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东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获评“全国就业创新事件”
日前,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创新事件推荐评选活动结果揭晓:丹东市人社局创建的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荣获“全国2024年地方就业创新事件”。丹东市不断探索优化人社服务模式,在全省率先创新建设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试点县和试点区,社区公共就业网格化服务解决就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有效带动整体就业。2024年11月20日,按照国家人社部要求,辽宁省人社厅在全省开展2024年中国就业十件大事及地方创新事件推荐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是国家人社部委托中国就业促进会面向全国选拔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借鉴性的先进做法以及对本地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事件。丹东市创新开发了“1+2+3+4+N”智能型社区充分就业平台。由丹东市就业大数据平台作为市级指挥舱,联动凤城市、元宝区两个县级指挥部,以及社区工作端、网格员工作端、群众服务端3个服务端,带动监测预警、视频监控、就业大数据统计、考核评价4个分系统,建成了覆盖城乡社区村屯的就业服务网络,配备2816名网格员,实施数据上传、业务上传、任务下派3个机制。每月,网格员采取入户走访、电话调查、楼主微信群等多种形式,采集所在网格社区居民就业基础信息,通过网格员工作端实时上传到智能平台,自动汇总生成本地就业人员、失业人员等13类人力资源台账,实现了就业底数动态管理。同时,网格员针对不同群体的差异化就业需求,精准提供政策宣传、就业援助、创业指导、职业培训、岗位推介等就业服务。记者:王卢莎
03/03 - 绽放冰雪梦想 乐享康复健身
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办,省残联、市残联承办,市民宗局、市文旅局、市教育局、元宝区政府等协办的第九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暨辽宁省丹东市残疾人大众冰雪进基层活动,在丹东城区火热开展。本届活动以“鸭绿江畔乐享冰雪温泉莓好丹东”“绽放冰雪梦想乐享康复健身体育”“冰雪飞扬丹东真好”为主题,通过滑雪戏雪、冰雪嘉年华、社区运动会等多元化的形式,为残疾人及亲属打造了一场集运动、康复、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冰雪盛会,以实际行动践行“平等、参与、共享”的残疾人事业发展理念。本届冰雪运动季以“基层化、大众化、特色化”为原则,围绕残疾人康复健身需求,精心策划了三场主题鲜明、覆盖面广的活动,共吸引245名残疾人及亲属、助残志愿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参与,投入中国福利彩票资金5万元,实现了冰雪运动的普惠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无声世界上演“冰雪狂欢”2024年12月下旬,55名听障人士及志愿者齐聚振安区五龙高尔夫滑雪场,由专业教练讲授滑雪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经过教练的耐心指导,听障人士从起初的蹒跚起步到可以在初级雪道上平稳滑行,雪场上,手语交流与肢体动作交织成独特的“冰雪语言”,大家乐在其中、收获满满。市聋人协会负责人表示:“滑雪不仅让听障朋友感受到速度与激情,更让他们在团队协作中增强自信。”此次活动还融入趣味雪地拔河、风火轮、滑雪圈等游戏,让康复健身与娱乐融为一体。“冰雪为媒”架起民族团结桥梁今年1月下旬,“全民迎新春冰雪嘉年华暨民族体育健身边疆行”活动在元宝区金山湖冰雪大世界火热启幕。活动以“冰雪为媒”架起民族团结桥梁,110名残疾人及亲属观看演出,参与雪合战、雪地赛威呼、冰上爬犁等多项冰雪运动。现场设置残疾人手工艺品展台及年货义卖专区,展现残疾人的自立自强。本次活动以冰雪运动为纽带,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融,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同时擦亮丹东冬季旅游品牌,为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家门口”实现冰雪自由同期,在新区“有桥城市露营”举办社区冰雪运动会,以“家门口的冰雪”为主题,设置爬犁竞速赛、雪坡滑行拔旗赛、雪地拔河等多样趣味赛事,65名残疾人及亲属与志愿者组队竞技。活动不仅让残疾人感受了冬日边境的秀丽风光,更是推广冰雪运动深入基层的有益尝试,让残疾人走进冬天、玩转冰雪,切身体验“鸭绿江畔丹东真好”的质朴深意。第九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在丹东画上圆满句号,这场跨越寒冬的冰雪之约,不仅让残疾人群体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与康复的成效,更向社会传递了“残健共融、共享美好”的积极信号。下一步,市残联将持续深化“冰雪+康复+文化”模式,推动残疾人冰雪运动向常态化、品牌化发展,让冰雪运动进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残疾人在冰雪世界中绽放生命光彩,为东北全面振兴注入更多人文温度。记者:包芙蓉
02/28 - 16项社保业务“一卡通办”
年初以来,丹东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坚持党建引领,创新服务模式,目前已开展帮办服务127件,16项高频业务实现“一卡通办”。开通“银发服务绿色通道”,通过智慧系统调取记录,运用人脸识别与电子授权“双认证”技术,实现账户变更业务48小时办结。首创“进度可视+双向告知”服务模式,向办事群众推送业务办理进度和银行到账提示短信,邮寄纸质告知书,形成“申请—办理—反馈”服务闭环。实施领导督办制度,建立分管领导直接回访机制,对涉高龄群体业务实行“办结必访”,共办理适老紧急业务37件,平均办理时长压缩68%。推行“首问负责制+三步工作法”,建立情绪疏导、线索筛查、档案溯源标准化流程。创新建立跨域服务模式,联合金融机构开通快速办理通道,推出“视频认证+双证代办”服务。搭建协同办理平台,打通人社、医保、银行等12个系统数据接口,实现跨领域业务“一窗通办”。记者:姜慕馨
02/28 - 丹东供电完成首个用户“零感知”改造升级
2月26日,位于丹东市振兴区兴一路与振五街交叉口附近的锦江干22号作业现场,国网丹东供电公司通过旁路作业法成功更换自动化开关,历时5小时,完成了2025年丹东地区首个复杂类带电作业,在用户“零感知”状态下实现设备升级。锦江干22号作业点涉及18个小区、2座换热站、1家客运公司及1所学校的持续供电。各县(市)区供电公司带电作业骨干现场观摩学习。据悉,当前丹东地区正处于智能化配网升级改造的关键时期,大批量配网自动化开关有待更换,而传统停电检修方式会对生产生活用电造成影响。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决定采用搭建旁路分流持续供电的作业方式,在市民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电网设备的运维检修。记者:邢漫
02/28 - 聚焦污染防治 守护蓝天碧水
今年,丹东市生态环境局将在精准、科学、依法治污的基础上,重点聚焦四个方面,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我市的蓝天碧水。2024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1天,优良比例95.9%,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25.7微克/立方米,两项指标均位列全省第一。全市12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6处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位列全省第一。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打好蓝天保卫战。落实《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以PM2.5控制为重点,强化大气污染物源头管控。协同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减排。加强冬季采暖污染和春季秸秆焚烧、施工扬尘管控。强化污染天气应对,适时启动特别管控行动,降低污染天气发生率。完成2024年发电和非电行业碳排放报告核查,督促企业完成第三履约周期(2023年、2024年)碳排放履约清缴工作。打好碧水保卫战。定期开展入河入海排污口监测,巩固整治成效。继续推进二道沟河水生态环境治理工程,确保2025年底8条入海河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加强对重点河流的排查整治,提升近岸海域水质,到2025年底,全市6个国控水质监测段面总氮浓度较2020年实现负增长或控制在3mg/L以下。力争2025年全市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质比例100%,无劣Ⅴ类水质断面,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打好净土保卫战,做好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评审,动态更新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名录。推进重点区域清废行动,现场核实整改有关问题。开展2024年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评估问题整改,推动危废全过程可追溯信息化监管。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农村黑臭水体巡查。加强生态保护监督管理。组织开展疑似生态破坏问题现场核查行动,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和生态修复。记者:戚文
02/28 - 丹东本地化部署DeepSeek大模型!政务服务智能化加速升级!
近日,丹东市数据局成功完成DeepSeek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引领政务服务智能化改革为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服务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丹东市数据局组建技术团队,着手将DeepSeek应用于“办事不找关系指南”场景,构筑专属的政务知识库,实现“办事不找关系指南”智能化检索向模糊查询技术和个性化推荐转变。▶紧盯科技前沿趋势,成立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专班,组织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学习研究、统筹谋划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应用场景。▶召开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工作研讨会,邀请专家开展授课培训,结合实际对DeepSeek在政务服务、12345热线平台、智慧城市指挥中心等领域的应用进行研讨,对场景化解决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多途径解决算力资源等问题,为DeepSeek本地化部署提供了基础条件。下一步,丹东市数据局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积极探索DeepSeek在综合窗口改革、12345热线平台智能问答、智慧城市指挥中心场景等方面发挥作用。按需逐步扩容,为全市各部门DeepSeek应用做好统筹谋划、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实现“DeepSeek+N个场景”应用,有效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和资源利用水平,不断推动政务服务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进一步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的满意度和获得感。记者/范泽民
02/27 - 6000余名求职者涌入!丹东春季大型招聘会直击~
2月26日上午9时,丹东市“春暖辽沈·兴企护航”保用工促就业助振兴行动启动仪式暨春季大型招聘会在月亮岛中心广场隆重举行。活动由市人社局、振兴区政府主办,市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联合各县(市)区人社局及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共同承办。各县(市)区设立分会场。招聘会聚焦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主会场设置了政策咨询区、直播带岗区、企业招聘区及成果展示区等多个服务专区,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提供更精准的就业服务。本次招聘会线上线下同步进行,吸引了385家优质企业参会,提供就业岗位1420个,6000余名求职者前来应聘。活动现场发放宣传材料1.54万份,收到简历近千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800余人。记者/李美臻周广庆
02/27 - 春运期间铁路丹东站发送旅客51.5万人次
截至2月22日,为期40天的春运工作结束。铁路丹东站累计发送旅客量51.5万人次,较2024年多1.9万人次,增幅3.8%,实现“平安春运、有序春运、温馨春运,让旅客体验美好”的目标。春运期间,铁路丹东站精准预测客流。高峰期,增开沈阳、大连、北京等热门方向临客8对、重联高铁8对,加密沈阳、丹东、大连间高铁开行频次。全面加强客运处所消防安全管理,严把防火防爆关,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对消防设施及应急备品进行自查,确保消防安全。优化升级客运设备设施,健全完善重点旅客候车区、儿童娱乐区和哺乳室等区域的服务功能。增设2处充电桩,满足旅客快速充电的需求。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巡检,重点对广播、监控、电梯等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管,保证状态良好。加强对商网食品的安全管理,严禁销售腐败变质、“三无”及假冒伪劣商品,保证售货明码标价、质价相符。组织开展突发大客流预案培训及演练,模拟起火场景并开展应急演练,做到应急有备。严格落实“逢包必检、逢液必查、逢疑必问”和行李、包裹及高铁快件“收货验视、实名登记、过机安检”的安检查危制度规定,确保安检万无一失。春运期间,我市迎来两场大雪,铁路丹东站全面做好站前广场、站台除雪工作,确保了旅客走行通道无积冰、积雪。在进出站通道、站台等关键处铺设防滑地毯、设置安全提示牌,保障旅客乘降安全。组建除雪应急队伍,随时做好应急除雪准备,确保恶劣天气条件下旅客通行安全有序。推进一系列便民措施,为旅客提供温馨出行环境。在进站口、安检处设置绿色通道、张贴服务标志,为急客和老幼病残孕重点旅客提供优先验证、安检服务。春运期间,铁路丹东站累计发放“爱心卡”939张,服务重点旅客707人,收到表扬信32封、锦旗6面,赢得旅客的广泛赞誉。记者:戚文
02/27 - 反诈宣传入村户
近日,丹东市九连城镇马市村村民刘某紧紧攥着社区民警赵习林的手道谢:“多亏了赵警官,这下再不怕骗子电话了!”原来,马市边境派出所开展的“反诈宣传进家门”行动,让刘某成功规避了电信诈骗风险。2月25日上午,社区民警赵习林在辖区例行走访时,被神情焦虑的刘某拦在路边。“小赵啊,我这手机天天响个不停,总接到各式各样的电话。今天上午接到一个自称京东客服的,说我开过京东白条,不关闭的话会影响征信,我也不会弄啊……”了解情况后,赵习林立即停下脚步,查看刘某的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3个境外未接来电和数条“高额贷款”短信。赵习林判断这是典型的诈骗套路。他一边给刘某解释,一边手把手指导他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过程中,不少村民驻足观看,随着APP的来电预警、风险查询等功能逐一演示,刘某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当听到“96110反诈专线会自动拦截可疑电话”时,刘某拍着腿笑道:“这下可算能睡安稳觉了!”记者:唐羽廷
02/27 - 卫生监督执法再提质
近日,丹东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暨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动员会议,聚焦卫生监督主责主业,系统谋划部署卫生监督执法等工作。会议要求,要进一步转变卫生监督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公信力和执法效能,营造优质卫生监督执法环境,助力营商环境建设。今年,市卫生健康监督中心将以“党建+强作风、服务为民”品牌建设为载体,持续开展“党建+首违不罚”“党建+普法宣传”“党建+行政合规指导”等活动,严格落实投诉举报相关制度,倒查问题发生原因,举一反三,促进卫生监督执法提质增效;坚持尊法崇法、学法用法,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让执法既有温度又有力度,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卫生监督队伍;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力度,及时公开执法信息。记者:田治华
02/27