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丹东
今日丹东
  • 【三美】“丹东味道”名菜,等您来投票!
    4月1日由市商务局主办辽宁省丹东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金娱乐(辽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2023年度第一届“丹东味道”名菜评选活动正式启动此次活动以“用一座城市的味道扬一座城市的美名”为主题,通过“线上丹东”平台组织线上网民投票及线下评委现场投票,共同选出最能代表“丹东味道”的“城市菜单”入选菜品、“能带回家的丹东味道”推荐美食奖项以及“丹东星厨”奖项。我市餐饮单位积极响应此次评选活动,经过初步筛选,近50家丹东本地优秀餐饮单位参加评选。所有参选单位均是丹东本土企业,参赛作品均使用本地食材,充分发挥丹东拥有“山珍海味江鲜”的优势,创作出百姓喜爱的本土味道,菜品里不仅体现着家乡的味道,更有味道背后的城市文化。2023年度第一届“丹东味道”名菜评选线上投票火热进行中谁能入选最能代表“丹东味道”的“城市菜单”由您决定线上投票方式:微信搜索“线上丹东”小程序,每人每天最多可选十道喜欢的菜品。(线上票数与线下评审各占50%权重计入总票数)投票时间:4月1日-4月15日欢迎大家积极参与投票,分享投票推广家乡美食弘扬丹东城市餐饮文化
    04/04
  • 辽宁省丹东市:倾心聚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让城市更加幸福宜居
    走进丹东市元宝区永安花园小区,一眼就能看到加装在住宅楼外的一部部室外“观光电梯”。电梯不仅让这个老旧小区的居民出行更方便,也让“老”居民过上了安全舒适的“新”生活。倾心聚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丹东市坚持“创城促振兴、创建惠民生”,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城市建设更加完善,城市管理更加规范,市民文明素质普遍提升,社会环境明显改善,城市更加幸福宜居,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丹东市积极探索本地化创建路径,采取有力措施推进全域创建。制定完善四项包保制度,实行市委常委包县市区创城、市政府副市长包创城专项行动、市直部门包行业创建、机关单位助力城市社区创建,确保创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充分依靠群众,建立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优秀志愿者、热心市民为主要成员的创城义务监督群,组建由市直部门和各城区业务部门等参与的问题整改群,推动问题随时发现、及时整改。建立全面测评排名、末位约谈机制。深入实施网格化管理,推动创建责任落到实处。积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品质,丹东市改造市民公园和英雄广场,新建5公里沿江彩色步道,滨江路风景线更加亮丽。改造老旧小区215个,惠及居民7.8万余户。完成45条城市街路改造建设,打通“卡脖路”。蓝天保卫战成果持续巩固,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排名全省第一。加强城市管理,丹东市开展拆除违建、清理小广告、净化美化建筑立面、农村环境整治百日攻坚行动等,城乡环境进一步改善。优化营商环境,丹东市建设419个“一站式”便民服务站;容缺办理非即办类事项1717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到99.33%,130项高频便民事项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入选全国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今年,丹东市将持续用力、集中攻坚,力争实现创城新突破。进一步细化压实责任,工程化、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进一步强化问题导向,实施基础设施、市容环境、交通秩序、农贸市场、散乱线缆、农村人居环境等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入有效解决制约创建成效的短板弱项问题。进一步提升创建效能,积极打造示范社区、示范小区、示范镇村等示范样板,由点及面全面推开。实施常态化精准化督查巡查,做到问题及时发现、马上整改、尽快反馈。
    04/04
  • 辽宁省丹东市:丹东市旅游市场开展集中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着力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打造文明和谐、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即日起,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联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旅行社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市场、非旅行社单位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专属业务、社会闲散人员喊客、揽客及旅行社与购物场所相互勾结,诱导购物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此次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阶段持续至5月底并常态化开展。整治期间,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联合属地公安、市场监管、交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对全市120余家旅行社及营业网点开展高频次执法检查,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加强信息梳理分析,快速应对和有效处置旅游投诉,将投诉量较集中的旅行社列入重点监管执法名单,依法严厉查处,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同时,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还将组织志愿者在游客较密集的景区景点开展文明旅游服务活动,为游客提供规范的旅游信息咨询、便民利民、紧急救助等志愿服务,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提示,广大旅行社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强化自律、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游客在旅游消费时,要选择合法旅行社,签订正规旅游合同。谨防旅游虚假宣传广告,审慎选择不合理的低价旅游产品,主动抵制不法经营行为。欢迎社会公众拨打12345举报电话,对违法违规旅游市场经营活动进行举报。
    04/04
  • 辽宁省丹东市:全力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今年以来,丹东边检站创新工作思路,营造优质、高效的通关环境。民警昼夜坚守在执勤一线,提供全天候出入境边防检查服务,做到“随到随检”,最大限度缩短通关时间,全力确保口岸通关安全顺畅。
    04/04
  • 辽宁省丹东市:简案快办 守护秀水长清
    今年3月22日至28日是第三十六个“中国水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近年来,丹东市检察机关秉承“保质量、求创新”的工作理念,立足公益诉讼检察职能,聚焦人民群众身边的水污染、水生态等问题,积极探索适用简案快办方式,加强涉水领域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彰显守护“生命之源”的检察担当。检察机关在办案中,对案情简单、整改难度低的案件,一般适用简案快办的方式处理,既节约了司法成本,又第一时间保护公共利益不受损害。今年年初,市检察院办理的鸭绿江水环境相关案件中,发现存在由于污水处理设施故障,导致污水溢出,流入江中,检察机关通过电话磋商的方式,立即通知行政机关对该设施进行整修,避免了污染进一步扩大。凤城市检察院在办理一起土法炼金排放废水案件中发现,由于当事人使用的金蝉洗液中含有有毒有害成分,并将废液直排,导致附近居民不敢饮用地下水,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检察机关发现问题后,第一时间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要求其十五天内检测当地地下水水质,确定是否适合饮用。行政机关收到建议后,立刻进行检测,发现水质并未受影响,并及时将检测结果向当地居民公布,解决当地饮水恐慌。对简案快办的办理方式,丹东检察机关根据不同案件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办理,主要通过电话磋商、快速检测、智慧借助、现场办案等途径解决。针对简案快办的案件,在快速获得行政机关回函或者案件整改迅速的情况下,检察机关更加注重后续跟进监督,常态化对现场复核“回头看”,并跟进取证,确保案件效果落到实处。对简案快办未达到整改效果的案件,应及时跟进监督,采取起诉等其他监督方式,从根源处完成整改。下一步,丹东市检察机关将继续聚焦水资源保护领域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加大公益诉讼检察力度,及时依法解决,同时不断加大对破坏水域生态环境违法行为的监督力度,用心用情守护美丽丹东秀水长清。
    04/04
  • 辽宁省丹东市:祭扫烈士墓
    3月30日,丹东市元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局全体党员、八道社区老党员及志愿者20余人到区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为长眠在这里的696名烈士敬献鲜花、擦拭墓碑,清扫园区卫生,营造尊崇英烈、铭记功勋的社会氛围。
    04/03
  • 辽宁省丹东市:丹东市旅游市场开展集中专项整治
    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经营秩序,着力解决旅游市场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打造文明和谐、规范有序的旅游环境,即日起,丹东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联合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旅行社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市场、非旅行社单位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专属业务、社会闲散人员喊客、揽客及旅行社与购物场所相互勾结,诱导购物侵害游客合法权益等违法违规行为。此次旅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整治阶段持续至5月底并常态化开展。整治期间,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将联合属地公安、市场监管、交通、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有关部门,对全市120余家旅行社及营业网点开展高频次执法检查,畅通旅游投诉渠道,加强信息梳理分析,快速应对和有效处置旅游投诉,将投诉量较集中的旅行社列入重点监管执法名单,依法严厉查处,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同时,市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还将组织志愿者在游客较密集的景区景点开展文明旅游服务活动,为游客提供规范的旅游信息咨询、便民利民、紧急救助等志愿服务,营造文明和谐、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市文化旅游和广电局提示,广大旅行社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要强化自律、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游客在旅游消费时,要选择合法旅行社,签订正规旅游合同。谨防旅游虚假宣传广告,审慎选择不合理的低价旅游产品,主动抵制不法经营行为。欢迎社会公众拨打12345举报电话,对违法违规旅游市场经营活动进行举报。
    04/03
  • 辽宁省丹东市:深入企业解难题
    从丹东市人社局获悉,按照我市《关于开展“领导干部进园区进企业服务振兴新突破”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工作要求,3月29日,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带队深入丹东东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丹东热工仪表有限公司,现场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该中心一行详细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围绕推动政策落实、项目建设、问题化解、企业发展、营商环境改善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入沟通,向企业详细介绍了就业补贴、创业补贴、稳岗补贴、以工代训、人才招聘等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确保企业对各项政策应享尽享;了解企业困难及诉求,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能现场解决的当场予以回应,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落实专人推进;同时,畅通选派干部与帮扶企业间互动渠道,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建立微信工作群,确保第一时间解决企业难题。
    04/03
  • 辽宁省丹东市:春风送“岗”暖民心
    日前,东港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务服务中心开展“春风送真情,援助暖民心”现场招聘会,达成就业意向117人次。此次招聘会,东港市共有78家企业提供岗位376个,岗位需求人数1336人次,涵盖技术人员、文职及车间工人等各方面人才,基本达到供需平衡。年初以来,东港人社部门加大就业举措,结合各个时期的求职人群特点开展定向招聘。1月份举行了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月份将招聘现场设在部分乡镇,为返乡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通过线上平台发布招聘信息,满足企业和求职人员所需。截至目前,共召开招聘会11场,339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1270个,岗位需求人数4955人次。下一步,东港人社部门计划每月至少举办1场线下招聘会、两场线上招聘会,为重点企业建立“一企一策”用工对接、24小时用工保障、企业就业服务专员等机制,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招聘指导等专项服务,多渠道解决用工难、就业难问题。
    04/03
  • 辽宁省丹东市:“零距离”送达提质增效
    执行文书送达周期长,当事人在外地无法及时查收,一份纸质材料无法同时办理……得益于信息化手段赋能,这些在执行文书传统送达模式中的常见问题将迎刃而解。日前,东港市人民法院执行局依托丹东市中级人民法院集约送达中心技术支撑,率先在丹东地区基层法院中实现执行领域文书集约送达,做到送达“零距离、零等待”。“采用集约送达后,执行文书的送达周期从原来的7天左右缩短至4天,其中电子送达平均时长仅为1天。”东港市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有效化解去年因受疫情影响给执行工作带来的案件存量,积极应对今年第一季度执行案件同比大幅上升的案件增量,东港市人民法院在丹东中院的大力支持下,全套引入电子送达软硬件,探索出以执行网络查控系统为数据来源,以丹东中院集约送达中心为依托的电子送达新模式。与传统送达流程相比,集约送达中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以及查扣冻等执行中文书生成后首先进行电子签章,然后通过司法送达模块,直接推送到丹东中院送达中心进行电子送达。电子送达成功后,相关送达结果通过系统直接回传东港法院,打印送达报告入卷归档;若电子送达未成功则进入邮寄送达模块,直接打印文书和邮单,封装交邮,打印送达报告及邮单入卷归档。“新的送达模式的应用,有效压缩了执行案件办理周期,切实提高了事务性工作的办理效率。”该负责人介绍,现在当事人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随时查看法院执行法律文书。集约送达不仅拉近了执行法官与当事人的空间距离,更拉近了群众与人民法院的心理距离。今年以来,电子送达成功率为76.66%,预计全年实现电子送达率75%以上。集约送达的启用不仅提高了办案效率,切实减轻当事人的诉累,更有效节约了司法成本。“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成对已有电子平台的双向技术升级,以全流程标准化的电子送达确保执行送达的规范与效率。”该负责人表示。
    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