灰、电石、铸造和菱镁行业的工业炉窑为重点,开展低效失效大气污染治理设施排查。在此基础上,持续强化施工扬尘管控。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扬尘整治行动,不断推进扬尘污染的源头管控和精细化治理,切实做好物料堆场扬尘污染防治工作。记者:戚文
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