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争分夺秒,跑在死神前面
2022年11月15日晚,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夜的宁静。接到出诊任务的值班人员立即前往八道沟教堂路,到达后并没有见到患者家属,反复回拨电话也已无人接听。护士王莹莹安排大家分头到居民家中询问,及时发现了因突发脑梗已神志不清的独居患者,医护人员迅速进行现场处置,随后以最快的速度送医。类似这样的“生命保卫战”,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他们克服自身困难,不畏艰难与艰辛,在生与死的较量中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筑起了一道守护人民健康的防线。尤其是2022年,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工作量激增。为了保证所有的患者都能高效、及时地得到转运和救治,救护车由原先的一套车组增加到三套车组、五辆转运车组,出诊量每天都在40-60次左右。为了保证转运过程安全,医护人员需要不停歇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也不能摘下口罩、脱下防护服、脱掉隔离衣。三伏盛夏,他们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飞驰的密闭负压车里抢救危重患者;数九寒天,防护服里穿不下一件保暖的棉衣,每次出诊,冰凉的消毒液喷在身上和手上寒冷刺骨,他们没有一人退缩。多年来,市中医院120急救站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为患者一次次架起生命的绿色通道。“雷锋精神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更是一直以来激励我们急救战线医护人员逆行而上的强大精神力量。”市中医院120急救站护士长李艳说。
03/08 - “鸟爸鸟妈”的故事
每年春天水草丰美的鸭绿江口湿地都会准时迎回数以十万计的候鸟“贵宾”人与鸟的动人故事也在不断上演“同在天地间,人鸟共安详。”这是“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获得者姜信和、车勇夫妻共同憧憬的美好愿景。多年来,夫妻俩为了人类共同的绿色家园,行走在爱鸟护鸟的路上,用镜头记录、以爱心坚守,演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2017年5月的一天夫妻俩在盗猎分子手中救下264枚鸟蛋姜信和有在林业保护部门工作的经验知道鸟蛋一旦脱离了鸟巢就会被它的父母遗弃不再孵化经过相关部门的同意后夫妻俩决定尝试人工孵化这些鸟蛋夫妻俩每天守护在鸟蛋身边给鸟蛋翻身、检测温度像照顾婴儿一样百般呵护从听到鸟蛋里传来叽叽的叫声到刚破壳的鸟儿蹒跚地朝他们走来到想方设法给鸟喂食两口子伴随着鸟儿出生长大成为名副其实的“鸟爸鸟妈”2019年,记录夫妻二人营救候鸟心路的作品《与鸟相守的151天》获得中国三门峡自然生态国际摄影大展铜奖,并被三门峡市永久收藏。2021年12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对姜信和、车勇夫妻爱鸟护鸟故事进行了报道。姜信和家庭是一个积极向上、充满爱心、和美幸福的三口之家。姜信和因工作出色,多次获得上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表彰。妻子车勇是一名中学教师,曾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连续两年到青海省从事支教工作,被当地政府评为劳动模范。儿子姜勋是通信行业工程师,疫情期间主动放弃休假,负责协助“浙江热成像专项小组”开发热成像测温系统,在抗击新冠疫情工作中获突出贡献奖。每年的候鸟迁徙季夫妻俩都会回到湿地看一看看一看翩跹而至的鸟儿们仿佛自己的鸟孩子们又回来了“这些迁徙来的鸟,都会被我们当做自己的鸟孩子。”姜信和与车勇表示,将继续行走在爱鸟护鸟的路上,用镜头向人们讲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动人故事。
03/08 - 辽宁省丹东市:工人村社区保障居民“舌尖上”的安全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食品安全工作,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3月2日,丹东市临江街道工人村社区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并向各商铺宣传《食品安全法》,强化对食品的监管,保障辖区广大居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在门店内,社区工作人员认真查看食品包装上是否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等信息,并认真检查店内商品是否过期。在餐饮店内,社区工作人员对食品贮存情况及加工制作卫生情况、餐饮具消毒情况、从业人员健康状况等进行认真检查,并进行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社区工作人员还提醒辖区群众在购买食品时,一定要查看包装上有无食品认证标志,是否标注配料表、产品执行标准、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免购买到伪劣商品,对身体造成伤害。下一步,工人村社区将继续深入开展日常走访、主题宣传、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等,狠抓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不放松。
03/08 - 辽宁省丹东市:加强指导服务 做好春耕备耕
春耕在即,丹东市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农资保障和农机具检修工作。目前,培训机手、修理工人900人,预计全市检修机具2.4万台(套),机械动力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求。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实施春耕备耕生产情况周调度,及时掌握各地主要农资供需及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供应保障。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择优筛选农技指导员208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经营主体310户,开展对接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农技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2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册)。设施农业方面,全市设施生产面积10.3万亩,其中设施草莓7.5万亩。一季度,预计蔬菜产量4.46万吨,水果产量12.6万吨,同比均有增幅。接下来,农业部门抓住设施水果生产的黄金期,督促、指导各地做好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增产。紧盯设施农业生产不放松,常态化调度,努力实现“开门红”。
03/07 - 辽宁省丹东市:农资打假 守护春耕
春耕备耕将至,农资产品生产和销售进入活跃期。近日,丹东市振兴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加强化肥、农膜、农用管件管材、农用泵等农资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切实保障农民利益。行动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无照经营、擅自改变主要登记事项等行为;是否建立和严格执行进货验收制度,按照规定保存进货时的原始发票、单据等能够证明进货来源的文件资料;是否销售伪造、冒用许可证标志等产品;是否购进或者销售无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无厂名、厂址等来源不明的产品等。督促经营企业严格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义务,对企业经营管理制度进行梳理,建立完善进货验收制度,健全销售台账,对标识标志要严格核对,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杜绝不合格或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市场。
03/07 - 辽宁省丹东市:巡查河面 消除隐患
春暖花开,冰河消融。2月25日,丹东市黑沟派出所组织巡逻警力针对辖区河面进行巡查,防止滑冰溺水事故发生。针对黑沟镇辖区内河流水库居多的特点,巡河期间,派出所充分发挥河长职责,采取徒步方式对辖区内每一处河面开展实地巡查,确保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在巡查过程中,民警对穿冰面过河、垂钓、冰上嬉戏的人员予以制止,并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提醒群众保持安全意识,做到防患于未然。
03/07 - 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来啦
今年3月3日,是第十个“世界野生动植物日”。上午,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在锦江山公园丹东野生动物救助站举办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向公众派发宣传材料和宣传品,现场还布置了内容丰富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宣传展板,引起参与活动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和共鸣。丹东市是辽宁省野生动植物种类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共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22种、野生植物1841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1种,野外种群数量近年来稳步恢复。3月2日上午,市林业和草原局野保科、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野保站在新区市委市政府一楼大厅举办野生动植物图片摄影展。3月2日下午,市林业和草原局、市林业和草原发展服务中心在金汤小学开展“世界野生动植物日”公益课进校园活动,通过展出野生动植物图片,发放书籍、宣传册,现场讲解等方式,提升孩子们的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旨在让全社会和广大民众进一步了解了野生动植物的有关知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增强公众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制意识。
03/06 - 辽宁省丹东市:开足马力忙生产
连日来,丹东市各企业抢抓开局有利时机,抓生产、提效益,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在丹东红升包装材料有限公司、丹东欣时代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丹东优耐特纺织品有限公司、丹东富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传出阵阵机器轰鸣声,工人们正在抓紧时间赶制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订单产品。
03/06 - 辽宁省丹东市:开展专项行动 保护迁徙候鸟
近日,丹东市林业和草原局部署开展春季候鸟等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防止发生非法猎捕、猎杀、贩卖迁徙候鸟等野生动物犯罪行为,全力为候鸟迁徙“保驾护航”。随着候鸟大规模迁徙季节的来临,鸟类等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进入重点时段。为了全面加强候鸟迁徙保护工作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猎捕、猎杀、出售、收购、贩卖、食用野生候鸟行为,有效保护候鸟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市林草局实施市、县(区)、乡镇、村四级联防联控。对候鸟等野生动物的主要分布区、迁飞停歇地、迁飞通道和集群活动区等重点区域及乱捕滥猎易发地区,实施“市、县、乡镇、村、护林员”5级网格化包片负责制,及时发现和报告乱捕滥猎鸟类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及时清除鸟网、猎套、毒饵等非法猎捕工具。市林草部门还将会同公安、市场监督、交通运输、网信、邮政等部门,对非法市场、运输线路、餐饮饭店、花鸟市场、宠物商店等重点场所和电子商务、快递物流、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集中查处非法经营、非法运输等行为。此外,组织开展对鸟类等野生动物分布区域、种群数量、栖息地状况等进行动态监测,研究制订鸟类等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恢复方案,为鸟类等野生动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繁衍条件。
03/06 - 辽宁省丹东市:加强指导服务 做好春耕备耕
春耕在即,丹东市积极筹措资金,做好农资保障和农机具检修工作。目前,培训机手、修理工人900人,预计全市检修机具2.4万台(套),机械动力可以保证春耕生产需求。据了解,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专班,统筹推进春耕生产各项工作,实施春耕备耕生产情况周调度,及时掌握各地主要农资供需及市场价格变动等情况,督促指导各地做好供应保障。强化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农作物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遴选、推介。择优筛选农技指导员208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9个、经营主体310户,开展对接指导。组织农技人员开展线上线下农技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保障。积极做好科技培训工作,全市累计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0期,培训农民2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万份(册)。设施农业方面,全市设施生产面积10.3万亩,其中设施草莓7.5万亩。一季度,预计蔬菜产量4.46万吨,水果产量12.6万吨,同比均有增幅。接下来,农业部门抓住设施水果生产的黄金期,督促、指导各地做好生产服务,最大限度增产。紧盯设施农业生产不放松,常态化调度,努力实现“开门红”。
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